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四象限,帶你找到美股中的成長股】
大家知道我從一開始介紹美股就常常以生活中的美股投資為主,因為身邊就有那麼多好公司可以投資,何必再多花心力去找一些沒聽過的公司。
難道買蘋果(AAPL),亞馬遜(AMZN),臉書(FB),谷歌(GOOG)這些公司賺得會比較少嗎?並不會~反而獲利更高!
另外一個就是美股中的零售類股,也是我常提的產業類型。零售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許多穩定營運,可以維持長久收益的公司都是零售類股。
現在,也有很多成長股是零售類股
👉 因為「新零售」「新商業模式」帶來「新商機」❗️
這次讀的《購物革命》這本書讓我驚艷,它幫我把這些零售類股做了更具體的分類
就好像研究美股的教戰手冊,帶你一步步分析零售業的獲利象限
作者是賓州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芭芭拉.卡恩,她提出了一個「卡恩象限圖」來幫助你把各個型態的零售公司區分
👉 什麼是「卡恩象限圖」❓
( 文章很長,可以直接到留言區 點選網站連結唷 )
不管是什麼樣的公司,都該先給自己定位,然後再追求卓越!
卡恩把這個象限的橫軸設定為「零售主張」,包括產品效應與顧客體驗
把象限的縱軸設定為「最佳競爭優勢」,包括增加愉悅感與消除痛點
要怎麼在這四個象限打造領先的地位?
產品效益可以透過產品品牌來提升消費者的信心,強化對品牌的忠誠度。
顧客體驗可以透過增加樂趣來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增加重複消費的欲望。
透過低價與方便來吸引消費者,打造一個O型全通路來滿足消費者的所有需求。
這些都是常見的策略使用~
一家公司先在這個象限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發展到「最好」!對~要最好才能與別人競爭
但是,最強的企業是做好一個之後,還能在第二個象限繼續發展到極致
下面這張圖是書中的範例,有許多美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漲幅都相當驚人呢!
舉例來說,亞馬遜(AMZN)這家公司你覺得它是從哪個象限開始發展起來的?
答案是無阻力(Frictionless),表示亞馬遜可以完完全全掌握顧客的需求以及超級便利的購物體驗
你認為亞馬遜是用什麼方法達到極致的「無阻力」?
就如同亞馬遜的口號the everything store(萬貨商店),從平台開始,虛實整合,智慧家庭,顧客的一切都被它掌握了!也許亞馬遜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呢~
哪天你家衛生紙快沒了你不知道,但是亞馬遜會透過Echo通知你,你只要回應一聲就可以訂貨,幾個小時之內就送到你家了(其實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
我們來聊聊其他的美股公司,你認為好市多(COST)這家公司首先先把自己定位在哪個現象?
無阻力嗎?但是好市多的網路平台起步的很晚,而且我覺得台灣的平台還很不好用,限制好多,不是很滿意呢!
好市多在低價表現得很好,大量採購來壓低進貨成本,然後又發展自己的產品品牌。
好市多的自有品牌科克蘭(Kirkland)營收可是占了總收入的1/4以上,它的產品品牌代工廠也都是一些競爭對手公司,但是為了取得在好市多的上架權,也都接受這樣的要求,其實反過來想,也是雙贏。
還有會員制度也是好市多的強項,先付會費才能進場消費的規定顧客也市買單,因為好市多在賣場內還提供了很多「驚喜」。辦活動、獨家優惠等,提高了顧客的體驗。
用卡恩象限來解釋每家零售公司的發展方向、商業模式、獲利來源真的太方便了!
你會知道零售不只是便宜、方便,還有品牌跟體驗
奢侈品也有它一套的營運策略,它們主打的是歷史、地位、品味、稀缺性與自我認同感
全世界最有錢的人,第四位是路易·威登集(LVHM)的董事長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
你以為LVHM只有LV一個品牌?那你就錯了,下面這張圖是LVHM集團的事業版圖,去年更宣布用快要5000億台幣,併購了美國珠寶品牌Tiffany(TIF)。
精品行業也是具有規模優勢的產業,連經濟衰退時受到的影響都比較小。
而且它還會從高檔品牌延伸出副牌,讓一般人也能購買,增加它們的營收,不管你怎麼買,錢都是流到同一群人的口袋裡面。
👉了解了零售產業內不同公司的策略,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回到「消費者」這個課題上
因為不管怎樣,沒有消費者支持,零售產業無法成長
記得我們之前提到的Z世代消費族群嗎?
書裡也有提到呢~
到了2025年,千禧世代和Z世代將扛起45%的奢侈品市場
但是,未來的奢侈品市場仍在經歷一場「購物革命」。Z世代重視體驗勝於物質財富,而且他們是屬於「數位原生世代」,看重的東西完全跟以前世代的人不一樣。
所以你會發現,奢侈品+潮牌變成趨勢。LVHM與潮牌Supreme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造成搶購與網上哄抬價格,還是一堆人在追。
其實iPhone也是很好的例子,Apple的產品到底是實用性質多一些,還是炫耀性質,體驗性質多一些呢?(摸著良心回答)
你有沒有去信義區A13遠百前面的蘋果專賣店看過,華麗的造型,乾淨明亮的展示廳,隨意把玩的產品,營造出一種時尚風格,永遠都滿滿的人潮。這就是新零售發展下的體驗店,之前我們也講過好幾次了,Nike、Lululemon等好多品牌都開始做這樣的事情。
很建議大家去看看《購物革命》這本書,不管你是一個行銷人、一個投資者,或是你只是想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都很適合。
👉 美股投資人也很適合這本書
我們看的很多國外翻譯書裡都充滿著對美股公司的介紹、商業模式分析,就好像一篇篇的案例教學,真的很過癮!跟大家分享好書又可以有美股的知識,真的太棒了!
「華 歌 爾 副牌」的推薦目錄: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Claire的幸福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心得] 華歌爾、曼黛、莎露、莎薇之比較(75F) - 看板underwear 的評價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臺灣華歌爾 的評價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華歌爾副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華歌爾副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華歌爾副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華歌爾金華歌爾差別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華歌爾金華歌爾差別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華 歌 爾 副牌 在 2023年最新集中內衣推薦!有辦法爆乳又舒適嗎?Dcard網友激 ... 的評價
華 歌 爾 副牌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簡單四象限,帶你找到美股中的成長股】
大家知道我從一開始介紹美股就常常以生活中的美股投資為主,因為身邊就有那麼多好公司可以投資,何必再多花心力去找一些沒聽過的公司。
難道買蘋果(AAPL),亞馬遜(AMZN),臉書(FB),谷歌(GOOG)這些公司賺得會比較少嗎?並不會~反而獲利更高!
另外一個就是美股中的零售類股,也是我常提的產業類型。零售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許多穩定營運,可以維持長久收益的公司都是零售類股。
現在,也有很多成長股是零售類股
👉 因為「新零售」「新商業模式」帶來「新商機」❗️
這次讀的《購物革命》這本書讓我驚艷,它幫我把這些零售類股做了更具體的分類
就好像研究美股的教戰手冊,帶你一步步分析零售業的獲利象限
作者是賓州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芭芭拉.卡恩,她提出了一個「卡恩象限圖」來幫助你把各個型態的零售公司區分
👉 什麼是「卡恩象限圖」❓
( 文章很長,可以直接到留言區 點選網站連結唷 )
不管是什麼樣的公司,都該先給自己定位,然後再追求卓越!
卡恩把這個象限的橫軸設定為「零售主張」,包括產品效應與顧客體驗
把象限的縱軸設定為「最佳競爭優勢」,包括增加愉悅感與消除痛點
要怎麼在這四個象限打造領先的地位?
產品效益可以透過產品品牌來提升消費者的信心,強化對品牌的忠誠度。
顧客體驗可以透過增加樂趣來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增加重複消費的欲望。
透過低價與方便來吸引消費者,打造一個O型全通路來滿足消費者的所有需求。
這些都是常見的策略使用~
一家公司先在這個象限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發展到「最好」!對~要最好才能與別人競爭
但是,最強的企業是做好一個之後,還能在第二個象限繼續發展到極致
下面這張圖是書中的範例,有許多美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漲幅都相當驚人呢!
舉例來說,亞馬遜(AMZN)這家公司你覺得它是從哪個象限開始發展起來的?
答案是無阻力(Frictionless),表示亞馬遜可以完完全全掌握顧客的需求以及超級便利的購物體驗
你認為亞馬遜是用什麼方法達到極致的「無阻力」?
就如同亞馬遜的口號the everything store(萬貨商店),從平台開始,虛實整合,智慧家庭,顧客的一切都被它掌握了!也許亞馬遜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呢~
哪天你家衛生紙快沒了你不知道,但是亞馬遜會透過Echo通知你,你只要回應一聲就可以訂貨,幾個小時之內就送到你家了(其實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
我們來聊聊其他的美股公司,你認為好市多(COST)這家公司首先先把自己定位在哪個現象?
無阻力嗎?但是好市多的網路平台起步的很晚,而且我覺得台灣的平台還很不好用,限制好多,不是很滿意呢!
好市多在低價表現得很好,大量採購來壓低進貨成本,然後又發展自己的產品品牌。
好市多的自有品牌科克蘭(Kirkland)營收可是占了總收入的1/4以上,它的產品品牌代工廠也都是一些競爭對手公司,但是為了取得在好市多的上架權,也都接受這樣的要求,其實反過來想,也是雙贏。
還有會員制度也是好市多的強項,先付會費才能進場消費的規定顧客也市買單,因為好市多在賣場內還提供了很多「驚喜」。辦活動、獨家優惠等,提高了顧客的體驗。
用卡恩象限來解釋每家零售公司的發展方向、商業模式、獲利來源真的太方便了!
你會知道零售不只是便宜、方便,還有品牌跟體驗
奢侈品也有它一套的營運策略,它們主打的是歷史、地位、品味、稀缺性與自我認同感
全世界最有錢的人,第四位是路易·威登集(LVHM)的董事長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
你以為LVHM只有LV一個品牌?那你就錯了,下面這張圖是LVHM集團的事業版圖,去年更宣布用快要5000億台幣,併購了美國珠寶品牌Tiffany(TIF)。
精品行業也是具有規模優勢的產業,連經濟衰退時受到的影響都比較小。
而且它還會從高檔品牌延伸出副牌,讓一般人也能購買,增加它們的營收,不管你怎麼買,錢都是流到同一群人的口袋裡面。
👉了解了零售產業內不同公司的策略,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回到「消費者」這個課題上
因為不管怎樣,沒有消費者支持,零售產業無法成長
記得我們之前提到的Z世代消費族群嗎?
書裡也有提到呢~
到了2025年,千禧世代和Z世代將扛起45%的奢侈品市場
但是,未來的奢侈品市場仍在經歷一場「購物革命」。Z世代重視體驗勝於物質財富,而且他們是屬於「數位原生世代」,看重的東西完全跟以前世代的人不一樣。
所以你會發現,奢侈品+潮牌變成趨勢。LVHM與潮牌Supreme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造成搶購與網上哄抬價格,還是一堆人在追。
其實iPhone也是很好的例子,Apple的產品到底是實用性質多一些,還是炫耀性質,體驗性質多一些呢?(摸著良心回答)
你有沒有去信義區A13遠百前面的蘋果專賣店看過,華麗的造型,乾淨明亮的展示廳,隨意把玩的產品,營造出一種時尚風格,永遠都滿滿的人潮。這就是新零售發展下的體驗店,之前我們也講過好幾次了,Nike、Lululemon等好多品牌都開始做這樣的事情。
很建議大家去看看《購物革命》這本書,不管你是一個行銷人、一個投資者,或是你只是想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都很適合。
👉 美股投資人也很適合這本書
我們看的很多國外翻譯書裡都充滿著對美股公司的介紹、商業模式分析,就好像一篇篇的案例教學,真的很過癮!跟大家分享好書又可以有美股的知識,真的太棒了!
華 歌 爾 副牌 在 Claire的幸福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MPHIBIOUS 華歌爾的副牌
內衣超級可愛又便宜❤️❤️
華 歌 爾 副牌 在 臺灣華歌爾 的推薦與評價
華歌爾 旗下共有四個主要品牌:華歌爾、嬪婷、莎薇、une nana cool,多變的風格可滿足不同年齡女性的需求。在今年周年慶,各品牌都推出了讓大家耳目一新的特色商品, ... ... <看更多>
華 歌 爾 副牌 在 華歌爾副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闞正宗所指導俞明仁的 善知識-福智在家信徒的信仰與宗教生活(2021),提出華歌爾副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福智、善知識、日常法師、廣論、學長。 ... <看更多>
華 歌 爾 副牌 在 [心得] 華歌爾、曼黛、莎露、莎薇之比較(75F) - 看板underwear 的推薦與評價
內衣品牌:曼黛
心得:之前我沒穿過曼黛的內衣,有一次我朋友發現我從來沒買過曼黛
很推薦我去看看,加上後來看網路大家都稱讚曼黛的機能很不錯
所以就敗了第一件曼黛,紅色,好像是波蘿系列 (大約兩年前買的了...)
曼黛灌水很嚴重,我要穿到34G,但是要扣到最裡面的釦子
拿32的又太小,會壓胸。這款穿起來胸型很不錯,很集中,有堅挺的感覺
缺點是,蕾絲半罩,BB點很容易因為一些稍大的動作就跑出來
然後也是因為蕾絲的關係,很容易就激突了... 整個很尷尬 囧
不過,我還是覺得這件內衣好穿,給80分,但是很容易就鬆了
今年過年我買了第二件紅色的曼黛內衣,依然是個34G 囧
應該是蜜波蘿系列的... (就算是曼黛,我可以穿的內衣款式還是不多於3款)
我只能說,「超集中」,整個胸部都往前快飛出去了
老公看了皺眉說:妳的胸部看起來好大喔!又很尖...好像木蘭飛彈... Orz
這件內衣,真是令我有點失望,太過於集中,胸型不好看,布料也太厚更顯份量
而且,穿了這件內衣... 我很多衣服都沒辦法穿,胸部太過於明顯
失敗,我只給60分 大概只能拿來當戰鬥服吧 唉....
曼黛整體評論:我建議大約一般內依尺寸CD的姐妹去穿曼黛,可以雕塑胸型
防止外擴或下垂,胸型應該可以很漂亮
但是胸部太大的(像我),穿曼黛就太過於over,看起來更大 ~"~
內衣品牌:莎薇
心得:想當年當我還是DE cup的時候,我還滿喜歡穿莎薇的... (遠目)
之前有好幾件內衣都是莎薇的,但是後來都穿不下了,就給我妹了
莎薇過去的機能不是很好,說集中不夠集中,說上托不夠上托
不知道這幾年有沒有改善一點?
之前網友說莎薇胸型太尖,我想可能要看款式,之前買過的沒有太尖的困擾
不過莎薇最大的尺寸好像是E,而且罩杯偏淺
所以有肉的大E女生,可能就不適合去莎薇挑了,建議也是大D以下的女生穿
穿起來效果應該是最好的....
莎薇整體評論:內衣算是舒適透氣,也不會感覺太不舒服
如果有增強機能部份,算是平價舒適的內衣
內衣品牌:華歌爾
心得:我生平第一件內衣(少女內衣)就是華歌爾的,之後也一直是忠實顧客
直到16歲之後,胸部急速發育到E,那時候華歌爾最大罩杯都只做到D
所以才開始接觸其他的品牌... 不過,仍然覺得華歌爾很舒適
後來華歌爾出了很多副牌,我就極少再去華歌爾本櫃選購內衣
這一兩年大部分的內衣櫃都出了大罩杯的內衣,聯華哥爾也是
之前買過依珊露絲系列(請參考我之前的心得文),覺得很不錯
今年又到華歌爾櫃找好貨,夏天要到了,希望找穿了不透色的內衣
讓我發現華歌爾有個「大美人系列」很得我的歡心,專門做DEF罩杯的內衣
上次我帶了一套湖水綠的(紫藕色大缺貨),回家穿了之後讓我超驚艷
這款內衣在側邊斜邊增高,也在內裡多了集中機能
3/4罩,穿起來胸部渾圓、提高、集中,又不會太過誇張
重點是,一整套打折之後只要1555,在大罩杯的內衣中價格是非常可親的
華歌爾整體評論:我覺得耐穿,比起黛安芬好的多 XDDDD
這幾年逐漸開始做大罩杯,價格也不貴,也有機能性
算是大小尺寸的姐妹都可以選擇的品牌
內衣品牌:莎露
心得:她算是我的愛牌,自從之前很多內衣櫃買不到我的尺寸之後
後來有幾件內衣都是買這個牌子的
但是大家應該都知道,她‧很‧貴.... 對,整個貴翻天,尤其是大罩杯
一件內衣動輒3000大洋,但其舒適也確實不在話下
他們的大罩杯很多都是全罩式的,線在市場上來說,全罩已經很少
再加上素面就更少了,但是這大概只有莎露可以找的到
另外他們有進一款大罩杯的無肩帶內衣,只有莎露的這款可以撐起胸部不下垂
但是這款內衣也有缺點,就是太尖! 尖到會以為是激凸... ~"~
另外一個缺點就是,他們家的大尺寸全罩內衣穿起來會不夠集中,有點擴
比較偏向歐美那種強調包覆和舒適的內衣...機能略顯不足
曾經在莎露花車裡面買到一件990的內衣,看起來普通,但機能不錯喔!
莎露整體評價:太貴,真的太貴,但是也真的是舒服,他們也有很多美麗的內衣
但是依然沒有大尺寸啦,但是如果要找大尺寸內衣,又要夠美麗舒服
只要口袋麥可夠,我還是很推莎露....
總評:
我覺得,就算現在越來越多品牌的內衣尺寸越做越大
但是胸部有肉的女生,依然不太好選擇內衣,有很多品牌只是在尺寸上灌水
並沒有真的去加深罩杯的深度,或是多考量大胸部女生真正的困擾
例如,像曼黛太過於強調集中托高的機能性,但有想過內衣外面是要穿衣服的
過於集中托高,大胸部的只會更明顯、更難穿衣服,衣服還會很繃
這些都還是期待有天內衣品牌公司能夠設計更多實穿的內衣呀... :)
--
Forty的 藍色‧格子‧其他空白
https://www.wretch.cc/blog/for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19.2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