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什麼未成功?直接寫失敗就好了啊。
我想跟你分享我是怎麼寫出關於《未成功的物品展覽會》這些文字的。
我還記得我的國中英文老師,他曾經說形容一個人矮,他會說這個人不高,形容一個人醜,他會說不好看,形容一個人失敗,他會說還沒成功,形容一首歌難聽,他會說不太好聽⋯⋯大概是這樣的延伸。
不高,還是有個「高」字,不好看,還是有個「好看」這詞,還沒成功,至少有個「成功」這詞,不太好聽,也還是有個「好聽」。
當你形容的事物沒有一個果斷的定義,那也是源自於我們對這件事情肯給予期盼跟進步的空間。
例如,他不笨,他是我爸爸。
例如,他不壞,他只是沒人告訴他還可以多好。
我看了很多留言回覆總說,這題目好難,這要人生閱歷豐富的人才能寫的出來。
但,如果我覺得我是個單調的人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有人願意帶著我看見各種不一樣呢?
手機圖像直觀的訊息,降低了想像的空間,我知道題目很難,但生命經歷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因為我還不笨,只是需要再多一點學習,你該再為自己試試看。
我可以因為看到題目,就擱著,然後評價我根本還沒做的事情。
也可以換個方式,就是,看到題目,我試試看,試完之後,去理解原來可以怎麼做。
我想跟你們分享我是如何寫出那些文字的。
看到這題目時,有一點半捏造,半寫實,也的確充斥著各種不同的生命體驗,形塑了這篇寫作。
我把參加台北《聲音的建築展》經驗寫成周邊商品;我把看完《親愛的共犯》小說的某個章節融為「她」;我把報路況的經歷轉化故事主角都為生命調整了方向;我把聽眾孩子的故事寫為「他」;我把看舞台劇《你好我是接體員》其中一個角色寫為「祂」;我把曾經參與某場校園講座提到那些不堪的難題,然而那難題被學生們用匿名方式寫令人難受嘲笑的留言,那樣的心境我轉化成文章的開場;我把韓劇《薛西佛斯的神話》那個時空旅行的劇情轉化成要結痂還是要潰爛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心得;最後,我把自己在低潮裡活下去的方法轉化為「想成為進化的人」⋯⋯
其實,抽象的說話方式一直充斥在生活裡,想迂迴地罵一個人,想客氣地拒絕一個人,想不直白地說出自己的情緒,那個抽象,像是一個保護色。
所以,如果是我在面對那些看題目寫不出來的考生,比起跟他們說「這題目太難了」,我反而會自省自己是不是日常生活裡我太常直接給答案,沒給他們發酵的時間?我是不是不常當那個傾聽他說出情緒的人?我是不是只忙著解決問題,卻沒在問題裡陪他們去見證自己的轉變,不管好壞?
這些自省,不是只有老師才要去在意的事情,而是,那些把孩子製造出來的你,還有妳,你有製造一個讓人沈澱下來的時間與空間嗎?
「其實,家,對我來說,他就是一個未成功的物品展覽會。」我再次想起國中英文老師,他不高,他當時常跟我們說,也許我跟你們說你們不聰明,但不直接說你們笨,是因為你們都還在學習,只要肯學,肯為你想做的事情多努力一點,老師也不聰明,但跟你們一樣,也不笨,我們都在學習的路上。
我的生命歷練不豐富,只是我肯紀錄,累積到你們覺得好像很豐富,如此罷了。
#未成功的物品展覽會
https://www.facebook.com/230928626941804/posts/4363367073697918/
薛西佛斯神話韓劇 在 KiKi的親子生活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空虛的週末夜晚
上流戰爭第二季播完後
就不曉得要看什麼了.........
黑道律師文森佐?薛西佛斯的神話?有推薦的嗎??
希望玄彬的新戲《交涉》可以趕快上映
好想再次看到歐爸出現在螢幕上啊~~~~
說到韓劇~
前幾天去做了 #韓式裸妝睫毛
有別於以往, 不會太黑太濃密喔
睫毛是一根根呈現Y字型
長度&捲翹度很夠!! 我蠻喜歡的🥰
接完睫毛順便去樓下 幸福如此簡單 用餐
好停車、又可以接睫毛、霧眉、作臉、做身體
也太方便^_^ 喜歡喬遷的這個新地點~讚啦!!!
Beautiful Q-韓式半永久霧眉/眼線/mts/角蛋白/護膚美容/嫁接睫毛(美睫:Eva 造型總監:Mei Mei)
薛西佛斯神話韓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戲劇是一面鏡子,悄悄映照出你自己的樣子】
國片《消失的情人節》,都去年的事了,竟然現在掀起尖鋒討論?說不該美化「變態跟蹤狂」???
(我充滿黑人問號)😶
說真的,我看《消失的情人節》時,完全沒想過「變態角度」,因為我所居住的真實世界,並沒有像電影一樣停止一天。
我罵《薛西佛斯的神話》,我也沒遇過從未來帶著行李箱來的人。
我愛《黑道律師文森佐》,我不認識黑道,所謂開槍打死人都是看電影電視戲劇或社會新聞。
我喜歡《愛的迫降》,我也沒去過朝鮮(北韓),不會彈鋼琴,更不可能搭滑翔傘。還沒去過瑞士,很想去。
看王家衛《重慶森林》時,我還沒去過香港。
看伍迪艾倫《安妮霍爾》,我還沒去過紐約。
看侯麥的《綠光》,我還沒去過巴黎。
至於《戀戀風塵》,當時我很年輕,我也沒有遇到兵變或有感覺的郵差(我也沒有當兵的戀人會寫信給我)。
好吧,看韓劇《W兩個世界》,雖然是創意漫畫神奇亂片,收尾很不舒服……最近身體不適,啊,還真希望有神祕能力幫我自動畫漫畫,哈哈。
就算以前看《發條橘子》、《Seven》或阿莫多瓦的《綁著你困著我》、《悄悄告訴她》,我都不會突然變成正義「磨」人。
───我問你,《悄悄告訴她》,算不算也是一種變態行為呢?
電影啊電影啊,難道都要變成道德宣傳片嗎?
我因為個人興趣,熱愛看一堆凶殺命案的懸疑驚悚推理小說或戲劇和電影,真無法想像,這些創作,都要搞成道德宣傳。。。。。
#
《消失的情人節》竟然在此刻引起討論?
顯然是因為netflix剛上架,又碰到屏東恐怖追求狂殺人命案事件,許多人有所感,我們都害怕恐怖情人,也怕恐怖跟蹤狂。
可是,沒看過電影的人,也亂七八糟有所感去批判,比較怪。
看了陳玉勳導演回應,雖坦率……嗯,不是一則好的回應。
我也不知道導演為何要回應那些「正義磨人」?
不是每部戲劇,大家都會喜歡或討厭,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我每次寫我喜歡和討厭的戲,都很坦白。不是大家喜歡的,我就愛,也不是大家討厭,我就討厭。
搞什麼?看劇喜好,還要配合別人?
說來好笑,台灣《鮭魚之亂》,我因為覺得好笑,寫一下搞笑感想,網友回應了一些搞笑鼓吹……哎呀,我卻毫無參與感───因為我超討厭鮭魚,不吃鮭魚,鮭魚卵也很害怕。
哈哈哈哈哈哈。
#
戲劇是一面鏡子,會映照出自己的內心渴望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