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博說故事 – 第二篇印度India】
Part8 – 印度美食、左手右手傻傻分不清
https://youtu.be/WhqfSgWkXxQ
出了印度機場,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
為了省錢,我打算坐三輪車到飯店,
整排一眼望去,有一位長相慈祥叔叔的眼神和我對到,
就你了,我把行李搬上車,把地址給他看,
他自信地招了招手,說:「No problem!」
過了一陣子,騎到小巷,我問他說還有多久到,
他輕鬆地回:「5mins~」
騎車了巷口,他又問我一次地址,我發現不太妙,
然後他開始問其他三輪車、計程車的司機,
我每隔一陣子,問他大約在多久,他都會回:
「5mins~」
「just 5 mins~」
「no worry 5 mins~」
覺得自己好傻好天真,後來問路也是5分鐘,
基本上加起來,就是5+5+5+5+5+5的概念,
好啦!最後總算到了目的地,我也快餓壞了,
怕賽前吃壞肚子,我先找乾淨餐館的地方吃飯,
我對印度食物的印象,只有吃咖哩飯,
或是士林夜市帥氣的印度拉茶,
第一餐要在印度當地的吃飯,我是很期待又緊張的,
吃飯前,服務生端上一小碗溫水,上面還漂著一塊檸檬,
可千萬不能喝,這是用來洗手的,
看著menu,秘密麻麻的一堆字,我已快餓壞
【Thali 塔里】
可以說是印度的定食,thali是盤子的意思,將各式菜色放到大盤子上,大部份的組合會有菜泥、豆泥、燉菜、酸奶、馬鈴薯、烤餅、米飯、咖哩醬、甜點…等~約4~6種菜色,不同地區有不同風格,我很愛吃這道!
【Curry 咖哩】
南北印度至少有上百種調製方式,母醬是以肉汁為基底的蔬菜或肉類料理,
可分為番茄咖哩、焦化洋蔥咖哩、香草咖哩、椰奶咖哩、優格或鮮奶油咖哩等,香料配方有(香菜籽、小茴香、薑黃、小豆蔻、肉桂、月桂葉、丁香、紅蔥、優格、辣椒、大蒜、薑、黑芥菜籽…等),配上米飯或是餅,壓呼~!
【Biryani 布瑞雅尼飯】
以大量的香料為基底,通常以蔬菜、雞肉、羊肉為主角,配上香米、馬鈴薯、蕃茄、洋蔥…等食材香料,與長米一起燉煮,米粒口感鬆軟,有夠讚!
【Tandoori Chicken 坦都里烤雞】
先用香料醃製好的雞肉或食材放進爐烤,食材的汁液經過烘烤後滴在炭火上產生煙燻效果,有點微辣,配上綠色醬料與洋蔥,絕配!
【Palak Paneer 菠菜起士】
菠菜搗碎後加上印度自製的鄉村起司,口味滑順,
也是北印度受歡迎的料理之一
【Chapati 恰巴提】
印度最普遍的全麥麵餅之一,嚼起来十分有勁,類似葱油餅做法,餅皮更為扁平,口感比較乾,北印度幾乎都以此為主食
【Masala】 在印度文中意思是综合的香料
吃飽後,服務生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給我咀嚼,
他們說是讓口中去味道用的,我都各抓一點放到嘴巴,
結果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味道說不出來的奇特,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
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飲食文化經過幾世紀的發展,
並融合了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料理多元而且非常豐富,
也會隨著地區或不同家庭傳統有所變化,
走道街上不同的小吃攤,我總是在一旁好奇看很久,
俐落的手法、快速的動作、完美的調味,
有時會用葉子或是報紙來盛食物,
每個攤都有自己獨門的大招,
【左右手的重要性!?】
看到有些當地人,會用右手來吃飯,
詢問才知道印度人認為用手指吃飯,
才能感受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或者口腔,
在古印度時期,食物被視為是諸神及大自然的恩賜,
用手吃飯除了被視為是對神的尊敬
不只是印度,中東國家、巴基斯坦、印尼…等地方也有這樣的傳統
當地公共廁所比較難找,裡面只有一個水桶和水勺,
沒有衛生紙,是用左來來清洗用的,
所以在印度時,吃飯、握手、拿東西給人,都要用右手,表示尊重
回到飯店後,當地的印度選手和我聊天,
你好我叫偷米,結果…
我左撇子習慣性伸出手來握手……
慘惹,對方先是停頓,挑眉一下,
我失禮反應很快的趕緊順勢撥了一下頭髮換右手,
「抱歉我是左撇子,搜李,搜李!(sorry)」
對方大笑說不用緊,呼…還好度過尷尬危機…
大家去印度記得要用右手啊!右手!
右手!右手!右手!右手!右手!右手!
下一篇,和大家分享,大吉嶺,世界最好喝的紅茶
待續…
完整影片在這喔!
https://youtu.be/WhqfSgWkXxQ
#零下40度的勇氣
#印度
#咖哩
youtube影片頻道
(請大家多多支持,幫我按訂閱優 )
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菠菜煮多久 在 蕾咪 - Rami's Love & Liv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從台北3級警戒後,蕾咪就進入了御宅第3級,足不出戶追劇耍宅窩在家中,爽叫一週Ubereat後,因為朋友提醒有外送員確診,建議我還是自己煮食最安全,就跑去超市採買,開始自煮人生!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做菜的習慣,因為小時候家中務農,父母常常不在家,又住在連便利商店都沒有的山區部落,因此,第一次做一桌菜給大人們吃,就是小學3年級。
當時爸媽太忙,林媽媽打來一通電話,交代我要煮一頓午餐,一直都是當小助手,突然第一次當主廚,算是當時人生的一大挑戰,所以許多細節記憶猶新,當時做的菜色是白米飯🍚、紅燒魚、煎香腸、炒菠菜、炒高麗菜、煎荷包蛋、竹筍排骨湯,煮完這桌菜時,父母與工廠工人們都回來了,抱著忐忑的心情,聽著他們的評論,看看自己是否過關。
小時候跟著林媽媽看了很多料理節目,印象中對一個幼兒園小孩做便當給父母的日本綜藝節目記憶清晰,加上從小就是林媽媽做菜時的小幫手,從洗米煮飯、切菜備料、煎煮炒炸,印象最深刻的是林爸爸喜歡釣魚,林媽媽在我還沒上小學時,就示範過如何正確的處理魚鱗與清潔內臟,以及要我不停的練習煎荷包蛋來學習控制火候。
貧窮家的孩子早當家!加上重男輕女的觀念,女生本來就要會做家務,培養出了不錯的生活能力。
打從有記憶開始,所有的家務事都是全家人共同分攤的,包含我們家5個兄弟姐妹,小學下課回家,有時候會邊掃地或洗碗邊背唐詩三百首,有時候被分配到洗曬衣物,有時則是負責倒垃圾,偶爾背點英文單字,但是,我從來不會把課本帶回家,總是利用學校下課10分鐘的空檔,就把所有回家作業寫完,為了就是爭取多一點玩樂時間。
後來,大學時外宿為了省錢,也開始自煮人生,每週到大賣場採買一次,規劃一週菜單,從菜類、肉類、主食類、飯後水果到甜點類,從綠豆湯自製豆花果凍到提拉米蘇布朗尼,這些也算是當時療癒身心的小確幸!
碩士期間,到德國遊學、到義大利實習,在國外交友的最快方式,就是邀請一群朋友到家中,煮上一桌家鄉菜,彼此就能快速變熟,甚至成為知心好友,因此累積了日本、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各國的朋友❤️
生活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
最近開始自煮人生後,才發現有多久沒有為自己好好的煮過一頓飯,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單純的只是好好的吃飯了。
我們總是奔波在生活中,卻忘了最初我們是為了好好生活而奔波!
或許,該是重新練習好好餵食自己的時候了,先從學好照顧自己開始,讓這段日子學會與自己更好的相處。
#文末小調查 疫情因素,無法到市場採購,如果可以收到網購食材,大家最想買什麼呢?
A. 綜合蔬菜藍
B. 處理好的各種水果
C. 冷凍的海鮮們
D. 冷凍的雞牛羊豬肉品們
E. 加熱即可的料理半成品
歡迎複選寫下自己最愛的優先順序喔!我們現在能為台灣做的,就是好好的在家中照顧好自己,順便練廚藝啦!💕
菠菜煮多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復活節連假+封城,孩子們休到四月11日。先生正在寫一篇文章,我們的截稿日很近,但他的比我更緊急。我挑他出門散步、用餐午休的間隙抓緊翻一兩段。句子琢磨到一半發現嘴裡有香甜水果味,才注意到手邊有一把女兒放的糖果.... 翻到進入心流狀態,先生帶小孩出門買菜,何時出去何時返家,說了什麼都沒在聽隨便敷衍
既然今天的斷食又破功,下午烤了個蘋果奶酥蛋糕,傍晚再烤兩條地瓜當澱粉來源,晚餐是煎梅花豬排和清炒菠菜。小孩吃不下的通通掃光,蛋糕吃完再來一塊,不知不覺又吃太多😥
/
《獻給地獄廚房的情書》看到第21篇時會心一笑。想到還在台灣時,好不容易送女兒上幼稚園後如卸重擔沒多久,就開始給自己找事做。先是在私人火鍋店打雜,半年後店收了,轉往附近飯店當洗碗工。廚房的阿桑和廚師見我如見神經病,教授太太又是翻譯,不待在家敲鍵盤偏要去做體力活。
殊不知那比坐辦公室好玩,也是磨人心志的育兒生活中一塊浮木。領班體恤我要接送孩子上下學,晚上以家庭為重,只安排8-11點的早班。通常八點進入「戰場」碗盤杯疊早已堆得山高,一路洗到10點告一段落。偶爾要支援中餐廳的廚房,接著要洗廚師的鍋碗瓢盆、洗完的東西物歸原位、整理環境、倒垃圾、廚餘、資源回收。經常三個小時喝不到一口茶,但領班那張嘴譙人沒停過(都不渴?)
沖洗污漬的水燙的能燙熟一隻雞了吧,洗碗就像在洗三溫暖,暖烘烘的,而我,樂呼呼的。動作熟悉機械化後就進入「心流」,手在動,眼睛在觀望,但腦袋多出時間可以想別的事。有時心事繁雜,專注在洗淨髒污上,再煩下班也釋懷了。最期待是員工餐。畢竟那菜色我怕是一輩子都煮不出來,住山裡懶得開車下山吃,一個人的午餐也不知道怎麼煮。吃到飽再回家沖個澡,那叫一個爽快。
洗碗就是圖個好玩,再回去洗,我大概會把廚師塞進半個人深的鐵鍋裡。說到底,廚師有個性,但 #人妻太太脾氣也沒好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