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當我醒來,該怎麼訴說今天?」
.
戲劇老師艾提言受聘教導監獄裡的五名受刑人,藉由表演抒發他們的情緒。受刑人在監獄裡的日子一成不變,隨時處於等待的狀態,等待起床、吃飯、探視、睡覺,反反覆覆。艾提言獲得啟發,他向典獄長提出建議,打算花六個月的時間,訓練五位受刑人,讓他們演出山謬貝特克的戲劇《等待果陀》......
.
真實事件改編的《#抓狂演訓班》,有著特殊又傳奇的故事。電影提到貝特克的劇作《等待果陀》,劇中角色一直等不到果陀現身,卻還是癡癡地等待,呼應的是《抓狂演訓班》的劇情,果陀可以是各種形象的代表,可以是死亡,是希望,是救贖。對艾提言來說,他不在乎受刑人的過去,只在乎當下與未來,艾提言等待的是一個證明自我存在的價值,身為演員與父親的驕傲;對劇中的受刑人來說,透過戲劇演出,讓他們找到對生活的熱情,在尋常的監獄生活外,有了另一種身份,然而,救贖與改變真的會就此來到?一場又一場成功的戲劇演出,能否改變世人對於他們的眼光,翻轉他們走歪的人生?對於亟欲改變監獄文化的典獄長來說,表演是否能讓受刑人變成更好的人?普羅大眾能否用更寬大的心胸接納更生人?對於觀眾來說,觀賞受刑人演出的《等待果陀》,是想要見證「真實且純粹的表演」?或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心胸寬大,願意放下對身份的歧視,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受刑人?
.
《抓狂演訓班》的艾提言、典獄長、受刑人等,都是《等待果陀》裡,苦苦等待果陀現身的角色,不斷地失望,又不斷地跟自己勸說:「果陀(救贖、改變、希望)明天就會來到。」、同時間,他們也是彼此心中的果陀,互有所求,在他人身上尋得一份渴望的肯定。《抓狂演訓班》結尾出現一個令人訝異的劇情轉折,翻轉觀眾與演員、演員與戲劇、老師與受刑人(學生)的關係,戲劇成為現實,反過來向觀眾提問:#果陀今天不會來你要繼續等待嗎?
.
觀賞《抓狂演訓班》前,以為它會是個勵志故事,關於戲劇老師如何感化受刑人,關於受刑人如何在表演裡,找回自信,找到人生第二春。看完電影後,覺得導演像是透過這個故事,訴說人生中難以消弭的徬徨、不安、反反覆覆的矛盾心情:人們為何要日復一日地等待果陀現身?因為等待期間所增生的信念,讓無意義的人生,似乎有了點意義?即便這份意義可能是被浪漫化的想像(想起《千年女優》片中,千代子用一輩子追尋畫家下落的心情)。同樣的,有人選擇不再等待果陀,追求當下的自由,究竟是放下了執念?或是趨向消極呢?
.
果陀現身或不現身,理由有千百萬種,人們選擇繼續等待或不等待果陀,理由同樣也有千百萬種。人生沒有唯一的正確解答,只有永無止盡的自我詰問與反思。
.
《抓狂演訓班》一方面很打動我,幽默風趣的敘事,精湛的演出,峰迴路轉的情節,都讓人看得過癮。劇中的受刑人在經歷藝術的薰陶後,感受到自由與解放的滋味,變得更難以適應牢獄生活(找回自信,重新像個「人」一樣地活著),這樣的轉變其實是很動人的。另一方面,我在觀影過程卻又不斷自問:我該同情受刑人的處境嗎?#表演藝術與個人行為是可以分開來看的嗎?典獄長與艾提言把文化帶入監獄,到底是值得肯定或是過於天真與理想的舉動?直到電影演完,我依然無法給出個答案,只覺得人生(與戲劇)的精彩,好似脫離不了各種荒謬(無解)的情境啊。
.
最後,我好愛俄國清潔員這個角色喔,不在計劃內的人物,卻長出屬於自己的模樣,人生好像也是如此,既定計畫外的變數,有時候反而最令人難忘。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些民眾反應,防疫期間假日要減少外出人擠人,又不能去公有室內場館該怎麼辦? 跟市民朋友介紹新北市文化局推出 #新北市 最大規模視覺藝術盛事「#2020新北市美術家聯展」,在線上正式開展,在家就能享受藝術的薰陶,欣賞名作、體驗「#宅在家看展」,讓家裡瞬間成為有氣質的藝廊。每個藝術品都會在每個人心中生...
「薰陶反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薰陶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薰陶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薰陶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20170131【教育】校園一隅無聲說法人文精神薰陶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薰陶反義 在 好竹出痀崙。』痀崙是指有筍子的外殼,但裡面已被蟲蛀空。歹 ... 的評價
薰陶反義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真的有受過《論語》相關內涵的薰陶,最起碼在行為上一定是如同春風一般很好相處,與人為善,因為他懂得尊重他人,心胸隨時要如同丘壑一般。與人相交,凡事都是把仁和義做得徹底,行得乾淨,而對於利,卻視之如敝屣不予重視,這是因為懂得重視天理、守得住天理的人,人世間的慾望必然淡薄;相反地,只在乎自己的私慾,在處理公務上必然有所疏失,平日注重虛文縟節者,注意地去觀察他,必然會有所發現他原來只是一個浮誇不切實際的人。關於這點,張老師曾經跟我提過:「你還年輕,不善於觀察人性,但是,第一眼很重要,並不光是眼緣好就可以,你還要觀察這個人的第一印象具不具備有讓人家看起來安定、穩重、深沉、祥和,如果有這種特質,基本上這個人的人品不會壞到哪裡去,其他的有些人看起來雖然感覺很乾脆,很果斷,但是,有時卻容易流於自我和固執……」
張老師雖然是一位做學問的人,但卻有自己的風骨和原則,所以我看她平日結交的朋友也都是些令人很尊重的長者,她也曾經說過:「如果說到大事會痛心疾首的人或者看不起世俗煙火味重之人,最起碼這個人還會是一個賢良之人。那什麼是普通人?普羅大眾之中,如果你碰到的朋友整天渾渾噩噩、混世追俗,就不必太過於深處。有一種人千萬不可以交,所做行為散亂、敗俗,完全不顧綱常,此類人絕對要敬而遠之;如果有機會結交到見識、常識、學識異於常人者,所做、所說出類拔萃,完全以道依理做為行事之準則,這類人可以優而擇交,但最起碼如果無法做為優先,若有機會,也可以擇交氣質出眾,不落俗套之人.......」
張老師曾經在中年時,由於她的先生投資失當,也曾經度過一段流離轉徙的日子,數年後再有機會重遇,張老師講了一段話讓我覺得感觸頗深:「無饜之欲,亂之所生,不平之氣,亂之所成。」在往後的日子裡深覺頗為受用,的確也是如此。一個人行走於世,如果容易為境界所感、所侵,而有所失節,這全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德涵養不夠所致,讀過聖賢書,依憑行事,則斷然不會逢低處就澤就濕,擇高處便昂首,真正的君子應該在一切橫逆顛簸之時,仍然毫髮未損於高低。
節錄|尋求立身處世的道理,最基本要從禮開始 https://teacherwang.pse.is/師者第貳冊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薰陶反義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李登輝秘錄
#罕為人知的關鍵歷史
李前總統辭別人世已逾一年。連假還有一天,我想推薦這本《李登輝秘錄》,邀請大家一起回首李前總統與台灣交織的波瀾壯闊人生。
作者河崎真澄先生1987年至今一直在日本《產經新聞》任職,早在1996年首次民選時就來台採訪,2002年到2006年間則擔任台北支局長。長期在台,讓他有機會密切訪問李前總統,取得許多寶貴的口述資料。
河崎先生試圖讓讀者認識更真實的李登輝,藉著他的筆桿,展現了李前總統對政治與處世的思慮,也更完整呈現那些至今依舊牽動台灣社會與國際關係的決策如何產生。
李前總統時常被與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相比,然而兩人對於民主的看法南轅北轍。李光耀曾勸李前總統考慮兩岸統一,李前總統回憶這段往事時回應:
「最重要的是民主化,台灣的前途應該由台灣人自己決定。」
每一次深入了解李登輝前總統時,當年野百合學運的往事歷歷在目。我總是會想,如果當時總統不是他,換成一個對民主與台灣主體並無認同的總統,廣場上是否也會上演鎮壓學生與民眾的悲劇?歷史的結果是否會不同?
本書帶入大量人物對話,讓李前總統的多面性更加鮮活。如果是我們,面對那些抉擇又會怎麼選擇呢?
請容許我邀請各位,透過閱讀,一起感受阿輝伯與台灣歷史的關鍵時刻。
#三種李登輝
李前總統出生於台灣、受日本教育成長,而後加入中國國民黨,並一路成為國民黨的領導者。
作者認為李前總統身上具有三種人格,分別是:
-受日本哲學與基督教信仰影響的李登輝教授
-熟知中華帝王權術的李登輝政治家
-熱愛台灣鄉土的阿輝伯
#李登輝教授
除了為人熟知的武士道精神,李前總統也承恩師柏祐賢教悔,接受西田幾多郎哲學與京都學派薰陶。
李前總統曾說自己當時隻身前往京都帝國大學求學,無親無依,柏老師不僅教導學問,也啟發他關於人生與人如何生存,更給他無比的勇氣與鼓勵。
返台後,李前總統在台大農學院任教,熱烈地講述有關農業改革的內容。他的家族就是大地主,在徵收中失去大量土地。
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走上農業經濟學,並支持農業改革,是因為:「從小總會看到每年拿著禮物來拜訪祖父的佃農,拜託『請今年再讓我耕作』的情景,就想到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公平的事。」
李前總統除了在大學授課,也兼任台灣省農林廳的經濟分析官員。他信奉現場主義,從南到北進行現地調查與農業指導,身穿工作服騎著腳踏車拜訪農家,以扎實的田野資料擘劃農政改革。
#從被憲兵帶走的調查到從政之路
然而,1969年,李前總統在住家遭全副武裝的憲兵帶走,心想可能一去不回,便簽下幾張支票交給伴侶,供家族短期內支用。
李前總統被帶到警備總司令部,每日自一大早便偵訊到深夜,一周之後,無罪飭回。
數年後,李前總統才曉得這個令人驚懼的過程,其實是他受到拔擢,躍入內閣之前的身家調查。
1972年,李前總統入閣擔任負責農業經濟政策的政務委員;然而自此,開啟了在國民黨內四面楚歌、腹背受敵的歷程。
身為戰後台灣最年輕的閣員,同時也是少數的本省人,外省人對於李前總統的嫉妒和不滿與日俱增。
往後,李前總統升任台北市長與台灣省長。省長任內,他尤其發揮現場主義的精神,親自前往水庫等建設工地視察。他說:
「台灣省主席的立場,就是從第一線,讓農業與工業能同時成長的重要任務角色。」
李前總統也應用城市外交經驗,與美國各州擴大交流,這成為日後以農業水產展開貿易與技術等經濟交流的務實外交基礎。
自稱「蔣經國學校畢業生」的李前總統,初繼任總統之時,隨即迎來蔣宋美齡要求暫緩決定主席人選的挑戰。
然而李前總統爭取國民黨內大老,回應蔣宋美齡的挑戰,讓黨內深感蔣宋美齡仗著是蔣介石夫人因而展現出旁若無人的態度,令人反感。最終使李前總統順利取得國民黨黨主席之位。
#阿輝伯與寧靜民主革命
成為總統後,李前總統隨即面臨學生的民主抗議,要求萬年國民大會下台與召開國是會議等四項要求。
李前總統指示內政部長許水德與日本警察官僚請教如何因應大規模抗議活動,並指示一定要遵守建議,避免傷亡。
而後又透過在總統府與學生進行會談,藉由錄影並在廣場播放,讓學生願意相信,和平散去。
面對國民大會改選的問題,李前總統以提供全新住宅與高額退職金作為交換,使國大代表同意退職。他笑著表示:
「當時國民黨非常有錢,當然要把錢用在讓台灣能民主化。」
國大代表改選之後,也就等同可以廢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台灣的民主進程也持續朝總統直選、政黨輪替前進。
邀請大家閱讀此書,了解三種不同的李登輝,想想如何面對中國壓迫下變局中的台灣。
薰陶反義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些民眾反應,防疫期間假日要減少外出人擠人,又不能去公有室內場館該怎麼辦?
跟市民朋友介紹新北市文化局推出 #新北市 最大規模視覺藝術盛事「#2020新北市美術家聯展」,在線上正式開展,在家就能享受藝術的薰陶,欣賞名作、體驗「#宅在家看展」,讓家裡瞬間成為有氣質的藝廊。每個藝術品都會在每個人心中生成不同的意義,像 #侯Sir 在市府的貴賓室裡就掛著一幅畫,畫的是 #侯Sir 的家鄉 #朴子 最美麗的水塔風景,時時刻刻提醒著 #侯Sir 要 #飲水思源 、#莫忘初衷 。希望市民朋友也可以在這次的美術家聯展中找到能激勵自己或特別有感觸的作品,歡迎大家與 #侯Sir 分享。
本屆聯展共有405位藝術家參展,同時加入新北市典藏7位前輩大師經典鉅作,共展出412件作品。當中有許多作品用不同的角度與方式呈現新北市的美,展覽也特別規劃「#藝術引路人」、「#藝術特派員」導覽影片,讓達人帶著大家走進畫室,增加藝術知識。期盼新北市未來能在藝術領域上有更多突破,包括正在新建的 #新北市立美術館,希望帶給民眾更多文藝上的啟發,讓新北市成為美學之都。
#拚防疫也拚市政 #新北好好玩 #安居樂業 #侯友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SVNWhf0JkY/hqdefault.jpg)
薰陶反義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走進湞陽峽,體驗特色風情-在湞陽峽,除了遊覽壯麗的北江風光,你還可以擷取傳統的徽派建築藝術、欣賞古老的蒸汽火車頭,也可在民間藝術館裡欣賞石品畫、英石文化、書畫藝術,談古論今...
湞陽峽古街-是一條帶有文藝氣息的街道。漫步其間,不知不覺間你會覺得這裡的一切都顯得如此的寧靜和愜意。當然,光有文藝氣息又怎麼夠?在古街四周,都散佈著各種娛樂設施,足夠你陶醉其中,樂乎所以。湞陽峽古街更是一條集英德土特產、金煌瓷坊、手工藝品、親子手繪彩繪館、奇石展廳等於一體的特色古街區。閒暇時,停下腳步來親手做一件手工藝術品,一定會值得珍藏。古街的建築更是讓人欽佩。不管是臨街的商鋪,還是獨領風騷的一座祠堂,都充滿著濃濃的古建築味道,讓你不經意間感受到這裡的舒適。
奇石廣場-這裡除了有古街,更有一個廣場!純白色的外牆,頗有小清新的氣息。奇石廣場內擺放著許多的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置身其中,一定會被濃厚的歷史文化所薰陶。
湞陽峽藝術館-除此之外,如果你想要瞭解更多關於藝術的東西... 這裡倒是真有一個藝術館,光在外面看就已經藝術感滿滿。館內更是擺設著很多的藝術品,看過之後你會不會感慨藝術的偉大與神奇呢?
火車頭-如果藝術館是你不感興趣的,這列極具歷史意義和收藏價值的火車,一定會吸引你的眼球! 站在火車旁邊,似乎有種神奇的力量,強行帶你穿越時空,領略火車成長的歷史!當然,這般可愛而復古的火車,你大可以來一張合照呢。
嘗地道盛宴,品原生態美食-湞陽峽很大,大到你可以遊玩一整天;湞陽峽很小,小到遊船一圈就飽覽景色。如果愛上這樣的一個地方,那也不要錯過這裡的地道美食! 這裡的九大簋中餐廳為大家準備了各種豐盛的美食,有英德客家菜、生態美食… 不僅環境誘人,美食更吊胃口!
位於江邊的“四季餐吧“,食尚四季,視覺與美食之旅,景色與美食結合,美景悅目,美食悅心。四季餐吧更是設有露天餐桌,讓你品嘗美食之餘,也可將湞陽峽的美景一同“收入肚中”!
住最美客棧,與星星相伴-要是在想湞陽峽住宿,找一間客棧住下,感受當地的民族特色,也是一件樂事。好比火車客棧,一家低調而奢華的客棧。相比富麗堂皇的大型酒店,火車客棧更熱衷於小規模、私密和低調,建築風格力求簡約、環保,儘量貼近本地文化特色格調,在這裡住一晚,絕對讓你讓體會到什麼叫最純粹的生活。
擁有無敵私家花園的九號驛站,四周都是鮮花與嫩草,像極了一座御花園。客棧內的房間也是力求簡約,一床,一桌,一椅... 隨時簡單,卻絲毫不單調,反而會給你一種坦然的感覺呢。
恰青春客棧,顧名思義就是彰顯青春的客棧。木質的裝修,搭配滿是青春氣息的鮮花,似乎告訴人們,來這裡就能回到年少的模樣。這裡除了室外給你小清新的感覺,室內的每一間房間也都充滿青春的氣息。如果你想回憶點青蔥歲月發生的趣事,不妨在這裡住一晚,體會當初的味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AqrwaBg6pQ/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zYgHIX0-qOTkJkbEUMEmkDweAhQ)
薰陶反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金工創作展 廖偉淇專訪
實習主持人: 吳政頡
(世新大學-公共關系暨廣告學系)
拙納自在,心空無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金工創作過程中,鍛敲工藝技法的運用,常會使用到許多專業的工具及設備,當中還需對於材料科學、物理及化學,彼此間產生的原理變化有相當的理解,這也包涵在創作時,對金屬材料造形構成的重要因素。
金工創作者—廖偉淇把鍛敲當作修鍊手與心的工具,金屬從全平面到立體蜿蜒,他將創作時律動的肢體與心意合而為一,透過形而下—身體勞動的創作過程完成作品,再經由作品的呈現,傳達出形而上精神層次的心靈感受,達成身心合一的融合境界,也提升工藝創作的精神層次。總是全心地投入創作,廖偉淇在謙虛中學習並體驗,就像是一位虔心修習的僧侶,在藝術的世界之中修練,探究真善美的境界。
浸心在萬物與自然之間
週末的休閒時光,廖偉淇經常與家人出遊,往返臺北文山區附近的山林中,他特別喜愛在散步時,享受在大自然中放鬆的愉快感受,他試著去感受那空氣裡,因各種花草植物、土壤、山石,伴隨著風所帶來的豐富生機。每當靜心在自然之中,由山林間所帶來的各種感官經驗,不僅使廖偉淇的心境產生變化,對於萬物的空間讓他更覺親近,不禁忘卻時間的步伐。如此的存在感受,就像專注投入創作時的心境,專注體察週遭環境帶來的感官體驗,成為廖偉淇閱讀大自然詩歌的線索,閱讀這些詩歌的感動,也體現於他的想像力當中,成為日後作品造形的基礎。
這些藉由大自然空間誕生的感官詩歌,將廖偉淇的想像加以轉化,再運用鍛敲工藝來敲塑作品,在千錘百鍊的金屬鍛造工法裡,虔心來表達他得之於大自然的感受。經過金工敲塑創作的完成及自述,廖偉淇也希望從作品的造形來映照觀者,去反映人們內在的美感精神。
萬物之於廖偉淇—是生命共同體,對一草、一花、一木及一切的眾生,都生起同理心,需以真心對待,對於萬物都能夠感同身受的話,內在的慈悲之門就悄悄的開啟了。我們也從此可見,他以「感恩惜福」的生命哲學,來領受空間中更親近萬物的存在。
談到創作中使用的鍛敲造形技法,廖偉淇必需不斷反覆將金屬材料運用高溫來退火,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特性,接著再操作許多的鎚塑工具,反覆敲鎚材料來塑形,使敲鎚受力之處延展,變長變薄或收縮變厚緊密,其中反覆的鍛造工藝過程,考驗著創作者對於技術原理的科學理解,以及協調肌肉的肢體運動經驗。
從原生藝術到禪藝美學
法國藝術家尚•杜布菲(Jean Philippe Arthur Dubuffet)拋開了傳統的美學標準,他認為繪畫、雕塑及工藝等創作,皆來自創作者對於事物的強烈感受,過程完全始於創作者自己內在的動力,盡可能地不模仿,依賴古典、傳統藝術,及減少受流行與文化的訓練與薰陶。多顯現自我的心靈的創作特徵與自發性、神秘性及非商業性,形式上並非於描寫外在世界的敘述性,而多是著重於創作者的內心一面。因此尚•杜布菲提倡出著名的藝術運動Art Brut「原生藝術」。
日本學者鈴木大拙提出「禪」是一種神秘主義,認為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超越者,宇宙中存在著一種具有超越性的普遍理性。無論藝術家作品所選擇媒材、形式與表現,這都是創作者一種觀念的延伸,脫離神秘主義的曖昧差異之後,東西方文化對於禪的藝術詮釋,仍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創作的精神關照。
當下即是的禪藝
的內心態度決定其對應之關係,常受到爭議的是禪思維過於抽象,如同以「空」來解釋虛實之間的對應關係,無法以科學的依據衡量而辯證定論。
「即使一切皆空,但也不等於虛無。」廖偉淇表示:這是其所形成的觀念真實存於人們腦海之中,創作者藉由生活行動、創作過程、作品的產出呈現等等.....任何形式所呈現的都是禪思語彙所傳達「當下即是」的美學精神與體驗。對於他來說,這種「空」本身並非是一種什麼都沒有的情況,而是代表另一種精神層次的參悟本質。
廖偉淇簡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班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藝術學士畢
個展紀錄:
2016 「拙納自在」廖偉淇工藝創作個展,新北市板橋,致理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2015 「恩喆洁金工木印」廖偉淇金工個展,臺北市,亞典藝術空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hmhZUO0ZvE/hqdefault.jpg)
薰陶反義 在 薰陶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薰陶 同義詞- Kusha. 薰陶的意思、注音、相似詞(近義)、相反詞(反義)、英文翻譯。 薰陶的意思是:熏染陶冶。 比喻因為經常和某些人物或環境相接觸, 而使人在思想、性格 ... ... <看更多>
薰陶反義 在 薰陶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薰陶 同義詞- Kusha. 薰陶的意思、注音、相似詞(近義)、相反詞(反義)、英文翻譯。 薰陶的意思是:熏染陶冶。 比喻因為經常和某些人物或環境相接觸, 而使人在思想、性格&nbsp;... ... <看更多>
薰陶反義 在 薰陶意思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薰陶 同義詞- Kusha. 薰陶的意思、注音、相似詞(近義)、相反詞(反義)、英文翻譯。 薰陶的意思是:熏染陶冶。 比喻因為經常和某些人物或環境相接觸, 而使人在思想、性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