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得姜濤的姜糖,佬編最近很想食薑糖。
薑糖對佬編來說,是充滿矛盾的糖果。
把辣味和可以解辣的甜味加在一起,那種灼熱的甘甜,也是看似很矛盾的組合。
而兩種主要成份,麥芽糖是童年的味道,但薑是一種acquired taste,是成熟的大人口味。
薑糖,可能是糖果界的童顏巨乳。
這塊童顏巨乳,不,矛盾結合體,第一次聽上去感覺會是硬糖,但食起來卻是顆軟糖。
煙韌的口感,讓薑糖裡面那清幽的麥芽味和高亢的辛辣,在整個嘴裡慢慢泛開來,再慢慢融合起來。時間,果然是緩解矛盾的重要元素。
食薑糖,通常都會選陀地的新亞薑糖。第一是因為不認識其他牌子,第二是因為喜歡他們的傳統包裝,除了設計舊式以外,還有很多印尼文在裡面,讓人想起虎標萬金油,乃至整個舊時南洋與香港千絲萬縷的關係。
不過最近也想試試其他牌子,聽說元朗其奧的自家薑糖也很高汁,有機會要去嘗嘗。
薑糖,感覺上一直都是比較niche的糖果,you either love it or hate it,沒有太多中間擁躉。
但就正正是因為這種愛恨分明,讓薑糖不需要太過考慮什麼大眾口味,什麼不同市場,只要把自己的本份做好做足便可以。
這可能是所有做文藝創作的人,最想達到的level。
原刊於ACO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位於大坑道 15A 號的虎豹別墅,由富豪慈善家胡文虎先生興建,供其家人在香港居住,其毗連的萬金油花園已於2004年拆卸。該幅土地佔地 53,720 平方呎,由胡先生於 1933 年購入,興建虎豹別墅的工程於 1935 年完成。胡先生在福建和新加坡均有為家人興建大宅,但以香港的虎豹別墅最為人稱道。胡氏...
虎標萬金油香港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重遊虎豹別墅花園,你回味的是什麼?
前身為虎豹別墅、私家花園的一級歷史建築古蹟虎豹樂圃,由2011年起進行活化,於今月初起免費對外開放。
這幢30年代屹立大坑半山上的別墅,佔地8英畝,由研發「 虎標萬金油」、亦有著「萬金油大王」之稱的富商胡文虎所建。因夫人陳金枝喜歡香港的國際性氛圍與宜人天氣 ,遂在此地建一座大宅及花園,建築糅合中西風格。當時選擇位市郊一隅的大坑半山,視野開闊,盡覽港灣和九龍半島,其高聳的白色虎塔更成為當時的地標。
走進大宅,內裡的裝潢和家具透現出不同國家與宗教的色彩,如牆壁上的浮雕與壁畫,皆與緬甸佛教有關,反映曾遷居至緬甸仰光的胡氏家族與地方的淵源。
別墅也許是其次,最讓人感懷的,或是滿載歡樂與畏懼的「萬金油花園」。內裡奇異的雕塑不但吸引大量遊人,更是不少孩子的童年集體回憶,卻早於1990年代拆卸並發展成住宅。據家族後人追憶,當初修建花園,除了商業價值的考量,胡文虎也希望開闢一個公園,免費供華人民眾遊覽、賞玩,同時宣揚中華文化。其時香港還未有具規模的主題遊樂場,可見「萬金油花園」的時代意義。公園內裡疑幻疑真、耐人尋味的空間佈局、綺麗奪目的色調,還有叫小孩嚇破膽的十八層地獄壁雕等裝置,蘊含道佛及民間信仰,又滲雜神話元素,富有教化意味。這種非比尋常的設計,對比今時今日大眾對「樂園」的想像,依然前衛非常,可惜只能從舊照片中去回味。
#虎豹別墅 #虎豹樂圃 #萬金油花園 #虎標萬金油 #胡文虎
虎標萬金油香港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馬來文化講座來囉】
.
臺大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將於12月舉行三場馬來文化相關演講,內容都十分有趣且深入。現場提供馬來西亞道地茶點,歡迎對馬來西亞文化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參加。
.
12月15日邀請顏聖錝老師分享「馬來西亞族裔節慶與空間」。馬來西亞民眾日常活動空間是「街區」(street),並在特定時段會被流動市集或夜市 (Pasar Malam) 所使用,成為民眾聚集、活動、休閒與娛樂的空間,甚至是族裔與宗教慶典的場所,呈現出馬來西亞城市的魅力與活力。演講帶著我們一起進入吉隆坡舊城區的街區生活(street lifestyle),感受各族裔的慶典及所呈現的動感空間。
.
12月23日邀請洪均燊老師分享「東南亞英屬殖民地華人醫療文化:以「余仁生」與「虎標萬金油」為例」。演講分別以「余仁生」(Eu Yan Sang),以及「虎標萬金油」(Tiger Balm)為例,勾勒出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東南亞英屬殖民地華人的部分醫療文化。這分別在馬來亞、新加坡發展的醫藥品牌,藉由當地華人網絡,經營錫礦業、橡膠業、報業等各行業累積資本,將醫藥品牌擴展至東南亞其他國家,以及香港、中國等地。後代繼續經營相關醫藥品牌,使得相關產品成為當今東南亞,乃至於世界華人成藥使用經驗的一部分。演講爬梳兩種成藥品牌的發展軌跡,尋找當今東南亞華人醫療文化與認同的歷史根源。
.
12月29日則是邀請王麗蘭老師分享「走進馬來西亞小鎮風情:多元文化的田野經驗分享」。多元是馬來西亞的代稱,但是到底多元的面貌為何?王老師用七個暑假在馬來西亞小鎮做田野,才發現她所不知道的馬來西亞多元面貌。漫步馬來西亞小鎮,聽聽小鎮故事。
.
地點: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R206教室
報名:https://reurl.cc/R1V9ng
參加者請遵守防疫規定,全程配戴口罩。
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ntufltc/posts/1557049084479936
.
#馬來西亞
虎標萬金油香港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位於大坑道 15A 號的虎豹別墅,由富豪慈善家胡文虎先生興建,供其家人在香港居住,其毗連的萬金油花園已於2004年拆卸。該幅土地佔地 53,720 平方呎,由胡先生於 1933 年購入,興建虎豹別墅的工程於 1935 年完成。胡先生在福建和新加坡均有為家人興建大宅,但以香港的虎豹別墅最為人稱道。胡氏家族祖籍福建中川。胡文虎先生的父親胡子欽先生於1860年代定居仰光,在1870年創業,開設了一間小藥店。胡文虎先生與弟弟胡文豹先生於 1908 年繼承父親的中藥業務,後來研製出「虎標萬金油」,成為仰光家喻戶曉的藥物, 風行緬甸、馬來西亞、泰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胡氏兄弟於1926年把公司總部遷往新加坡,在三十年代逐步開設多間製藥廠,產品行銷世界各地,在香港開設的藥廠規模屬第二大。胡文虎先生亦在緬甸和新加坡創辦了多家報館,其後又在香港辦報,包括創立「星系報業」;他在不同國家出版的報章共有12份。他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曾捐建數以百計的學校、醫院、孤兒院和老人院,又多次慷慨賑災,以解災民燃眉之急。胡文虎先生於 1954 年逝世,其生意由女兒胡仙小姐接手。萬金油花園在東南亞歷史中擔當重要角色,是弘揚中國文化的旅遊勝地。胡文虎先生雖是佛教徒,但亦深受儒家和道家哲學思想影響。萬金油花園自 1935 年起開放給公眾參觀,園內警世的塑像和壁畫以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為題,是許多香港人回憶的重要部分。舉例說,園內的「十王殿」格子式壁畫勸誡世人,若生前為非作歹,死後輪迴轉世時便要承受惡果。1990 年代後期,長江實業 (集團)有限公司購入虎豹別墅及毗連的萬金油花園。發展商把萬金油花園重建為住宅樓宇,並於2001 年 10 月把虎豹別墅連其私人花園交予政府。虎豹別墅由胡文虎先生設計,建築風格顯示設計者深受英國、中國、印度和緬甸等地文化的影響。別墅為中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典範,是 1920 年代至 1930 年代糅合中西建築元素的豪華大 宅。虎豹別墅以西式建築方式興建,但亦借用和模仿中國建築的元素,例如飛檐、中式斗拱、月洞門、紅柱和青色釉面瓦頂。別墅的建築布局傾向西式,建築物大致對稱,並建有門廊、窗台和壁爐。內部裝修則有華美的意大利彩色玻璃、鍍金雕刻和模塑,以及充滿印度和緬甸色彩的壁畫。虎豹別墅在過去多年都沒有重大改動,原貌得以保留。 別墅基本上屬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內外牆壁由紅磚砌成。大部分紅磚作上海批盪,正門四周部分紅磚則為花崗石面。地面與天台樓板亦由鋼筋混凝土建成。地下昔日是遊樂和接待賓客的主要地方,樓上各層則設有睡房等,主要供胡氏家人起居之用。天台的中廳內部裝修成佛堂格局,專供胡氏家人念經靜修。地下低層為廚房、員工宿舍和貯物室。別墅前面的私人花園反映出中國文藝復興的概念。花園依照法式花園的風格設計,花壇採用規則的幾何圖形布局,山石錯落,中央建有噴水池。園內的中式建築物有涼亭、別墅大樓梯前的水池和假山,以及花園閘門上方的一道小橋。角樓乃園中的主要建築物,內有螺旋形樓梯,可以由花園通往一條公眾連接路。昔日別墅的住客曾在花園內舉行各種活動,包括夜間派對、園遊會、舞火龍、生日會和結婚宴會等。主要用地建於一個較大坑道水平高的平台上。該平台其中三面以擋土牆承托,花園總共有三個行人入口,其一是位於花園東北方的角樓之大坑道水平處,角樓是中式涼亭風格建築物,內有一道旋轉樓梯;另一入口位於花園西南面「通道地區」中間的花園大 閘;最後一個入口則位於花園西南一隅的花園側閘。別墅前方的花園分為兩層,從昔日的客廳通過兩道梯級可到達上 層花園。這兩道梯級前方有一個半圓形的水池,上層和下層則以三道位於不同位置的梯級及花園大閘上方的一條拱橋連接。下層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噴水池,其西北方一角的正門閘口上方有一個涼亭,東北方則有一座角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Q3-2W6827A/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eOaabe5lBnYjbd7o6SEl2lWqO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