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長知識】看《綠騎士》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A24 #驚悚版 的「#圓桌騎士:高文」
一定很多人不知道《高文爵士與綠騎士》的故事,這是「#亞瑟王傳說」中相當精彩的一個故事,而高文又是一個女生會超愛的「完美騎士」,趁這次電影《綠騎士》上映,幫大家五件事長知識,快速知道這位被譽為「最具有風度的圓桌騎士」,我反而覺得他可能被仙人跳....
這次的五件事一樣文長,但是知識含量一樣充足,不會讓你失望的。
那我們就,開始囉!
〖🗡 1.最具有風度的圓桌騎士:#高文〗
圓桌騎士(武士)是傳說中亞瑟王的騎士,如果你有看《#金牌特務》,可能會知道「加拉哈德」與「蘭斯洛特」這兩位爵士(Sir),「加拉哈德」是柯林佛斯飾演的角色代號,「蘭斯洛特」則是主角要爭取的特務代號,兩個代號所代表的角色,都在亞瑟王傳說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另一個你不可不知的騎士,就是今天要聊的高文爵士(Sir Gawain)。
高文是 #亞瑟王的外甥,跟蘭斯洛特是死對頭,被稱為最初的「白馬王子」,然後有兩個很精彩的傳說故事:
《#高文爵士和瑞格蕾爾小姐的婚禮》
《#高文爵士與綠騎士》
這兩個故事的啟發性與故事結構,都遠超乎於一般的傳說故事,很推薦大家聽聽看。
當時的作者們寫下這兩個故事,用意可能在訂下:「騎士」應該要有的勇敢與風度。
不過我個人覺得,簡單來說就是「兩個仙人跳的故事」啦...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吧!
〖🗡 2.沒有人比他懂 #女權:《高文爵士和瑞格蕾爾小姐的婚禮》〗
話說,亞瑟王有天帶著高文出去微服出巡,結果被一位強者給打敗。
亞瑟王知道自己要輸了,但是勇敢地面對死亡。
此時,強者說我欣賞你的勇氣,如果你可以回答我一個問題,那我就饒了你一命。
這個問題是:「#女人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接著就給亞瑟王時間去尋找答案。
亞瑟王跟高文四處尋找答案,顯然地都不是強者要的正確解答,直到有一個醜陋的老婆婆說:
「我知道正確解答,但是作為交換條件,有人必須跟我結婚」
跟惡魔交換條件都有其代價,但是如此自肥的要求還真沒見過。
為了救自己的國王,高文知難而上(?),說他願意跟老婆婆結婚,以換得正確解答。
果然,亞瑟王再次碰到強者時,就回答出了「女人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的正確解答,這個答案就是:
「#自主權」
強者這時驚訝地說,你竟然找到「我妹妹」要到正確解答!那就放你一馬吧~
亞瑟王此時才驚覺自己被 #仙人跳 了,假決鬥,真相親。
(不過倒霉的是高文...)
故事來到結婚的當晚。
身為新娘的老婆婆,希望高文親她一下。
如果你是被迫結婚的,反正亞瑟王已經通過考驗了,那你會照做嗎?
有風度的高文就親了下去,結果這位醜陋的老婆婆,瞬間變成了一位大正妹!(青蛙王子?)
正妹說,我其實是被下了魔法才變成了老婆婆,你的吻解開了我的「#一半」的魔法。
一半的意思是,我現在可以選擇「白天」是老婆婆,或是「晚上」是老婆婆,你要選擇哪個呢?
這不是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所以你各位不要亂選。
更沒有小孩才做選擇這種事情。
選擇白天是老婆婆,晚上你就可以享有正妹老婆。
選擇晚上是老婆婆,別人不會笑你娶了老婆婆,但是晚上你知道的...
此時,有風度的高文選了一個很棒的答案:
「被迫變身的是你,應該由你本人來選擇,哪個你比較能忍受。」
這就再次呼應了「自主權!」
又是一次正解!
所以魔法被完全解開了,高文娶了一個完全版的正妹,不再被魔法變成老婆婆可喜可賀。
這是個看起來是仙人跳,但是有著真正女權的浪漫美好故事。
〖🗡 3. #仙人跳又來了!《高文爵士與綠騎士》〗
故事發生在一次聖誕節,亞瑟王與他的圓桌騎士們一同慶祝,此時來了一個不速之客:#綠騎士。
綠騎士說你們當中一個人來砍我的頭,然後一年後換我砍你的頭。(真《換人殺砍砍》)
眾多騎士還在驚慌失措,還在想「這種要求我這輩子沒聽過」的時候,高文跳出來了! 他願意接受這個挑戰。
綠騎士的頭確實是被高文砍了下來,但是綠騎士沒死,走過去把頭撿回來,並要求隔年高文要去「綠教堂」給綠騎士回砍一斧。
隔年,高文出發前往「綠教堂」,一路經歷了許多苦難考驗,中間路過了一個城堡,得到了城堡主人與城堡夫人的熱心招待,城堡主人此時提出了一個要求:
「#交換一日所得」
白天城堡主人會出去打獵,得到的東西就分給高文。
高文雖然留在城堡裡,但是如果有得到的東西也要分城堡主人。
這一聽就是仙人跳的節奏。
果然,城堡夫人就來誘惑了,而且是連續三天的漸進式誘惑。
第一天,高文拒絕了示愛,所以他回禮城堡主人一個吻。
第二天,高文拒絕了示愛+戒指,當晚他回禮主人兩個吻。
第三天,由於城堡夫人送了他一個「綠腰帶」,說這是個可以「刀槍不入」的腰帶,高文覺得這晚點好像用得到呢!就接受了這禮物。
只是,當晚他並沒有跟主人提到「#綠腰帶」的事情,只給了主人三個吻。
(主人應該覺得,你是不是只是想偷親我)
離開城堡後,前往綠教堂的路上,有嚮導精靈建議高文不要去,但是高文不聽,獨身赴約。
到了綠教堂,綠騎士揮了斧頭要砍高文。
第一刀,高文縮了一下,被綠騎士笑「俗啦巴」(膽小鬼)。
第二刀,高文鼓起勇氣接了,發現沒事。
第三刀,高文流了一些血。
綠騎士說,其實他就是「城堡主人」,交換一日所得的部分,就是要來試探高文是不是遵守騎士的諾言。
所以前兩刀是不會傷到他的,唯有第三刀是懲罰他沒有交出綠腰帶。
(設局誘惑仙人跳!)
(而且,當初不是說好只砍一刀...?)
高文回去後,跟亞瑟王報告了這次的冒險,而高文從此配戴綠腰帶,以作為自己的警惕。
亞瑟王與所有的騎士,也都跟進配戴了綠腰帶,表示對他的尊敬。
故事到這邊其實還沒結束,後面有更大的陰謀。
城堡夫人其實是亞瑟王傳說中的大反派女巫:#摩根勒菲 所變成的,而高文從此也被蠱惑,成了她底下的綠騎士。
〖🗡 4. 看 #改編作品,必須先懂原作〗
電影《綠騎士》的前提是把流傳已久的騎士故事給改編,所以你必須懂一些基本的故事。
就很像說,有人改編了「楊過」的故事,把癡情的楊過寫成渣男。
(其實你長大重看《神鵰俠侶》,會發現楊過他做了一堆會被現在人罵渣的事情。)
如果你不知道他改編前的原本故事,你可能就以為這只是一個渣男的故事,怎麼可能這麼爛,好無聊。
所以,強烈推薦看我這篇「五件事」,絕對會讓電影更好看。
不然,你會搞不懂,為什麼英國騎士找一個印度人演幹嘛?這是英國版的政治正確?
阿這故事怎麼這樣安排?
主角個性怎麼這麼廢?
結果就是,你很難理解故事的節奏跟轉折為什麼是這樣,而且主角的個性會難讓你有投射感,自然不太理解故事的安排。
其實,導演也知道這主角的個性很難讓人喜歡,所以他們才要找一個很讓人喜歡的演員來演,才選了主演過《貧民百萬富翁》、《金盞花大酒店》的 #戴夫帕托(Dev Patel)來演高文,非常聰明的選擇,確實是個演技與觀眾喜愛度很高的選角。
必須先懂原作,而且就像我前面在說原本故事時,多少還是會有一些疑問,也會用現代人的觀點去看。
你可以看導演怎麼點出這些問題,或是他怎麼解釋。
不管怎樣,相對原本浪漫的傳說,電影《綠騎士》對於人性的描寫,寫實太多了。
〖🗡 5. A24作品,都是 #風格與藝術 強烈的作品!〗
除了原本的故事必須要知道之外,製作公司 A24 的作品風格你也必須知道!
#A24 已經是相當有名的獨立製片公司了,作品非主流,風格偏向 #抑鬱,例如驚悚系列的《#宿怨》、《仲夏魘》,特殊題材的《屍控奇幻旅程》,具有啟發意義的《#單身動物園》、《青春倒退嚕》、《原鑽》,也有許多奧斯卡等級的作品,如《#不存在的房間》、《#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淑女鳥》、《大災難家》。,還有最新的韓國奧斯卡代表《夢想之地》
還有同樣是獨立作品,卻廣受大家喜愛的《#人造意識》(或譯《#機械姬》)。
這次《綠騎士》, A24 用亞瑟王的故事作為發想改編,同樣走他們家特有的抑鬱、緩慢、驚悚,步調接近《屍控奇幻旅程》、《人造意識》,抑鬱、恐怖畫面讓人聯想到《宿怨》、《仲夏魘》,仔細去推敲故事改編的部分,與導演的畫面安排,也可以深如《單身動物園》,相信會有不少文章會去討論隱喻與彩蛋。
老實說,第一遍看《綠騎士》我是不懂的,在重新研究完亞瑟王傳說之後,才理解這些安排的用意,同時去欣賞畫面的安排。很像《進擊的巨人》的那段,我還沒想透徹,但是其他部分,有非常多實景拍攝,這些「場景的佈置」與「畫面剪接」的部分確實有其用心。
特別是過場剪接,我相信應該比較好感受到。
此作品不能視為娛樂用電影,但是確實在「藝術性」、「故事性」上有相當強烈的風格與執導功力,推薦給喜歡 A24 系列電影的觀眾們。
再複習一下重點,看《綠騎士》之前,如果先知道 A24 的風格是 #鬱悶驚悚 的,以及知道《綠騎士》的 #原本故事,會讓你的電影更好看喔!
也歡迎推薦這篇五件事給你的朋友,絕對會「#讓你的電影更好看」。
-------
🎬 9月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院線&線上影音)推薦清單:
https://link.leftymovie.com/movielist
🎁 左大市集:放空好物 好睡好心情
https://sho.pe/3gnj5l
🥃 品酒神器:讓你的威士忌更好喝
https://sho.pe/3fsnmv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法)喬治•比才 - 卡門序曲 Georges Bizet - Carmen Suit 2.(美)約翰...
「菲比斯抑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菲比斯的分享,FACEBOOK、PTT和網紅們有這些文章 的評價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菲比斯的分享,FACEBOOK、PTT和網紅們有這些文章 的評價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I am fine. Thank You - 菲比斯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菲爾普斯ptt 菲爾普斯自曝受抑鬱癥困擾 - Wvabaw 的評價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專訪「飛魚」菲爾普斯:抑鬱症讓我在游泳時尖叫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菲比斯抑鬱 在 「駿步人生」水神「菲比斯」 飛魚傳奇 - YouTube 的評價
菲比斯抑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BC中文網】知足和感恩或許真能讓人身心獲益
新冠大流行給全球各地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許多人生活被徹底打亂,一些人感到氣憤,煩躁、甚至抑鬱;但也有些人想法似乎更積極,疫情讓他們更懂得珍惜生命中的一切。
中文有"知足常樂"一說,英文裏也有類似的表達"Count Your Blessings",也就是對自己擁有的要知足、心存感恩的意思。
知足者才能常樂,這是老生常談,但BBC 科學節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醫生(Dr Michael Mosley)在他的播客《就一件事》(Just One Thing)中說,這裏面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感恩心理
莫斯利醫生說,養成感恩習慣不但能讓人感覺更好,還能重新調整大腦思路,並對身心產生深遠影響。
比如,寫下或想想一天中讓你感恩的幾件小事,不但會讓你更快樂,還能幫助降血壓和改善睡眠。
莫斯利說,表達感恩是積極心理學運動(也稱正面或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的一部分。它是心理學的最新分類,主要興起於1990年代末的美國。
因此,很多關於感恩對身心影響的研究來自美國就也不為奇怪了。
美國對200名學生的一項研究發現,讓他們連續9周寫出感恩清單後,他們的幸福感大大提高,身體疾患也減少了。同時,由於對生活感覺更好,他們也開始做更多的運動。
在另一項對各種疼痛病症患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患者連續3周每天寫下他們感恩的5件小事。和對照組比較,那些每天感恩的人說,疼痛感大大減少,睡眠也有改善。
可能最令人吃驚的一個發現是,在另一項有關培養感激之心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志願者大腦的改變: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被更大程度地激活。大腦這一部分負責決策以及獎勵。
學會感恩
那為什麼經常感恩會有這樣的積極影響呢?
莫斯利醫生說,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研究都提供非常正面的結果。如果對自己的精神健康有任何擔憂,還是應該去看醫生。但如果總是在想不好的事情,那學會經常感恩可能會有所幫助。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研究人員富西雅·西羅瓦(Fuschia Sirois)博士研究了感恩、善待自己以及它們在健康和福祉中所發揮的作用。
西羅瓦說,有一些有效的方法讓人們學會感恩,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想出當天3件讓人感恩的事:這些往往是別人為你做的一些事情,叫做benefit-trigger gratitude(因為別人為你做的好事而讓你感恩);
感恩有時也可以更廣義一些,比如早晨發現天氣陽光明媚,你也可以對此心存感恩:感謝這個美好天氣,能讓你有機會享受室外美好時光。
西羅瓦博士還說,他們還研究了經常培養感恩心理後所養成的一種感恩心態(grateful mindset/dispositional gratefulness),它在心理學上也被稱之為trait gratitude。
積極影響
西羅瓦博士所做的一些相關研究包括,養成感恩心態對慢性病人精神和生理健康的影響。
西羅瓦博士說,她的研究許多是關於感恩能否給飽受慢性病痛折磨的人帶來益處。她說,如果有慢性疾病,可能會經歷持續不斷的緊張壓力折磨,例如,疼痛、各種功能和活動受到限制等。
至於心存感激、或經常記下那些讓人感恩的事對身心健康可能產生積極影響的原因,西羅瓦博士解釋說,人們對此有不同理論和說法,而且取決於具體指的是什麼影響。 以睡眠為例,一些研究顯示,感恩心態讓人心理更積極、正面,凡事總往好處想,而不總是對當天的事情憂心忡忡,從而干擾睡眠。
在減壓方面,西羅瓦博士說,他們所做的一些研究表明,感恩心態可能通過類似的原理來幫人減壓、減少消極心理,同時提升人們對自己以及世界的積極心態。
她說,每個人對此有不同的解讀:有人把感恩看作是一種應對機制;也有人把它看作是調節情緒的手段。他們的研究表明,很難凖確界定是一種機制的作用,很可能是幾種因素和機制在起作用,為人們身心健康帶來益處。
免疫系統
莫斯利醫生說,感恩給人們帶來心理上的好處相對比較容易理解,但這能對身體的免疫系統帶來什麼影響呢?
西羅瓦博士說,有研究顯示,心存感恩可以減少壓力水平,看問題也更廣面而不是狹隘、偏執,因為人在面臨壓力時會激活身體的戰鬥或是逃跑機制(fight or flight),這時看問題也更容易狹隘。
她說,如果壓力水平降低了,會對壓力反應的生物相關性(bio-correlates)產生積極影響,生物相關性壓力反應之一是炎症,而炎症是導致一些列慢性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
現在與未來
研究還發現,培養感恩心態還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讓他們更傾向於做出健康的選擇。
西羅瓦博士的研究涵蓋17項不同領域,涉及5千人,內容包括從良好睡眠、健康飲食、到經常運動、少喝含咖啡因飲料以及健康行為方式等等。結果發現,有感恩心態的人也更容易有健康的行為舉止。
研究人員也對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感到好奇:為什麼有感恩心態的人更可能關注自己的健康?
為此,他們調查了這些人的「未來傾向」。例如,他們為自己未來著想的可能性有多大?是否更具有前瞻性?
一般來說,放眼未來的人也更可能關注自己的健康。研究人員懷疑這是否與感恩心態有關。雖然感恩是現在時,而關注未來則是將來時,但他們的確找到了之間的一些關聯證據。
研究人員發現,有感恩心理的人更願意為未來著想。
西羅瓦博士表示,這其實是有道理的,尤其是當把它與其他一些相關研究結合到一起時就可以看出,表達感謝或心存感恩時,大腦會發生神經活動以及神經變化,大腦中負責這部分情感的區域會被激活,而這一區域與思考未來行動後果能力的部分同屬一個區域,兩者之間有相互重疊的部分。
莫斯利醫生說,如果每天能寫下幾個讓你感恩的小事,這會立即改變你的思維過程,讓它從負面轉向正面, 從而改變你的情緒。從長遠來看,甚至可以重新調整大腦的思路連線。
#健康 #人生
菲比斯抑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發脾氣傷身體 #知道為何生氣才能控管情緒
美國紐約醫療媒體《Everyday Health》曾報導,經常憤怒、情緒暴走的人,平均壽命比情緒溫和者較短,在憤怒爆發至情緒達到最高點的兩個鐘頭之內,腦出血或腦中風的風險會比平常高出3倍。
因此,減少發脾氣頻率絕對是日常中的重要課題!那麼,最好的控管情緒做法是什麼呢?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的行為學博士Shahram Heshmat曾撰文《The 10 Key Ingredients of Anger》解析 #憤怒背後的10大真相,他也指出,「了解憤怒的本質,我們就能區分發怒行為的好壞。」
今天,藉由Shahram Heshmat的論述,粿將帶各位剖析「憤怒的種類」,當我們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憤怒、憤怒背後帶有什麼意涵,就更能控管自己的情緒!
▶真相1:為了展現正義感而憤怒
面對生活中、社會上發生的不公義事件,有的人以憤怒的表現來推動改變的力量,吸引同樣看不下去的同好、聚集不滿的情緒。好比說,對於恐龍法官的判決新聞,底下總有海量的憤怒留言。
▶真相2:為了對抗不合理行為而憤怒
遇到不順心的事、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受到他人的傷害,我們會以憤怒的表現來表達抗拒和自我防衛的心態。好比說,國外曾有家長在得知孩子在校被霸凌後,生氣地衝進校園找霸凌者對質。
▶真相3:為了掩飾心中恐懼和不安而憤怒
倘若日常發生重大轉變(像是孩子叛逆離家、婚姻破碎),當事者內心感到不安、恐懼時,但因為不想讓脆弱的一面被看見,也或許起因對未來的變卦過度焦慮,恐懼和不安可能會轉變為叫囂、責罵、指責、怪罪等憤怒的行為。
▶真相4:為了隱藏內心的無助感或孤單而憤怒
人在無助、孤單、失去旁人支持時,不只會抑鬱傷心,也有可能衍生出怨懟、仇恨的憤怒表現。
▶真相5:為了看到犯錯者受懲罰而憤怒
在常態人際中,做錯事的人,理當要受到應有的懲罰,倘若犯錯者仍橫行造成傷害,我們會因此表現憤怒,希望藉由憤怒的行為表達,讓錯誤行為別再發生。
▶真相6:為了擺脫無止盡的悲傷而憤怒
Shahram Heshmat認為,當人們喪志時,憤怒的表現經常取代悲傷哭泣,這是因為憤怒會讓人產生想要做出改變的動力,比起封閉自我,在憤怒的情緒中,人們有可能會採取行動改變困境。
▶真相7:為了展現權威而憤怒
提高音量、壯大聲勢是典型的憤怒行為,通常發生在上司對部屬、親子、師長對學生之間,在這樣上對下的關係中,憤怒行為被用來做為權力的展現。
▶真相8:為了逃避自我反省而對他人憤怒
在許多人際關係中,一件衝突的發生可能不止於一方的錯誤,但為了逃避自我反省、拒絕承認自身錯誤,有些人會不斷指責他人、對他人展現出明顯的憤怒行為。
▶真相9:因自戀而憤怒
自戀型人格、自我主義者察覺他人言行危害自己的地位或權力時,慣性以憤怒來報復、壓制他人。
▶真相10:因感到得意而慣性發怒
有些人把憤怒、發脾氣當作和他人應對的「利器」,他們可能察覺只要抬高音量、早一步斥責他人,就能達到目的、獲得人際間的掌控權,因此沉溺於憤怒,很多時候他們可能內心並沒有那麼大的情緒波瀾,但仍會發很大的脾氣。
基於Shahram Heshmat所提出的以上10點,倘若你察覺自己經常是被憤怒波及的一方,那麼今後在他人發脾氣時,你不一定要害怕、退卻、自責,你或許可以靜心想想,對方目的為何,自己又是否真有錯誤;
相對的,倘若你經常難以控制情緒、情緒爆走,那麼你也可以觀察,自己的脾氣是否已嚴重影響他人對你的態度和距離,又或者你也可以自省,自己有沒有可能過度仰賴憤怒的行為來達到目的,但實則仍是對自己的身心造成傷害。
對此,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精神病學及心理學教授Mary Fristad就曾建議,憤怒情緒將要爆發時,可以先深呼吸或離開現場,改變身處環境後,才能好好思考情緒為何引爆、衝突為何發生。
#憤怒的解析
#常生氣容易老還有損身心健康和壽命哦
#情緒管理課題
✍️粿的IG: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成為 療心社友,你的心情或許也是社友們想學習的課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87808847930309/?ref=share
✏️如果你想快速找到(或是收藏)
設計圖集或特定hashtag內容,
可以前往Popdaily和Medium平台:
https://healingquei.medium.com
https://www.popdaily.com.tw/user/256256
菲比斯抑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法)喬治•比才 - 卡門序曲 Georges Bizet - Carmen Suit
2.(美)約翰•菲力浦•蘇薩 - 永遠的忠誠 John Philip Sousa - Semper Fidelis
3.(美)約翰•菲力浦•蘇薩-星條旗永遠飄揚 John Philip Sousa -The Stars and Strips Forever
4.(奧)小約瑟夫•赫爾梅斯貝格 - 魔鬼音程之舞 Josef Hellmesberger – Danse Diabolique
5.(奧)約翰•施特勞斯 - 閒聊波爾卡 Johann Strauss - Tritsch-Tratsch-Polka
1:- Carmen Suit-1873年初,比才開始歌劇《卡門》的寫作,《卡門》取材於梅裡美的同名小說,1875年3月3日在巴黎喜歌劇院首演,慘遭失敗。當代人對他的作品中“大膽的現實主義和赤裸的情感感到震驚和受到冒犯”,指責這是一部“淫穢的作品”,“音樂不知所云”。據說他曾為此整夜痛苦地在巴黎的街道上徘徊。但《卡門》卻受到了同時代的聖-桑、柴科夫斯基以及後輩德彪西的讚揚,前面兩位預言“十年之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一部歌劇”。然而,比才未能等到這一天,僅三個月後的1875年6月3日,他即因抑鬱在布日瓦勒逝世,年僅37歲。五年之後,《卡門》再度在巴黎上演,獲得了極大轟動。
2-3:- 約翰•菲力浦•蘇薩(英語:John Philip Sousa,1854年11月6日-1932年3月6日)是浪漫主義時代後期的一位美國作曲家及指揮家,主要的作品是美國軍旅及愛國進行曲,他亦因此而享負盛名。在大約1890年,有英國雜誌把精於創作進行曲的蘇薩稱為「進行曲之王」,蘇薩的音樂出版商亦採用這個綽號推廣他的音樂,自此「進行曲之王」就變得家傳戶曉[1]。蘇薩最著名的進行曲包括《自由之鐘進行曲》、《雷神進行曲》、《華盛頓郵報進行曲》、《忠誠進行曲》(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曲)及《星條旗永不落》(美國國家進行曲)。
4:-約瑟夫•赫爾梅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1855)奧地利天才的小提琴大師,出色的作曲家和指揮家。其父為小提琴家和樂團指揮。黑爾梅斯伯格年少時從父學小提琴;1875年成為父親的赫爾梅斯伯格四重奏樂團成員,1887年成為該四重奏樂團團長。1878年任維也納音樂院教授。1901年至1903年任維也納交響樂團總指揮。在他眾多的作品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這首充滿神秘色彩的《魔鬼音程之舞》
5:- 閒聊波爾卡(德語:Tritsch-Tratsch-Polka, Op. 214)有時也稱為《嘰嘰喳喳波爾卡》,小約翰•施特勞斯作於1858年,同年在俄國彼得堡的近郊首次演出。這是一首舞曲小品,有聲有色地表現了婦女們嚷著笑著和愉快地閒聊的情景,是作者的波爾卡舞曲中較為流行的一首。

菲比斯抑鬱 在 菲爾普斯ptt 菲爾普斯自曝受抑鬱癥困擾 - Wvabaw 的推薦與評價
菲爾普斯成了選擇性自律的人。 從14歲起,一直到北京奧運會,菲爾普斯每個星期受訓7天,一年365天。他想過,連星期日也受訓,便比對手多了52個受訓日。他每天高達6個小時泡 ... ... <看更多>
菲比斯抑鬱 在 專訪「飛魚」菲爾普斯:抑鬱症讓我在游泳時尖叫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2016年11月,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正式宣布退役,止步裡約奧運會。離開泳壇的這兩年,菲爾普斯仍飽受焦慮和抑鬱症困擾,他本人也轉換了身份, ... ... <看更多>
菲比斯抑鬱 在 I am fine. Thank You - 菲比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菲比斯 : 我也會經歷高低起跌,與常人無異, 抑鬱是我情緒的一部分,何須引以為恥! #iamfinethankyou #iamfinety #depression #helpme #SOS #follow #followme #lov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