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請你告訴我,此人是猶太人的救主,還是縱容納粹屠殺的共犯?
.
1957年3月4日,一度被猶太人視為的英雄雷若.卡斯特納(Rezső Kasztner,附圖)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家門口被三名極右翼猶太人槍殺,在同月15日因傷勢過重辭世。然而,在死前四年,他還被公認為拯救上千猶太人的聖人。
.
以色列建國後,卡斯特納在以色列獲得貿易與工業部的發言人職位。當時的他,被視為匈牙利猶太同胞的守護者,聲望崇高。不過在1953年,一名業餘記者葛魯恩瓦特(Malchiel Gruenwald)卻公開聲稱卡斯特納與納粹勾結,以色列政府隨後以國家名義控告他誹謗卡斯特納。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他細節釋出,卡斯特納儼然從原告被打成了被告。
.
原來在1944年時,卡斯特納是匈牙利猶太人救援會的領導人,當時他為了拯救更多匈牙利猶太人,親自與當時負責的納粹官員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談判。在同年五月至七月間,納粹每天運送一萬兩千名猶太人至毒氣室處死。卡斯特納希望能救一個算一個,在艾希曼的提議之下,他決定以行賄方式救人。
.
兩人最終達成協議,以一千瑞士法郎一個人的價位,救出1684名猶太人,由於不是每個人都能支付得起,卡斯特納更讓150個名額給其他富有的猶太人協助籌措。後來納粹軍官寇特.貝歇(Kurt Becher)還從中要到50個名額,將之轉讓給曾經對自己有恩的猶太人,但他向這些人收取更高價位,一人得酌收2.5萬瑞士法郎。所有獲救的猶太人後來被送往瑞士,將卡斯特納視為恩人。
.
在戰後的紐倫堡大審時,卡斯特納甚至曾親自為貝歇辯護,稱他與納粹不是一丘之貉,這讓貝歇逃過死刑,以富豪身分獲得善終,活到了1995年。
.
葛魯恩瓦特緊咬卡斯特納表面上是在拯救猶太人,但實際上獲得營救的1684名猶太人包括了他的所有親友,而且成員大多非富即貴,雖然救了一千多人,卻有數十萬沒有得到預警的匈牙利猶太人身亡。這些細節曝光之後,以色列法官柯恩(Haim Cohen)免除了葛魯恩瓦特的誹謗罪責,轉而公開斥責卡斯特納「將靈魂出賣給了魔鬼」。卡斯特納頓時跌落神壇,成為以色列的過街老鼠,罹患了憂鬱症,隨後遭到同胞刺殺至死。
.
在他死後隔年,以色列最高法院裁定卡斯特納無罪,為他平反。最高法院認定無論他使用的方法是否道德,他已經盡了一切努力拯救最多數量的猶太人,但也強調歷史才能做出最後的裁決。而社會上對他的看法依然分歧。
.
隨著艾希曼在1960年被以色列從阿根廷綁來受審之後,案情也越來越明瞭。艾希曼指稱卡斯特納已經確切知道納粹正在執行最終解決方案(Final Solution),即大規模處死猶太人(世人多數是在戰後才知集中營的真正目的)。而當時卡斯特納確實極力要求他停止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之中進行屠殺,但艾希曼卻推說自己無法作主。這證明了卡斯特納確實保有善意,希望阻止屠殺。
.
但其實艾希曼一直將卡斯特納玩弄於股掌之間,卡斯特納曾主張自己幫助1.5萬名猶太人從奧斯威辛集中營轉到一處不會執行死刑的勞改營,但艾希曼承認自己騙了他,並沒有真的照做。
.
卡斯特納可能意識到如果對同胞宣稱走進集中營會被屠殺,要不是沒人信,就是會造成恐慌,於是在戰時他沒有向其他猶太同胞透露納粹的行動(另一說是他有放出消息,但無人理會)。所選擇的做法是與艾希曼進行交易,希望至少能救到一些人。
.
但全程參與艾希曼審判的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卻不買帳,她在著作中指控卡斯特納「救了1684人,但卻害死了大約47.6萬人」。指出艾希曼在匈牙利的滅猶行動成果顯著的原因,正是因為像是卡斯特納這類猶太人的姑息與協助。
.
現在談論到這場艾希曼世紀大審時,許多人總是聚焦在艾希曼本人的罪行。漢娜.鄂蘭詳實地記錄了審判時的一切風波,而這些內容後來都被以色列官方掩蓋。在審判過程中,一名匈牙利裔的猶太人旁聽者向上台作證的匈牙利猶太人救援會成員佛羅丁格(Pinchas Freudiger)叫囂,他說:「是你們叫我不要逃」。佛羅丁格卻回說,逃亡者有一半機率被殺,所以他當然鼓勵大家不要逃。但事實上佛羅丁格自己卻逃去了羅馬尼亞,因為他有錢能逃。由此可證逃的人還可能活下來,但沒逃的人幾乎必死無疑。
.
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關於大屠殺罪行的小說與電影,清一色在描述納粹作為加害者的罪行,這很大原因是因為背後出資者多是猶太人。不過幾乎少有人探討的是,那些與納粹有所勾結的猶太人在戰時所扮演的角色。
.
後世歷史學者發現納粹之所以能夠如此有效率地屠殺超過六百萬猶太人,的確少不了某些猶太人的「協助」。但這些協助的用意卻也不能完全簡化地描述成為虎作倀。好比在艾希曼審判時,卡斯特納的同事布蘭德(Hansi Brand)被問到為何不考慮暗殺艾希曼,她無奈答道:「艾希曼死了自然會有人替代他,事情會繼續進行,也許(屠殺)還會進行得更快。」
.
如果是你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局,該怎麼做?
.
直至今日,卡斯特納的功過依然兩極。2008年,美國導演蓋倫.羅斯(Gaylen Ross)推出紀錄片《Killing Kasztner》,重新談論卡斯特納的生平,甚至找來當時參與行刺的槍手艾克斯坦(Ze'ev Eckstein)與卡斯特納的家人見面。後來在2015年,以色列主流報紙《國土報》刊出解密文件,內容顯示卡斯特納之死應是由以色列國家安全局主導。艾克斯坦在近日辭世,終年88歲。他在生前暗示自己後悔參與了刺殺行動,他說若是今日的自己,絕不會做同樣的事。
.
卡斯特納的一生,無疑是絕佳的劇情片題材,或許再也沒有一個猶太人比他在戰爭期間的處境更有爭議、更值得深入辯證,遑論他晚年被全民公審、刺殺的遭遇,都有戲劇性。但相信我,短時間內不會有人敢輕易去碰這個題材。
.
但如果對大屠殺相關題材有興趣,本週台灣有部斯洛伐克電影《逃出奧斯威辛 The Auschwitz Report》(2021)倒是相當值得觀賞。該片的切入角度也與其它電影不同,著重在世人在已經查知納粹暴行之後的選擇性姑息,也能與卡斯特納的處境產生一些應對,不過該片主要是就逃亡的猶太人觀點出發。該片也能與前年上映的《普立茲記者 Mr Jones》(2019)能進行對照,誠摯推薦。
捷傑電影 #逃出奧斯威辛 #TheAuschwitzReport #ZeevEckstein #RezsőKasztner
蘭德佳做法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友善食光
#減少剩食
最近這幾天,看到不少人分享了全家便利商店的「友善食光地圖」,這邊也想和大家好好來分享減少剩食的概念!
台灣的超商商品琳瑯滿目,不過有些食品的保存期限因為不長,就常常面臨即將過期、甚至是已經過期,卻還沒賣出去的狀況,那這些食物該怎麼辦呢?
不少超商對此推出了即期品的優惠,希望能加速將這些食品賣出,避免造成之後的浪費。
而這次全家的「友善食光地圖」,便是將這些即期品資訊登錄在自身的APP上,消費者若有需要,便能直接找到店家,並以優惠的價格買回家。
根據全家超商公布的數據,過去自從友善食光機制上線後,一年約減少了3000噸的剩食,等同減少了 8 萬多公斤的碳排放量,也呼應了聯合國永續指標的「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這次推出地圖,希望能夠再減少三成。
其實,每年地球約有 13 億噸的食物遭到丟棄浪費,數量相當可觀,光是台灣餐飲、超商、量販店、超級市場等 11 萬多家多間實體通路,每年因未拆封放至過期、賣相不佳遭丟棄的食品,也高達 3 萬 6000 公噸,相當驚人。
「剩食議題」近來備受關注,許多民間組織及企業,也一起為了惜食而努力,像是成立了食物銀行、惜食餐廳等,希望藉此減少食物浪費及碳排放。
2017 年台灣曾舉辦「循環經濟全球論壇」,邀請許多國家分享各自對於剩食的管理處理及推動循環經濟做法;像是台灣、日本,就利用物質流向來追蹤申報的源頭管理制度,為食安把關;荷蘭、德國推動再生能源,將廚餘轉為生質能源,值得一提的是,荷蘭甚至由年輕人投入創業「剩食餐廳」,希望能取得米其林認證,也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以上這些模式,都展現了剩食其實商機無限,除了是推動循環經濟很好的選項之外,也對我們的地球更加友善;若能搭配科技,創造有效率的食物供應模式,我相信都能減輕更多對於地球環境的負擔。
真心希望這樣的模式能夠更加擴散,除了全家超商之外,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商家能夠一起投入惜食的行列,減少浪費、友善地球❤️
#真心推薦
#非業配文
蘭德佳做法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法式愛情》
我第一年搬到巴黎留學的時候,跟一位房東同住。她當時已經九十歲了,每天都會出門喝咖啡逛街,生活還是很多采多姿。有一天,她的前任房客回來看她,也是台灣來的學生,蠻高大的帥哥。他離開之後,房東眉飛色舞的跟我說:「他是不是很迷人?!」神色完全春心蕩漾,宛若情竇初開的小女生。當時的我,當然很難想像我的阿嬤這樣跟我說話。在我們的社會,愛情似乎到了某個年齡就不能存在,上了年紀的人得自重、自持、自愛,得心如止水,不然就是老不修。
在法國這些年,看了不少也聽了不少,去年寫的文章「愛情修羅場」很多網友愛看(該寫後續了),但其實也只是法式愛情非常片面的片斷。
你問法國人對愛情有什麼看法嗎? 我認為他們沒有特別的「看法」,只是有很多「做法」!
愛情對他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一樣重要,差別只在於喜歡吃的東西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很多人覺得法國人能將性愛與愛情分開,但或許應該說他們能將愛情與婚姻(或伴侶關係,法國法律就有同居/契約/婚姻三種合法形式)分開來看待。愛情是心的需求,婚姻則是共同的責任。對於婚姻之外的愛情,法國人有奇特的包容力,也所以才有令人津津樂道(或嘖嘖稱奇)的法式情婦文化。
且不說太遠以前的歷史,光是攤開法國第五共和歷任總統的情史,就令衛道主義者大搖其頭(美國柯林頓連個小小助理都搞不定,也讓法國人嘆為觀止)。已故的席哈克總統風流倜儻,「悅」人無數。更早之前的密特朗總統葬禮上,私生女(法文的非婚生子女 是enfant naturel,自然的小孩,也是很有趣的用法)與婚生子女齊聚一堂傳為佳話(總統夫人應該沒這麼想,去世後沒跟密特朗葬在一起)。前任總統歐蘭德與賀雅爾在一起十多年,育有共同子女,後來因女記者介入而分手。女記者成為「第一女友」後沒多久,歐蘭德就被爆料半夜騎著機車去找女演員茱莉·嘉葉。女記者受不了打擊入院調養,又出了本書爆料,今年暑假則被工作了三十年的雜誌裁員。
而薩柯吉則是在擔任地方政府首長時,為某名人證婚,已婚的他後來與該名人老婆瑟西利雅暗通款曲,算是雙不倫,不過後來修成正果。瑟西利雅在薩柯吉競選總統期間已愛上別人,鏡頭前只好裝出家庭和樂的假象以免影響選局,當選後即琵琶別抱。
現任總統馬克宏(我還是習慣稱他馬恐龍)則與他的前輩完全不同,高中時就已認定他的真命天女-大他24歲的文學老師碧姬。碧姬當時當然已婚,但兩人終於在馬克宏30歲時成親。雖然有人說馬克宏愛的是同性(沒有緋聞太不正常,所以大家只好亂猜),但多數法國人(除了某些保守天主教徒)並不在乎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啊!曾任巴黎市長長達14年的社會黨貝特朗·德拉諾埃就從不隱瞞他的同性之愛。
我看了「法式愛情」這本書才知道:這些紅杏出牆、共事一夫、或是姊弟戀、同性戀,都從12 世紀開始就是法國人愛情觀的一部分。獻殷勤、取悅異性在法國永遠不過時;上床也不是重點,而是永遠保持神祕感的愛情!
姊弟戀或爺孫/奶孫戀在法國從來不是什麼新聞(連外遇都不算了),因為法國以前就有「性啟蒙éducatrice sexuelle」這種事(路易十四的性啟蒙老師就是王太后欽點的侍女,她的住宅還在現在瑪黑區 hotel de Beauvais)。想知道前因後果,一言難盡,去看「法式愛情」這本書吧!書裡從12世紀的 héloïse 哀綠綺思與abelard 哀柏拉的師徒戀講起,接著法國的宮廷之戀、莫里哀及拉辛筆下與人生中的愛情、18世紀的文人布雪Boucher及盧梭、斯湯達爾與巴爾札克、19世紀的喬治桑/謬賽/蕭邦、當然還有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19世紀末美好年代王爾德/韓波/魏爾連/紀德/普魯斯特的才子之愛、20世紀初的才女Colette 柯蕾特蕾絲邊之愛...還有20世紀的莒哈絲殖民地之戀。
知識含量與文學含量爆表的一本書! 看完你就知道為何法國人能輕易接受愛情的各種樣貌...
至於眾人津津樂道卻又霧裡看花的沙特/西蒙波娃終身伴侶之戀,「法式愛情」這本書整整花了一個章節著墨。到底是你想的那樣? 還是我想的這樣?「法式愛情」從來沒有答案!就跟人生一樣,過程才重要。
法式愛情以任何形式存在,放不下的愛情,不是法式愛情。💕💘💓
畢竟愛情,不是互相凝視,而是看往同一個方向啊!
“Aimer, ce n’est pas se regarder l’un l’autre, c’est regarder ensemble dans la même direction.”(小王子的作者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正值七夕....
願天下眷屬皆是有情人!
願天下有情人樂在當下!
《法式愛情:法國人獻給全世界的熱情與浪漫》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444 (博客來)
https://www.cite.com.tw/book?id=85458 (城邦)
《法式愛情》的作者瑪莉蓮•亞隆,於去年辭世...僅在此感謝她一生的研究...她是知名文化史學者,最有名的著作是《乳房的歷史》和《太太的歷史》。
#貓頭鷹書房
#合作邀稿
蘭德佳做法 在 [心得] 3.19 乾淨+2項鍊作法- 流亡黯道- Path of Exile 的推薦與評價
找好你要的項鍊基底75等最佳改造石骰出+1全部技能寶石75等的大約1/1500 86等 ... +4項鍊我來了卡蘭德BJ GO 加倍加倍加倍加倍歸零歸零歸零歸零--. ... <看更多>
蘭德佳做法 在 [食不相瞞#6]優雅的法式甜點:貓舌頭餅乾做法與食譜(藍朵夏/ ... 的推薦與評價
Oct 15, 2019 - 嗨!大家好,我是Cassandre,這集的『食,不相瞞』,我們要來分享另一個經典的法式甜點:藍朵夏餅乾(又稱貓舌頭餅乾/法式貓舌餅/langues de chat)。 ... <看更多>
蘭德佳做法 在 [閒聊] 慎重勇者小說補到最新進度- C_Chat板 的推薦與評價
除了D級的伊克斯佛利亞跟蓋亞布蘭德之外 ... 完全可以理解聖哉想無傷通關的做法,雖然阿拉花瓜的作法的確是稍微有點離譜 只能說都已經到神界崩壞篇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