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的學問很多
脂溶性的農藥,小蘇打洗的掉??
這一陣子為了農委會開放氟派瑞農藥用於茶葉,鬧得沸沸揚揚。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過這則新聞:
XX立委表示,農委會開專家會議時,有專家認為氟派瑞是脂溶性的農藥,泡茶不會溶出來,但他質疑,用熱水去燙豬皮還是會溶出豬油,只是量多寡而已,「說溶不出來是騙人」。他問現場農委會官員,三氟派瑞目前主用於水果,例如芒果,將來民眾清洗水果時,既然脂溶性的農藥清水洗不掉,那麼水果要怎麼清洗,民眾才能避免氟派瑞污染。
面對立委提問,在場農委會副主委及防檢局官員皆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來。xxx只好自己解答,要用以1:500的食用小蘇打粉溶解在溫水裡,將蔬果浸泡3到5分鐘,再用清水沖洗。他表示,向大眾宣導如何將蔬果殘留的農藥清洗乾淨是農委會的職責,「不知道怎麼洗,你們應該要下台」。
看完後,覺得不太對勁,這位博士立委何時成為農藥專家? 之前農業毒藥物試驗所的專家來幫高中老師上課,沒這麼說啊! 難道有新的研究發現?
查了一下google, 果然有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推薦的鹼洗法,指蘇打粉、鹼粉、冰鹼等鹼性物質,能幫助去除脂溶性農藥。還有臉書粉絲專頁「食在好生活」,看來立委自問自答是由此而來。
再查一下國際期刊,去年有一篇浸泡小蘇打粉溶液可以將蘋果皮上殘留農藥洗掉的報導。研究的農藥是腐絕(thiabendazole)和亞胺硫磷(phosmet)。亞胺硫磷為脂溶性,屬有機磷類農藥,有機磷農藥的確在鹼性環境中較容易水解 (alkaline hydrolysis of both P-O and P-S bonds),然而用於蘋果採收後噴撒用來防腐保鮮的腐絕(thiabendazole)屬於系統性農藥,為水溶性,非脂溶性。
再看一個例子,104年高雄市科展報告中,高雄高工化工科的同學們使用清水浸泡、料理米酒、小蘇打和食用醋,分別在施以農藥蟲拜拜(因滅汀)的花椰菜、番茄和豆莢上測試,看看可以溶出多少的農藥蟲拜拜。研究結果顯示,唯一有效果的就是食用醋,推論應該是因為蟲拜拜的結構有胺基(-NH2),和食用醋的羧酸基(-COOH)產生作用,增加蟲拜拜被食用醋溶出的量。
猜猜看蟲拜拜是水溶性還是脂溶性?
竟然是----脂溶性。可是小蘇打沒效哩。
所以啊! 脂溶性的農藥,根據其結構,有些在鹼性環境可加速分解,有些則在酸性環境作用後水溶性提高。
報告委員,去除脂溶性的農藥,小蘇打粉溶液恐怕不是萬用靈丹喔。
儘管世界各國的民眾似乎都對於農藥殘留非常在意,事實上,只要檢驗合格的蔬果,清水沖洗,殘留就會大幅減少,再加上烹調過程中,農藥也會揮發或溶出,最後真正吃下肚的農藥殘留是極少的。所以各國政府在法令的規範上,著重的是是否需要使用,殘留則以不超標為原則。
最後還是評論一下農委會增訂氟派瑞於茶赤葉枯病事件。其實是從不得檢出,改成可以使用。並非放寬農藥殘留量,現行能防治赤葉枯病的還有三唑類、史多比類的農藥,但2大類農藥都屬於老藥,已陸續出現抗藥性,導致農民用藥愈用愈重, 氟派瑞本是一個很好的輪替選項。不過就現階段的發展看來,想要使用的茶農,恐怕還得等上一陣子。
茶赤葉枯病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氟派瑞 vs #茶赤葉枯病 使用爭議追追追】
農藥氟派瑞到底要不要開放用在茶樹,引發正反意見交鋒。然而在這波爭論中,第一線生產者的聲音卻鮮少出現,到底氟派瑞防治的是什麼病?若不用藥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治病蟲害?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讓我們先放下爭論,回過頭看看台灣茶葉生產現況,聽聽茶業改良場怎麼說 >> https://goo.gl/Kmhsc2
●#農傳媒-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
>> www.agriharvest.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