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香港的家書》
旺角街頭,又見黑衣、又見烽煙。
831,半年了,還忘不了嗎?
清楚記得,半年前那夜...
銅鑼灣某酒樓的宴會,主人家焦急萬分,因為港島各區交通呈現癱瘓狀態,大半賓客未能出席。
我獨個兒坐在靠街的落地玻璃旁,眼下一批又一批防暴從灣仔向銅鑼灣方向推進,沿著電車路不停施放催淚彈,崇光百貨一帶煙霧瀰漫。
另一邊廂,三個黑衣人攙扶著受傷的夥伴,向駱克道宕跌奔逃...
晚上返抵家門,從電視新聞看到警察衝入地鐵車廂的恐怖景像,更加令我不能置信.....
這不是亂世,這是末世。
* * * * * * * * * * *
威基基海灘。
晴空萬里、清風送爽。
大約十八、十九年前吧,我第一次踏足夏威夷。
戴上夏威夷Aloha花環,隨後的節目,就是參觀「美國海軍阿里桑拿號戰艦紀念館」。
也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沉沒戰艦的遺址,一些退役老兵在現場講解這段歷史、和遊客微笑合照。
原來,沉沒了超過半世紀的戰艦,仍然有數十萬加侖燃油困在殘骸裏面,每天一滴、一滴緩慢滲漏,時至今日從不間斷。
當地人稱之為「黑色眼淚」(只要在youtube打"Black Tears Arizona"就有很多介紹) ,這不是掉下的眼淚,而是上升的眼淚。
曾經有科學家、環保人士對這個現象提出異議,但從沒有人有膽量決定,去海底修復這艘仍然有逾千具遺體在裏面的戰艦殘骸。
老兵解釋,他們要保存的,不是仇恨,是記憶。
要世世代代永不忘記這歷史的傷口。
不能忘記!
* * * * * * * * * * * *
721元朗,在市民淒厲求救聲中,兩個當值警員轉身離去...
831太子,警員衝入地鐵車廂不分青紅皂白攻擊無辜市民。
到目前為止,個人不相信事件中有人死亡。
但沒有人死亡,就可以掩蓋這些曾經發生的駭人暴行?
林鄭月娥作為領導香港的人,為了一己私慾,完全不設法撫平香港人這些傷口,反而加倍縱容、鼓勵警方胡作非為,以確保她能繼續摧毀香港。
再刺眼的催淚煙,縱使能令我們淚水變黑,也不會令我們忘記。
「半年群盜誅七百 誰信家書藏九千」
初中時讀過蘇東坡詩集的其中這句,今天我用白話文作新解:
半年來,賣港賊出盡辦法要毒害七百萬香港人。
但只要我一息尚存,必定會繼續寫,一封家書、百封家書....直至九千封。
李懂媽
#不能忘記
蘇東坡詩集 在 李懂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給香港的家書》
旺角街頭,又見黑衣、又見烽煙。
831,半年了,還忘不了嗎?
清楚記得,半年前那夜...
銅鑼灣某酒樓的宴會,主人家焦急萬分,因為港島各區交通呈現癱瘓狀態,大半賓客未能出席。
我獨個兒坐在靠街的落地玻璃旁,眼下一批又一批防暴從灣仔向銅鑼灣方向推進,沿著電車路不停施放催淚彈,崇光百貨一帶煙霧瀰漫。
另一邊廂,三個黑衣人攙扶著受傷的夥伴,向駱克道宕跌奔逃...
晚上返抵家門,從電視新聞看到警察衝入地鐵車廂的恐怖景像,更加令我不能置信.....
這不是亂世,這是末世。
* * * * * * * * * * *
威基基海灘。
晴空萬里、清風送爽。
大約十八、十九年前吧,我第一次踏足夏威夷。
戴上夏威夷Aloha花環,隨後的節目,就是參觀「美國海軍阿里桑拿號戰艦紀念館」。
也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沉沒戰艦的遺址,一些退役老兵在現場講解這段歷史、和遊客微笑合照。
原來,沉沒了超過半世紀的戰艦,仍然有數十萬加侖燃油困在殘骸裏面,每天一滴、一滴緩慢滲漏,時至今日從不間斷。
當地人稱之為「黑色眼淚」(只要在youtube打"Black Tears Arizona"就有很多介紹) ,這不是掉下的眼淚,而是上升的眼淚。
曾經有科學家、環保人士對這個現象提出異議,但從沒有人有膽量決定,去海底修復這艘仍然有逾千具遺體在裏面的戰艦殘骸。
老兵解釋,他們要保存的,不是仇恨,是記憶。
要世世代代永不忘記這歷史的傷口。
不能忘記!
* * * * * * * * * * * *
721元朗,在市民淒厲求救聲中,兩個當值警員轉身離去...
831太子,警員衝入地鐵車廂不分青紅皂白攻擊無辜市民。
到目前為止,個人不相信事件中有人死亡。
但沒有人死亡,就可以掩蓋這些曾經發生的駭人暴行?
林鄭月娥作為領導香港的人,為了一己私慾,完全不設法撫平香港人這些傷口,反而加倍縱容、鼓勵警方胡作非為,以確保她能繼續摧毀香港。
再刺眼的催淚煙,縱使能令我們淚水變黑,也不會令我們忘記。
「半年群盜誅七百 誰信家書藏九千」
初中時讀過蘇東坡詩集的其中這句,今天我用白話文作新解:
半年來,賣港賊出盡辦法要毒害七百萬香港人。
但只要我一息尚存,必定會繼續寫,一封家書、百封家書....直至九千封。
李懂媽
#不能忘記
蘇東坡詩集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去吧?以後我們別再跟他玩,達文哥哥!」
「今天叫你在我家裡看畫報,你偏要來這裡,和這些畜生淘氣!」
看以上的小說對話,你覺得這是哪個年代、在何時出版的小說?是民初的上海,還是戰後的臺灣嗎?
居然是日治時代的臺灣。
日治時代有許多違反一般人直覺的故事,例如這本小說,便教人驚奇:「台灣人當時不是講日語或台語嗎?這種北京話的小說怎麼看得懂?」
八卦板問卦「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懂北京話嗎?」回文第二彈:當時的台灣人雖然「聽不懂」北京話,但是卻有可能「讀懂」北京話。
前情提要:
https://www.facebook.com/…/a.450982404989…/2107821162638733/
今天要講的是續篇,「日治時代的台灣人,讀得懂北京話嗎?」
前文曾經談到,當時的台灣人大多是無法聽懂北京話的;但是相當弔詭的,卻很可能「讀懂」北京話。
這歸功於強大的工具:「漢字」。
語言不通,照樣能用漢字來溝通,這不能不說是語言學的奇蹟,一輩子使用拼音文字的歪果仁,大概會覺得匪夷所思吧。
1893年,唐景崧成立牡丹吟社,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有全臺影響力的詩社。社員五花八門,有像唐大人這樣的「東漂」來台游宦之士,也有臺籍在地詩人等,總共百餘名。
唐景崧是廣西人,社員之一的丘逢甲是客家人,其他社員顯然還有臺灣閩南人,大家聚會的時候那個南腔北調、雞同鴨講,就不用說多熱鬧了。
但是大家照樣以詩文會友,你唱我和,我出上聯你對下,只有遠傳沒有距離。
時光飛逝,阿本仔來到臺灣後,雖然一開始發現台灣人居然不懂北京話而忍不住學董志成綜藝摔,但還好有一樣工具是大家都會用的,就是漢文。
列舉幾本吾家收藏的日本漢文教材。
日本人也愛蘇東坡。大槻徹心:《詳解蘇東坡詩集》
https://reurl.cc/9R0Ea
研究中國古詩。
https://reurl.cc/q0adE
來,第一次不要怕,老師讓你詩。森川竹磎:《初等詩作法》
https://reurl.cc/x6eZz
詩句旁邊那個像蚯蚓一樣*活*力*四*射的符號,是日本吟詩的記號
https://reurl.cc/r6k8Z
你今天吟了嗎?不只桂格人蔘可以養氣,每天吟詩一下也可以喔~
山田準:《漢詩吟詠養氣集》
https://reurl.cc/z6Oz0
把這些書拿去給統派看,他們一定會超興奮,引以為傲說:你看!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小日本也知道要學唐詩!殊不知這些東西剛好打了他們最愛講的「你用中國字就是中國人」的臉,好腫哭哭。
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後,曾有一度學漢文的風氣大盛,所以很多來台官員、軍官讀寫漢文都沒問題。不要說官員了,這是我收藏的一個日籍上等兵1895年征臺日記,裡面有一半是漢字。
https://i.imgur.com/jFx8xQn.jpg
正因如此,1900年臺灣總督府才成立「揚文會」,獎勵臺灣文人,用漢文來籠絡臺灣士紳階級。
https://reurl.cc/ka9Lr
1907年,林獻堂在日本旅行時,聽說他的偶像梁啟超也來了。梁啟超是清末改革的大將,而林獻堂相當關心清國局勢,對於梁兄這號人物的崇拜之情,自然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本來到處找他找不到,後來意外發現,梁啟超有這麼巧根本和自己住同一家旅館,於是便邀請會面。
兩人相見,默然無語,並不是因為兩人眉眼傳情無聲勝有聲,而是梁啟超只會講粵語,林獻堂只會講臺語,語言完全不通。無法溝通怎麼辦?臺灣民主運動史居然在剛開始的初始關卡就卡關了啊!!林獻堂不想當十里坡劍神啊!!
是的,外掛程式又出現了,「漢字」。
兩人只好使用寫字加超級比一比的方式進行交流。
一番筆談,從此決定林獻堂走上支持溫和改革派的路線。
時間快轉,臺灣的新文學運動開始了,
張我軍說:「舊文學只是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
連雅堂:「喝!什麼叫破舊殿堂!想決鬥嗎?」
「不是,我是說你們太注重形式,寫的東西都似是而非....」
「什麼叫做都似是而非!你又要決鬥了嗎!!」
後來新文學陣營也分成兩派,「北京話文」與「臺灣話文」,決鬥來決鬥去,誰也無法完全說服誰。
但是各自產出了大量作品,直到臺灣日文文學的崛起,加上政策取消報刊漢文欄,臺灣的漢語新文學之爭才不了了之。
但是,從當時賴和的作品、《臺灣民報》的文字來看,當時若不是刻意標榜「臺灣話文」或「民間文學」的作品,其實都傾向北京話文,也就是對中國五四白話文運動後作品的模仿。
加上當時台灣人其實也用中國民初的課本學漢文、讀中國近現代的白話文小說,知識份子對北京話文要一無所知,我想是不可能的。
https://reurl.cc/l7n79
最有力的證據是,1940年代有一個作家叫吳漫沙,他是從中國來經商的,但是後來生意失敗滯留臺灣,在不懂日文的狀況下只好寫漢文小說餬口。你猜怎麼著?他的小說在當時大受歡迎,暢銷到讓人羨慕忌妒咬指甲。如果當時臺灣人讀不懂北京話文,他的書要怎麼暢銷?
吳漫沙《黎明之歌》,1942年
https://i.imgur.com/MvilAWD.jpg
最後做個總結,日治時代的台灣人能不能「讀懂」北京話?
在日治前期,五四運動尚未開始,中、日、臺三地都讀寫文言文,溝通沒有問題。
五四運動之後,影響力衝擊了臺灣文學界,開始有人引進、摹寫北京話文的理論與作品,雖然用在地的語言讀有點卡卡的,但還算讀得懂。
到日治中後期,楊逵、呂赫若、龍瑛宗等臺籍日文作家崛起,臺灣新文學界成為用日文較勁的運動場,北京話文成為通俗文學的表現工具。
台灣人雖能讀,但並不見得能複製北京話文的文風語氣,因此在戰後有一段時間,只識寫文言文和日文的臺灣作家,才陷入「失語」的狀況。
蘇東坡詩集 在 蘇軾一生中最有智慧的12首詩詞,不讀不懂談何人生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免費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9Tah6gvp-TY382FBQsU2w?view_as=subscriber三更有夢書當枕,千里懷人月在峰,深夜讀書陪你度過 ... ... <看更多>
蘇東坡詩集 在 蘇軾的20首詩,道盡人生處世規則,看懂的人有福了【曉書說】 的推薦與評價
纪录片《 苏东坡 》6集第二集:一蓑烟雨 · 蘇軾最有意思的10首詩,道破了人間萬事,不過如此!【深夜讀書】 · 正月初五迎財神,有3件事千萬不能做! · 蔣勳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