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斯靜物女神】
文藝復興時期因為人文主義興起,翻轉了中世紀以來的藝術創作主題與表現技法,權貴品味和藝術家才能的結合也造就眾多經典作品;然而藝文發展蓬勃熱鬧如文藝復興時期,肯定不會只有單一表現,除了眾所周知,圍繞在宗教主題、神話故事、歷史事件和肖像畫等大師傑作之外,到了文藝復興晚期,靜物畫越加受到歡迎。
當時身為絕對少數的女性畫家喬凡娜・加佐尼(Giovanna Garzoni,1600-1670)就是靜物畫領域中的佼佼者,也是義大利藝術史上最重要的女畫家之一。人家不僅技藝高超,甚至成就傑出,收入豐厚,成為托斯卡尼第五代大公斐迪南二世・德・梅迪奇(Ferdinando II de' Medici,1610-1670)宮廷內的寵兒。
------------
喬凡娜是最早投身靜物畫的女性畫家,因為傑出表現獲得時人一致推崇。實際上喬凡娜作品非常多樣化,包含肖像畫、袖珍畫、宗教和神話題材,和古代大師傑作複製品,但她始終以風格獨特的靜物畫最為人熟知。
她最常使用的作畫媒材是蛋彩和牛皮紙、羊皮紙,那些色彩妍麗姿態生動,細緻入微栩栩如生又充滿感官趣味的動植物描繪,深深獲得貴族贊助人喜愛,梅迪奇家族就曾多次委託喬凡娜作畫,把她的作品拿來裝飾自家別墅和宮殿。
有了梅迪奇加持,喬凡娜作品身價更是水漲船高,眾人爭購。17世紀義大利藝術史學家利奧內・帕斯科利(Lione Pascoli,1674-1744)曾表示,喬凡娜受歡迎的程度讓她可以為作品隨便開價,但照樣還是有一堆人收購買單。
相異於同年代女子幾乎終生遵守傳統規範,甚至受教有限,謹守傳宗接代之〝重責大任〞,無知又封閉,才能傑出、性格更不凡的喬凡娜則是在義大利四處,如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那不勒斯和都靈(Turin)等地進行學習或者發展事業,或許還可能遠赴法國。她的一生見識之豐富,成就之豐碩,肯定曾經讓許多受限於古板窠臼的女子羨慕不已。
------------
喬凡娜的職業盛世,或許可以歸功於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條件配合得當而造就,當時的人文背景就是其中重要因素。
儘管之前許多藝術家都把觀察自然現象作為靈感來源,但是要到16世紀現代科學雛型誕生時,例如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的天文學理論、數學、物理學、醫學、地理大發現和金屬活字印刷術發明等重要事件帶動科學長足進展,才提供了觀察和解釋自然世界的嶄新方式。
還有,托斯卡尼的自然美景和傳統,孕育當地人鍾情於植物花卉和園藝種植的興趣,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串聯科學發展,自然更有助於研究植物科學,再融合梅迪奇家族對於藝術的熱愛融合,便孕育出精彩的靜物畫成果。
梅迪奇家族的〝植物熱〞從早期的柯西莫・德・梅迪奇(Cosimo di Giovanni de' Medici,1389-1464),和有〝偉大的羅倫佐〞(Lorenzo the Magnificent)之稱的羅倫佐・德・梅迪奇(Lorenzo di Piero de' Medici,1449-1492)開始,都已經對植物學產生興趣並贊助植物學研究,再到200年後喬凡娜所服侍的托斯卡尼大公斐迪南二世・德・麥地奇,更是修復了曾經衰落的比薩和佛羅倫斯植物園,同時擴建比提宮(Pitti Palace)和波波利花園(Boboli Garden)。
佛羅倫斯的梅迪奇大公們長期對於自然科學和藝術的熱情支持,都滋養了喬凡娜創作靜物畫的有利環境。
梅迪奇宮廷向來有眾多知識分子、藝術家和科學家交遊往來,藝術與科學如此緊密交織,而17世紀宮廷中人對於科學研究和圖像都非常感興趣,喬凡娜剛好趕上了佛羅倫斯這股追求自然科學,尤其是植物學和園藝學的熱潮。她的作品迎合梅迪奇家族的藝術興趣,完美聯結自然科學與藝術,因而大受歡迎。
------------
從《有檸檬的一碗靜物》(Still Life with Bowl of Citrons,late 1640s),足以見識到喬凡娜功力如何強大。
一樣是敷彩於牛皮紙上的蛋彩畫,畫面中央有一大碗水果,這是喬凡娜的構圖特色。她也擅於運用細密精巧的微小色點,精心打造物體質感的差異性。兩種不同品種的檸檬連枝帶葉被放在略顯破損的陶瓷碗裡,檸檬表皮的粗糙質地、堅實的樹枝對照果實圓潤外形、精緻星形花朵和精描呈現的綠葉,在紋理和形狀都有彼此映襯之效。
喬凡娜刻意藉此展現她對自然的精確觀察、處理顏料的能力和嫻熟的技巧。而畫面前方的花朵和昆蟲都是為構圖增添趣味之用,而非如荷蘭靜物畫那樣隱含警世意涵。
然後,你看那輕薄透明如綢紗般夢幻纖細的昆蟲翅膀,不正是顯示她掌握顏料和筆觸的能力有多驚人嗎?
------------
關於喬凡娜的技藝養成過程,學術界尚未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她應該受到了義大利前輩畫家雅各波・利戈齊(Jacopo Ligozzi,1547-1627)所影響。喬凡娜和利戈齊相同,都為梅迪奇宮廷服務,以動物和植物標本作為繪製主題。這時期的藝術家,即使是義大利藝術家,依舊奉北方文藝復興大師杜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為自然主義繪圖大師,喬凡娜也是如此。
她可能收藏杜勒作品,並且跟著臨摹,另外也研究北方靜物畫大師如博舍爾特(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1573-1621)、范・德・阿斯特(Balthasar van der Ast,1593/94-1657)之作,這些都是為了更加增進技巧和表現。
其實就連大公本人也派人在歐洲各地收購荷蘭和法蘭德斯靜物作品,甚至延攬阿爾斯特(Willem van Aelst,1627-1683)和希里克(Otto Marseus van Schrieck,1613-1678)等北方畫家來到佛羅倫斯工作,進而使得北方的藝術風格影響了托斯卡尼本地畫家。不過相較之下,托斯卡尼的靜物畫卻更加自然主義,因而喬凡娜的靜物畫雖然師法北方藝術著重精緻細節,卻不帶有道德訓示之意味。
為了精準觀察詳加捕捉,喬凡娜肯定會在工作時使用放大鏡協助觀察物體和作畫。
儘管畫面不大,然而由於精工細描,過程複雜,往往耗時甚久,甚至可能在日復一日的繪製過程中,親眼見證眼前的水果麻豆們從青澀漸趨成熟的轉變。使得喬凡娜的靜物畫就主題或是尺寸而言雖屬小品之作,卻是精心打造絲毫不含糊,也具備極度賞心悅目的觀看效果。
------------
1651年,喬凡娜約莫51歲時搬移至羅馬定居,但仍為梅迪奇宮廷效力。托斯卡尼大公斐迪南二世和大公夫人,以及大公的兄弟們,都是喬凡娜遠在佛羅倫斯的忠實粉絲,他們依舊熱愛喬凡娜作品,並頻繁下訂單。
梅迪奇家族延續至斐迪南二世時,實力已經大不如前。這位個性溫和,卻在對外事務顯得無能的大公在那個紛爭不斷傾軋未停的年代,根本無法在羅馬教廷、法國和西班牙等強權之間捍衛利益,堅守佛羅倫斯的完全獨立,並且眼睜睜看著伽利略被教廷迫害,嚴重打擊了梅迪奇家族聲望和身為科學贊助人的聲譽。然而幸虧他老人家自己對藝術和科學充滿濃厚興趣,加上需要藉此作為加強聲望之手段,斐迪南二世從1628年掌權直到1670年去世,始終淋漓發揚家族贊助藝術人文的傳統,大力實施一連串文化政策,而喬凡娜正好躬逢其盛。
喬凡娜的畫作向來精心構圖,色彩鮮麗,具有強烈裝飾感,她常常會將相同元素以不同方式組合在許多作品中,再加入有趣細節和各種巧妙安排而創造出嶄新效果,營造視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新體驗,透過她的眼睛與畫筆重新打造自然本質。
另外,喬凡娜的靜物畫也反映時代趨勢,結合本地動植物和異國情調,像是東方瓷器、中南美洲植物花卉和來自平洋的鸚鵡螺等,增添欣賞的愉悅和畫面興味,也用來暗示金主梅迪奇家族的財富和園藝技術,另外更具有作為宣揚托斯卡尼物產富庶、物資豐饒之政治宣傳作用。例如喬凡娜筆下的朝鮮薊就有此意味,朝鮮薊原產於中東,15世紀便在義大利廣泛種植,尤其是托斯卡尼地區,畫出各種朝鮮薊,就是用來標誌托斯卡尼物產的榮耀。
既是美不勝收可愛多彩,又能強調政績發揚光大,喬凡娜也太惹人愛了,難怪一直被梅迪奇家族捧在手掌心~
------------
終其一生,喬凡娜的事業始終維持不墜,可能還比許多男畫家來得出色,1666年,她立下遺囑,將全部遺產饋贈給羅馬畫家協會「聖盧卡學院」(Accademia di San Luca),條件式必須將她安葬在聖盧卡協會的教堂墳墓裡。4年後,喬凡娜去世,留下許多至今看來仍讓人動心不已又大感驚奇的精彩作品。
歷經數百年沉寂,從1960年代開始,喬凡娜又開始獲得注意,只要有她的作品出現在拍賣會上,通常都會造成多人競標的盛況。要是有機會,我也很想把喬凡娜筆下的美麗世界帶回家啊~
有趣的是,由於詳實反映17世紀托斯卡尼動植物生態,她的作品也常常被與托斯卡尼食譜並列設置,作為圖解說明,進而引發食慾。
下回如果你翻到一本古代托斯卡尼食譜,可能也會是欣賞佛羅倫斯靜物女神翩翩才華的好時機,順便想像數百年前,它們在梅迪奇家族別墅曾經擁有的風光歲月。
#佛羅倫斯靜物女神
#靜物畫太美
#梅迪奇原來是植物控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荷蘭靜物畫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清涼爽口的啤酒自古一直是老百姓心頭好,也難怪被羅馬帝國官員和哈布斯堡王朝貴族作為生財工具,即使它曾被貼上蠻族專用標籤。
17世紀荷蘭靜物畫數量可觀,影響深遠,尤其食物靜物畫總是散發寧靜富足的氣氛。雖說荷蘭其實並非那麼講究精緻飲食。
巴特,這一點都不干擾荷蘭畫家在靜物畫中想要表達的愛國心與驕傲感,人家就是用〝樸實無華且枯燥〞的方式在炫富啊~
聽說台灣剛過了一個颱風,飄雨悶熱天最適合在家聽節目下酒惹。🍺🍿🍧
#喝酒也要有文化
#啤酒 #名畫裡的酒飲
#荷蘭靜物畫
========================
首播 08/19(三)20:00-21:00
重播 08/23(日)15:00-16:00
#IC之音FM97.5
#首播之後隨時可聽
https://www.ic975.com/program/美學風格相對論/
荷蘭靜物畫 在 Lightbox攝影圖書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PHOTO TALKS 2020 S2:「農|易」的日常 】
「農」:在農家成長的創作者,或跟農業相關的日常影像。
「易」:變化。透過破壞、重組、重構影像,使影像脫離平面維度,朝向立體化的雕塑、物件或裝置發展,拓展觀者新的感知體驗。
我們如何思考當代的日常?17世紀的荷蘭靜物畫開始將平凡無奇的事物,例如水果、食物、器皿等物件引入觀者眼中,相較在歐洲其他地方的繪畫,仍普遍受到史詩或宗教題材所限。它挑戰了繪畫傳統的「題材先決」,將日常瑣碎事物以藝術家的眼光引入創作。而靜物畫也不只是鏡像般複製現實,更多是反映藝術家對萬物的深入觀察或是對生活的深刻思考。
到了當代,我們該如何思考那些被大敘事或熱門議題排除在外的「日常」?而農家生活、農作物、紙箱等日常,又是如何攪動當代藝術的大敘事?在荷蘭平面靜物畫傳統的參照下,當代的影像創作脈絡在台灣又產生了什麼新的變易或轉化?
本次的Photo Talks邀請了「走路草農藝團」以及許韋晨,共同以影像創作的脈絡出發,討論「日常/藝術」、「平面/裝置」、「接地氣/抽象概念」的界線流變。走路草農藝團的創作者皆是農家背景的子弟,他們透過治本於農的方法,觸及環境、性別等問題。許韋晨則是運用水果或物件作為影像素材,將影像肉身化,以解構、變形、重構等方式將影像以混雜方式呈現。
如同荷蘭的靜物畫一般,影像在這些創作者眼中也不只是現實的再現,更多是對生活的敏感與觀察。而他們同時也擴延了靜物畫的平面維度,將日常轉化成雕塑、物件或空間裝置,邀請我們共同以新的角度再次感受日常。
7月3日(五)晚上7點半,歡迎大家來參加此次Photo Talks,一同來了解、思考這些創作者另類的日常實踐。
【 講者介紹 】
✦ 走路草農/藝團 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
農/藝 農—藝 農藝 農|藝 在農事與藝術之間 有各種可能性
主要創作成員為陳漢聲與劉星佑,來自新媒體藝術與藝術史背景,強調駐地體驗與觀察,對於民藝的學習、遷徙與生成充滿興趣,結合地誌學、考現學與物質文化的研究,轉化農事經驗,形塑自己的藝術方法。近年來關注生態環境、都市變遷與性別議題。
🙋♂️ 劉星佑
熱愛第一代神奇寶貝,熟悉庫洛牌使用方法。對明清書畫格外有感,追索浙派之餘偶爾臨摹碑帖,重視養生與抗老化。情有獨鍾蔡明亮的歌舞電影,真理就在對嘴高歌的「心印」之中。目前關注電影、數位媒體影像的跨領域特質,挑戰該跨領域特質「作品」的書寫,嘗試賦予古代書畫當代詮釋,努力朝策展與藝術評論方向前進。
🙋 陳漢聲
害怕藝術理論,邊做手工藝的時候追劇讓人很安心,浮誇古裝劇既是逃避也是面對當代藝術的好方法,每週必看唐國師週報,標準雙魚性格。學習過程從平面設計、動畫創作到當代藝術,目前碰觸各種工藝技術,更好奇工藝技術背後的文化脈絡與個人生命故事,自2015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後,嘗試結合動力裝置與數位媒介,試圖在過程中,思考自然與人工之間的辯證問題,也叩問當代藝術與工藝的邊界。
✦ 許韋晨 Ishtar Hsu
作品多為無意識的材料破壞、顏料潑灑、黏貼重組或再次翻拍導致圖像扭曲變形,看似荒謬的行為,卻是不斷揣度美學框架的自問自答,堅持不刻意擺設靜物,抱持單純的心情面對生活中所能遇到的物件,日復一日,誠實地以雙眼提問、下意識拍攝、剪開照片或伸出指頭戳入被拍攝體內,手機與掃描機是Ishtar Hsu的素描筆,最初以Instagram作為素描本的靜物練習,近期緩緩摸索平面影像到成為物件的過程,拍攝的是靜物,所做的,也是靜物。
—
【 Photo Talks 2020 S2:「農|易」的日常 】
講者|走路草農/藝團、許韋晨
主持|沈柏逸
時間|2020/7/3(五)19:30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19號 )
入場|19:00 開始自由入場(免費參加,歡迎自由樂捐)
Slido|#00703
參考資料|
走路草農/藝團 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
許韋晨 Ishtar Hsu:https://ishtarhsu.com/
備註|
1. 本場活動會進行直播
2. 場地位處巷弄、地址複雜,循門牌而來很可能會迷路,歡迎參考網路地圖,或官網的「位置」頁面:www.lightboxlib.org/location
荷蘭靜物畫 在 #靜物畫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十七世紀末荷蘭畫家-阿德里安・庫特的靜物畫作品《蘆筍靜物》,這幅油畫高25公分,寬20.5公分,大約只有A4紙張大小,畫面中只有一把細繩捆著的白蘆筍,靜靜躺在石頭桌 ... ... <看更多>
荷蘭靜物畫 在 荷兰黄金年代的炫富标准静物画海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荷兰 黄金年代的炫富标准 静物画 海德. 465 views 2 years ago. Xueyuan Art. Xueyuan Art. 4.92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