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蕭條使的數百萬計的美國人,不分年紀、不分階級全都變得像十幾歲的孩子一樣無力,但是有少部分人在這片混亂當中看見了契機 ── 一種重建自我世界的契機。於是他們用個人化和比較不會受到傷害的方式重新建立起自我價值。...... 他們選擇不再被動等待政府或大企業出手相救,他們決定不假他人之手,改由自己掌握自身的錢途。他們選擇擺脫中產階級的繩套,打造出全新的次文化 —— 一種多一點自由、多一些主權、少一點憂心、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
⠀⠀⠀⠀⠀
— — 《#游牧人生》Jessica Bruder
⠀⠀⠀⠀⠀
讀過屬於報導文學的原著後會發現,其所關注的重點其實與電影核心命題不大相同,書中主要篇幅多著墨於營地管理員與亞馬遜理貨員,但趙婷的電影不止於此,國外有些評論認定創作者不願針對美國現狀深入提出批判,於我而言,改編之路顯然不只有一條,那也可以是不全然依循原著所延伸出的影像生命力,且凌駕於美國經濟之上,藉由對文明的深刻省思,以及多一些隨心所欲的游牧生活,回歸自我、存在與生命的雙向探索。
⠀⠀⠀⠀⠀
威尼斯金獅獎、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影片與導演,一路成為本屆奧斯卡大熱門,《游牧人生》可見華裔導演趙婷細膩詩意的鏡頭,緩緩跟隨芬恩波瀾不驚的呼吸起伏,獨自凝視人世蒼茫,失去丈夫,孑然一身,沒有債務卻也沒有存款,逐臨時工作而居,一邊打工一邊同樂,一邊實踐生命清單,將時光拋擲於真正美好的事物上,放眼望去,遼闊寧靜的地貌,漸層暮色的天空,冉冉襯托出無畏無懼的殊死勇氣。
⠀⠀⠀⠀⠀
縱使難以融入世俗定義中的正常生活,迫使不輕言示弱的中年女性持續啟程,Frances McDormand 坦然冷靜的目光隱隱透露一種執念,時常不動聲色凝視著美國曠野的空荒與奇景,流浪在樹林與樹林之間,隱身在小鎮與小鎮邊緣,彷彿任由歲月、時間一一呼嘯而過,被抽走了重量,僅存孤獨、絕望與哀愁中一閃而逝的星火餘燼,於殘酷與溫柔並存的空間,詩意漸漸昇華。
⠀⠀⠀⠀⠀
為什麼趙婷與其鏡頭下的芬恩不帶過多批判力道?答案就如寫下《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的王鷗行、《黑鳥不哭》的潔思敏沃德,於主流文化、於資本主義社會滅頂而後生還,他們背負苦難、經由藝術,綻放屬於倖存者的柔韌與美麗姿態,以愛與寬容尋求生命的回應。
⠀⠀⠀⠀⠀
「以前的社會契約是,只要你遵守遊戲規則(用功念書,找到工作,認真打拚),一切都會順順當當,...... 但在今天,這已經不是真理。你可以循規蹈矩地做好每件事,照著這個社會要求你的規範去做,可是到頭來還是會破產,還是會孤苦伶仃、無家可歸。」
⠀⠀⠀⠀⠀
「被時光凍結的小鎮」、「日曆上的日期仍停留在被關廠的那一天」,文字與影像如實呈現出人們口中與車諾比相提並論的帝國鎮,近百名員工的石膏工廠因住宅市場不景氣而就此失業,但那並非普通的公司倒閉、員工資遣,而是整個小鎮徹底消失。Jessica Bruder 紀錄多段起起伏伏的人生,譜出美國經濟體另一面的世界,趙婷則跟隨著芬恩的個人經歷,連結起大環境碾壓下懷疑一切現實、抗拒世俗眼光,又渴望掙脫枷鎖的自由靈魂。
⠀⠀⠀⠀⠀
也許你會納悶,「車居族」、「露營車打工族」、「新型態游牧民族」什麼標籤都好,這群人,不再把社會階級放在眼裡,認清一輩子汲汲營營的美國夢只是一場荒謬騙局,難道他們天生就能接受與社會期待背道而馳的價值觀嗎?
⠀⠀⠀⠀⠀
猶如置身紛亂動盪時刻的你我,答案多數是否定的,那拒絕任人擺布的「勇氣」,以及企圖掙脫現實的「理想」,帶領他們從無路可退的夾縫中努力覓得的一條生路,芬恩、大衛、史汪奇、琳達梅伊,他們都是勇敢的倖存者,誕生於時間永恆的詩句,時時刻刻散發稍縱即逝卻溫柔動人的光芒,從一頁短暫美景融入下一頁短暫美景,從一抹夏日餘暉潛入下一抹夏日餘暉,從一片炙熱穹蒼躲入下一片炙熱穹蒼,屬於已逝之物的季節依舊恆久閃耀,閃耀在願意凝視的孤獨雙眸之中,信念若隱若現,希望兀自湧動。
⠀⠀⠀⠀⠀
⠀⠀⠀⠀⠀
⠀⠀⠀⠀⠀
▍完整文章寫於上報:
⠀⠀⠀⠀⠀
【從原著到電影】《游牧人生》告訴你:只要上路就有希望。
https://bit.ly/315zPhi
⠀⠀⠀⠀⠀
⠀⠀⠀⠀⠀
▍電影原著:臉譜出版 X 20th Century Studios
⠀⠀⠀⠀⠀
《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
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
「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
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https://bit.ly/32Wqslp
萬丈布營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五百元名山的朝聖路|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是岳界人士口中的台灣三尖之一,海拔3492公尺,山形雄偉獨特,從不同角度看皆有獨特的樣貌,因此也有人稱之世紀奇峰,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高山之一,更是泰雅族的聖山。也因此這趟來回六十幾公里的登山路線,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條朝聖之路了。
之前我在玉山北峰拍下千元鈔上經典的玉山主峰像後,就和朋友打趣地說下次該拍五百元上的大霸尖山了。沒想到時隔近六年,中間去了英國工作、甚至都看過聖母峰了,才終於在今年實現當時的那句話。
▌路線的選擇
攀登大霸尖山的典型路線需耗時三天。第一日從大鹿林道東線開始,走過17公里平緩的林道後,再爬升至海拔2699公尺的九九山莊過夜。隔日一早再出發前往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回程時順道登利澤山、加利山兩座百岳後,再回到九九山莊休息過夜,隔日再下山走出林道。然而多數人會在前一天就先到觀霧居住,以便隔天一早起登。
這個路線對於一般攀登者來說也許沒問題,但對於攝影師如我來說,從九九山莊前往大霸尖山的拍攝點,仍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有極大的可能會錯過日出的最好光線。因此上述的路線對於以攝影為目的的人來說,並不是最好的安排。因此我安排的行程如下:
第一天:一早從台北出發,11點前抵達大鹿林道東線,並在日落前抵達19K林道終點 -馬達拉溪登山口宿營地,並在該處的工寮過夜。
第二天:一路爬升至中霸山屋,途中先登頂加利山,並在日落前前往中霸坪,拍攝大霸夕彩,再返回中霸山屋過夜。
第三天:前往中霸坪拍攝大霸晨景,再前往大霸、小霸尖山,並勘查其他拍攝角度。中午前返回山屋,卸下腳架等較重的裝備後,再前往登頂利澤山。回到山屋用過午餐,小憩一會後。於日落前再回到中霸坪拍攝大霸夕景,再回到中霸山屋過夜。
第四天:再次去拍攝大霸、小霸尖山晨景後,回到山屋收拾裝備,再一路下山,於日落前走出大鹿林道東線,再開車回台北。
▌第一天:大鹿林道東線 至 15.2K 工寮
我大約早上十一點左右抵達大鹿林道東線入口,由於多數走一般行程的人這時才正要離開登山口,我便與他們閒聊,知道他們凌晨四五點就出發後,其實蠻驚訝的,但事後想想,也許有些人需要趕車吧。而大鹿林道東線上其實沒太多景色,如果真的要說,大概就是14.5K的東線瀑布,許多人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回程會在這裡戲水再離開。
我今日的目標是走完大鹿林道,並在終點處19K的工寮過夜。但我在半路遇到雪霸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他們跟我說因為九九山莊正在進行基地台的工程,所以19K馬達拉溪登山口的工寮與宿營地都住滿了工作人員,並堆放許多工程器材。因此我便提前在15.2K的工寮過夜,在這裡我遇到一群搭伙商業團、非常熱情好客的大哥大姊。他們甚至請我吃了晚餐和隔天的早餐,讓我省去煮飯的麻煩。
▌第二天
清早與大哥大姐們告別後,我便繼續踏上林道,把昨天未完成的部分走完,然後一路走到中霸山屋。清晨時的林道空氣清爽,走起來十分宜人。不一會就走到了17K的捷徑下切處,這裡已經有大批下山的山友在休息了。我小憩一下後,便開始下切。其實捷徑已經被整理、採初階梯狀了,雖然坡度仍陡,但是相對好走。很快我就到了19K工寮,我先去看了廢棄的舊管制站,才踏上紅色的新便橋,進入大霸尖山的登山口。
到九九山莊之前的這段路,基本上就是毫無停歇的上坡。然而途中會經過美麗的森林,也不會日光曝曬。我最終花了近三小時才抵達九九山莊,我向莊主詢問了中霸山屋的水況、稍事休息並且吃了點乾糧後,便又繼續上路。離開九九山莊後,依舊是一路上坡。其中一段是出了森林的開闊地,也許因為太陽曝曬,散發出陣陣的土香,讓我想起在尼泊爾走EBC的日子。
過了不知多長的上坡,我終於抵達了加利山岔路口。多數人都是在登完大小霸之後,回程時才順道登頂加利山。但因為我回程單日要走超過30公里的路,所以時間不是很充裕,因此在去程時,就必須先登頂加利山。加利山來回約需時40分鐘,該山本身的山形普普,但是有絕好的展望,在這裡我也首次見到大小霸的樣貌。
離開加利山,走過一段長下坡後,便開始最後一段上坡。上坡雖然然漫長,但是有大霸與群山作伴。最終在離開利澤山叉路口不久後,我在天黑前30分鐘左右抵達當日的夜宿點中霸山屋。
然而這個時間點有些尷尬,我如果直接再推進到中霸坪,抵達時可能剛好錯過最好的光線,也沒有時間尋找適合的前景元素。於是決定以空拍機代腿,替我跑一趟。果然穿過雲層後,我看到被夕陽照射得火紅的大霸尖山,與粉紅天空下的雲海。回到山屋後,也許因為時序已經進入深秋,加上山屋只有我一人投宿,入夜後格外寒冷。我早早用完餐後便鑽入睡袋,為明天的拍攝養足精神。
▌第三天
這日我凌晨四時就起床,快速地整裝與用完早餐後,就啟程出發。中霸山屋到我今日拍攝日出的中霸坪,只需約15-20分鐘的路程,因此我五點多就抵達了。此時天已經微亮,我也在中霸坪尋找適當的構圖。
出乎我意料地,大約在五點半左右,就開始有從九九山莊出發的人抵達。最後大約有7~8人在中霸坪欣賞日出。這天的日出相當精彩,緩緩從雲海中升起的太陽,把天空中輻射狀的高空雲映成粉紅色,美景環繞整個山頭,無論看向哪個方向,都是令人驚豔的景色。而大霸尖山也被初升的太陽照成金黃色,耀眼得令人難忘。可惜當時粉紅色的雲彩不在大霸尖山的上方,讓我有些扼腕。
拍攝完大霸日出後,我便開始向大霸尖山的霸基前進,這段路上有幾處很適合拍攝大霸尖山的地方。一路下坡後,我很快地來到霸基,在這裏,才能真正體會大霸尖山的氣勢與規模,很自然地會感到讚嘆與敬畏,也無怪乎會成為泰雅族的聖山了。
在這裡留影紀念後,我便往小霸尖山前進,然而霸基下僅有肩寬的通道,與一旁的萬丈深淵,加上不時滴下水珠,讓我額外地專注。通過霸基後,需要再爬上一小段石瀑,抵達箭竹林後,才算走上稜線。由於等下還要從小霸折返,因此一出箭竹林後,我便將包包卸下,輕裝前去攻頂小霸尖山。
登頂小霸尖山需要在幾乎垂直的峭壁拉繩而上,因此對此類地形較沒經驗的人來說,暴露感較強,可能會覺得比較可怕。我因為去過五寮尖等地,因此無論上下小霸尖山,都覺得還好。而登頂之後,我對小霸尖山山頂的無死角展望讚嘆不已,除了是欣賞大霸尖山絕佳的角度之一外,也能看到雪山等群峰。
在小霸尖山山頂留影紀念後,我便循原路回到中霸山屋,卸下背包、只帶相機去輕裝攻頂利澤山。回到山屋時遇到許多在中霸山屋用午餐的山友,也許是因為因為登頂後的興奮,很多人都放聲談笑。到了下午兩三點後,才逐漸安靜下來。我也利用這段寧靜小睡了一下,準備傍晚時再回到中霸坪前拍攝夕陽。
也許因為前一天走的路程確實比較長一些,這一個多小時午睡品質極佳、很快就蓄滿了精神。我把拍攝的裝備整理好後,就出發前往中霸坪。然而抵達中霸坪後,發現一反早晨的晴朗天氣,這時山谷中雲霧翻騰,大霸尖山也因為太陽被雲層遮住,不時失去光彩。我不放棄任何希望,還是等到太陽落下的時候。無奈大小霸只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畫面雖然也很美,但沒有出現我預想的畫面。最後只好回到山屋,早早用完晚餐就寢。準備明早拍攝日出。
▌第四天
其實昨日拍攝時,我發現以當今時節太陽的方位來說,在小霸尖山的山頂拍攝大霸尖山的日出會是比較好的位置。因此這日我便更早起床,在滿天星斗與頭燈光線的照耀下,小心翼翼地在黑暗中再次通過霸基狹窄的路徑,走過大小霸之間的稜線,最後拉繩通過小霸尖山的垂直峭壁,登上小霸尖山的山頂。
這日的天氣相當晴朗且無風。因此雖然是在日出前的黑夜登上小霸尖山,但由於我有穿著適當的服裝,因此並不感寒冷,反而有冷冽清爽的舒適感。在這樣的狀態下等待日出,其實是一種享受。隨著太陽即將升起,天色也漸漸轉亮。這時我才發現剛剛看似晴朗的夜空,其實有薄薄的一層高空雲。這層雲在golden hour前,把整片天空染成粉紅色,美得令我印象深刻。隨後的日出,也再次讓大霸尖山沐浴在金黃的晨光之下,為這日我的拍攝劃下完美的句點。
離開小霸尖山後,我便趕緊回到中霸山屋收拾東西,準備一路下山回到登山口開車回家。雖然下山整體來說比較快,但總長度仍有30公里長。尤其最後回到大鹿林道東線時,17公里多的緩上真的顯得漫長沒有止境。最終花了八小時,才從小霸尖山走回林道登山口,剛好趕在日落時離開,完成這次的大小霸攀登。
更多我的攝影作品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萬丈布營地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15年三歲敘利亞難民男童Alan Kurdi伏屍在土耳其西南部海灘, 這個悲劇曾震驚全球,終於引起國際關注歐洲移民危機。如今 五年過去了,9月2號德國柏林中央車站附近擺出了上百隻難民遺落的鞋子,而Alan Kurdi的姑姑媞瑪站在中央哀悼。但是, 這個世界關注嗎?
難民危機仍然在持續, 3周前 9月8號深夜歐洲最大難民營莫里亞營地(Moria Camp, 位於希臘萊斯沃斯島Lesbos) 突然連續兩天發生火警,1.3萬移民流離失所。且就在今年2月底, 土耳其政府忽然2天放出近20萬難民到希臘邊境, 上萬難民無水無食物的卡在土希邊境之間,,<華爾街日報>指出其中孩童還高達5-7000人。此一事件被稱為"二次難民危機"。
這個政治意味明顯的舉動,被認為是土耳其以此對歐盟的「示警」,企圖換取歐盟支持;另一方面也讓難民潮首當其衝的希臘極為跳腳,憤怒地指控土耳其把「難民當作人肉籌碼。」
<英國金融時報>觀察二次難民危機及後續,顯得極為悲觀。FT認為:歐盟與北約對土耳其的敘北之戰,對策依然緩慢無效;在歐洲各國還在苦抗新冠疫情之下,也難有足夠資金對難民問題有初步的配套措施。難民危機 必然仍是國際強權下的悲劇。
{內文}
大批中東難民推擠著朝希臘邊境前進。德國DW電視台記者說,"這個似曾相似的畫面","五年後再次令人沮喪的出現"。再一次的前頭往前衝的是年輕或尚硬朗的男性難民,喘著奮力從後頭跟上的是抱著孩子的難民母親們。詭異的是,站在後頭土耳其邊界的土方官員一字排開,冷眼看著前方混亂的上千難民。歐盟指責,這就是土耳其操作出來的"二次難民危機"。
(巴洛爾\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
難民別跑到歐洲邊境,歐洲邊境並無開放,如果有人告訴你,"走吧 因為邊境開放了","你可以自由地去歐洲 希臘 賽普洛斯",這話是騙人的
2月28號,土耳其忽然以「 內部指示」要求全國軍警和邊境海關,「全面放行境內難民往歐洲前進」。土耳其官方甚至動員民間企業主動用大巴士,將成千上百以中東為主的國際難民,「免費而迅速」送到土耳其和希臘的歐盟邊境。由於政治操作過於明顯,立刻引發希臘不滿,希臘派遣重兵守住陸海關口,對著國境前的大批難民,以催淚瓦斯全面圍堵。希臘直接以國家緊急命令,允許陸上軍警以具殺傷力的鎮暴彈暴打難民。而海上,希臘也被拍到警衛隊用長條棍棒,驅趕海上搖搖欲墜的難民船,其中一位希臘軍警朝難民船開火,清楚被拍了下來。立刻引發歐盟和國際間軒然大波。
(德國DW電視台)
來到希臘邊境的難民滿懷希望,部分是因被土耳其政府鼓勵,但現在他們面對的實際情況是,歐盟的大門仍然對難民緊閉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二次難民危機"起源於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內外交迫下的孤注一擲。2月26 27號兩天,土耳其和俄羅斯在敘利亞北方戰線連著兩天互轟,土耳其堅持,敘利亞政府軍和背後的俄羅斯全面撤出敘北戰線,讓易德利卜省成為「反抗軍與百萬難民的緩衝控制區」,但俄羅斯反對,認為當前任務是「打下敘北 贏得內戰終局」。土俄互轟下,造成土耳其軍隊33人死於空難,土耳其上下處哀痛國殤,對總統艾爾多安的不滿升高,加上土耳其越來越不堪境內,370萬國際難民造成的高額成本,歐盟承諾60億歐元金援也並未完全兌現。內外壓迫下,艾爾多安於是忽然在2月28號,「放行」大批難民不須證件檢查,就能越過邊境前往歐洲。
(艾爾多安\土耳其總統)
難民和移民們現在自由了,他們能離開自己的國家,自行決定去哪兒了
艾爾多安等於用兩手策略,一方面 「示警」歐盟給予土耳其在敘戰的援助,另一方面,要求歐盟給土耳其應得的「承擔邊境難民的費用」。
(VICE News記者)
艾爾多安想獲取更多金援,讓土耳其反叛軍能在<易德利卜省>對抗阿薩德政權,但他想要金援,且不用做出任何承諾來擔保難民之事
(VICE News記者vs.土耳其國會議員 托納)
(為什麼你不關閉土耳其邊界),(讓難民能不受希臘的傷害),那憑什麼歐盟什麼事都不做呢?現況行得通嗎?這是整個區域的責任,不只是土耳其的問題而已
要錢的艾爾多安,渴望自由和安全的難民,兩者放手一搏,結果重演2015年(70萬)難民湧入歐洲的危機。堅持不開邊境大門的希臘指控,土耳其在一周內,「動員」了近20萬難民到希臘邊境。上萬難民無水無食物的卡在土希邊境之間,<華爾街日報>指出,其中孩童還高達5-7000人。
(Arwa Damon\CNN中東特派記者)
許多難民其實心知"他們被利用了",催淚彈之後,空氣中濃煙滿布,因為難民得生火取暖,Semila的丈夫在伊拉克死於IS之手,她逃到土耳其,和她的女兒 老母親 身障的弟弟,"我們總是被趕的一群人"她總是這麼想,這位敘利亞母親不想受訪,當我們問她"還好嗎",她只是輕撫孩子的臉龐
最大的輸家永遠是最無籌碼的人民。3月9號,歐盟高層與土耳其總統會面,雙方表示會"重新審視"2016年簽訂,但最後東歐國家反對,也難以屢行的<難民安置協議>。德國總理梅克爾再次伸出援手,優先接收1500名病及無人陪伴的14歲以下兒童。
(梅克爾\德國總理)
身為德國人,我們深感該有共同之責來保護難民孩童,有些孩童病了,有生命之危,沒有大人陪伴或身處困難險境,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希臘無法處理,若無我們的奧援,因此德國應該擔起適當責任,和所有志願者合作
觀察這次二次難民危機,<英國金融時報>顯得悲觀,認為歐盟與北約對土耳其的敘北之戰,對策依然緩慢無效,在歐洲各國還在苦抗新冠疫情之下,也難有足夠資金對難民問題,有初步的配套措施,更別提根本解決方案了。五年過去了,難民危機逐漸消失於世人的版面,但令人難堪的是,敘利亞戰爭未解,痛苦和生離死別的悲劇,還在我們不知道或不想知道的的角落裡,安靜的淌著血。
https://youtu.be/NgRvn1NhUUY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説,請點閲[完整版]2020.10.03《文茜的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youtu.be/8bqtwGaTQ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