先放下只會胡鬧的中國國民黨,看看在國際上,人家怎麼看台灣,我們自己該引以爲傲!
—以下為媒體報導—
CNN節目介紹台灣耀眼民主表現 是全球逆勢亮點!
摘要:
CNN「全球公共廣場」(Global Public Square,GPS)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在最新一集節目中指出,台灣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旗下「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的2020年全球民主指數排名第11,高居亞洲之首,並較2019年進步達20名,改善幅度居全球之冠。
台灣人人能上網,且不會遭到言論審查。無怪乎在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網路環境自由度評比當中,台灣名列全球前茅,甚至超越德國、美國等民主國家。
此外,台灣政府對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因應行動,也使民眾對政府信任度進一步增強。
全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9280002.aspx?utm_source=cna.app&utm_medium=app&utm_campaign=inapp_share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The World TO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上週公布2020年的「#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報告,#台灣 比2019年上升20個名次,成東亞之首、全球排名第11。但以全球局勢來看,民主趨勢卻是倒退,全世界的民主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2020 民主指數排名 1. 挪威 🇳🇴(...
英國 媒體 排名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MF總裁涉造假提升中國排名 英媒稱「應辭職」
英國 媒體 排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對於台灣沒救的反對黨,我都不知道要說什麼了,不過這個英國人還有得說。。。看看別的國家多糟糕再來批評好嗎?是要學他們防疫防到每天沒有數萬人也有數千人確診,還是要學他們封城,還是要學他們經濟一敗塗地?
《批評台灣政府的苦戰》
By Phil Smith
我越來越為台灣的在野黨感到悲傷,他們每天都向政府提出批評,但卻只讓自己顯得小氣和愚蠢。
他們大多數的攻擊,其實都只突顯出台灣總統和她的團隊表現其實是很出色的。就全球標準來看,甚至與世界其他地方正在發生的情況相較,台灣對 Covid 病毒的控制,期間維持經濟運作甚至表現良好,令人驚艷。
過去兩年我住在台灣,疫情期間不斷收到來自英國親友的消息,告訴我那裡的一切有多糟糕。英國是 G7 發達國家,有完全成熟的民主,人口是台灣的三倍。相比之下,台灣是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甚至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承認。
然而全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排行榜,台灣排名第25位,英國第37位,美國第15位。不必懷疑,在考慮大小和人口的情況下,台灣在經濟表現方面已經與一些世界大國並駕齊驅。
如果你以這個想法為出發點,並考慮到台灣面臨來自境外的政治壓力,那會讓英美等國感到驚恐。然而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現,卻是如此令人驚艷。
沒錯,凡事總有批評的空間。但看看英國,過去一年來油電價格飆升,超市架上因為脫歐和Covid空空如也,醫院人滿為患,加稅勢在必行,運送到加油站的汽油開始配給。至於媒體的主要話題之一,是幾個月後會不會有足夠的玩具和食物來慶祝聖誕節。
我出生的國家和其現在的處境令人震驚,我一想到就幾乎要掉眼淚了,這些都是政府的錯。
所以當我聽說台灣反對黨要求,“我們應該像其他國家一樣”時,不論他們指的是 Covid、疫苗或經濟,我認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從各方面看來,其他國家在很大程度上都犯了錯誤,在這個正在慢慢變得瘋狂並越來越動盪的世界上,台灣是一個穩定的堡壘。
因此當反對黨抱怨、咆哮和跺腳時,請對他們表示同情,因為他們真的沒有什麼具體的批評,他們一定感覺到非常沮喪。
這有點像告訴達文西,他在畫《蒙娜麗莎》時,眼神畫得不太對。
Tinkerty Tonk...掰掰
原文在此
https://daysmumbai.blogspot.com/2021/09/the-uphill-battle-to-critizise-taiwan.html?m=1
英國 媒體 排名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上週公布2020年的「#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報告,#台灣 比2019年上升20個名次,成東亞之首、全球排名第11。但以全球局勢來看,民主趨勢卻是倒退,全世界的民主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2020 民主指數排名
1. 挪威 🇳🇴(9.81 分)
2. 冰島 🇮🇸(9.37 分)
3. 瑞典 🇸🇪(9.26 分)
4. 紐西蘭 🇳🇿(9.25 分)
5. 加拿大 🇨🇦(9.24 分)
6. 芬蘭 🇫🇮(9.20)
7. 丹麥 🇩🇰(9.15)
8. 愛爾蘭 🇮🇪(9.05)
9. 澳洲 🇦🇺(8.96)
10. 荷蘭 🇳🇱(8.96)
11. 台灣 🇹🇼(8.94)
《TODAY 看世界》天天帶你瞭解世界大小事!
👀 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vvQqTxEVog/hqdefault.jpg)
英國 媒體 排名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年來許多國家都收緊留學後的移民政策,以安撫民族主義的情緒。與此同時高等教育的費用不斷飆升,可獲得的獎學金數量不斷減少。早在 COVID-19的大流行之前,已經就有很多人開始質疑國際教育帶來的價值和利益。在疫情持續肆虐的同時,其他國家對於留學生有什麼新政策,如何在這種時候留住人才?
根據CNN報導指出,美國超過百萬國際學生裡,大多都來自亞洲,以中國留學生最多,有快37萬人,其次為印度留學生20萬人。其他國家像是南韓、越南、台灣、港澳的留學生也不少。所以中印兩國學生的走向是主要大家關注的焦點。
根據香港嶺南大學5月對中國學生海外留學調查,有高達84.4%的受訪學生表示會選擇不會出國留學。被問到哪裡是他們留學首選,最受歡迎的國家還是美國,再來是香港。第三名是英國,接下來是日本跟台灣。可能是因為國際媒體報導很多華裔學生和居民在英國、歐洲和澳洲在戴上口罩後遭遇歧視甚至攻擊。這些都會影響華裔學生選擇留在比較友善的國家。
印度學生出國意願則比較沒有受影響,但是他們偏向歐美的學校。有趣的是,印度世界排名最高的幾所學校像是印度理工學院或是印度管理學院其實比美國的一些常春藤聯盟學校更難進去,但是印度其他高等教育機構資源比較不足,所以不斷增長的印度中產階級寧願把孩子送到歐美的二線大學,讓孩子有海外留學的經驗再回國競爭。
很多國家看準外國學生花錢除了是想實際體驗外國的校園生活,也是希望可以利用學校的人脈和資源在國外找工作。所以像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留學生,只要在符合各國規定的期限內是全職學生的身分,包括線上課程在內,就可以獲得「學習後的工作許可」,像是英國就討論要把現行給留學生畢業後兩年的工作簽,延長為四年。
而有些因應疫情也開始為學生提供虛擬留學機會,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來說,他們就開設了許多不同國家的虛擬海外課程,像是南美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印度跟約旦都有。學生可以先遠距選修這些國家提供的課程,之後再前往這個國家。比如說像是丹麥的虛擬海外課程,就是由丹麥當地的老師講述他們是如何把永續的概念用在生活當中,有學生參加完之後,就可以到丹麥繼續學習銜接,或是在美國的丹麥公司找工作。
其實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想要留住自己國家的人才,或者是吸引外國菁英,第一個當然是持續提升國內的教育品質,英文授課的比例是基本的,還要確保內容可以跟國際連結。環境也是友善以及適合國際學生的。再來就是完善的就業輔導措施,讓他們有辦法持續留在留學國應用所學付出。
像是剛剛前面提到的英國、歐洲、美國和澳洲,亞裔學生還面臨可能的歧視問題。也有討論認為,在全球衛生危機時刻,如果這些學校或者當地居民沒有準備好適應不同的理解和經驗,像是接受戴口罩做為預防措施,那麼接收外國學生後讓他們有被歧視的風險,其實有道德上的責任。
一個成功的國際城市有賴於吸引和留住世界人才。在疫情之後,想要留學的人已經大大減少,如何制定適當的留學策略、促進以創新為中心的就業可能,甚至是增加學生的身心靈安全感都成了國際學生選擇的的主要因素。不曉得你身邊有沒有準備要出國留學的朋友呢?或是正在留學的你自己就受到了疫情影響?歡迎大家一起跟我們討論以及分享你的經驗。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ZabHqt3ITE/hqdefault.jpg)
英國 媒體 排名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是不是也受夠了假訊息假新聞?
瑞典哥登堡大學主持的V-Dem資料庫去年4月釋出最新調查資料,其中「遭受外國假資訊攻擊」的程度,台灣為世界第一,而且分數與其他國家拉開相當大的差距。
這次武漢肺炎,中國也沒有放過透過假訊息攻擊民主國家的機會。自3月以來,與中國外交部官員與大使館相關的36個推特帳戶追蹤者大幅增加,從過去平均每天約30個,增加到每天超過720個,增幅達22倍。而這些追蹤者常會同時追蹤數個中國大使館帳號,中國官方再利用分享這些追蹤者貼文方式達到宣傳效果,試圖說服公眾武漢肺炎並非緣起中國,重塑武漢肺炎的全球敘述。
另一方面,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針對世界38國進行調查的「2019數位新聞報告」,發現台灣民眾對新聞的信任程度,排名倒數第5,與匈牙利同分,僅勝過希臘、法國和韓國,台灣閱聽人對新聞環境既不信任又不滿。
台灣的假訊息氾濫,已經不是新聞,也造成民眾普遍的不信任。今天我想討論一下NCC未來的相關的政策立場。今天我想討論一下NCC未來的相關的政策立場。
去年7月英國金融時報揭露,有記者爆料,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直接打電話給某些媒體,下達編採指示,支持特定候選人,這起事件引發外界關注。針對這樣的案件,NCC雖然表示已經啟動行政調查,但 NCC即將上任的陳耀祥主委也承認了,確實對於相關指控的說明為何,包括進一步和金融時報詢問和查證,都有許多困難。這個案例,顯示出NCC處理類似案件時調查能力和被授權權力的侷限。
你可能曾和我有一樣的感覺,有時在看一些訊息或新聞時,都覺得我在看中國好聲音。中國好聲音的特色,就是觀眾是演員,你看到的不是真實的,是演出來的。現實上我們媒體相關的法律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無法妥善地處理。當然「事實查證原則」是NCC這幾年很重視的管制內容,但是若是規劃未來修法,以多次違反該原則而撤照,仍有許多需要審慎討論的地方。
這並不是針對哪一個媒體,畢竟事件皆是個案,但整體來說,我認為我們應該要有更完善的管理制度。
就現行的法律來看,比方NCC 執掌的廣電三法,法律內的裁罰上限大約也僅有 100 萬或是 200 萬元不等,即便裁罰最高額度的 100 萬或是 200 萬元,對於電視台恐怕也沒有足夠的制止效果。當然,提高罰則是最簡單的修法方式,但是我們認為這樣是不夠的。
NCC作為一個主管機關,台灣民眾對他是有所期待的。我們會期望NCC為新聞媒體的正當性、真實性把關,建立新聞秩序。有很多很認真的媒體記者,辛苦認真的在採訪,他們的努力,不應該因為記者媒體這個行業被汙名化,就被抹殺。因此維持新聞的正當性與真實性,是NCC很重要的工作。
我期望我們對於假訊息的管制及相關的配套立法研議應該持續進行。即便針對假訊息的單獨立專法管制有非常大的困難,兼顧保障防衛性民主及不侵害言論自由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有些部分是現階段NCC應該可以研議的。比方:
法國的《反資訊操縱法》規定,其最高視聽委員會在選舉期間,若確認有受外國或境外勢力影響或控制的法人,締結開發合約的服務有意散布損害投票可靠性的假訊息時,是可以有強制手段的。這部分NCC應可以參照並研議相關措施在台灣的可行性。
我認為NCC的新任委員有必要提出政策立場,或是立法態度!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73LChfcdx4/hqdefault.jpg)
英國 媒體 排名 在 1. 英國地區逐個捉【Reading雷丁篇】媒體評價排名有幾好?4 ... 的推薦與評價
文字報告更深入分析請多多支持!! :2021.7.27 Reading及Wokingham 學校數據分析(一) Patreon獨家:https://www.patreon.com/posts/54069067文字報告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