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 Live Once
金曲典禮上有許多動人的得獎感言,最著名的就是蔡依林的這段。
「葉永鋕提醒了我,在任何情況我都可能成為某一種少數,所以我更要用同理心去愛任何我身邊的人,這首歌獻給他,也獻給曾經認為自己完全沒有機會、沒有選擇的你,你一定要記得選擇你自己、支持你自己。」
Live for once.
在身心靈的領域中,我確信生死互為徒,生滅輪迴,永無止息。
佛教徒追求的是擺脫輪迴,超越生死,因為每一次的輪迴雖帶來課題的完結,也帶來習氣的累積。
最近我在某個群組中看了一些言論,這讓我很罕見的動了氣。
這個群組是因為有一個同樣的目標,裏頭的人或因健康、或因其他因素而聚在一起,彼此努力打氣朝一個目標前進。
然而,卻總有不斷檢討他人的言論出現,躲在匿名後,每位都是戰力驚人、剽悍烈血的酸民。
某些少數人在裡頭問問題,被開火檢討,沒問問題的潛水者如我,就不斷地看著別人被檢討。
這世界上不乏正義魔人,手指著他人卻忘了其他指頭指著自己,這就是「投射」。投射的可怕性在於,無聲無色到好像不是在投射。其實說穿了,檢討他人的每一位,都是藉著一個角色在狠狠傷害自己。
✖️「因為肥胖、因為不夠漂亮所以不被喜愛」
✖️「因為不夠聰明、不夠優秀所以被拋棄」
✖️「一定要達成某個目標才叫真正的愛自己」
容我提醒各位,如果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那麼你對他人會更有意見。
所以如果有人要求你要達到某個目標,他才看得起你、愛你,請您直接給他一個不失禮貌的微笑後,叫他《退下》
(本來我是要使用更強烈的話語,但想想還是散播正面能量比較好)
—————————————
🌟你想給予世界什麼?
回到感人的蔡依林名言,我想請各位好好傳達善意給身邊的人,因為給予這世界的,就是你可以從這世界獲得的。
給予善意,世界回報你善意。
給予寬恕,世界回應你祝福。
這世界上惡意不斷,是因為在紅塵俗世裡很難深深的自我覺察。
當你們願意靜下來思考,為何對待自己與他人如此嚴苛、如此挑剔時,你才能悟出真理。
自我覺察很重要。
因為它會讓你了解,同理心、愛、寬恕、怨恨都不該被無限上綱。
凡事有度、適當調整才是為人之道。
Live for the once
我們以為自己能夠活很久,甚至輪迴很久,每一次都能重新開始。此話不假,但你不會每一次都像現在這樣「清醒」,或是像現在這樣「愚鈍」,每一世都像個賭局,而我們猜不著前頭,也料不準後頭。
如果把這一次生命,當成最後一次生命,你會選擇怎樣的角色去扮演?你希望這一生是浪費時間、庸庸碌碌,還是明智果決?
如果你活的這一次,就能把握當下,不喜歡什麼就去改變而不是抱怨,想深愛自己就好好先了解自己,這樣會不會比較沒有遺憾?
比起後悔,我更討厭遺憾。(笑)
所以我可以接受,因為嘗試不擅長的事而顯得愚笨,因為不夠了解,而顯得青澀的自己。
岀糗、被傷害、被拋棄又怎麼樣?風雨過後不求全身而退,但求有再站起來的勇氣,這就是我的「道」。
這一生,很短也很長,很快也很慢,你可能是某個族群裡的少數,也可能是某個族群的多數。
無論你是那個,請你一定要好好思考,自己可以給予世界什麼,可以給予自己什麼。
誰都可以不愛你、不珍惜你,唯有你自己應該要永遠站在自己的那一邊。
永遠深深的愛著自己。
這才是我覺得不留遺憾、沒有白活此生的方式。
#願這世界不負各位
#願你們也能不負天地萬物
祝福你們~
Artwork by johaneckman
葉永鋕真正死因 在 PrideLab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十六年過去,又豈止一個少年的事。
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多一步,或者終有一日,葉永鋕嘅故事就可以真正咁留在過去。
十六年前的今天,一個短暫的生命消亡了。
對於他來說,存在得太短,卻承受得太多。
對於社會,他的存在卻只有開始,沒有結束的一天。
距離下課剩下五分鐘,他舉起了手,向老師表示想要上廁所。經過老師許可後,他離開教室,離開得卻不只是教室,於是他再也沒有回來了。
下課後,他被發現躺臥在血泊中,沒有人知道短短的五分鐘內發生了什麼事情,血跡被校方快速地清理掉,接著法醫經過解剖鑑定他的死因,後續校方人員被追訴、判刑,或許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要知道的是,他是怎麼樣的人呢?為什麼會遇到這種不幸呢?
他在小的時候,很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也樂於拿著鍋子用泥巴來炒菜,但是被媽媽認為太過「女性化」,而被帶去看心理醫生,在被認定「並沒有問題,如果覺得有問題的話,那有問題的是父母」後,媽媽就接受了他的表現,讓他自己發展。長大後,他擅於煮菜、打毛線,也被認為是貼心的孩子,在家中會幫媽媽洗頭、按摩、關心媽媽是否感冒了,在學校會注意老師的髮型變化、身體狀況。然而,升上國中以後,因為表現比較陰柔,他常常受到霸凌,也時常被同學嘲笑「娘娘腔」,上廁所的時候還會被脫褲子,因此他不敢下課的時候上廁所,只能利用下課前短暫的時間,在沒有人能夠注意到他的情況下,自己去上廁所,最後便發生了不幸的事情。
他是葉永鋕,被認為有著溫柔秀氣特質的男生,但是也因為有著陰柔氣質,他在學校中常常被霸凌。他的死亡,促使台灣的性別運動更加推展,相關的性別法律也陸續通過,更是為學校的性別教育帶來深遠的影響。然而,可以思考的是,距離事件過了十六年,如今陰柔氣質是否已經被社會接納了呢?
在父權的想像中,男性剛強、應該保護他人,而女性陰柔、容易作為被害者,需要被保護,兩種對立的特質建構出了性別秩序,而對於違背性別秩序者,社會便會給予批評、負面的稱呼。陰柔男性不夠陽剛,沒有男人的樣子,因此被排除在真正的男性之外,而女性被強迫歸類於陰柔,若是表現得不符合道德規訓,則會被認為不夠女人,因為兩者都違背了性別秩序,社會便會將其連結到負面的形容,甚者作為辱罵他人的稱呼。舉例而言,許多人批評馬英九的時候將他陰柔化,對他的不滿刻意與蓮花指、尖細聲做出連結,這便是貶低陰柔氣質的體現;而對於不符規訓的女人則稱為「假男人」、「男人婆」等。
另外一方面,受到社會壓迫的同志圈,爭取著希望社會對於各種性別、性傾向、性別氣質更加理解尊重,但是對內足以讓圈內的足夠舒適地做自己嘛?對於陰柔氣質的男性真的已無歧視或貶低了嗎?父權結構中男性該陽剛、女性就陰柔的想像,以及對陰柔氣質的貶低,到了同志圈內,卻仍舊被「複製」。有些同志在努力爭取自身權利、對抗異性戀霸權的同時,急於擺脫「Gay = 娘娘腔」的刻板印象,卻轉身複製了異性戀父權的想像,試圖將陰柔氣質的Gay排除出去,或是打上「C」與「娘」的標籤再加以「拒絕」,同樣將壓迫施加於圈內。縱然同志大遊行中可以見到許多不同的特質的人走上街頭,無懼地展示著自己,然而流動在底下的拒C文化,集體展現了貶低陰柔氣質的價值。不論是「娘」或「C」,都是異性戀社會與男同性戀圈對陰柔者的稱呼,前者將陰柔男性與同志推向邊緣,後者再將圈內的陰柔男性推向更加邊緣之處。異性戀霸權與父權互相交織,而這兩者在同志爭取平權的過程中,也悄悄滲入,導致陰柔氣質的男同性戀者,常遇到複合性壓迫,活在比邊緣之處更加邊緣的地方。
2010年的高雄同志大遊行,葉永鋕的媽媽站在舞台上,吶喊著「孩子們,你們要勇敢,天地創造你們這樣的人,一定有一道曙光,讓你們去爭取人權。要做自己,不要怕。」媽媽的話勾勒出那麼一個社會,每個人都能夠脫去社會為特定族群貼上標籤,不再有人會因為跳脫類別想像的承受著壓力,不必將自己真實的樣態隱藏在櫃子中,多麼美好而純粹。然而,在葉永鋕逝世十六後的今天,對於多元的特質已經能夠包容了嗎?是否達到性別友善的理想了呢?這個社會足夠寬容,寬容到可以讓每個人都活得像是自己了嗎?
延伸閱讀:
葉永鋕事件的簡介(維基)
https://goo.gl/Hdwrgo
Queerology─《在馮光遠寫了囍宴以後》
http://goo.gl/3tHrjj
女人迷─《蔡依林演唱會重讀玫瑰少年:葉永鋕死去了,但世界還有更多葉永鋕》
http://goo.gl/KFgseg
女人迷─《同志的「厭女」情結:交友軟體上的拒C文化》
http://goo.gl/5JESEy
小編 HS
葉永鋕真正死因 在 筆枒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多天沒有認真寫一篇文了,來聊一下這幾天在做什麼吧。
/
這幾天我在忙著寫一篇關於性別主流化的東西,公司主管要的,或許會投稿或許不會。只是第一次在自己的私領域以外寫東西,難免還是有些綁手綁腳的。
怕寫的太任性,怕敘述太過的情緒。怕自己說的太過偏激,怕沒有考慮到其他人的立場。
/
怕"萬一我所相信的是錯的。"
/
最後我還是交了啊,沒有想得太多也沒有修改的太多。畢竟這就是我嘛,說是任性其實也不為過,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想寫自己心中真正想說的話。
/
一開始知道主題的當下,我第一個想到同性戀,想到宜農大正,想到Hush,想到蔡康永。
我對於蔡康永某次在奇葩說節目上,聊到同性戀的那個片段十分有印象,於是我又去搜尋然後看了一次。
他在當中講到,其實同性戀在決定出櫃的那個當下,他並不是要去干擾影響誰,只是強烈地想做自己而已。也提到說,我們總得讓那些爸爸媽媽看看,就是你出了櫃你不會死掉,不是每個出了櫃的人都會被逼到社會的陰暗角落去。
但同時他也害怕、也不否認,這段過程會很辛苦,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夠像他這樣撐過來。
/
然後我又去看了一些相關新聞,關於蔡康永臉書上所說的:如果今天你要結婚了,有人突然跳出來說:「你們不能結婚哦。」你一定會立刻回他:「關你什麼事啊?你管好自己的事情得了吧!」
而這樣荒謬至極的事情,竟是這個國家一直在對同志所在做的。
/
接著我又看到了一則十五年前,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新聞。葉永鋕是一個男生,平常很喜歡玩辦家家酒的遊戲,玩煮菜的玩具,講話略比其他同年紀的男生要再陰柔一些,而在某一次音樂課的下課前五分鐘,他去上廁所,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他的死因在各方證詞與未經證實的猜測下有不同版本,但普遍認為此事肇因於學校未重視他的性別特質,也沒有教授多元性別教育有關。
葉媽媽回憶說:「永鋕就讀國中後,曾經跟我說同學在學校會抓著他,要脫他的褲子。」儘管他曾向學校反應,但是情況並未改善,以至於葉永鋕下課時間不敢上廁所,只好利用快下課前的時間去上,想不到卻發生這樣的事情。
/
或許大多數的家庭都還是很傳統,認為男生就該有男生的樣子,女生就是要喜歡芭比娃娃才正常,才會導致這些孩子到了學校,認為不是這樣的男生就是娘娘腔,而太剛強的女生就是男人婆。
可是說穿了,只是個性以及喜歡的東西不一樣而已,錯了嗎?就活該被欺負嗎?不是吧。
/
2016年初的宜農大正,其實看得出來許多人比起當時,對於同性戀越來越能夠接受,並且支持。在一片祝福的聲浪中,其中我也看到有人是持反對的,覺得宜農憑什麼耽誤大正這樣一段長的時間?但其實回頭再想,如果這個社會足夠友善去包容他們做自己的權利,那為什麼宜農要經過這樣長的時間自我探索才發現自己其實喜歡的是女生的身體?
/
每個人在這個社會其實都想尋求一個認同,想要被支持還有祝福。同性戀不是選擇,是天生的,與生俱來的。跟膚色跟眼睛顏色跟直髮捲髮跟左撇子右撇子一樣,不是努力就能夠改變。要是可以,宜農又怎麼會不想和大正廝守一輩子。
而既然是天生的,就沒有所謂主不主流,不是多的一方就是絕對,彼此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好壞優越之分,都該被尊重,都該擁有一樣的權利。
/
或許離真正的平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要努力,但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平等地看待以及對待身邊的人,無論是同性或異性戀。
也期許未來有一個更友善的途徑,讓每個人都能夠勇敢的做自己,每個人都能找到在這個世界上屬於自己的位置。
#性別主流化 #同性戀 #異性戀
#蔡康永 #鄭宜農 #楊大正 #Hush
#玫瑰少年 #葉永鋕
#危險心靈
#筆枒町
#Instagram - biyading
葉永鋕真正死因 在 葉永鋕因性氣質較為陰柔在校園多次遭受同學以脫褲等行為霸凌 的推薦與評價
【歷史上的今天:#葉永鋕】 今日(20日)是玫瑰少年葉永鋕逝世17週年的日子。17年 ... 事件後,葉永鋕的死因經調查後以「地板濕滑造成重心不穩,頭部撞擊地面」做結, ... ... <看更多>
葉永鋕真正死因 在 葉永鋕事件21週年高樹國中廁所標誌男玫瑰女大樹- 時事板 的推薦與評價
21年前,屏東高樹國中學生葉永鋕在上課時間上廁所意外死亡,他的死亡推動許多團體爭取性別平權法案,高樹國中面對 ... 所以我還是不太懂他真正死因耶? ... <看更多>
葉永鋕真正死因 在 [轉錄]葉永鋕事件五年回顧記者會暨座談- 看板Anthro-R91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tempsetautre 信箱]
作者: colds (咖啡上癮....) 看板: AAAAAAAA
標題: 一個溫柔早逝的生命,改變了什麼?
時間: Mon Dec 12 23:45:10 2005
一個溫柔早逝的生命,改變了什麼?--葉永鋕事件五年回顧 記者會暨座談
二○○○年四月,屏東高樹國中國三學生葉永鋕,於上課中獨自去上廁所,下課後被同學
發現倒臥血泊中,經送醫不治身亡。
地方檢察官後來以「學校設備安全不足」為由起訴學校相關主管。家屬從未被通知出庭,
地方法院卻判了學校主管勝訴。葉家父母後來在關心的民間團體協助之下,一路上訴。五
年多來,官司輾轉於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之間,去年七月最高法院發回高雄高
院更審,今年十月底遭高院駁回,家屬仍決定聲請再上訴。
家屬不畏辛苦,堅持上訴的理由,除了想要釐清事實真相之外,也得知葉永鋕事發當天之
所以獨自去上廁所,並非偶然,而是三年來他在學校的處境。葉永鋕因為具有陰柔特質傾
向,在學校經常受到嘲弄欺負,導致他不敢在廁所有人時去上廁所。因為這樣,加上當天
廁所現場很快遭到破壞,葉永鋕的真正死因,至今成「謎」。
葉永鋕的校園處境(以及因而被迫養成的上廁所習慣),反映出來台灣校園性別敵意環境
存在、卻不受重視的真實狀況。令人遺憾的是,學校當時的主事者對此卻無真切反省,也
未對家屬表達誠摯歉意。更令人痛心的是,司法體系對這個可能導致葉永鋕死亡的原因(
直接或間接)也不加理會,充分顯露司法從業人員的性別盲。
事實真相雖尚未釐清,司法訴訟過程也挫折連連,五年多來,葉永鋕事件卻在許多層面產
生了實質的改變。譬如,2001年,教育部將當年推動性別教育的主題訂為「多元性別 ?
校園安全」,2004年通過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更將「性別」的概念擴及到「性別特質」,
也有愈來愈多的老師因為此事件的啟發,發現「到處都有葉永鋕」,而願意投入打造「性
別友善校園」的行列。
「葉永鋕事件五年回顧」記者會將一一呈現這些改變,除了播映陳俊志導演所拍攝的事件
紀錄片,勇敢走過喪子之痛的葉家父母也會分享他/他們的心路歷程,而一路支持陪伴的許
多團體和個人,也會向社會大眾報告這幾年來針對此事所做的努力和獲致的成果,他/她們
也會分享一路陪伴訴訟的經驗,並呼籲司法體系也應落實性別教育。透過這樣的檢視與回
顧,希望葉永鋕這個溫柔卻早逝的生命不會白白犧牲,而能持續轉化為協助推動「性別善
意校園」和「性別正義司法」的力量。
記者會時間:94年12月17日(六)10:30-12:00
地點:高雄市社會局婦女館演講廳 (高雄市九如一路777號、科工館對面)
流程:
主持人&報告事件始末 蘇芊玲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
放映紀錄影像 陳俊志 紀錄片導演
家屬分享 葉媽媽
法庭陪伴經驗 楊嘉宏 協會理事
陳家萱 協會會員
教育部份:改變與後續
屏東高樹國中 鍾素梅 校長【聯繫中,未確定】
民間&地方政府 張萍 主任 人本基金會屏東分會
焦婷婷 常務理事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
教育部&學校 游美惠教授
(高師大性別所/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
記者詢答
參與者自由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20.138.72.141
※ 編輯: tempsetautre 來自: 140.112.25.175 (12/13 10: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