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注意】訴說四十年光影路 導演關錦鵬:選擇繼續在香港拍下去📌全文:https://bit.ly/2Q9DgBf
這星期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了《阮玲玉》修復導演版,導演兼是屆「焦點影人」關錦鵬出席映後座談,訴說近四十年的光影路。
問到關錦鵬如何看香港電影的未來,他似乎還是抱有希望。他堅持道:「我會選擇繼續在香港拍戲。」期望往後以小本製作形式,繼續拍更多香港的故事。
- - -
《明周文化》推介:
最壞時代有最好的創作 導演黃修平:成為多一分堅持的理由
https://bit.ly/39HWkh3
李小龍遺作《無音簫》將搬上熒幕 率先專訪幕後功臣、港生企業家Jason Kothari
https://bit.ly/3rLSFVx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電影 #關錦鵬 #阮玲玉 #胭脂扣 #愈快樂愈墮落 #藍宇 #我就是我
藍宇 香港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某段時間開始,臺灣有人開始說「大陸電影越來越強,臺灣要被追上了」
後來加碼變成「臺灣電影完全輸給大陸了」
前幾年,甚至有人說「大陸不准報名參加金馬獎,金馬獎完蛋了」。
風向吹了好多年,大多數人都自我懷疑,覺得臺灣電影已經不行了。
結果今年臺灣電影大爆發。
我進戲院看了好幾部臺灣電影,每一部都值回票價。
尤其是《怪胎》和《消失的情人節》,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歡。
進場看臺灣電影,已經不必再用「支持國片」的心態去看了。
進場看臺灣電影,因為它是好電影。就這麼簡單。
跟全世界的電影比較,臺灣電影有足夠的競爭力。
而今晚,金馬獎也證明自己,依然是全華語世界最自由的電影獎。
今晚的金馬,敢頒獎給描繪反送中運動的香港電影《夜更》。
今晚的金馬,敢頒獎給紀錄中國廣東烏坎村村民群起抗議貪官非法買賣土地的紀錄片《迷航》。
金馬獎的頒獎人、得獎人,不用害怕講了反抗極權的言論,會造成直播被迫中斷。
金馬獎開放任何題材的電影來競爭。
金馬獎不會審查電影人的政治傾向。
臺灣的金馬獎,不怕臺灣電影被比下去,不怕任何敏感題材,不封殺任何人、任何國家。
你有本事拍好電影,都歡迎你來報名。你不來報名,那是你的損失。
20年前,臺灣的金馬獎就敢頒獎給中國電影《藍宇》。過了20年。中國政府還不敢讓中國人看《藍宇》。
最自由的金馬獎,最開放競爭的金馬獎,自然是最難拿的華語電影獎。
我承認,如果要比財大氣粗,是中國比較厲害。如果要比浮誇做作,是中國更勝一籌。
但金馬獎敢頒金雞百花不敢頒的獎,金馬影展敢播中國不敢播的電影。
金馬能做到的自由、自由公平競爭,中國遠遠做不到。
中國有中國的強項,臺灣有臺灣的優勢。
我是臺灣人,我對臺灣的自由感到驕傲,我對臺灣社會充滿感謝。
更感謝在艱困環境裡,不放棄創作、不放棄表演、不放棄自由的每一個電影工作者。
我們不必小看自己,因為我們是好國好民。
藍宇 香港 在 李瑾倫 動物和商店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一年還有另一件事讓我投注很多心力在其中的,就是學習「靈魂反應療法(Spiritual Response Therapy)」,這或許是我人生中第一堂這麼津津有味又這麼認真學習的課,讓周圍的朋友吃為什麼會去學這堂課是因為我目睹這個療法給予ㄤ包的幫助,牠在非常平安的狀態下與我道別,ㄤ包離開時的容顏溫柔得讓我感動。
SRT學習之後(這是一堂學不完的課),讓我對於創世神寬廣的愛(那個愛的源頭)有更加的理解和可以用更廣的角度去思考關於「與神一起」這件事情。也啟動了我對許多以前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持續的認知和感受,「啊,原來是這樣的啊」我內心有難以言喻的喜悅。
冥想也是一個有趣的發現,有一天我忽然發現那是怎麼一回事了。大家問「你看到東西嗎?」「你聽到聲音嗎?」然後我就笑了,因為那也是我曾經想問的問題。但原來所有的靈性追尋的路徑都會長出自己的風格。
關於冥想,我只能回答:「目前的感覺就是非常舒服處在一個狀態當中,也捨不得睜開眼睛和離開。」
但這卻是非常個人的狀態,一個由心產生的路徑。最清楚看過的一個景色就是深藍宇宙星際與閃耀繁星。在裡面我一直想再看清楚一點再看清楚一點。
這個追尋沒有深度限制,宇宙每一秒都在更新狀態,而它的可能性讓我非常著迷。用到實際生活,曾經問老師如何判別我當下的話語和行為是對的呢?生氣也會傷人,但要不生氣不傷人嗎?
原來原則非常簡單,就是「想想當你講這句話、做這件事是不是來自於愛」,因為在神裡只有愛而已,人生的目的是喜悅。
這個話匣子打開會講不完(但其實這並不適合討論)。我是來邀課的,不是邀SRT課,是邀8/9那天(星期日)會有一堂由SRT老師Shirlyn帶領的「聯繫大自然」課,這堂課會在灰灰基地美術館用線上的方式與台北的教室同步和老師上課(老師在香港),她帶領大家如何來「聯繫大自然」。
臨沂街老家的路口有一棵大榕樹,我每次回家都會跟祂對望並且講話,很希望在這堂課之後,我會找到一個與樹對話的練習方法。
這一年因緣際會我也接觸到很多礦石,也很想練習和礦石對話。
但是不是真的如我願呢?我想練習和驗證永遠都是學習這些能力的唯一方法。
詳細課程內容請看下面附的連結「8/9 的聯繫大自然的生命力」那一段(很抱歉目前已經沒有早鳥價),灰灰基地目前還可以容納三個名額,台北的話應該還有一些空位。
若有興趣一起加入,要在灰灰基地和我一起上課的朋友記得註明「在高雄上課」。
希望地球和生命更美更好,是推動這堂課的唯一理由。
聯繫大自然課報名連如下(但高雄報名的朋友請先和我確認一下這三個名額是不是還在喔)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GZYfk_gYLOPWyUQYBPN6nmft5I3CxaBMVaKzv_Fn5rdPOUA/viewform
如果你有興趣知道更多SRT資訊
歷史:https://spiritualresponse.org/history/
SRA協會:https://spiritualrespon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