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70補充圖片:葉里溫城市建築散步,精緻故事地圖來啦!】
#故事地圖請一定要點進去看 #連結在留言
如同節目中所提到,對於建築或都市規劃有興趣的話,葉里溫絕對是個可看性很高的城市!延續了2000年以上的亞美尼亞獨特建築形式,配上俄羅斯帝國低調奢華、蘇聯好大喜功的風格,以及1991年蘇聯解體獨立後出現的各種創新,城市裡好多角落都值得細細品味!
為了好好分享這些地點,這次特別使用了「故事地圖」(StoryMap)這個工具,每張照片直接搭配互動式圖說與地圖,讓大家一目瞭然!連結可以從官網進去之後,找ep.70的文章就可以看到了!為了吸引一下大家的目光,這邊先精選幾張出來分享,完整版請一定要到官網上面去看喔~
📍 1. 階梯複合廣場 Cascade Complex
1971年建造,1980年初步完工,外面看起來是個巨大的階梯,572階,118公尺高。裡面是藝術博物館,Cafesjian Museum of Art。
📍 2. 階梯複合廣場望向市區 View from Cascade Complex
中軸線上的景觀,圖片中央即亞美尼亞歌劇院。
📍 3. 亞美尼亞歌劇院 Armenian Opera Theatre
蘇聯時期建築,前方為自由廣場,拜訪當天正在舉辦活動,宣傳歐盟與亞美尼亞的友好關係。
📍 4. 北方大道5號 5 Northern Avenue
即使現代建築仍然融入傳統的粉紅色凝灰岩特色。
📍 5. 共和廣場 Republic Square - Trade Unions and Communications Building
共和廣場四周精雕細琢的公共建築之一。
📍 6. 啟蒙者聖貴格利大教堂 Sain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 Cathedral
為了紀念亞美尼亞成為基督教國家1700週年,於2001年興建的教堂,是亞美尼亞境內最大的宗教建築。
📍 7. 共和廣場地鐵站 Republic Square Subway
下沈式廣場與裝飾繁複的噴水池。
📍 8. Yerevan Metro 葉里溫地鐵
10個車站、13公里,常常只有兩節車廂營運的地鐵。
📍 9. Open Air Altar, Vagharshapat
近年新建的亞美尼亞教廷園區入口,雖然是非常現代的風格,還是保留了粉紅色凝灰岩的特色。
📍 10. 市區某棟建築
【EP70 站在歷史的交叉路口、被阿拉拉特山守護的粉紅之城: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散策】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高加索 #蘇聯 #俄羅斯 #土耳其 #波斯 #鄂圖曼 #拜占庭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喬治亞 #諾亞方舟 #阿拉拉特山 #亞拉臘山 #納卡 #粉紅色 #自由廣場 #列寧 #十字架 #修道院 #教堂 #戰爭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饅頭Heidi Ch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同屋企人每年都會去Family trips,今次我地去歐洲既葡萄牙&西班牙~ 回想起都已經係上年十月既事啦...疫情成日係屋企,等我努力剪片!消滅下d片源先~ 既然依家無得四圍去旅行,甘歡迎黎睇下我地既旅行家庭樂啦~ . . . 會努力拍更多Vlog給大家,分享我的快樂? . 如果覺得我的影片好看...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的推薦目錄: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饅頭Heidi Che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心得] 西班牙蒙塞拉特山(鋸齒山) - 看板EuropeTravel 的評價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西班牙自由行(5) 巴塞罗那-蒙塞拉特山一日游攻略。Self-guided ... 的評價
- 關於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探索浪漫西班牙- - Monasterio de Montserrat 蒙塞拉特修道院... 的評價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所不知道的蒙瑟拉特山 ~ 「在德國,每個人都知道聖杯在蒙瑟拉特山」】
昨天講到聖杯,導遊又想到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
在巴塞隆納多玩幾天的人應該都會去蒙瑟拉特山(Montserrat ),它位於巴塞隆納近郊,山形特別,山上有一座蒙瑟拉特修道院(Monestir de Montserrat),裡面供奉著加泰隆尼亞的主保聖人《黑臉聖母 La Moreneta》。
不過,很少人知道,納粹德國的重要政治頭目 Heinrich Himmler 曾到過蒙瑟拉特修道院(Monestir de Montserrat)。
因為希特勒癡迷於古代神話、占星術以及黑魔法等神秘力量,所以,Heinrich Himmler 這位曾為擔任納粹德國內政部長、親衛隊首領,甚至被公認為屠殺猶太人、同性戀者、共產黨人的兇手只好到處幫希特勒尋找聖杯下落 ....... 電影《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是有歷史背景的喔!
據說,有人跟 Heinrich Himmler 說聖杯曾落在盛行於法國南部的卡特里派(又稱為純潔派,Catharism)的手裡,但是,在卡特里派在十二世紀被教皇宣佈為異端、四處追殺之後,早已消失,所以,他們判定,聖杯如果不是在南法的蒙特塞居(Montségur)的一個荒廢的城堡,就是被帶到蒙瑟拉特修道院(Monestir de Montserrat)去。
Heinrich Himmler 一行人到蒙特塞居(Montségur)查不到聖杯的下落,於是,就於 1940 年到蒙瑟拉特修道院(Monestir de Montserrat)去去問修道院長,不過,修道院長 Antoni Maria Marcet 不想見他們,派了一位會講德語的年輕修士 Andreu Ripol 接待,由這位修士帶領 Heinrich Himmler 一行人參觀修道院,但是,拒絕讓他們翻閱圖書館內關於聖杯的文件,已拒絕提供任何關於聖杯的消息。
Heinrich Himmler 生氣地咆哮「在德國,每個人都知道聖杯在蒙瑟拉特山(Montserrat ),在蒙瑟拉特山(Montserrat )沒人知道這件事!」,但是,反覆詢問之後沒得到任何消息,最後很不高興地離開。
聖杯有沒有藏在蒙瑟拉特山,我不知道,帶團到蒙瑟拉特山上百次,沒看過聖杯的蹤影,不過,在西班牙倒是有三個聖杯,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導遊也不知道!
#西班牙 #巴塞隆納 #蒙瑟拉特山 #納粹德國 #聖杯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導遊闢謠解惑 ~ 認識西班牙】
昨天問的西班牙地圖,有不少人認出很多西班牙地理、文化、景點、藝術、音樂 ... 的東西,現在導遊公佈答案在此:
1. España:西班牙的英文是 Spain,西班牙文則是 España
2. 西班牙國土面積 504800 km2
3. 西班牙人口 46087000 人
4. 歐元:西班牙的貨幣
5. 西班牙的國徽:由幾個組成西班牙的王國的紋章組成
6. 西班牙國旗
7. 西班牙是 1986 年加入歐盟(那時候叫做歐洲共同體)
8. Ramón María del Valle-Inclán: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西班牙小說家、詩人、劇作家、散文家和新聞記者
9. langosta:大西洋典型的龍蝦
10. Torre de Hercules(海克力士塔):建造於公元一世紀,是目前唯一還在使用的古羅馬燈塔,世界遺產
11. 指南針
12. Cueva de altamira y arte rupestre paleolítico del norte de españa(阿爾塔米拉岩洞以及西班牙北部舊石器時代的岩洞壁畫):保留了三萬五千到一萬一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岩洞壁畫,世界遺產
13. Leonardo Torres Quevedo:西班牙著名的工程師和數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腦遊戲和機械手臂的原型,也是西班牙第一個飛船的設計人。
14. Mar Cantábrico:坎塔布連海
15. Museo Guggenheim Bilbao(畢爾包的古根漢博物館):由建築師 Frank Gehry 設計
16. 西班牙的鄰居:法國
17. Guernica(格爾尼卡):畢卡索的名畫,第一次展於 1937 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的西班牙館
18. Perro de montaña de los Pirineos(庇里牛斯山區的牧羊犬):庇里牛斯山地區的巴斯克人數百年來沿用的一種牧羊犬
19. Mortadelo y Filemón:西班牙老少都愛的漫畫,是漫畫家 Francisco Ibáñez 的創作
20. 西班牙的鄰居:安道爾
21. Sagrada Familia(聖家堂):建築師高第的心血結晶,預計 2026 年完成,世界遺產
22. Los relojes blandos de salvador dali(達利的軟鐘):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最具代表性的創作之一。
23. Sol de Miró(米羅的太陽):米羅免費替西班牙旅遊局設計的 logo,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抽象符號來標示一個國家的例子
24. Tárraco(塔拉戈):羅馬帝國時期的近西班牙(Hispania Citerior)的行政和商業中心,現在那些羅馬遺跡是世界遺產
25. Santiago Ramón y Cajal(拉蒙-卡哈爾):著名的西班牙醫師,于 1906 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被公認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
26. Ebro(埃布羅河):伊比利半島第二長的河流
27. Francisco de Goya(哥雅):西班牙西班牙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宮廷畫家,在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可以看到許多他的著名畫作
28. el racimo de uvas(一串葡萄): 西班牙生產品質優異的葡萄酒,全國有 69 個受原産地名稱制度(Denominación de origen)保護的法定產區,其中拉里奧哈(La Rioja)產區更曾被評為全球最佳葡萄酒產區
29. 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
30. 馬德里的 Fuente de Cibeles(希西貝萊斯女神噴泉):馬德里最重要的地標
31. Real Monasterio del Escorial(艾斯柯里亞皇家修道院):菲利普二世于 1563 年下令修建的皇家修道院,世界遺產
32. Las Meninas(侍女圖):西班牙黃金時代畫家委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在 1656 年完成的一幅畫作,現收藏於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
33. Muralla de Ávila(阿維拉的古城牆):修建於公元十一世紀,世界遺產
34. la concha de Santiago(聖雅各伯朝聖之路的貝殼):聖雅各伯朝聖之路的標誌,而聖雅各伯朝聖之路則是世界遺產
35. Catedral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座堂):供奉聖雅各伯的聖骨的教堂,聖雅各伯朝聖之路的終點,世界遺產
36. Vasco Núñez de Balboa:西班牙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探險家
37. Duero(杜艾羅河):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條主要河流。
38. Hola:西班牙語的「你好」,發成「歐(o)拉(la)」的音。
39. Acueducto de Segovia(塞哥維亞的引水橋):建於西元一世紀,羅馬帝國留下來的一個重要的工程,世界遺產
40. 西班牙的鄰居:葡萄牙
41. Guitarra(吉他):典型的西班牙樂器及佛朗明哥音樂的樂器
42. Bailaora flamenca con castañuelas:拿響板的佛朗明哥舞者
43. Toro:鬥牛
44. Tajo(塔霍河):是伊比利亞半島最大的河流
45. Guadiana(瓜地亞納河):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條界河,是伊比利亞半島第四長的河流
46. Molino de Viento(風車):卡斯提亞-拉曼恰(Castilla-La Mancha)自治區典型的景觀
47.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 y Sancho Panza(來自拉曼恰的吉訶德和桑丘·潘薩):十七世紀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小說《唐吉訶德》書中的兩位主人翁
48. Paella(燉飯):西班牙最有名的一道美食
49. Islas Baleares(巴利亞利群島):西班牙有名的度假勝地
50. Mar Mediterráneo:地中海
51. Autogiro(自轉旋翼機):介於飛機和直升機之間,由西班牙工程師 Juan de la Cierva 發明
52. Naranjas y limones(橘子和檸檬):橘子和檸檬是盛產于西班牙東部沿海的水果。
53. La Dama de Elche(埃爾切的婦人):西元前四世紀初、西元前五世紀末的伊比利人石雕
54. Submarino Peral(佩拉爾潛艇):由電力推進的螺旋槳潛艇的前身
55. Canario(金絲雀):金絲雀原產於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
56. Plátano(香蕉):加納利群島(Islas Canarias)產的香蕉
57. El Teide(特伊德):加納利群島的特內里費島的火山,世界遺產
58. Tomate(番茄)
59. Federico García Lorca(加西亞·洛爾卡):20 世紀的西班牙詩人
60. Camarón:一種西班牙典型的蝦子
61. Olivos(橄欖樹):安達盧西亞自治區一望無際的橄欖園
62. Guadalquivir(瓜達幾維河):西班牙的第五長河
63. Giralda(西拉達塔):塞維亞主教座堂最醒目的建築,世界遺產
64. 哥爾多巴大清真寺(Mezquita de Córdoba)裡的伊斯蘭教的馬蹄形拱,世界遺產
65. Estrecho de Gibraltar 直布羅陀海峽
66. Manuel de Falla(法雅):西班牙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音樂家
67. La Niña, La Pinta y la Santa Maria:哥倫布率領的三艘船
68. El Océano Atlántico:大西洋
69. Cristóbal Colón(哥倫布)
70. 西班牙的鄰居:摩洛哥
詳細資料,請參考我的舊文章:
https://lichingwang-barcelonaguide.blogspot.com/2016/05/blog-post.html
#西班牙 #西班牙地理 #西班牙文化 #西班牙景點 #西班牙藝術 #西班牙音樂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饅頭Heidi Che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同屋企人每年都會去Family trips,今次我地去歐洲既葡萄牙&西班牙~
回想起都已經係上年十月既事啦...疫情成日係屋企,等我努力剪片!消滅下d片源先~ 既然依家無得四圍去旅行,甘歡迎黎睇下我地既旅行家庭樂啦~
.
.
.
會努力拍更多Vlog給大家,分享我的快樂?
.
如果覺得我的影片好看,記得給我 “ like ? ” !
有任何意見都可以 “ 留言 ? ” 給我!
還有記得 “ 訂閱 ❤️” 我的Youtube Channel ,不要錯過我最新的影片喔?!
.
.
.
?個人資訊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i.heidi.c/
work for mail : [email protected]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異兇間 27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車公) [廣東話]
https://youtu.be/g09rX5UnvM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睇蒙娜麗莎嘅時候,從唔同嘅角度睇佢嘅笑臉就會有唔同嘅感覺。有D角度睇系笑嘅,有D唔係笑。呢D系一種視覺效果。
仲有一點系,你將蒙娜麗莎嘅眼睛遮住,佢嘅嘴巴系笑嘅,你將佢嘅嘴巴遮住,佢嘅眼睛無笑。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意大利一支考古隊日前宣布,喺佛羅倫薩嘅聖厄休拉修道院挖掘到“蒙娜麗莎”嘅遺骸,並向世人揭開“蒙娜麗莎”本人嘅身世。原來,為達·芬奇不朽畫作《蒙娜麗莎》擔當模特兒嘅呢位女士叫麗莎·格拉迪尼,曾經系佛羅倫薩絲綢富商弗朗西斯科嘅妻子。據史料記載,呢位女子喺丈夫死後就做左修女,並喺聖厄休拉修道院度過餘生。格拉迪尼死於1542年7月15日,享年63歲。佢生前有兩個兒子,佢地死後葬喺格拉迪尼附近。
以考古學家希爾瓦諾·文塞蒂為首嘅意大利考古隊早喺2011年就開始了對“蒙娜麗莎”遺骨嘅搜尋工作。當時,聖厄休拉修道院早已被廢棄,意政府準備將該地區改建成軍事駐地。考古隊員唔得唔爭分奪秒地搜尋,最終喺修道院地底5英尺處發現一座地窖,並喺其中揾到一名女性嘅頭骨。然而,由於資金短缺,進一步嘅挖掘工作暫被擱淺,今年6月才繼續開工。令人驚喜嘅系,本週佢地喺這個地窖中揾到一具完整嘅人類骨骼。
報導稱,考古隊員現喺面臨嘅工作就系認證這具骨架和去年發現嘅女性頭骨系否匹配。如匹配得食,佢地將進一步提取骨骼中嘅DNA,同格拉迪尼孩子嘅遺骨進行比對。 《每日郵報》稱,若能確認這具骸骨就系格拉迪尼本人,科學家將還原“蒙娜麗莎”本人嘅面口。蒙娜麗莎嘅微笑之謎有望揭開。
另外近嚟有科學家透過X光分析,首次提出,達芬奇蒙娜麗莎嘅微笑之謎可能使出了他嘅招牌絕技“暈塗法”,整幅畫融合了共40層超薄油彩,而且達芬奇可能先把油彩塗喺手指,再抹喺畫上。
科學家透過高能X光,詳細分析蒙娜麗莎臉上唔同層次嘅顏料排列及成份。科學家發現,畫作共享了40層極纖薄嘅油彩,每層厚度僅2微米(頭髮厚度嘅1/50)。油彩由些微唔同嘅顏料組成,營造出蒙娜麗莎口桠角模糊和陰影效果,令人隱約感到佢喺微笑,但仔細睇時笑容就消失無踪。
由於畫作上沒畫筆嘅痕跡,科學家估計達芬奇系把油彩塗於手指上繪畫。帶領研究小組嘅沃爾特表示,纖薄油彩系畫作引人入勝嘅關鍵。能使用如此纖薄嘅油彩,證明達芬奇功力極深厚。同時,由於每層顏料都要數月才能風乾,估計這種特殊效果可能花了數年時間才能完成。到時候蒙娜麗莎嘅微笑之謎或許被破解。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異兇間 27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車公) [國語]
https://youtu.be/FxXuE_ylfM8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看蒙娜麗莎的時候,人從不同的角度看她的笑臉就會有不同的感覺。有些角度看是笑的,有些則沒笑。這是一種視覺效果。
還有一點是,你把蒙娜麗莎的眼睛遮住,她的嘴巴是笑的,你把她的嘴巴遮住,她的眼睛沒有笑。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意大利一支考古隊日前宣布,在佛羅倫薩的聖厄休拉修道院挖掘到“蒙娜麗莎”的遺骸,並向人們揭開“蒙娜麗莎”本人的身世。原來,為達·芬奇不朽畫作《蒙娜麗莎》擔當模特的這名女士叫麗莎·格拉迪尼,曾經是佛羅倫薩絲綢富商弗朗西斯科的妻子。據史料記載,這名女子在丈夫死後就做了修女,並在聖厄休拉修道院度過餘生。格拉迪尼死於1542年7月15日,享年63歲。她生前有兩個孩子,他們死後葬在格拉迪尼附近。
以考古學家希爾瓦諾·文塞蒂為首的意大利考古隊早在2011年就開始了對“蒙娜麗莎”遺骨的搜尋工作。當時,聖厄休拉修道院早已被廢棄,意政府準備將該地區改建成軍事駐地。考古隊員不得不爭分奪秒地搜尋,最終在修道院地下5英尺處發現一座地窖,並在其中找到一名女性的頭骨。然而,由於資金短缺,進一步的挖掘工作暫被擱淺,今年6月才繼續開工。令人驚喜的是,本週他們在這個地窖中找到一具完整的人類骨骼。
報導稱,考古隊員現在面臨的工作就是認證這具骨架和去年發現的女性頭骨是否匹配。如匹配成功,他們將進一步提取骨骼中的DNA,同格拉迪尼孩子的遺骨進行比對。 《每日郵報》稱,若能確認這具骸骨就是格拉迪尼本人,科學家將還原“蒙娜麗莎”本人的面貌。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有望揭開。
另外最近有科學家透過X光分析,首次提出,達芬奇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可能使出了他的招牌絕技“暈塗法”,整幅畫融合了共40層超薄油彩,而且達芬奇可能先把油彩塗在手指,再抹在畫上。
科學家透過高能X光,詳細分析蒙娜麗莎臉上不同層次的顏料排列及成份。科學家發現,畫作共享了40層極纖薄的油彩,每層厚度僅2微米(頭髮厚度的1/50)。油彩由些微不同的顏料組成,營造出蒙娜麗莎嘴角模糊和陰影效果,令人隱約感到她在微笑,但仔細看時笑容就消失無踪。
由於畫作上沒畫筆的痕跡,科學家估計達芬奇是把油彩塗於手指上繪畫。帶領研究小組的沃爾特表示,纖薄油彩是畫作引人入勝的關鍵。能使用如此纖薄的油彩,證明達芬奇功力極深厚。同時,由於每層顏料都要數月才能風乾,估計這種特殊效果可能花了數年時間才能完成。到時候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或許被破解。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西班牙自由行(5) 巴塞罗那-蒙塞拉特山一日游攻略。Self-guided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年圣诞假期,我们在西班牙进行了一次愉快而又舒适的旅行。视频记录了我们西班牙旅游的巴塞罗那- 蒙塞拉特 山(Montserrat)一日游。 ... <看更多>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探索浪漫西班牙- - Monasterio de Montserrat 蒙塞拉特修道院... 的推薦與評價
蒙塞拉特修道院 (加泰隆尼亞語:Monestir de Montserrat)是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中部山峰蒙塞拉特山的本篤會修道院,在巴塞隆納以西48公里,可透過公路、鐵路或纜車到達。 ... <看更多>
蒙 塞 拉 特 修道院 在 [心得] 西班牙蒙塞拉特山(鋸齒山) - 看板EuropeTravel 的推薦與評價
2019 阿爾罕布拉宮的傳說 in西班牙巴塞隆納 - 190206-1 蒙塞拉特山 (鋸齒山)
網誌版:https://littlesmall420.pixnet.net/blog/post/227408954
巴塞隆納之旅來到了下半部,
今天我們依舊不在巴塞隆納,而是前往車程約1小時的蒙塞拉特山~
吃完早餐後,大約8:30,我們從飯店走到Gran Via - Llúria站搭乘H12號公車,
經過15分鐘就到了西班牙廣場,在這裡轉乘加泰隆尼亞鐵路的R5線到蒙塞拉特山~
進到FGC站內,只要跟著蒙塞拉特山的指示走,就可以輕易地找到了黃色的售票機台,
因為我們想要體驗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所以就先只買去程的R5火車+纜車,
Adult Single Ticket, combined Train + Cable Car,12.75€
拿到票之後,再依照指標下樓,
就看到了R5即將出發的月台,已經有許多乘客準備要上車了,
因為是首站,所以列車大約9:20就到了,但實際是按照時刻表到9:36才發車~
車廂內大部分是四人座,我們的對面是一對日本女生,
車上的乘客多半都是外國遊客,看來大家都是要去蒙塞拉特山觀光的~
不過跟韓國地鐵一樣,也是會有人來發傳單訴說他的事由,希望你可以捐點錢,
沒有意願給錢的話,就不要動他的傳單和小東西,他等一下就會默默收走了~
如果害怕搭錯車,車上也有路線圖可以確認一下,
而到山下也會依據你要轉乘的交通工具不同,會在不同的站下車~
大約過了4.50分鐘,我們就來到了蒙塞拉特山的山腳下了,
蒙塞拉特山,加泰隆尼亞的意思是鋸齒山,因為它的外觀崎嶇就像鋸齒一樣而得名,
山體由礫岩所組成,海拔1,236公尺,是加泰隆尼亞最高的山~
可以看到在地理課本中才會見到一層又一層的地層,覺得好妙~
10:37我們就抵達了要搭乘纜車的Aeri de Montserrat站,
一出站緊接著就是纜車的建築,直接進到裡面排隊就可以了~
驗完票之後工作人員會在票上蓋章,接著就進到月台,
我們即將搭乘黃色的纜車,一台大約可以容納30人,
纜車於1930年開通,曾在西班牙內戰時遭到破壞,但現在已經修復並持續使用,
距離1,243公尺的纜車,從出發到終點上升了544公尺,最大傾斜角度可達45°,
不過只要花五分鐘就可以抵達對面的蒙塞拉特山了~
到站之後,還要往上走一段才會到修道院,
不過不要急著馬上往上衝,先欣賞一下周遭的風景,
山間的雲海在太陽出來一陣子之後就會逐漸消失,到了中午可就看不到了,
而遠方的另外一座山頭,上面的十字架也是我們今天必去的景點之一~
欣賞完雲海之後,往上走會先經過齒軌列車的車站,
再繼續往上,跟著人群走上階梯,就會來到一座廣場,
廣場的正前方就是鋸齒山中最有名的蒙塞拉特修道院,
蒙塞拉特山早在新石器時代時期就有人煙,
西元4世紀時,山上就已經出現了4座修道院,
其中一個便是蒙塞拉特修道院,屬於本篤會修道院,位於海拔725公尺,
供奉著加泰隆尼亞的主保聖人黑面聖母,但原本只是一座小的羅馬式建築,
到了11世紀,
聖母的神蹟在眾多修士的傳播宣揚下逐漸聲名大噪,吸引許多信徒來此朝聖和參觀~
1811年時,遭拿破崙軍隊入侵,不但燒毀建築,還變賣修道院裡的奇珍異寶,
所幸修士先將黑面聖母的雕像藏在山中,聖母才倖免於難,
現在則成為加泰隆尼亞極為重要的宗教聖地~
修道院被山巒環繞,三個面向都可以看到鋸齒山特殊的岩層,
陽光普照和雲海繚繞時的廣場,有著不同的味道,但都非常適合拍照,
定睛往對面的山壁一看,會發現齒軌列車以幾乎垂直的角度在運行,看了有點腿軟啊~
進到修道院裡面,經過拱門之後,是一道走廊,
透過拱門往外看,蒙塞拉特山就像是被收進了相框裡~
經過第二道拱門,兩旁還有雕像,
接著就來到了修道院中間的天井了,
在天井四周的迴廊牆面上有著各種壁畫,似乎是講述修道院的歷史,
不過畫風和以往看到的教堂卻是很不一樣~
正前方當然就是修道院的入口了,
在門的上方還有十二使徒的雕像~
但非常不幸的是,天井現在居然在整修中 Orz
中央的地板似乎在重新拋光,不但整個圍起來,還伴有巨大的噪音和粉塵 Orz
迴廊也在重新油漆,不過看起來應該已經快要收尾了~
而一般的遊客到蒙塞拉特修道院,必看的就是黑面聖母,
黑面聖母開放瞻仰共有兩個時段,08:00~10:30以及12:00~18:15,
我們要參加的是下午場,大約11:45就去排隊,
因為他有稍微提早一點點開放,所以我們大約12:00就已經排到入口了~
入內之後,會經過連續好幾個小的禮拜堂,
其實這就是修道院教堂的側殿,側殿的左邊是教堂,右邊就是我們走的通道~
通道的盡頭有一座充滿大理石雕的樓梯,從這裡開始往上,
石雕非常精細,
甚至連兩側的燭台也是大理石雕~
站在樓梯往左側就可以看到教堂的祭壇,對面還有好大一座管風琴~
走上樓梯之後,會看到第二道拱門,門旁有座木雕,
不少信徒經過這尊木雕也會捐獻零錢到他手上的小盒子裡~
通過拱門之後,階梯變得狹窄,
但是周圍出現了金碧輝煌的馬賽克拼貼畫,到這裡就離黑面聖母越來越接近了~
順著樓梯走到最高處,這裡就是傳說中的黑面聖母了~
據說在西元50年,耶路撒冷的聖人路加雕刻了一座黑色聖母像並且帶到了西班牙,
西元八世紀摩爾人入侵西班牙時,黑色聖母像被帶到蒙瑟拉特山的一個洞穴藏了起來,
到了西元880年,一群牧童看到遠方的山上有聖光從天而降,還伴隨著天使的歌聲,
主教得知後,帶隊循著聖光與歌聲找到了Santa Cova洞穴以及黑色聖母像,
原本打算將雕像移往曼雷薩,但雕像突然變得沉重無比,無法移動,
主教認為聖母應該是想留在蒙瑟拉特山,便在此建造了一座小教堂~
不過這只是傳說,並沒有被證實,
而可以確定的是,現在供奉在修道院中的黑面聖母是12世紀的仿羅馬藝術,
高95公分,因亮光漆變質和蠟燭煙燻,導致聖母和聖嬰的臉部及手部顏色變黑,
因而得名,
1881年,教皇立奧十三世封黑面聖母為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主保聖人~
前來瞻仰黑面聖母的信徒會望著祂的面容,同時撫摸右手上象徵著宇宙的球,
據說這樣就能獲得祝福和平安,而且十分靈驗~
雖然我並不是天主教徒,但我相信加泰隆尼亞仍屬祂的管轄,
所以也入境隨俗的祈禱了一下,希望祂能夠保佑我們在西班牙的旅途平安順遂,
果然,我們這趟旅途都一切順利~
瞻仰黑面聖母之後,不要急著下樓,
由於黑面聖母所在的位置是在修道院的教堂祭壇上方的壁龕裡,
所以只要回過身,就可以俯瞰整個教堂,這個角度是一般在其他教堂都無法看到的~
離開壁龕,我們順勢往下走,來到了黑面聖母後方的禮拜堂,
由於大部分的旅遊後記都只提到黑面聖母,
很少人提到或只是輕描淡寫的帶過這個禮拜堂,
所以這個禮拜堂反而是讓我們覺得比較驚豔的一個地方,
象牙白的祭壇,搭配金黃色的馬賽克拼貼畫,
不但有著精細的雕刻,還可以看到黑面聖母的背面~
而向外的那一面則有美麗的彩繪玻璃窗,
在祭壇的正對面,則是聖米歇爾的雕像~
美麗的禮拜堂讓我們在這裡待了將近10分鐘,
最後,經過一兩個小空間之後,就會到達建築物的外面~
接著就來到了一個通道,通道的右側全都點滿了蠟燭,
各種不同顏色的蠟燭擺在一起非常漂亮,
在最外面的聖母聖嬰像前則是香火最鼎盛的地方~
另外還有看到一尊天使的雕像,不過我覺得風格倒是有一點像泰國的神像 Orz
繞了教堂的外圍一圈之後,我們再度回到教堂的正門,進到內部去瞧瞧,
兩側有許多禮拜堂,右側就是剛才我們經過的地方,
還看到了剛才走上去的樓梯,
也因為右側朝外,所以有美麗的彩色玻璃窗,也可作為採光之用~
左側的禮拜堂都比較昏暗一些,
其中有一間不是用鐵柵欄圍住,而是使用了玻璃門,
門把則用了一大片刻有蒙塞拉特山的木頭,
整體的風格不但看起來有點現代化,裡面的擺的也不是雕像,而是聖人的聖骸~
不過,此時在教堂中有一個重要的活動,也是大家來蒙塞拉特山一定要安排的行程之一,
男童合唱團Escolania,這是歐洲最古老的男童合唱團之一,大約14世紀時就有了~
每週一~五的中午1:00會有一場表演,
所以大家差不多提前半小時就會聚集在教堂,差不多可以找個好位子坐下來了,
只不過因為人潮眾多,講話聲音難免會逐漸變大,這時候就會有一位工作人員"噓~"
噓完之後馬上安靜,但是沒多久又變大聲,
所以大概五分鐘就要噓一次,這個無限迴圈感覺也太不莊重了 XD
到了12:50左右,祭壇的燈全亮,
接著會有一位男童出來先點好蠟燭,
時間一到,男童們便兩兩列隊上台,年紀最小的幾個男童則是坐在兩側,像是見習一樣,
先唱了一首歌之後,指揮(?)便會致詞,之後又繼續唱了幾首,總共大約15分鐘~
有的歌會看著歌譜唱,用不到歌譜的時候,男童們便會把手和歌譜都藏在白袍底下,
男童的歌聲十分清脆嘹亮,
但是仔細看,有些人似乎有些散漫,打個哈欠摳摳鼻的都有 XD
最後,下台的同時,還會有兩位年紀比較大的男童會致詞作為Ending~
離開教堂之後,我們先上個廁所,結果就找到了博物館裡面,
雖然博物館內部是要門票的,但是在入口前有一個廁所,還蠻乾淨的~
既然來到這裡,看到紀念品店就順道逛一逛,
裡面最熱門的商品,當然就是蒙塞拉特的兩大代表,黑面聖母和男童合唱團~
來到蒙塞拉特山,如果體力或財力允許的話,第三個必排行程就是登山了~
財力允許的人,可以另外再購入往上的齒軌列車,
像我們這種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的人,就可以沿著登山步道往上走,
看體力到哪就走到哪囉~
我們大約在1:55左右,在修道院的附近找到登山口,
這段路其實還算蠻好走的,平時沒有在運動的我們也可以輕鬆駕馭,
一開始都有樹蔭,微濕的空氣,走起來和台灣的山有點類似的感覺,
這裡只比修道院高一點點,還離的不遠,
但是離我們的第一段目標還很遙遠 Orz
沿路上有許多雕像,
路上還有一隻不怕人的小鳥,不少遊客都停下來拍照~
原本以為會是一段遙遠的距離,沒想到輕鬆走個20分鐘就看到了指標,
從左手邊的小路進去,走個5分鐘就到了聖米歇爾十字架,
比起十字架本身的宗教意義,大多數人都是衝著瞭望台上的絕美風景而來,
從這裡望向蒙塞拉特修道院就能看到與明信片一樣的角度,
另外一面也可以鳥瞰蒙塞拉特的山腳~
如果不喜歡人多的瞭望台,直接坐在路邊也是非常愜意的,
還可以輕輕鬆鬆拍出網美照~
在十字架停留了15分鐘左右,我們覺得體力還OK,便決定繼續往上走,
路面還算平坦好走,就算是小碎石子路也還OK,
但是坡度卻逐漸增大,有幾段我都覺得走到大腿肌又增厚了一層 Orz
加上十字架過後就幾乎沒有大樹,感覺氣溫逐漸攀升,
原本在教堂中我還覺得有點冷冷的,
到後來不但外套脫了,最後連長袖也脫了,剩下短袖的連身裙 Orz
途中遇到了一些往下走的遊客,
有人問我們十字架還要多遠,也有人對我們加油說"Almost there!!"
既然如此,想必過了這個山頭應該就該到聖約翰了吧~
想不到一山還有一山高,走了半個小時依然不見Sant Joan,
所以我們決定就此放棄,真的想到Sant Joan的人還是直接搭齒軌列車上來吧~
在下山的路上,還看到了剛才經過的聖米歇爾十字架,
看的出來我們真的已經爬得很高了~
下山的路走得很快,我們大約3:40就回到了修道院,
因為又渴又累,所以就到了飯店一樓的販賣機買罐芬達,
果然風景區物價就是高人一等,一罐要價2.3€~
回程我們打算要搭乘齒軌列車下山,因此便在Cremallera de Montserrat購票,
沒想到4:15的車剛好離開,我們只能先購票,等到5:15再回來搭車 Orz
Adult Single Ticket, combined Train + Rack Railway,11.85€,比纜車便宜一些~
還想說要如何打發這一小時的時間,就看到了車站斜對面原來有旅客的休息中心,
有一些簡單的食物,當然也有咖啡,
雖然我們已經買了一瓶芬達,但還是再點了一杯拿鐵咖啡,1.7€
在這邊坐一下,也在上車前先去上個廁所~
時間差不多我們就進站到月台等車,
我們下山要搭乘的是綠色的齒軌列車,
與一般的火車不同,在普通路軌中間的軌枕上,另外放置一條特別的齒軌,
行走齒軌鐵路的列車,配備了一個或多個齒輪,跟齒軌嚙合著行走,
這樣便能克服黏著力不足的問題,把列車拉上坡度達48%的陡峭斜坡~
齒軌列車的速度不快,但是還算蠻平穩的,
內部空間也還蠻乾淨明亮的,
只是這一整車也太多韓國人,我還以為我是在坐首爾的地鐵咧 XD
搭乘齒軌列車看到的風景與纜車非常不同,
雖然沒有讓人驚嘆的突然拉高,但是慢慢看著沿路風景的變化也是很不錯的,
而且還會遇到需要停下來等待來車相會的情況,也很有趣~
大約10分鐘後,列車便到站,所有的韓國人都下車了,我們也理所當然地下車了,
但突然驚覺這一站長得有點奇怪,記得之前看過某個youtuber下錯站就是長這樣,
就當我們覺得奇怪的時候,
有一些當地人從前面幾節車廂下車,大聲問我們是不是要去巴塞隆納,
我們點頭如搗蒜,他們便指了車廂,示意要我們回到車上,
原來這站才到Monistrol-Vila站而已,
但此時列車雖然還沒開動,卻也已經關上車門!!!
當地人想必是見多了我們這種狀況外的外國遊客,又大聲喊要我們按門上的按鈕,
車門又重新開啟,順利跳上列車 Orz
照理來說,
從Cremallera de Montserrat站到正確的下車地點Monistrol de Montserrat站,
大約需要15分鐘,
我們因為盲目跟著韓國人才會差點提早下車,
是說不知道為何韓國人都是在Monistrol-Vila站下車呢?
大約5:35抵達到了Monistrol de Montserrat站之後,
站務人員會指引方向,往前走個50公尺便會到另外一個月台,
我們要搭乘的R5列車會在5:45的時候到站~
趁著等待的時候再度望向蒙塞拉特山,此時太陽已經落到了山到後方,
也正因如此,看起來就像是山頂發射著聖光,有一種holy的感覺~
5:45 R5列車準時到站,我們便順利地在一個小時後回到巴塞隆納的西班牙廣場站,
雖然今天因為爬山還蠻累的,但是卻也無法在車上睡著,
不知道為何,R5的列車感覺特別的暈,
去程的時候,我以為是因為我背對行車方向才會暈車,
但沒想到回程順著行車方向也還是暈,
明明列車並不會特別晃動,但就是會暈車,至今還是想不透是為何 Orz
算了~ 我們還是去吃晚餐,填飽肚子比較重要啦~
--
190201~190210 西班牙巴塞隆納旅遊Vlog~ (Edited:yoyo)
https://youtu.be/Xphs5dysN8U 巴塞隆納建築之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38.1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uropeTravel/M.1560838646.A.E7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