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未來,先確認目標】
在談規範制訂之前,除了「融洽的親子關係」要建立,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要先被確立,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課業要求」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父母的目標是:成績優異,考取班上前三名,段考均需要在95分以上。
這個目標非常清楚,如果孩子的天資聰穎,想要朝這個目標邁進,理應不會是太難的事,遊刃有餘的孩子,還能空出許多時光,父母亦能與孩子在假日保有融洽又緊密的親子關係。
但,若孩子的學習狀況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努力、練習、寫評量,必須花費所有精力去投入學習,才能換來優異的成績,這樣的孩子,父母想必會擔心孩子一旦鬆懈,課業就再也追不上排頭的成績,為了讓孩子永遠名列前茅,肯定會挪動所有空閒時光,提供給孩子讀書、學習、複習、預習、補習、寫評量,這麼一想,孩子的時間自然而然被填滿,親子時光又能從何處培養?
因此,規範的制訂,究竟是為了讓孩子得到學業成績的高分,還是為了讓家庭更和諧,得與失,衡量之後,才能明白此番選擇之後,我們會得到什麼,以及,會失去什麼,這些都是選擇而來的。
不管父母選擇的目標是什麼,當孩子終於得取功成名就時,我深信父母會為孩子欣喜、會為孩子感到驕傲,但當孩子挫敗或困頓時,我擔憂的是,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父母與孩子連結的網,讓孩子安全的降落?
唐鳳,一個從小就展現天分的天才,她是個耀眼的天才,不用費勁讀書,就能永遠的名列前茅,但看過她的採訪報導的人都知道,世界是容納不了真正的天才,因此唐鳳的求學之路,比一般人更坎坷艱辛,因為成績太過優異,遭到同學霸凌,小學六年,轉學六次。成績優異的唐鳳,承受著外界不能明白的困境,而她又是靠著什麼樣的信念,支持她一路挺過來?
唐鳳說: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一個成績優異的天才,也會有挫敗困頓的時刻,所幸她的母親一直站在她身後,為她織起一張溫暖的親子網,支持她轉學,支持她考試交白卷,支持她走一條只有唐鳳能走的路。
唐鳳的母親,溫柔的接住了困頓的唐鳳,於是我們才能有今日的IT大臣。
今天清明連假第一天,藉由唐鳳求學歷程的故事,學習連結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與幸福中成長。
==================
媽媽是我生命的救星/採訪:陳雅林
#原文連結:https://reurl.cc/1gplGW
「慘遭霸凌的資優生童年」
到底,天才是怎麼形成的呢?
唐鳳的爸媽都在平面媒體工作,非常喜歡閱讀,這也使得唐鳳從小就被很多書籍環繞,她覺得書上的文字充滿魔力,加上罹患先天性心室缺隔,不能做太多戶外運動,所以待在家裡的時間很多。她通常接觸到什麼書籍,就一頭栽進去研究,當然,剛開始不識字,唐鳳必須靠長輩念給她聽,但由於天資聰穎,識字能力快,五歲就開始閱讀各國經典著作了。
幼稚園的時候,父親常常牽著唐鳳的手,一邊散步一邊跟她談論蘇格拉底、因式分解以及矛盾集錦(就是數學的六個領域:邏輯、機率、數、幾何、時間及統計之間的矛盾),這些高等數學的概念讓年幼的唐鳳非常著迷。
「反正數學用到的文字不多,它大部分是方程式,我覺得這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唐鳳居然認為方程式比較容易掌握,我想這對大多數數學不好的人來說,會倍覺受傷。當時的她,解方程式就好像是在玩遊戲過關一樣,不斷地征服關卡、挑戰難題,讓她一路進階到九元一次方程式,這是三歲到七歲的時光。她說:「我小時候也不是什麼都看得懂,之所以會多種語言與經典,都是跟家人對話學習到的,但對於數學和音樂,就覺得很有興趣。」
漸漸的,熱愛數學邏輯的唐鳳,對家裡的一些電腦程式設計相關的書開始感興趣,但家裡沒電腦,於是,她用原子筆畫出一個鍵盤,再用鉛筆畫出電腦螢幕上的反應,自己在紙上按一按鍵,然後再擦掉螢幕上的鉛筆做出不同的反應,用這種最陽春的方式開始寫程式,爸媽看不下去,兩週以後就買電腦給唐鳳了,從此探索之門大開,等於,唐鳳從小的學習就是從自己的興趣開始的,而且自學,這種學習完全沒有邊界。
但這一切,直到上了小學、進了體制,她才發現處處被制約在同一個框架裡,自己反而跟學校格格不入。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已經可以解出聯立方程式,而且當老師教一加一等於二時,唐鳳舉手跟老師說:「那不一定,如果是二進位的話,一加一就不等於二」,當場讓老師很難招架,後來老師乾脆要她每次上數學課時都去圖書館自己看書,唐鳳從此被從團體中隔離出來,她開始意識到自己跟其他人的不一樣。
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
當時學校透過資優測驗,已經確認唐鳳的智商是屬於最高等級,於是詢問唐鳳的爸媽是否讓孩子轉到有資優班的學校?唐鳳與媽媽討論,覺得嘗試新環境也不錯,但萬萬沒想到,資優班裡扭曲的競爭,徹底擊垮了唐鳳,第一名的她,被霸凌了。
「因為當時資優班裡有一位同學,常常考第二名,而只因拿不到第一名,回家就會被家長打罵,於是,這位同學憤恨不平地來嗆我說:『如果你不在這個世界上,那我就是第一名了。』……」第二名的同學竟然希望第一名的唐鳳死掉、消失,這是多麼可怕的詛咒。
不只如此,同學們為了考好成績,有一次趁老師不在的時候,伸手搶她的考卷想要抄答案,但唐鳳不想讓同學看,就拿著考卷逃跑,四、五個同學在後面追,最後跑到摔倒在地上,同學上前補了一腳,導致她撞牆昏倒。
這一年著實難熬,唐鳳經常在半夜做惡夢,不但會驚醒大哭,甚至還出現自殺的念頭。她很不快樂,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哭,最終痛苦地跟媽媽說:「我不要上學了。」母親眼看自己的小孩都想自殺了,當然支持孩子休學,小二下學期,唐鳳就再也沒有去學校了。
之後再度轉學,這回轉到台北市指南山區的一所迷你小學念小學三年級,雖然環境與資優班比起來相對友善,但依然無法滿足唐鳳的學習需要,唐鳳母親開始另外幫唐鳳找尋學習資源,也開始支持唐鳳部分時間在家自學了,自己擬定學習計畫。總計小學六年,唐鳳就轉了六所學校,她現在會開玩笑地說:「我每個小學都只待一年,這樣的轉學法,剛好使得我都不用做暑假作業,這是最開心的地方」,狀似幽默輕鬆,但其實這段過程也是斑斑血淚,尤其包括父親的不諒解。
人與人之間,不該只有「競爭」
當時爸爸曾經認為唐鳳應該要有能力去面對群體生活的困難,並且解決它。這造成親子之間的衝突愈發劍拔弩張,逼得父親最後遠走德國修習博士,暫時逃離這個高度緊繃的教養問題。而唐鳳的母親則到處找尋資源,來因應唐鳳旺盛的學習力,像是台大數學系教授朱建正,他是三個資優生的爸,很能了解同樣天賦異稟的孩子思維,他和唐鳳每週有兩個小時在研究室聊天;另外,媽媽還帶著小學三年級的唐鳳到楊茂秀博士所推廣的兒童哲學「毛毛蟲哲學教室」,在這邊,她遇到的老師是輔大哲學研究所的研究生陳鴻銘,雖然年紀相差很多,但兩人卻不斷地進行批判性、關懷性與創造性的對話與思辨。還有一位楊文貴老師,也幫唐鳳到大學社團裡找一些擅長數理的大四學生,跟小三的唐鳳討論數學。
重新接觸數學和哲學的唐鳳,身心靈似乎比較安定下來,媽媽再幫孩子轉學到新店山上一所迷你小學,這個學校標榜與大自然親近,校長很樂意讓唐鳳以不同的方式的就學,後來唐鳳就從四年級直接跳級到六年級,而且一週只要去三天就可以,這時候的唐鳳愛上讀詩、寫詩。
後來小學六年級的課程都修完了,媽媽帶著唐鳳到德國去找爸爸,就留在異鄉重讀四年級,當地老師明白唐鳳的數理優異,因此數學作業都可以不用寫,老師全力幫助唐鳳學德文,兩個月的時間,她就能聽說讀寫德文了,真的是天才,後來她又繼續跟著同學一起學法文。
在德國的歲月,很開心,更難能可貴的是,父子情感漸漸修復,唐鳳認為,是德國的自由適性發展教育環境改變了父親。
她回憶著說,「當年我在台灣念小學,每個學校都念不滿一年,這確實比較不尋常,從父親的角度來看,他也不知道要怎麼看待自己的小孩,是一個完全非他小時候所學到的那種直線成就取向。我想,他在德國待了一年後,大概也慢慢了解,看事情本來就有很多的方法,也不需要一定要去迎合體制或衝撞體制,總是可以找到新的路。所以,後來是父親改變了!」
「但畢竟父親曾經希望你能設法留在體制,去勇敢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妳怎麼跟他溝通這件事的?」
「當時我是用體育選手做比喻,像是舉重,在那個舉重選手適合的量級去舉重,是在鍛鍊肌肉,但如果越級,就是超過量級,硬要去舉重的話,不但鍛鍊不到肌肉,而且可能傷筋動骨,可能會一生都沒有辦法從那邊恢復。所以,我想每個人的承受力還是有限的!」
這樣的比喻,感覺像是揠苗助長,但唐鳳想說的是,把人放在不對的環境就是很窒息,他更具體的描繪:「好比現在把你裝到一個八歲小孩身體裡,然後要去每天去上學二年級,你也會受不了的!」
結果,唐鳳一家四口和樂地在德國生活,一下子一年就過去了。德國小學是四年制,唐鳳已經念完四年級,那下一步呢?德國老師想推薦資優的唐鳳去一所明星中學就讀,另外也有來自美國的華裔訪問學者提議讓唐鳳去美國名校就讀,但一直有思辨能力的唐鳳卻自己做出決定—她要回台灣,要在自己的土地長大,理由是,她要做台灣的教育改革!
怎麼回事呢?小時候歷經霸凌的唐鳳,一再思考,那位希望她死掉的第二名同學為什麼會有這樣仇恨極端的態度?她的結論是,八歲的孩子不會自己想像出這樣的講法,一定是家庭給她「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競爭」的想法,因此她說這是整個結構性的問題,她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思考的過程,她看了很多兒童心理學的書,想著:「我未來如果能夠投入教育的話,我要把這種結構上的狀況解決掉,不要讓大家覺得只有一種價值叫做競爭!」
於是,唐鳳回來台灣,再念一次六年級後,升上國中,當時的校長杜惠平與唐鳳深談過後,特許她不用每天到學校,只要有參加學校考試、可以記錄成績即可。那麼,不用上學的日子,她就到大學去聽課,不但聽了許多政治系、法律系和哲學系的名師課程,她的海量閱讀,更讓她浸淫在各式各樣的經典大作裡,而拜網際網路崛起之賜,唐鳳更自在地認識了一大批台灣的電腦天才。
「我十二歲第一次寫比較大型的程式,當時有一些清大、交大的研究生在虛擬世界裡面教我怎麼寫,就像是請家教一樣。」唐鳳回憶著說。
「那他們一定不知道這個寫程式的人只有十二歲?」我好奇電腦彼端的人恐怕不知道電腦此端是個孩子。
「對,但我在某些地方也會主動講我只有十二歲,但對方很多人不相信」,對唐鳳來說,年齡完全不是個問題,於是她發現,幾歲這件事,是看自己怎麼設定,「我如果表現得很幼稚,人家就把我當小孩;我如果表現得很成熟,人家就把我當大人。後來,我發現,他們是覺得我是一位很喜歡裝小孩的大人,哈!」看來唐鳳成熟到反而被動變成偽裝能力超強。
我沒有要PASS
而她能完全脫離學校的制約,是在國中二年級,儘管唐鳳可以不用到校,但校長希望她能參加考試才能有成績紀錄,但每次唐鳳都是交白卷。
「交白卷就零分耶!」我不解地問。
「那同學就沒有什麼可以抄的!」唐鳳還是覺得,「成績是自己的成績,為什麼要給別人看」,看得出幼時的霸凌讓她傷痕很深。
「那零分,你要怎麼PASS ?」我再問。
「我沒有要PASS 啊!」唐鳳這麼一答,瞬間讓我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是否落入成績主義與升學主義的窠臼裡了……。
正當心頭為之一震時,她又說:「因為當時我國二的時候,校長已經跟我說,我之後其實不需要去學校,因為我自己有一套不需要學歷也可以做學問的方法,校長很支持我。但因為我那個班級是自願就學的實驗班,這個班之後會上哪個高中,完全是靠在校成績來決定的,如果我國一成績太好,國二不交幾張白卷拉下來的話,會影響到其他班上同學的升學。」
喔?原來唐鳳的交白卷,是為了避免同學的升學受到她成績太高的比例影響,果真,在校園體制裡,她的學習得處處考量到別人的處境……後來唐鳳就輟學了!
其實,唐鳳當時多次參加科展比賽奪大獎,早就可以保送建中了,但她就已經不想再待在體制裡了,當時她有建中的朋友直接跟她說:「你不用來讀建中,因為你自己就已經有研究方向,自己一天想要研究個十六個小時都可以,但如果去念高中的話,一天就會被學校綁住八小時,還得被迫分神去應付別的事情,何必如此呢?既然已經有一個清楚的學習計畫,就執行它就好了!」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接下來,開始完全自學的日子,網際網路上,唐鳳自由地向來自全球各地的高手學習,當時她的朋友群都是電腦很高竿的大學生,她也開始投入自由軟體運動與開放原始碼,朋友非常均勻地分散在全球每個時區都有。到了二十四歲,比較有能力旅遊了,唐鳳兩年內飛了超過二十個城市,一一去拜訪世界上她早已交流多時的高手朋友,自由學習真的讓她更如海綿般的吸納各家門派的技藝一樣,非常如魚得水。
「母親是我生命中的救星……」
唐鳳的母親李雅卿,曾經擔任《中國時報》記者和專欄組副主任、《商業周刊》副總編輯,法律研究所畢業,在媒體工作上的表現傑出,但為了專心陪伴天才兒子的成長,兩度辭掉工作。
「你最感恩媽媽的是當人生遇到哪些狀況時,她指引你往前走?」我問。
「一個就是我小學二年級被霸凌後決定休學,媽媽支持我,她跟我說:
『休學就休學,沒有關係,老師那邊,媽媽會去處理。』而我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看兒童心理學的書,想搞清楚同學怎麼會變成那麼愛競爭的樣子。」
唐鳳回憶,「如果不是由我母親擋著學校的話,其實按照強迫入學條例,我其實不能不去學校,所以這個是很重要。」
小二的資優班就學歷程,是唐鳳人生最大的噩夢,當時包括唐鳳的弟弟唐宗浩也三歲了,兩兄弟經常會打電話找媽媽,牽掛的問題愈來愈複雜,於是,唐鳳家開了家庭會議,看是要爸爸還是媽媽辭職回家陪小孩,畢竟這兩位家長都在同一家報社上班。投票結果三比一,媽媽三票,兩個兒子都要她陪,爸爸得到的唯一一票是自己投給自己的,所以大家尊重這個民主結果,由媽媽離開報社,開始在家教育小孩。
走過生命幽谷,唐鳳非常感恩母親:「我小二休學,媽媽決定辭職陪我成長後,她有類似用兼職的方式去《商業周刊》工作,但是後來發現我休學之後,其實需要的不只是有人陪著,而是需要能找到更多的老師來帶領我,這個時候她在《商周》那邊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她等於是為了我辭職了兩次!」唐鳳的眼光閃爍著對母親的感謝之意,如果不是媽媽的陪伴與帶領,她不知道自己會陷入怎樣的痛苦深淵。
現在的唐鳳,享譽全球,身心靈都綻放出自由與自信的光芒。回想自己人生最難熬的歲月,就是八歲小二被霸凌的那個階段,尤其,當時原本很疼她的阿嬤和爸爸都要求她對於困境「再撐一下」時,她覺得簡直是世界末日、極度不舒服,所幸母親的即時全力救援,讓孩子展開精采的人生。
「那你第二次覺得要非常感謝媽媽是什麼時候?」我問。
「再來就是在國中二年級,我決定考試交白卷,完全放棄學歷!」
「媽媽馬上就能接受你國中肄業的學歷?」
「沒有,就算是母親,也很難接受這樣的行為。所以當時我就直接去找杜惠平校長,杜校長很開明,他說沒有問題,教育局那邊他來幫我處理,意思就是督學、體制什麼的,我們都不用擔心,他就是幫我擋著這樣。那麼,當杜校長採取了這個態度之後,我母親也就OK了,這也很重要。」
唐鳳生命中的貴人救星,真的都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
🔥 2021父母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薩提爾溝通測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愛從家開始- 【情境題】小小小測驗@薩提爾Satir Model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諮商心理師親授,10分鐘帶您認識薩提爾的溝通姿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親子天下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薩提爾溝通型態測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薩提爾溝通型態測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薩提爾溝通型態測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身邊有兩個太陽時,那就勵志當月亮吧】
一位在我眼中已經是個溫暖大人的朋友J,
前來找我,
談及他的困境。
J是個溫暖體貼的人,
對所有人都展露他的和善,
以及開朗,
每每看見他,
我總能感覺他全力以赴的對朋友伸出溫暖的手,
但我不知道的是,
他熱情之下,
藏著自己對自己的失望,
以及苛責。
J總覺得自己不夠體貼,
對朋友、家人皆是。
J覺得自己應該要再更努力一點,
對學業、生活皆是。
J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對所有的一切。
J總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
活的那樣有成就,
別人都已經抵達夢想的境地,
並且發著耀眼的光芒,
而他呢?
仍舊做著寫作夢,
卻一事無成。
聽著J的故事,
我向他談起我身邊的兩個太陽。
榮哲和崇建,
就像佇立在我身邊的兩個太陽,
當我們都年輕時,
太陽就一直發著炙熱的光,
讓我顯得黯淡。
過往,
我總努力的發著光,
想追上太陽,
但我畢竟不是太陽,
我體內並沒有可以爆炸或燃燒的本能阿。
J聽到這兒,
笑了,
他說:
我從沒覺得儀婷是黯淡的,妳一直讓我覺得你發著光。
我對J表達我的感謝與欣賞,
謝謝他過去這麼看待我,
但對我當時而言,
我並沒有這樣欣賞自己,
我只是一直苛責自己,
不夠努力。
發現了嗎?
我其實是另一個J
我們總是只看到別人的亮光,
卻從來沒認真欣賞過自己的光芒,
自己覺得黯淡的光,
在旁人眼裡,
卻是閃耀的。
我在兩個太陽之間,
什麼時候開始感覺到自己也發著光?
那一刻是,
當我放棄變成太陽的時候,
那一刻是,
當我認知到自己只能是個月亮的時候,
那一刻是,
當我開始喜歡起自己月亮特質的時候。
於是,
我開始做起自己喜歡的事,
也就慢慢的發出不同於太陽的光芒。
這個世界,
只需要一個太陽,
不需要每個人都去當太陽,
(我身邊有兩個太陽,太可怕了)
但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星星,
造就美麗的銀河。
成為大人的我們,
要如何照顧自己,
讓自己成為獨特的光芒?
很喜歡好朋友李洛克之前為《薩提爾的親子對話》寫的大人版閱讀指南。
洛克於我而言,
一直是非常(簡直到了異常的地步)溫暖的暖男,
亦是個超極努力的恐怖份子,
(簡直又是另一個太陽)
我曾經為了開設網站,
纏著他一次又一次,
請教他後台程式語言。
對於我這個程式語言白癡的大笨蛋而言,
他的耐心遠遠超過我能想像的程度。
嗯?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
我明明只想問如何坐捷運到淡水,
他卻告訴我整個去銀河系的航班,
即便我已經呈現當機,
他仍體貼的幫我關機再等待我開機,
然後重新開給我更簡單的一條路徑。
大人如何照顧自己,
如何善待自己,
每個人手上都該有一本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重新養育自己。
趁著今天博客來會員日,
入手的時機。
🔥博客來連結點 https://rifi.cc/
…………………………………………………………………………
【大人的成熟指南】/文:李洛克
請你快速心算一下這題:
一支球棒和一顆球合計要價1.1美元
球棒比球貴1美元
請問這顆球 要多少錢?
好,記住你第一直覺的答案
這很重要,但我後面再公佈
儀婷老師的新書《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我未婚無子,在讀之前我認為:
「如果連孩子都能溝通了,面對大人應該也沒問題吧」
我單純把它當作溝通工具書來讀
但在讀之後,我卻發覺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正因為這個錯誤
更讓我覺得每個大人都該讀一讀這本書
我先講書裡我有感觸的三個觀念
1.重視每一次的求救訊號
你也許不曾注意過
生活中其實充斥著求救訊號
甚至每天都可能接收到
例如:親人朋友發了脾氣
發脾氣,也許可以理解為:
「他/她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為什麼「不知如何是好」
就會習慣發脾氣呢?
這又牽涉到整個人的行為養成
我舉個例子
每次當狗狗持續吼叫,就會得到東西吃
它的問題得到暫時的解決
所以狗狗會「直覺」養成兩者的連結
吼叫,成為它遇到問題的習慣方式
情緒勒索的養成,也許就是
「當不知如何是好時,發脾氣就能得到我們要的」
例如:
當我提高音量,對方就會不敢跟我爭
當我擺臭臉,同事就會答應幫我的忙
當我烙狠話,家人的態度就會軟化
發脾氣的一方,可能沒有刻意當作手段
但是過去的經驗讓他「直覺」會這樣處理
他可能也無法理性監督自己
所以當我們遇到對方的情緒攻擊時
我們也不要急著用情緒對撞
可以想成:
「這是不是他的求救訊號?」
「現在他是不是也不知如何是好?」
把發脾氣的人
從敵人攻擊的位置,挪到友人求援的位置
事情也許能拉開一點轉圜的縫隙
當然,光這一點就很難了
人終究只是凡人
稍有不慎就會被情緒控制
所以要刻意練習成為內化的習慣
不要輕忽求救訊號
是我學到的第一課
當我們朋友親人家人
失控做出一些造成傷害或不可挽回的事
當我們責怪:
「當初你怎麼有事不說?」
也許,對方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只是用情緒包裝著求救
但我們從未重視而已
2.處理情緒,最快不等於最好
當我們年紀越大、經驗越多
遇到事情總能直覺地去想怎麼「最快」解決
但面對情緒與溝通問題
最快解決的方式,往往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例如,在餐廳哭鬧的孩子,父母拋一句:
「再吵下次不帶你出來,把你關在家裡。」
的確,孩子可能就安靜了,事情當下是解決了
但背後存在的「威脅」
卻要日日加重劑量,才能每每見效
小時候威脅:「再吵,就把你關在家。」
到國中只是改為:「再考爛,就扣你零用錢。」
到高中可能是:「再不聽話,你就給我滾出去。」
你也可以回憶一下
你聽過這類的話是什麼?
他們可能是出自愛、可能是想解決問題
但他們的確是威脅了你
如果我們不要講威脅這麼嚴重
我們就講「快速回覆」這件事
當有人跟我們提出要求時
最快的方式是直接回覆:「可以」或「不可以」
這次的事件就可以立刻中止
但慢一點,卻好一點的方式是探詢出:
「他為什麼需要?」
「他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這其實就是之前職場很熱門的QBQ修煉
——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但如果情況允許
上面的問題可以再往下探尋:
「他現在的感受是什麼?」
「他的感受是來自什麼觀點?」
這又是更高階的溝通方法
在大人的世界,我們都知道有時候要
——先處理心情,才能處理事情
當情況被卡住了
有時不是你提出的解決方式不好
而是他老大哥心裡就是不爽
當溝通可以照顧到對方的感受
他覺得被尊重、被肯定、被需要了
就算是有點為難他的事
他也可能會樂意一口答應
然後他會盡力做到他答應的事
因為人有「內外一致性」的本能
這就是溝通力的神奇之處
在與我們重視的人溝通時
當然應該追求更好,而不只是更快
3.你的觀點不是你的觀點
在讀之前,我認為:
如果連未成熟的孩子都能溝通了
那面對大人應該也沒問題吧
但在讀之後,我卻發覺這想法錯了
哪裡錯呢?
許多溝通問題
只要能挪動雙方或是其中一方的觀點
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也可以被稱為轉念或點醒)
而多數的孩子
比較願意去暸解對方的觀點
就算是與他極端對立的觀點
他還是願意聽一聽、想一想
開啟交流的可能
我發覺比起孩子
大人們的觀點常常是不可動搖的
因為年紀、歷練、地位、成就、尊嚴等等因素
大人們更容易死守自己的觀點
甚至用自己塑造的觀點
反向催眠自己:
「事情就是他認定的這樣」
認爲自己是一個有原則有立場的人
不會輕易被洗腦
有批判性思考或獨立思考的能力
遇到不合的觀點就先批判質疑
把感受變成「猜想」
把猜想當作「事實」
把事實奉為「信仰」
把信仰視為「武器」
你可以想想你心中浮現的某些人
或是社會上的對立情況
是不是也有著這樣的現象
所以我才覺得
在挪動觀點的力氣上
挪動睿智的大人其實比小孩更加艱難
愛因斯坦曾說:
「常識,就是人到十八歲為止
——所累積的各種偏見。」
如果連可被驗證的知識,都可能是偏見了
更何況是觀點呢!
那你呢?
你的某些觀點是什麼?它從何而來呢?
這兩題很有意思,你也可以想想看
我也在自我反思
4.最後,不要讓直覺控制你
回到球棒與球的問題
一支球棒和一顆球合計要價1.1美元
球棒比球貴1美元
請問這顆球 要多少錢?
你可能直覺回答「0.1美元」
但這是錯的
正解是0.05美元
答錯也別覺得不好意思
你跟超過五成的哈佛高材生一樣都答錯了
這是心理學大師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提出的小測驗
我們人類的思考方式
主要透過兩種不同的系統,交互運作而產生
第一種我稱為「直覺模式」
是自動的、快速的、基本直覺式的思考
也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思考方式
第二種則是「思考模式」
遇到複雜的問題時才會啟動
比較慢、比較費力、講究邏輯
並且會控制和監督我們的行為
但偏偏多數人都習慣相信直覺給的快速答案
因而也容易被直覺誤導、犯下錯誤
所以儀婷老師光是在解決問題前的三招
1.停頓
2.穩定情緒
3.核對觀點
就是讓我們不要被直覺與慣性控制
而是用心用腦、啟動「思考模式」
避免不慎做出錯誤的應對
我也相信
能體現我們「身而為人」價值的
應該是在「思考模式」裡
以上我講的只是書裡的一些淺層技巧
書中儀婷老師還有更多生活實例
會去到更深的地方
幫我們撥開溝通的迷霧
雖說是溝通
其實就是理解他人與自我觀照的修煉之旅
你應該也發現了
我沒有把書中的觀念限縮在親子身上
而是多講了一些生活、職場與社會的情況
因為這是一本出乎我預料
非常實用的溝通書
這本書談論的是親子對話
但解決的都是大人的問題
不管你的身份,本書都值得一讀
幫助我們重新變回成熟的大人!
到博客來看看: https://rifi.cc/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面對拒學,父母如何帶領孩子重新出發】
#九月台北兩日工作坊最後兩個名額活動訊息:https://ez2o.co/1APEi /
開學將近,許多孩子即將從歡樂的放假中,轉而進入學校規律的學習狀態。
孩子經過了快樂的暑假,要回到體制的學習,總會有那麼點不適應,或者,抗拒學習。
這些抗拒,終將隨著時間,隨著孩子嚐到學習的甜果,慢慢遞減,對於新知識的掌握漸漸上了手心,所有排斥抵抗便會消失無蹤。
學習,一直以來皆是如此。
孩子之所以覺得學習非常痛苦,抗拒學習,無非是學習的經驗或學習的成果,與自己的期待有了極大的落差,才會讓孩子呈現拒學的狀態。
萬一,孩子在學期中段,有拒學的情況產生,該如何面對及協助?
我想起上學期拒學英文的三三。
當時寒假過後剛開學,我因工作需要,得到新加坡九天,為顧及孩子的內在安定,徵得工作的允許,三三遂和我一起出國。
孩子出國開眼界,總是好的,學校的課業,我也時刻和學校老師聯繫,讓三三隨時補上應有的進度,唯有一項被我忽略了,那便是安親班的「英文」。
回國後,三三立即面臨英文的考驗,在每週一次的測驗卷上,交了白卷,三三的自信完全瓦解,她無法接受這樣的自己。
當天晚上,三三隨即出現恐懼、悲傷,哭訴自己的害怕與對安親班種種規矩的不滿,隔天起床後,甚至展開一連串的拒學。
三三不止拒學,情緒也非常起伏,彷彿瞬間掉入低谷。
由於三三在剛上小學之前,曾因壓力過大,憂鬱傾向,情緒低落六個月的紀錄,那六個月,每天淚洗四次,一次長達40分鐘,因此面對三三瞬間排山倒海的拒絕情緒,眼看三三彷彿又將回到那次情緒惡夢的漩渦裡,我瞬間作了幾個安置與處置,提供給所有父母,一起陪伴面對有學習困難的孩子,走過學習困境的低谷。
步驟如下:
1. 當下切斷恐懼(安親班)來源:由於三三情緒來的又急又快又拗,為了避免重蹈上次情緒漩渦的覆轍,考試的隔天,眼看三三情緒崩毀,我於是答應三三當天不去安親班。
2. 測驗拒學的強度:雖然搭允三三當天可以不用去安親班,但為了瞭解三三恐懼的強度,我邀請三三執行兩件事:A.自己打電話給安親班導師,說明原委。B.自行安排放學後的接送人員(保母婆婆)。三三毫不猶豫的面對安親班導師,表達堅決不去安親班的決心,我這才明白三三的恐懼,如她的決心一樣厚實。這也讓我明白,我先斷絕三三的恐懼是對的。
3. 讓我們面對失敗:讓三三遠離恐懼一天後,當天晚上,我坐在床前,和三三談論「失敗」,我詢問三三對於「失敗」的看法,以及「失敗」後的處置,除了逃避,我們還能作什麼?
我同三三說了「國父(孫中山)革命」十次失敗的故事,每一次失敗後,我皆問三三,「你覺得孫中山還要再努力一次嗎?」三三每一次都堅決的表示:「他一定要再努力,只有幾次失敗而已,再努力看看說不定會成功呀!」
以三三的回答,我詢問三三,你這樣鼓勵孫中山的革命,媽媽很感動,那麼你是如何看待失敗的自己?你願意再努力看看嗎?
三三在我對話的引導下,一面表示心底仍然恐懼,卻也一面表示願意再努力一段時間看看。
4. 斬斷安親班裡的恐懼:為了讓三三在安定的環境裡學習,我和三三彼此相約一段彼此都能接受的時間:20天(三月底),在這20天裡,讓三三再度回到安親班,並且向三三保證,在安親班裡,只需要聽老師上課,不需要參與她害怕的小考、週考,在這樣的環境下,三三自然是同意回去的。(當然,在此之間,我也先與老師協商,放寬三三的學習要求,先讓三三適應環境,重拾信心為優先,其間我會陪伴三三學習,請老師一切放手即可。)
5. 展開學習陪伴:在三三適應不用考試的一週後,我開始介入三三的學習,邀請三三與我一起讀英文,以安親班的單字為練習範本,因此儘管不用考試,我們仍在家練習背單字,並且矯正三三發音,讓三三從發音中發現拼音的妙處。
6. 重新回到戰場:當三三學習發音和拼音有成,單字也逐漸會了,我遂建議三三重新回到安親班小考的行列,三三一度抗拒,但我承諾三三,只需要應考,拿回家給我看即可,不需要老師訂正,表明我只是想知道三三讀書的成效為何,分數於我而言一點也不重要。就這樣,在沒有老師的訂正的壓力下,三三屢屢拿下高分,在高分中,三三重拾了讀英文的樂趣與自信,也自然而然的回到教室的規範隊伍裡,也參加了每週二的應試。
三三從拒學到回到學習的隊伍裡,一共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循序漸進地讓她在學習中享受到「會」的樂趣以後,她便自己展開了信心。
從那之後,我總聽見她說:「英文超簡單的」。
所有的孩子皆然,遇到不會的課題,自然會逃避,一旦學會,所有問題又將迎刃而解。而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能否回到隊伍裡的重要根基。
父母陪伴的順序,應以孩子穩定心緒為優先,並且讓孩子明白「挫敗」在學習中是正常的狀態,如何面對「挫敗」,陪孩子走一段學習之路,是我們與孩子應該學習的重要課題。
ps.與孩子對話的方式,需要透過自身的覺知與理解孩子的恐懼,不以「目標」為導向的對話。想理解更多親子對話的脈絡,可參考底下工作坊的學習路徑。
=====================
【李儀婷的溝通與教養工作坊】
課程總表https://ez2o.com/54ZfT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一日工作坊】
1. 台北場:2018/11/18(日)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6
2. 高雄場:2018/12/15(六)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5
【二日工作坊】
1. 台北場:9/15~9/16 https://ez2o.co/1APEi / 長耳兔主辦
【親子講座】(台北/2hr)
1. 早場:11/11「從依附關係到擺盪的重要」 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7
2. 午場:11/11「改變孩子的五大方法」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8
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諮商心理師親授,10分鐘帶您認識薩提爾的溝通姿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我們會對孩子破口大罵?對伴侶叨叨絮絮說教,委曲求全,或是閃躲一些話題呢?有可能是因為自我價值不足造成的喔!說到 薩提爾 ,大家都會想到冰山 ... ... <看更多>
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親子天下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Sep 24, 2019 -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解答你的「溝通姿態」! ... 做完薩提爾提出的四種基本應對姿態類型測驗,來看看自己是屬於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哪一型? ... <看更多>
薩提爾溝通測驗 在 愛從家開始- 【情境題】小小小測驗@薩提爾Satir Model 的推薦與評價
【情境題】小小小測驗@薩提爾Satir Model 四種薩提爾的溝通模式都介紹完了,今日就黎個【情境題】小小小測驗 ,睇下大家會點回應先 如果你揀A可以按>>>>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