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92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
(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法國《世界報》以「非常有用的白痴」來形容斯諾和某些特定的中國境外人士,真是恰當和妙於形容。「白痴」是指這些人很天真,容易輕信,不過就不是懷有個人利益目的去扭曲事實。「非常有用」是因為這些人沒有明顯的中共背景,不屬於中共宣傳機器中人,故較有公信力。中共數十年來,儘管在世界各地辦了許多隱性的「外宣」,但組織上、財務上隸屬中共,都受中共意識形態束縛,不敢大膽直面事實,難取信於讀者。「非常有用」還因為報導敘事的態度坦誠,生動並有可讀性。說是「白痴」,是作者自己被中共誤導、講自己相信的事,但其實是不了解專權政治的特質和內情。
斯諾1937年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令全世界讀者對中國共產黨改觀。抗戰開始後這本書以《西行漫記》的書名在中國風行,無數懷著愛國救亡心志的青年因讀了這本書而奔赴紅色根據地。中共以槍桿子和筆桿子兩大武器打贏內戰,建立政權,其中的筆桿子即輿論戰,得力於「非常有用的白痴」至大。但斯諾這本書在1949年中共建政後,在大陸長期都沒有出中文版。原因是書中所述與中共建立政權後此一時彼一時的政策不符。比如書中指中共政權是某種民族主義形態,與斯大林式社會主義不同,這不符合中共宣稱是正統社會主義,尤其建政初期「一面倒」向蘇聯的國策;書中描述的革命史和毛澤東形象,與中共的歷史記敘也有偏離。在要求「絕對正確」的宣傳方針下,這本書的中譯本,只在斯諾1960年訪華時出版了「內部發行」版,目的自是要讓斯諾看到自己著作在中國出版,出自統戰需要。到21世紀,這本書才再在大陸發行。
從《西行漫記》在中共奪取政權之前的廣泛發行、推動閱讀,到建立政權後對此書的冷待,就可以看到,對中共來說,「非常有用的白痴」最關鍵是「用」,也就是說,所有的文化產品、歷史記述、作者的認真寫作、個人的道德尊嚴,都抵不上一個「用」字。有用則取,無用則棄。
2020年6月24日,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奧布賴恩(Robert O’Brien)在一次演講中,承認幾十年來,無論是美國政界、商界、學術界,還是新聞界,都對中共有誤判,即「相信中國共產黨會變得開明,會滿足中國人日益增長的對民主的渴求」。並說「這個想法被證明是非常幼稚的。我們已經大錯特錯了。這種誤判導致了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外交政策上的最大的一次失敗。」他所說的上世紀30年代這個時間點,正正就是斯諾的《西行漫記》出版的時候。可見這本書對美國政策、對國際局勢有多大影響。
1971年中美關係的突破,其國際局勢的背景,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建立在核恐怖平衡上的冷戰。美國面對主要對手蘇聯,又陷入越戰泥沼,而恰好中蘇對抗在1969年發展到珍寶島武力衝突的階段。蘇聯甚至向美國試探,如果以核武器向中國的核子基地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式的襲擊,美國會否保持中立,而得到的反應是美國堅決反對動用核武,不會袖手不顧,並立即向蘇聯本土134個城市、軍事要點、交通樞紐、重工業基地發出進行準備核打擊的指令。美國的反應遏制了蘇聯的盲動。而蘇聯對中國要進行核打擊的企圖,也促使美國在國際戰略上選擇與較次要的敵人聯手對抗主要敵人的策略。這是中美關係突破的時局背景。
中國在得知美國對蘇聯核打擊的反應後,在1971年四月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並同意斯諾發表與毛澤東的談話。美國國務院同時間宣布解除對中美往來的封鎖。於是,隨著中美關係的突破,帶來了美籍中國學者接二連三訪問中國的潮流。走在最先的是物理學家楊振寧。
他在美國解除封鎖後就到中國訪問了四星期,同周恩來進行了五小時的宴會。1971年9月21日,他在任教的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作了一次「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印象」的英文演講。《七十年代》很快地取得了談話錄音帶,並翻譯刊登在同年的十一月號。對中共的統戰來說,這個談話也真是「非常有用」。它帶頭引導了旅居外國的學者、作家、名人的訪華潮,以及紛紛在《七十年代》上發表他們在大陸被刻意安排的訪問中所得到的印象和感想。
這些學有專精的人物,不敢說他們是「白痴」,但卻肯定是在中共刻意安排引導下的見聞。在當時的風潮下,刊登這些訪問記亦有新聞價值,但在中共國內局勢翻覆變遷之下,專權政治的特性暴露,我覺得應該對讀者作出認識上的糾正,才是一份負責任的雜誌應有做法。(69)
圖1,楊振寧任教紐約州立大學期間,於1971年首次訪問中國,圖為他在紐約州大的辦公室;
圖2,《七十年代》早年,與老闆方志勇和督印人黎榮合攝。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蘇聯 核打擊 中國 在 劉夢熊 Lew Mon-hu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力挽狂瀾必須反「左」】

【明報文章】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發表,有位以開明著稱的「紅二代」一言以蔽之:「談成績多,決心多,要求多,標準多;談問題少,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少!」
當下中共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嚴重問題起碼有3個:經濟盛極而衰;中美關係惡化;香港動亂不已。但四中全會公報只務虛,對此沒有正面觸及,遑論「對症下藥」!事實上這3隻「灰犀牛」、「黑天鵝」的出現,其源蓋出於「左」!
「國進民退」 束縛生產力
先講經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中國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只有6%,是1992年以來最低。撇開其包含的大量水分不講,今天中國內地出現外資產業鏈撤離潮、企業倒閉潮、工人失業潮、政府財稅收入失血潮、債務爆煲潮、通貨膨脹潮,令人觸目驚心;投資、出口、消費三台經濟增長發動機已是「羸牛無力漸艱行」;全國只有一個上海市有區區192億元人民幣財政盈餘,共約30個省、市、自治區都是巨額財政赤字「一片紅」!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私營經濟已佔財稅收入50%、國民生產總值60%、科技創新70%、就業承載80%、新增就業90%,即所謂「5、6、7、8、9」比重!然而,近6、7年來「國進民退」大幅加劇;有指高踞世界第二的稅費負擔;「消滅私有制」、「私營經濟退場論」、「私營企業由職工主體共管共享論」的叫囂;含混不清的「混合所有制」疑似「公私合營」前奏;在私企、外企設立黨委、黨支部,派駐所謂「政府事務代表」;政府對上規模私企強行滲小股控大權等等逆改革開放歷史潮流措施的推行,對生產力不是解放而是束縛,對民間創業創富積極性不是鼓勵而是扼殺;市場經濟不是大力發展而是向計劃經濟急劇倒退;馬雲「退休」、馬化騰被「替換」,以及數以百計私企上市公司董事長有如被割草般倒下,令私營企業家「心有預悸」,2018年中國富豪往外國移民比2017年增加50%……這不是「左」禍是什麼?
中共「全球戰略」使美各界棄綏靖
再講中美貿易戰。稍為尊重歷史的人都知道,1969年秋正是由於美國政府的嚴厲警告,煞止了蘇聯社會帝國主義妄圖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圖謀,幫中國避過大禍一場;美國在上世紀約80年代開始對中國開放市場,90年代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貿易待遇,本世紀初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從美國賺取了數以萬億計美元外貿順差,經濟得以迅速騰飛,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然而,羽毛日益豐滿的中共黨內左傾勢力近年來拋棄鄧小平「韜光養晦」、「不搞爭論」遺訓,重新擰緊因改革一度放權、分權而略為鬆動的「螺絲」;拋棄集體領導,封殺黨內民主,重啟個人崇拜,回到毛澤東時代高度集權乃至「定於一尊,一錘定音」高壓態勢;重新祭起「反動知識分子」帽子,空前嚴厲構築網絡防火牆,宗教信仰自由狀况大倒退;公開討伐「普世價值」,批判「憲政民主」,「向司法獨立亮劍」;高分貝宣揚「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暴力革命、世界革命、消滅私有制」的「馬克思是對的」;高調鼓吹「厲害了,我的國!」、「中國已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為治理全球提供中國模式、中國方案」;甚至有中共齊齊哈爾黨校副校長撰文公然宣稱「偉大鬥爭」的「頭號敵人」是美國、「三號敵人」是日本……內地黨媒、網媒、「五毛」留言反美、仇美、辱美宣傳已成慣性。
凡此種種,所反映的中共左傾勢力終極價值觀,難免令外部世界得出結論:「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已名存實亡。」中共的全球戰略就是要「埋葬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以中共一黨專政模式管治全世界」!正因如此,使得美國政界、商界、學界從「中國經濟壯大之後,會走向民主政治,終歸擁抱普世價值」的夢幻中清醒過來,放棄綏靖政策,一致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成為中美貿易戰甚至步向全面冷戰的根本原因。這不是「左」禍又是什麼?
修例事件令港人忍耐突破臨界點
再有香港亂局。依照鄧小平倡導的「一國兩制」初衷,是大陸「我搞我的社會主義」,香港、台灣「你搞你的資本主義」,「既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台灣和大陸統一之後,「台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還是由台灣自己來管,中央不派人去」;正如江澤民闡述的是「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
然而近5年來,先是2014年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白皮書,拋出於法無據的所謂「全面管治權」法律概念,將「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後面8個字一舉閹割;繼而北京又炮製亂搬龍門、違反《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的「人大常委會8.31決定」,實際上把基本法第45條、第68條賦予港人的行政長官普選權和立法會普選權一筆勾銷;接着,中國駐英公使、外交部發言人等低級官員一而再、再而三背信棄義,單方面宣稱「《中英聯合聲明》過時、失效」謬論,企圖否定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除了是中國國策之外,也是莊嚴的國際條約、國際承諾性質;隨後,「銅鑼灣書店」事件、肖建華事件等陸續發生,一直到今年2月林鄭月娥政權策動拆毁「一國兩制」防火牆的《逃犯條例》修訂事件,令港人對北京治港系統「左」的錯誤忍耐突破了臨界點,感覺「一國兩制」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港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終於爆發了波瀾壯闊的反修例運動。
林鄭對暴力血腥負最大責任
然而,當着6月9日103萬港人上街以和平、理性、非暴力方式呼籲「撤回惡法」之夜,林鄭月娥罔顧民意,以權力的傲慢揚言會在6月12日如期將逃犯條例修訂呈交立法會二讀,遂激起民眾怒火,迫使青年示威者於6月12日以血肉之軀包圍立法會阻止惡法二讀通過,由此爆發劇烈警民衝突。顯而易見,捨棄「政治問題政治解決」,妄想以警力壓服民眾的林鄭月娥,對暴力血腥場面出現負有不容推卸的最大責任!回歸祖國22年後香港竟然出現英人治港期間從未有過的嚴重浩劫,整整兩代年輕人與北京離心離德,這不是「左」禍又是什麼?
綜上所述,當今中國經濟由安轉危、中美關係由好變壞、香港由治入亂,皆因「左」禍所致!鄧小平1992年視察南方講話早已明確敲響警鐘: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近年中國國運逆轉又一次證明了主要防止「左」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要撥亂反正力挽狂瀾,要將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走到底,要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只能徹底反「左」!否則,必將鑄成顛覆性歷史錯誤!
作者是百家戰略智庫主席
[劉夢熊]
蘇聯 核打擊 中國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07-BBC繁體中文網摘要整理】
👉英國的無協議脫歐會產生什麼影響?
在無協議脫歐情況下,英國也自然沒有時間和可能很快與歐盟達成一個貿易協定。多數專家意見認為,一旦無協議脫歐,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的貿易關係就將還原到「世界貿易組織」(WTO)基本條款。世貿組織基本條款就意味著:英國和歐盟國家之間在無貿易協定之前將可能出現關稅;英國和歐盟國家之間的海陸空邊境將重新設置關口;英國出口的商品和服務可能無法進入歐盟統一市場。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49250464…
👉美國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影響?
美國在1988年出台《貿易和競爭力綜合法案》,要求財政部每半年提供一次報告,分析和評估主要貿易伙伴是否為了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而操縱本國貨幣。根據上述法案第3004條規定,對於操縱匯率行為的界定,包括巨額的經常項目餘額,與美國有巨額貿易順差。2015年美國出台《貿易便利化和貿易執行法》,又添加了一條持久性的對外匯市場進行單方面干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49250694
👉美國退出中程導彈協議?
中導條約1988年開始生效,自那以後歐洲被解除了收到來自蘇聯的中短程導彈的核打擊的危險,而蘇聯也不再受美國在歐洲的中短程核導彈的威脅。一般分析認為,中導條約減少了美蘇之間互相發動先發制人核打擊的風險,因為中導條約限制了締約國彼此發動核攻擊的選項。他們只能依賴預警時間更長的洲際彈道導彈發達進攻,被攻擊方就有更多機會進行核報復攻擊。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9206490
👉Cashmere被取消的特殊地位跟引發危機?
喀什米爾對印度來說是個長期頭痛問題。穆斯林地區經濟狀況不好,人口貧困、失業率極高,騷亂不斷,軍警與示威者「巷戰」幾乎成為常態。與此同時,印巴兩國在喀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一帶也都布有重兵,近年來也多次發生小規模衝突。有分析稱,其實當地人對印度修憲取消自治最大的擔心是大量印度移民會藉機湧入,並徹底改變喀什米爾穆斯林人口為主體的現實。現行憲法保障中,高度自治的很大一部分是允許喀什米爾限制只有永久居民才有權房地產買賣。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239589
👉中美貿易戰的美國犧牲者?
儘管在貿易戰下農民飽受打擊,特朗普似乎牢牢把握住了他們之中絶大部分人的支持。愛荷華州的大豆農巴杜爾(Tim Bardole)在2016年大選中給特朗普投票,儘管豆價正徘徊在十年間的最低點,他說他如今更支持特朗普了。「他似乎真的在為我們戰鬥,」巴杜爾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儘管感覺是中美兩邊打鬥,而我們夾在中間挨拳頭。」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19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