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推薦一個以前同學開始的YouTube 頻道 @mamalaoshi Mama Laoshi 媽媽老師。這個頻道每月會出一到兩支短片,每支有不同的主題,由媽媽老師實際跟女兒winter同學藉由講故事、教新知、或做實驗等方式來探討主題。
由於女鵝比較會中文,發現這一年來每次給她看這邊圖書館免費的遠距storytime,她都非常無感。而中文的storytime雖較能引起她興趣,但由於畫面只有老師與書,所以她也常是興致缺缺。
有天心血來潮給她看了一下這頻道後, #發現他整個愛上能跟姐姐一起學習的感覺,而且影片有很多動畫,有點中英教雜,所以她看得真是目不轉睛👀 能殺時間學新知又免費,讓媽媽在旁邊也樂得輕鬆✌
另外,媽媽老師自己其實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台大法律麥肯錫哈佛MBA等等,跟媽媽我都因為想多陪小孩暫時離開Corporate America 。現在是個YouTuber 兼媽媽創業家💪💪💪
目前女鵝最喜歡的是做家事跟恐龍這兩集☺️ 現在兩歲半的她所愛看的電視有媽媽老師、cocomelon、super Jojo、little baby bum、巧虎(但她開始有越來越不喜歡巧虎的趨勢,他好像對禮貌忍者很倒胃)、動物探索頻道等。
#如果還有什麼推薦兩三歲小孩的節目請分享!
虎 媽 哈佛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呂捷:讀書不是唯一,但請先告訴我,不讀書 你要做什麼?
作者:呂捷
這幾年出現一種奇怪的論調叫讀書無用論。
網路上會看到這樣一組照片,第一張是比爾蓋茲(休學),第二張羅傑斯(休學),第三張,穿著便利超商的制服當店員(大學畢業)。
其實我滿討厭這種論調的。
很多年前我在上前三志願班的時候,有個學生來找我:「老師我最近在看比爾蓋茲傳耶,
我想學比爾蓋茲。」
我問他:「你知道他創建哪家公司嗎?」
「我知道,微軟。」
「比爾蓋茲念哪一所學校?」
「我知道是哈佛,但是他休學了,所以我覺得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要大學畢業!」
「那你知道比爾蓋茲的第一張訂單
是誰給他的嗎?」
「ㄛ⋯⋯」
「是IBM。你知道IBM為什麼給他訂單嗎?」
「ㄛ⋯⋯」
「因為比爾蓋茲他媽媽是IBM董事。」
過了兩個星期,他又來跟我說:「老師我在看巴菲特傳。」
「你知道巴菲特第一次進證交所幾歲嗎?」
「我知道,十二歲。」
「那你知道他第一次進證交所的時候是誰接待他?」
「ㄛ⋯⋯」
「是證交所的董事長。」
「那你知道證交所的董事長為什麼要接待他嗎?」
「ㄛ⋯⋯」
「因為他爸爸是美國參議員。
你還想學他們休學嗎?」
為什麼要讀書?
有學生會問我為什麼要讀書?
我會說,人世間沒有什麼是你的全部,只有你自己是自己的全部。所以讀書的確不是人生唯一的一條路。
但是你能不能告訴我,如果不讀書,你想幹什麼?
如果你也不知道要幹什麼,那要不要先把書給讀好啊?
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相不相信,
我都認為讀書是件好事,不管是體制內的(升學),還是體制外的(閒書),都是如此。
你覺得讀書沒有用,是因為你把書給讀死了。
當你在讀書的時候,不是讀這本書在跟你講什麼,而是要讀它的作者在想什麼!
你一定看過哆啦A夢(沒有的話應該是外星人)。
哆啦A夢在寫什麼?
白癡廢物加低能的小朋友,養了一隻奇怪的貓,打造頭跟身體一比一的完美身材,你小時候看哆啦A夢一定覺得可愛有趣。
可是當你長大後讀大學、研究所修到馬克思《資本論》,或是出社會經歷了磨練,你會發現,哆啦A夢的作者藤子不二雄先生是個社會主義者,哆啦A夢從頭到尾在講述一個社會主義的實踐。
😂誰象徵受壓迫的中下階層?大雄。
🤔誰象徵對中下階層同情者?靜香。
🤒誰象徵地痞暴力階級?胖虎。
😈誰象徵富豪階級?小夫。
😉誰象徵知識分子階級?小杉。
😽誰出來解決所有的事情?哆啦A夢。
哆啦A夢的角色分配很明顯,在講進化為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事件。
但是我覺得最好的一點,就是大部分搞砸事情的都是自認受壓迫的階層,也就是大雄。
當然或許藤子不二雄先生並不是這麼想的,
但這就是我讀書的心得。
所以我不會覺得
讀《資本論》要幹嘛?
因為它讓我讀書讀活了。
讀的夠多,對書的見解跟看法就會改變
記得我讀研究所的時候,系上開的書單都看不懂,怎麼辦?
我求助了楊維真老師,老師告訴我:「量變帶動質變,當你讀的量夠多的時候,你對書的見解跟看法就會改變,你看不懂,其實是因為你看的不夠多。」
我後來才發現,原來這就是朱熹所強調的治學方法「格物致知」。
所以我常叫學生看書,學生說看不懂、看不下去,那就表示量是不夠的。不要怕挑戰大部頭的書,把它整本看完會很有成就感,這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有點難,但我覺得有些事是要不要做而已。所有事情都要紮紮實實地來,速成沒有好東西!
當你看到職棒游擊手在球打過來時飛撲過去接球,滾兩圈站起來後快傳一壘,你以為他是特別去練這個動作嗎?
不是,那是無數基本功的累積。
正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你有時間打電動、上網跟不認識的人聊天,
怎麼不花一點時間看看書,投資一下自己呢?
讀書其實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大部分的成敗
掌握在自己手上。出了社會之後你會發現,你已經很努力了,但是天時地利人和都沒有站在你這邊。
反觀讀書,付出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報,CP值真的很高啊。
😁🙏分享給個讚吧!👍文章載自網路網頁
虎 媽 哈佛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要求每個孩子都進頂尖學校,就是強迫孩子失敗】
每天在家養育孩子,孩子的學習、生活都看在眼裡,難免擔憂孩子的未來,卻又怕自己「管太多」。父母要對孩子有高期待,又不能太逼迫,「大師級父母」和「虎媽」到底差在哪裡?
哈佛大學教授與記者採訪了200個高成就者家庭,並於親子天下專訪中分享教養該如何拿捏,其中也提醒家長:「鼓勵 (甚至短期內強迫)孩子去堅持某些學習,和長期強迫孩子去學,或去做一件他不喜歡的事 (通常也不是最擅長),是不同的兩件事。」↙
https://cplink.co/x8bpW6Kg
🔶升國中必備閱讀素養,15天掌握方法,克服多元文本
https://cplink.co/3xT5Zqmr
虎 媽 哈佛 在 3兒女全唸哈佛台灣虎媽分享心得-民視新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民視即時新聞】能讓孩子讀近美國 哈佛 大家都知道不簡單,如果還是家中三個小孩都唸 哈佛 ,父母怎麼教的相信更讓大家好奇。台灣一位 媽媽 林瑞瑜, ... ... <看更多>
虎 媽 哈佛 在 未來Family - 【教養】養出兩個哈佛小孩變形虎媽的4個教養法... 的推薦與評價
【教養】養出兩個哈佛小孩變形虎媽的4個教養法于巾幗畢業於北一女,移民加拿大後就讀西門菲沙大學(SFU)計算機系。她歸納養出兩個哈佛大學孩子的祕訣精要:「成功結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