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事務所_東西礦區選前之夜,東區東區旗開得勝!
今晚要分享的作品是藝術家曾熙凱X臺灣礦物學者黃克峻,走在最天然的「礦物園」地質地景,為什麼黃鐵礦被稱為愚人金呢?
臺灣黑熊、穿山甲、石虎、帝雉是臺灣最知名的野生動物。但臺灣最知名的礦物有哪些嗎? 大部分的人一定不知道,這就是「礦物園」試圖做的事。
今日很多瀕臨滅絕的生物廣泛受到保護;但在長期的土地教育中,發現礦物學脫隊了,2021年的礦山藝術季,藝術家曾熙凱以礦物園為題,尋求五種礦物,透過五種礦石的特性,再製成五種臺灣稀有動物,二創出屬於金瓜石的神話。
礦物背後都有不同故事的脈絡,例如淡金褐色的黃鐵礦在當地被稱為愚人金,因為外地人來到礦山,容易誤以為是黃金,在地人便會訕笑這件事,這是每一顆礦物背後,仔細探究,一些有趣的發現。
#我們有動物園為什麼不能有礦物園
藉由礦石轉化成耳熟能詳的生物,成為介紹臺灣礦物的載題,例如生鐵礦製成的臺灣帝雉、硫砷銅礦的臺灣黑熊,這些針鐵礦在國際地位跟這些特有種平起平坐,但在教育裡沒有被強調,透過一種童趣轉譯,重新認識臺灣的地質學。
臺灣的礦石其實在國際間具有知名度,晶體保存完整,國外很多研究期刊和地質學封面會採用臺灣礦石的照片。在臺灣,我們知道臺灣有很多動植物的類別;但礦物學的領域是陌生的,針對礦迷,熙凱分享:「完全截然不同的角度,他們可能從能量學、神秘學,甚至是礦物溝通師的領域去探究地質,那是一個對礦石很著迷的社群,我們平常可能接觸不到,但有次克峻老師的線上講座,吸引一堆礦物迷上線旁聽,我們認為現在是一個恰巧的時間點,在藝術季中成為一個槓桿,讓更多人了解礦石文化。」
#礦石質地的創作其實難度很高
礦物的形態與規則是很難被繪製甚至複製,作品的表現手法需要熙凱的藝術專業,質地特性則是依靠克峻老師的地質知識,如何將生物與礦物兩者有意義的組合,讓作品不要不小心成變成輻射照過頭的生物,都是作品必須克服的困境。
#一隻隻礦山產的神獸
外型「仿生物」的礦石,是一隻隻礦山產的神獸,賦予角色個性,我們可能在本山六坑遇到穿山甲、爬茶壺山時遇到帝雉,瞄到勸濟堂後面山溝的臺灣黑熊,甚至是豔遇本山礦場的白海豚等,混合礦物與生物的概念,升級成金瓜石、九份特有的傳說!
保存礦石與地質教育成了延續礦山的策略,礦山藝術季希望讓人們重新理解這座山有過甚麼,透過物證的保存或是轉換說故事的方式,為地方留下延續的可能,畢竟今日標本保存非常有限,但在留存的標本中能有妥善的保存策略是非常迫切的。因此,地質公園建立的概念,不只是為了輔助觀光,而是為了保存這座山最重要的本質,這裡真的不是只有黃金而已。
#礦山藝術季前情提要
今年與好友Jerry 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共同擔任礦山藝術季的宣傳協力,我們分為東西礦區,個別介紹礦隊代表的藝術家。將在9月8日至9月26日展開礦山事務所所長票選,參與投票者將有機會獲得今年「收藏礦山藝術季」的限定贈禮。
#礦山藝術季 #一山一家
#大選之夜東礦區首勝 #記得口訣東區東區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Studio Shikai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哈啾!癢癢!」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蔡秀敏 內容簡介: 繼廣受好評的《感冒救援部隊》、《羅塔和他的朋友們》之後,2019年再以兒童常見的過敏和意外安全為主題,推出專業藥師蔡秀敏撰寫+插畫家林純純繪圖+醫師陳文峯審閱,《哈啾!癢癢!》和《啊!請小心意外小惡魔》 ...
「藝術教育期刊」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藝術教育期刊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教育期刊 在 榮格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藝術教育期刊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藝術教育期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教育期刊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藝術教育期刊 在 藝術教育研究Research in Arts Education 的評價
- 關於藝術教育期刊 在 藝術教育研究期刊:追思創辦人袁汝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藝術教育期刊 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 ... 的評價
藝術教育期刊 在 榮格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免費活動 大家趕快報名起來
連結見留言
因著中元節的到來,全球大疫情的籠罩,面對「哀悼,鬼魂和往生」的議題,我們可以從傳統文化中多探究什麼?又可以觸及心靈中什麼樣的內涵?歡迎參加8/21-9/4合計三場的【傳統的回響系列講座】。
【#哀悼之必要—傳統的回響系列講座2】
主講:#宋文里 老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
日期:2021/8/28(六)14:00-15:30
地點:ZOOM線上活動(額滿為止,報名成功者會收到e-mail線上活動連結通知)
主辦單位:有知心理、心靈工坊
重要說明:
◎ 線上活動以ZOOM進行,並將全程直播與錄影。
◎ 因系統名額有限,活動前收到e-mail線上活動連結通知才算報名成功,再請留意收信。若有問題,可私訊心靈工坊文化FB。
◎ 活動當天13:45 開放登入,敬請及早上線,以免超過限額無法進入。
◎ 活動全程請關閉麥克風及攝影機,若需提問,可在聊天室輸入留言。
◎ 為確保報名者的參與權益,請勿將會議連結傳給未報名者。
講題簡介:
1. 「死」的本意起於哀悼
2. 總是他人的死亡
3. 喪失與哀悼──在自我的世界中,哀悼導致憂鬱(抑鬱)
4. 哀悼與公共的紀念儀式:人類學與心理學觀點
5. 不可言說:沒有悼詞(禱詞)的文化
6. 關聯虛無化,如何慎終追遠?
7. 找回我們的語言
講者簡介:
宋文里
生於1952年,1985年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娥百娜-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博導。
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論述心理學,及其他跨學科專題,如藝術心理學、宗教心理學、美學向度等。這些課程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並轉化為心靈工坊成長學苑的數次講堂。
自從余德慧、余安邦於2009年創立「人文臨床論壇」以來,每一年舉辦時,宋文里無役不與。其中一次,和余德慧討論「療癒」一詞的用法,認為「療遇」(healing encounter)才是「人文臨床」的同義詞。自茲而後,也決意把自己的專業工作界定為「療遇」,並設定其中的兩種立場:施療者/求癒者。
宋文里勤於著述,他的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曾刊載於各種學術期刊及雜誌,這些著作正著手編輯為《宋文里作品集》,目前已出版的是《重讀佛洛伊德》(2018,精選十餘篇佛洛伊德作品,翻譯、評註、加上導論)、《心理學與理心術》(2018,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2020,邁向療遇之途;心理學的下一頁)。
宋文里另也投注不少精力於翻譯學術經典著作,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觀點談教育的本質》(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44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關係的存有》(Kenneth Gergen);《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Sheila McNamee & Kenneth J. Gergen)等專著。
主題閱讀: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宋文里
藝術教育期刊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月旦知識庫 ⭐最新上線
🗒教學案例
1.專家(業)委員會、判斷餘地與法院審查──新趨勢之發展/蕭文生
2.新藥臨床試驗契約──委任或承攬/游進發
3.心房中膈缺損關閉器之人體試驗:合夥契約無效乎?—評台灣高等法院99年度重上字第386號民事判決/邱慧洳
4.內外有別──最高行政法院108年判字第73號行政判決/楊懷智
5.專案進口──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2181號判決/黃梅君
📚期刊
1.TAIWAN EPIDEMIOLOGY BULLETIN 37卷11期(2021.06.08)
2.管理學報38卷2期(2021.06)
3.奇美醫訊133期(2021.06)
4.中國地方自治74卷5期(2021.05)
5.疫情報導37卷10期(2021.05)
📑精選文獻
1.任意規定--自治的任意或任意的預設/簡資修
2.The Complete John Grisham/許淑媛
3.如何理解鑑定之證據方法──因應國民法官制度之挑戰(上)/廖建瑜
4.性罪犯再犯危險評估與Static-99之本土化轉置/林順昌
5.宣導國粹/楊崇森
📕論著
1.視覺藝術教育概論/吳正雄
2.發展性社會工作:與社會創新的對話/周鎮忠等
3.客家話分布格局與形成年代:宏觀與微觀的探討/吳中杰
4.X人執照/蔡金燕、楊允辰
5.童年與家是愛的起點/吳塵、戴秉珊
🌐月旦知識庫 www.lawdata.com.tw
🔥最新購點優惠
http://qr.angle.tw/dzl
🔥另加入 #月旦講座 會員,限時活動享知識庫3,000點及其他好禮。 詳情👉
http://qr.angle.tw/m7v
藝術教育期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哈啾!癢癢!」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蔡秀敏
內容簡介:
繼廣受好評的《感冒救援部隊》、《羅塔和他的朋友們》之後,2019年再以兒童常見的過敏和意外安全為主題,推出專業藥師蔡秀敏撰寫+插畫家林純純繪圖+醫師陳文峯審閱,《哈啾!癢癢!》和《啊!請小心意外小惡魔》
森林裡噴嚏聲不斷,還有許多動物發生好癢、好癢的症狀,他們是怎麼了?
原來他們都有過敏的問題。
你也曾經發生過這些情形嗎?
你知道什麼是過敏體質嗎?
怎樣才能減少過敏發生呢?
過敏是許多人曾有過的症狀,有些人天生體質如此、有些人在特定環境下或接觸下才會發作。過敏輕微的只是身體局部發癢紅腫,少數嚴重的人,甚至會造成全身性的過敏性休克。
《哈啾!癢癢!》把過敏常見的症狀和發生原因,藉由動物們巧妙的傳達,讓讀者能感同身受過敏的不便,了解如何防範過敏原,減少過敏發生。
作者介紹:蔡秀敏
台北婕登藥局負責藥師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藥學系畢業
106年優良教學雙認證藥局藥師
台北市藥師公會校園防毒宣導方案講師
台北市衛生局內湖社區健康生活方案講師
平日工作時是位藥師,卻最討厭吃藥;授課分享時是位說故事及手繪書講師,卻最想當學生;喜愛畫畫、閱讀、說故事、旅遊、到處吃喝玩樂。
出版繪本有《哈啾,好癢!》、《感冒救援部隊》、《羅塔她的朋友們》、《沒關係》、《12個插畫家的台灣風情地圖》(合著)。
繪者介紹:林純純
貓科,雙子座。專業插畫家、飾品創作。看到人類善待動物、老人、小孩會感動。
圖畫書:《有你真好》、《是誰偷走了月亮》、《冠軍蟋蟀》、《我是奇異的水果》、《棕貓阿獴》、《飛翔在夜裡的小燈籠》、《大自然的心聲》、《童顏童語.愛在藝起,繪本系列》、《成語故事》等。
小說散文插圖:《爸爸的十六封信》、《大燈籠vs.小星燈》。
獎項紀錄:兩屆教育廳插畫金書獎、圖畫書三度入選好書大家讀
其他:插畫作品散見於期刊報章雜誌、數次插畫&裝置藝術聯展、飾品創作、為天母隱山丘創意街區活動畫街區明信片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1RXSXDJCR8/hqdefault.jpg)
藝術教育期刊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志蓮淨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佛教志蓮幼兒院、佛教志蓮中學、志蓮淨苑文化部、志蓮淨苑夜書院、志蓮淨苑圖書館。此外,志蓮淨苑亦定期舉行法會。院址位於香港九龍上元嶺志蓮道五號,寺堂以仿唐代原木結構建築為特色,與周邊的斧山公園及南蓮園池結合為大型的仿唐建築群,是香港的特色建築及景點之一。志蓮淨苑亦是香港唯一的「女眾十方叢林」,為從各地而來的各方女高僧提供修道場所。1934年由葦庵法師和覺一法師,在藍昌源等居士協助下,成立一所佛教女眾十方叢林,作為供僧侶清修的場地。由於大量難民隨著國共內戰影響而湧入香港,不少聚居於黃大仙及鑽石山一帶的木屋區,社會福利服務的需求甚大,志蓮淨苑於1948年開辦義學為貧窮兒童提供教育機會。1957年開辦非牟利的孤兒院及安老院,收容貧苦無依。1988年5月,香港政府因興建大老山隧道而清拆志蓮淨苑及周邊的木屋區,政府的市區重整計劃及熱心人士的支持(特別是藝術界及演藝界的積極參與),造就了志蓮淨苑的重建計劃,首先重建護理安老院、志蓮中心,隨著是佛寺、學校、蓮苑等。志蓮淨苑的重建工程於1989年展開,全部重建工程於2000年5月18日完竣,並正式落成啟用。志蓮淨苑的殿堂是以中國唐代傳統木構建築為藍本,採用天然建材,殿堂的木構件,均以榫接方式結合,不須使用釘子,比例和諧優美。殿堂供奉的佛菩薩像依據佛經描述,參照盛唐造像風格,厚重端麗,其造型、手印、執持法器各異,彰顯諸佛菩薩特有的願力和德行。整個殿堂南、東、西邊設三個大門,分別是「山門」、「東門」及「西門」。整體建築佈局為「三進三重門一院」:
• 第一進(闊66米,深36米):山門/蓮池/長明燈/長廊/天王殿/鐘樓/鼓樓
• 第二進:大雄殿/客堂/藥師殿/祖堂/觀音殿/臥佛殿/淨土經變圖
• 第三進:葦公紀念堂/五觀堂/法堂/藏經樓/方丈室/念佛堂
• 一院:萬佛塔
志蓮淨苑以盛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北「觀無量壽經變」圖作為佛寺設計規劃藍本,以中軸線為主體佈局,呈現對稱、均衡的唐代建築風格。小部份的建築手法亦採日本「和樣」形式。全棟建築物完全以檜木打造,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手造木構建築群。「西方淨土變」又稱「阿彌陀經變」,估計是敦煌石窟最早出現的經變之一,所謂「經變」,即是把佛經的內容「變」成圖畫,甚至雕塑的尊像,「西方淨土變」就是以圖畫來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為配合‘志蓮’的古樸設計,不少樹木有數以百年計樹齡,其中更有兩棵羅漢松是由湖南移植來港二千年以上,大大小小的樹木姿態各異、妙趣橫生。而整個寺院內的木窗,亦以獨特設計,窗內的木條以菱型擺放,據悉亦能阻隔雨水的進入,卻無損涼風飄送入內。無論看植物、建築、古園林設計,亦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在護理安老方面,經五年重建和擴建,志蓮護理安老院成為全港最大的護理安老院,共可容納三百五十多位長者。並有日間護理中心及物理治療中心。可見志蓮淨苑在弘法利生各方面,均積極投入,蓬勃開展。1982年得到董事會主席王澤長積極支持,又開辦了達一萬平方英尺的志蓮圖書館,現時館內藏有佛學、哲學、建築及藝術書籍四萬餘冊,並公開提供圖書借閱、期刊閱覽及佛學資料查詢等服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ItP1DFgt0s/hqdefault.jpg)
藝術教育期刊 在 藝術教育研究期刊:追思創辦人袁汝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華人 藝術教育 田野研究的先行者、卓越的 藝術教育 學者、兩岸 藝術教育 學術交流的重要推動者袁汝儀教授,于2016年2月10日23點50分在臺北仙逝, ... ... <看更多>
藝術教育期刊 在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題庫 ... 的推薦與評價
(3)拿自己寫的期刊論文內文重複使用,一字不漏地複製先前文章之內容文字與構想 ... (1)模仿同學的美術作業,而且畫得一模一樣。 (2)模仿同學寫的電影觀賞心得文章脈絡 ... ... <看更多>
藝術教育期刊 在 藝術教育研究Research in Arts Educ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徵稿範圍:本期刊以藝術教育為關注焦點,徵稿範圍包 括視覺藝術教育、音樂教育、舞蹈教育、戲劇教育、設 計教育、藝術行政教育、藝術科技教育、美學教育、美 術史教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