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uo),已獲作者轉載授權。
前一段時間,有一所學校招生的新聞悄無聲息佔據了很多關注教育的人目光C位,紛紛議論:如果是你,會送孩子去這所驚世駭俗的學校嗎?
▎從一所學校引發的討論
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原來是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埃隆.馬斯克給自己孩子建立的私人小學,現在對外公開招生了。
消息一經發出,瞬間擠破頭。加州有1000個以上家庭遞交了申請。 (注意!這只是本校Ad Astra的分校Astra Nova,雖然課程和模式照搬了本校,但畢竟只是子品牌,就已經如此轟動了。)為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所學校入學考什麼:
試題一:首次殖民火星任務需要一位隊長。以下為六位候選人自評及他評的創造力、合作力、尋找資源力、定力、學習力、體力、意志力,七個方面的數值。
1.1 請問哪位候選人最適合擔任隊長來完成以下任務: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兩年後返回地球。”
1.2 如果任務變成以下,誰又更適合: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使用火星的資源建立能源工廠。永久待在火星並等待三年後第二批殖民者。”
1.3 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去殖民火星?為什麼?
試題二是一款自創的策略桌遊,讓孩子跟對手對戰二十次,摸清桌遊規律,並尋找出最佳策略。
哇哦,這樣的入學測試題,是不是耳目一新呢?你家小朋友會如何回答呢?
馬斯克原本建立的Ad Astra學校,只是給他的SpaceX員工家的少量小朋友辦的”子弟校“,也算是承襲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企業辦校“的優良傳統,有著濃濃的SpaceX企業風。那麼這所學校日常如何教學呢?
Ad Astra的學生:
- 不分年級:8-14歲的孩子一起上課
- 側重科技:學習的科目主要是編程、AI、倫理和工程
- 練習創業:每人都會建一家虛擬公司,使用學校的虛擬貨幣進行創業和交易
- 接受複雜性挑戰:模擬、案例研究、製造和設計項目、Astra Nova開發的實驗室和企業合作夥伴;學生被複雜性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所吸引。
- 每年更新:每年根據學生和每個項目、實驗室、討論或戰略計劃的經驗教訓來重新設計。
- 讓孩子們喜歡上學:如果學生被認真對待,他們的時間被充分利用,會怎麼樣呢?
哈哈,就是赤裸裸地培養科技創業企業家啊!說不准其中就有SpaceX的繼承人,或是下一代矽谷獨角獸公司創始人。
很想了解一下,這樣直奔主題、前沿酷炫、自由創新、前途未卜、不走尋常路、偏科嚴重的學校,如果是你,會給孩子報名嗎?
▎從科技之爭引發的思考
Ad Astra對科技的重視,讓我們想到近期另一個持續火爆的話題:中國大陸的科技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自從去年華為被美國針對性封鎖以來,中國科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敵人像窮凶極惡的野狼一樣圍追堵截,而我們在關鍵性技術——尤其是芯片上——受到了極大掣肘。美國進入了麥卡錫主義,對所有與科研有關的華人採取排擠和封鎖政策。這讓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怒氣沖衝。
這引發了很多討論:大陸和發達國家的科技差距,最主要的來源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從資金投入、資金結構、產業結構角度進行了分析:《創新中國仍然缺失的必要環節》和《特朗普貿易戰,為什麼是個教育問題》,在此不多展開。
在此只想分析一種說法:“中國科研起步晚、投入少,暫時落後很正常,只要持續花錢投入,假以時日,一定能全方位超越歐美髮達國家。”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問題:如果認為中國20年後科研水平將全方位超越歐美發達國家,那就意味著,20年後,中國的科研主力軍實力水平要全面超越於歐美髮達國家科研主力軍之上,進一步推論,這就意味著,今天10歲的中國孩子,未來的科研能力要全面超越於今天10歲的歐美孩子。
是這樣嗎?我們的少年真能贏在科研的起跑線上嗎?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書:《Cycles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Rethinking the Endless Frontier》,是一本深入回顧科學和科技創新的研究,有不少紮實的工作和洞見(尤其推薦其中講貝爾實驗室的部分)。
這本書裡詳細回顧了現代半導體和通信工業的發展歷程,其中重大的成果節點包括:
- 1956年諾貝爾獎(1947/48年成果):晶體管的發現/發明;
- 1964年諾貝爾獎(1954/58年成果):量子電子學的發展引發激光的發現/發明;
- 1985年諾貝爾獎(1980年成果):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 1998年諾貝爾獎(1982年成果):帶有分數電荷的新型量子流體的發現;
- 2000年諾貝爾獎(1957/63/70年成果):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明;
- 2009年諾貝爾獎(1966年成果):光纖波導的發明;
可以看得出來,這裡面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1)發達的信息工業背後,是強大的基礎研究作為水下冰山;
2)發現和發明往往先於工業應用很多年。
晶體管的發現/發明(1948年)先於英特爾公司成立20年(1968年),更早於286芯片上市(80年代)。再往前追溯,晶體管的前身電子管,是1884年的想法,1904年的專利。是100多年持續不間斷的強大的基礎研究才導向今天發達的工業應用。那是什麼力量帶來了這樣強大的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不同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通常是把所有能獲取的科學成果整合在一起。結果是可控的、時間是可控的、成本是可控的、方向是可控的。但是基礎研究不是這樣。基礎研究方向是完全不確定的,它的目標就是發現和理解,是向未知前行。站在歷史節點上,我們會發現:
半導體的發現不是為了電腦,是法拉第發現了異常電阻現象;電磁波的發現不是為了手機,是麥克斯韋從數學上整合電現象和磁現象;流體力學方程不是為了飛機,是伯努利為了解釋水流速不同的現象;激光的預言不是為了光纖和武器,是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和量子力學能級理論的推演。
所有這些帶來劃時代改變的重大發現,都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探索基本規律,背後是抽象思想帶來的快感,是科學家對自然不斷追問的樂趣。
▎教育系統需要作出的改革和困難
從前面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劃時代的重大發現,都是去解決未知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讓學生練習的都是“解決已知答案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未知答案的問題”。我們練就了孩子們猜測出題人心思的能力,但是真正面對複雜未知的自然,該如何思考和探索,孩子們是毫無概念的。
真正好的基礎教育,是讓孩子學習探索未知問題。這種教育需要教孩子的是探索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記住答案。
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如果你想教別人如何使用引擎,你應該把引擎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動手拆卸,而不是簡單地在教科書上閱讀螺絲刀和汽車的知識。如果一個孩子把引擎拆開,他們會明白所有的部分是如何一起工作的,他們會明白整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告訴孩子電磁感應定律是什麼,然後讓孩子通過左右手定則做練習題,而真正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應該反過來:讓孩子理解法拉第到底在探索什麼問題,他觀察到什麼,他是怎樣想問題的,是怎樣提出理論猜想,怎樣做實驗驗證,遇到什麼挫折,又是怎樣找到答案,最後得出電磁感應定律。
也就是說,傳統教育是從知識出發,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是從探索出發,讓知識作為結果。
我們有多少課堂帶孩子了解過科學定律的發現過程?我們有多少學生知道,胡克是為什麼研究彈簧?伽利略是為什麼研究慣性?如果不知道科學探索背後的思維邏輯,就很難做出未來的創新。可是引領孩子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太花時間了,沒有哪個課堂有這樣的耐心。
對比中美教育創新,會發現,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在是太慢了、太難了,不要說一所像Ad Astra這樣顛覆式創新的學校,就連做一些教材和教學法方面的改革,都舉步維艱。
制度政策先不說,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做“以問題為引導”“探究式教學”設計的老師就十分稀缺;考核方式方面,目前之所以只強調應試,是因為其他教學方式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給舞弊開了口子;教育出路方面,現在仍然只有高考一條路能導向好的職場發展,缺乏和新興職場發展的鏈接;社會環境方面,現在整個大環境都急功近利,讓父母也充滿焦慮。這些方面都讓真正開創性的教育探索困難重重。
▎致力培養下個時代的革新者
我之所以創辦童行學院,就是希望在中國也能做一些面向下個時代培養創新者的事情。辦學校不容易,我們就辦課外學校。
童行學院採取線上課的方式,給孩子項目制的實踐機會,培養孩子知識、視野、思維,並讓孩子感受並學習科學、人文、藝術背後的思維方法。童行學院的所有課程和引導理念,都是以問題為出發,問題驅動的學習。我們在時空之旅課程裡,帶孩子探訪科學家,回到科學發現的現場,跟科學家一起發現知識。這種“問題驅動——激發好奇——引導思考——培養思維——學習知識”的教學思路,是一種從根本出發的教學方式。
在童行學院的“火星探索”項目制學習營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探索“如何讓火星車減速,安全抵達火星”。我們讓孩子準備一個煮雞蛋,用生活中各種能想到的材料,想辦法讓煮雞蛋從高空中落下而不摔碎。孩子通過動手,再和老師討論,會真正理解火星探索過程中的挑戰,也會對重力/空氣阻力/緩衝等等物理概念充滿好奇,熱情發問。
我們希望有更多同路人參與,我們會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也希望更多家庭和孩子加入我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Edwin 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年快樂!下一條片先講CES 2019! 10 https://www.nubia.com/redmagicmars 9 https://www.vivo.com.cn/vivo/nexdualdisplay/ 8 https://www.razer.com/hk-zh/gaming-laptop...
華為nova 10 在 Yahoo奇摩3C科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華為的nova系列又迎來了一個新成員啦~ ✨
#華為 #nova7 #天璣處理器 #聯發科
華為nova 10 在 CrazyMama 窺機媽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CrazySister
#聊聊泰國設計
#泰時尚泰實用小物
#放開手終於可以讓手休息一下了
今天CrazySister要來跟大家分享一個最近在泰國很火的小配件💁🏻♀️💁🏻♀️
話說,最近在曼谷走到哪兒,都會看到有人戴著可掛式的手機殼,心想說泰國人花招真的很多。但仔細查了查,才發現這種可掛式的手機殼似乎是從德國柏林開始流行的,大約5年前有個德國媽媽,因為要帶小孩又離不開手機,就設計了可掛式手機殼,沒想到大受歡迎漸漸成為一種流行。
這次介紹的品牌主理人,是在柏林工作的泰國人,有感於可掛式手機殼的便利實用,也希望讓泰泰們能跟世界流行接軌,於是2年前在家鄉創立了品牌。結果,因為品質好、樣式多,價格又不到德國品牌的一半,不只泰泰們喜歡,還紅到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呢!
那它和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的類似商品有何不同呢?
✅手機殼出自於嚴選的知名製造商,由Premium
Super Protect Case TPU材料製成,非常柔韌且堅固,而保護殼的4個角也特別做了耐衝擊的處理。
✅固定掛繩的鐵環是以厚實且堅固耐用的材料製成,不能用手扭曲或拆除,更能有效防止掉落。
✅掛繩材質親膚且紮實耐用,不易被磨損而斷裂;同時使用上等的特殊塗層,不易掉色。掛繩總長約150公分,可以隨喜好調整長短。
因為是夏天,咦!泰國不是四季如夏嗎? 好啦! 反正品牌這樣說,我們就照說,一口氣推出了將近20個顏色,壤大家可以隨心情、服裝選擇做搭配,超貼心的啦!(其實是超搶錢吧!?)只是呢,有些顏色很接近,怕大家眼花,只秀了10幾色,如果還想看更多再請私訊。
粉紅和酷黑兩款保護殼+同色掛繩
僅適用於iPhone 7/8 Plus、XS、XS MAX、11、11 Pro、11 Pro手機,
透明保護殼+各色掛繩
適用於以下手機>>
iPhone:6 / 6s、6 / 6s Plus、7 / 8、7 / 8 Plus、X / XS、Xs Max、XR、11、11 Pro、11 Pro Max。
三星:A30s / A50 / A50s、A51、A70、A71、A80、Note 8、Note 9、Note 10、Note 10+、Note 10 lite、S8、S8 +、S9、S9 +、S10、S10 +、S20、S20 +、S20 Ultra。
華為:Y9(2019)、Nova 5T、P10 Plus、P20、P20 Pro、P30、P30 Pro、Mate 20、Mate 20x、Mate 20 Pro、Mate 30 Pro。
Oppo:F7、F9、F11、F11 Pro。
Vivo:V17、V17 Pro。
如果你跟我一樣嗎?就算現在用的手機已經很大一支了,還是經常在包包裡老手機撈半天;或者突然看到想留影的畫面,可來不及將手機從包包拿出來(有朋友說就背個小包裝手機就好啦!但那還是得從包包裡把手機拿出來)。總之,想讓雙手自由自在休息一下的話,那就趕快請CrazyMaMa開團吧!
下周五見啦!
#CrazyThaiGo瘋狂泰購xCrazyMaMa窺機媽媽周五企劃
#ThailandDesign #泰時尚好實用 #外出必備小物 #穿搭加分就靠它 #還給手手自由自在的時光 #再也不怕弄丟或找不到手機 #圖片取自品牌
華為nova 10 在 Edwin 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年快樂!下一條片先講CES 2019!
10 https://www.nubia.com/redmagicmars
9 https://www.vivo.com.cn/vivo/nexdualdisplay/
8 https://www.razer.com/hk-zh/gaming-laptops/razer-blade-stealth
7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1070992105/orcam-myme1st-of-its-kind-wearable-ai-2nd-brain-3r
6 https://www.bose.com/en_us/products/wearables/frames.html
5 https://www.mi.com/miplay/
4 https://www.honor.cn/products/mobile-phones/honorv20/
3 https://consumer.huawei.com/cn/phones/nova4/
2 https://www.samsungeshop.com.cn/item/SM-G8870.htm
1 https://www.dji.com/hk/osmo-pocket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308263621/jarvish-the-smartest-motorcycle-helmet-ever-made
https://www.samsung.com/semiconductor/minisite/ssd/product/consumer/860evo/
https://www.lg.com/us/monitors/lg-32QK500-W-led-monitor
https://groove-x.com/en/lovot/
https://www.honda.co.jp/SOUNDSITTER/
魔牙:
??2018年10大最佳科技新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wFmt6HuIY
14個你要留意的科技新品!11月20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1NmeF6Xk
Apple新專利可造福世人?年尾前必Check手機健康? | TechLine 科技快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2GI2zNdeLI
Samsung可摺疊手機要幾錢?5G手機即將流行? | TechLine 科技快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sjUWf2epg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wing912930?sub_confirmation=1
Follow m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dwi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