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的真相之一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來自漢武帝代表的中國和「西南夷」之間的國際衝突,說是張騫派出的使者到了今天雲南一帶,想要尋找從四川到印度的貿易路線。滇國的國王應該是第一次看到中國來的使者,很熱情洋溢,也很合作,但問了他一句「漢孰與我大」。
然後司馬遷接著寫:「及夜郎侯亦然。」也就是說,漢國使者到了夜郎國,夜郎國的君主也問了同樣一句話。
我不知道中國文人為何沒有造出「滇國自大」,反而創造出「夜郎自大」的成語,或許僅僅是一個偶然。總之,如果追溯「自大」的版權,滇國也是有資格的。
其實,後世之人不經意的說出這四個字時,和台灣人說新加坡是鼻屎大小的國家一樣,都不過突顯出大國中心主義的思惟方式而已。台灣沒有更大,新加坡也沒有更小;同樣,漢國沒有更大,而夜郎國其實也不小。
但大小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也不需要。我想說的是「漢國」(中國)和「西南夷」之間的關係,後者可以被簡化為中國的新拓邊而得、並予以殖民統治的領土,是漢的「新疆」嗎?
我覺得不能。二者的關係,我們先大致上比做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今天的東南亞諸國。
然後,漢國,主要是在漢武帝時代,採取了軍事殖民和商業賄賂的方式,在當時的「東南亞」沿著河流而建立了幾個殖民據點,而和其他大大小小的酋長國——夜郎國、且蘭過、昆明國、滇國、南越國、哀牢國——以馬賽克鑲嵌的方式並存。
這實際上是一個準國際體系。在這個體系裡,最為強大的是漢帝國,它在「西南夷地帶」設置了一些軍事殖民據點,和上百個「國家」,包括像夜郎國這樣的較大的酋長國,維持著外交平衡。
和今天的中國與東南亞諸國不同的是,雖然中國也依舊把手伸進去,而且非常深。但今天的國際體系是美國主導的,所以中國沒辦法、也沒實力破壞主權國家體系,把緬甸、寮國、馬來西亞郡縣化。它能夠做的,也就是在南海「公共地帶」蠶食而已。
但漢帝國時代不同。漢國是國際秩序的主宰者。它也按照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想法行事,比如中國不管用什麼方式得到一塊「領地」,它能夠實施的也就是郡縣制,派出官僚(太守)搞收稅、搞統戰。同時也設置一個軍事辦公室(都尉)來監視和威懾。
我們要明白,這種事情在現在的中國人自己看來,就已經是把別人給「郡縣之」了(傅斯年的話)。也就變成了它統治西南地區的證明。但是你如果看史記或漢書的西南夷列傳,卻得不出這個簡單而傲慢的結論。
我以夜郎國所在的「犍為郡」為例來說明。這個郡的行政管轄範圍大致在今天的重慶南部和貴州北部。治所在遵義附近。
中國如何用誘惑、欺騙手段和軍事壓力方式而使得夜郎國允許(或不得不接受?)它在自己的領地上設置一個行政兼外交機構,這個故事很精彩,我明天來講。這裡要說的是「犍為郡」的實際運作情況。
我們千萬不要把它理解成台南市或屏東這樣的行政區劃。「犍為郡」不是這樣的行政區劃,它實際上是由漢國可以支配的若干個城邑和漢國無法支配的若干個酋長國構成的。
這些酋長國在史料裡被稱為「犍為屬國」。它是自治的,遵循自己的習俗和生活方式,權力傳承也和帝國無關。然而,由帝國派來、居住在河流口岸都市的太守,一方面統治了一些編戶齊民,一方面以此為據點,慢慢地向這些「政治自由地區」滲透。
像「都尉」這樣的機構的存在,貌似中國已經在軍事上控制了西南夷,但實際上它像某些駐美使館一樣,是中國設在犍為郡的外交兼軍事辦公室,就在今天的遵義,這是毛澤東發動政變、取代蘇聯代理人,獲得共產國際中國分公司的最高權力的地方。
這個辦公室有漢人,但也會把夷人首領拉進來(統戰學),還有一些多語翻譯。之所以是多語,是除了漢語,也要會說南亞標準語和各地的方言。這個機構設置的目的,就是外交上維繫和各酋長國的關係。
然後,就像休斯頓使館一樣,它表面上是外交,實際上是統戰。它會利用酋長國之間的衝突、酋長國內部的權力繼承危機、自然災害,等等,趁機「化國為郡縣」,然後打報告給中央,說這些夷人「慕化內屬」或「舉種內附」,「開境千八百四十里」等等,朝著大一統邁進。
這個在李固寫給皇帝的報告說得非常清楚。「招募蠻夷,讓他們互相攻擊。我們提供資金就行了。」或者說「用反間計,把酋長控制收復,然後封侯、賞賜土地。」
我們可以用邏輯推理,假如今天不是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中國在非洲、東南亞、太平洋諸島國採取的「外交」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然後你在人民日報上會看到的解釋,一定是「這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或符合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類話,這些話翻譯成文言文就是「慕化內屬」。
搭配讀書
《中華秩序》 https://readmoo.com/book/210098482000101
或《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
蠶室司馬遷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有意思的拆解
#夜郎自大的真相之一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來自漢武帝代表的中國和「西南夷」之間的國際衝突,說是張騫派出的使者到了今天雲南一帶,想要尋找從四川到印度的貿易路線。滇國的國王應該是第一次看到中國來的使者,很熱情洋溢,也很合作,但問了他一句「漢孰與我大」。
然後司馬遷接著寫:「及夜郎侯亦然。」也就是說,漢國使者到了夜郎國,夜郎國的君主也問了同樣一句話。
我不知道中國文人為何沒有造出「滇國自大」,反而創造出「夜郎自大」的成語,或許僅僅是一個偶然。總之,如果追溯「自大」的版權,滇國也是有資格的。
其實,後世之人不經意的說出這四個字時,和台灣人說新加坡是鼻屎大小的國家一樣,都不過突顯出大國中心主義的思惟方式而已。台灣沒有更大,新加坡也沒有更小;同樣,漢國沒有更大,而夜郎國其實也不小。
但大小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也不需要。我想說的是「漢國」(中國)和「西南夷」之間的關係,後者可以被簡化為中國的新拓邊而得、並予以殖民統治的領土,是漢的「新疆」嗎?
我覺得不能。二者的關係,我們先大致上比做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今天的東南亞諸國。
然後,漢國,主要是在漢武帝時代,採取了軍事殖民和商業賄賂的方式,在當時的「東南亞」沿著河流而建立了幾個殖民據點,而和其他大大小小的酋長國——夜郎國、且蘭過、昆明國、滇國、南越國、哀牢國——以馬賽克鑲嵌的方式並存。
這實際上是一個準國際體系。在這個體系裡,最為強大的是漢帝國,它在「西南夷地帶」設置了一些軍事殖民據點,和上百個「國家」,包括像夜郎國這樣的較大的酋長國,維持著外交平衡。
和今天的中國與東南亞諸國不同的是,雖然中國也依舊把手伸進去,而且非常深。但今天的國際體系是美國主導的,所以中國沒辦法、也沒實力破壞主權國家體系,把緬甸、寮國、馬來西亞郡縣化。它能夠做的,也就是在南海「公共地帶」蠶食而已。
但漢帝國時代不同。漢國是國際秩序的主宰者。它也按照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想法行事,比如中國不管用什麼方式得到一塊「領地」,它能夠實施的也就是郡縣制,派出官僚(太守)搞收稅、搞統戰。同時也設置一個軍事辦公室(都尉)來監視和威懾。
我們要明白,這種事情在現在的中國人自己看來,就已經是把別人給「郡縣之」了(傅斯年的話)。也就變成了它統治西南地區的證明。但是你如果看史記或漢書的西南夷列傳,卻得不出這個簡單而傲慢的結論。
我以夜郎國所在的「犍為郡」為例來說明。這個郡的行政管轄範圍大致在今天的重慶南部和貴州北部。治所在遵義附近。
中國如何用誘惑、欺騙手段和軍事壓力方式而使得夜郎國允許(或不得不接受?)它在自己的領地上設置一個行政兼外交機構,這個故事很精彩,我明天來講。這裡要說的是「犍為郡」的實際運作情況。
我們千萬不要把它理解成台南市或屏東這樣的行政區劃。「犍為郡」不是這樣的行政區劃,它實際上是由漢國可以支配的若干個城邑和漢國無法支配的若干個酋長國構成的。
這些酋長國在史料裡被稱為「犍為屬國」。它是自治的,遵循自己的習俗和生活方式,權力傳承也和帝國無關。然而,由帝國派來、居住在河流口岸都市的太守,一方面統治了一些編戶齊民,一方面以此為據點,慢慢地向這些「政治自由地區」滲透。
像「都尉」這樣的機構的存在,貌似中國已經在軍事上控制了西南夷,但實際上它像某些駐美使館一樣,是中國設在犍為郡的外交兼軍事辦公室,就在今天的遵義,這是毛澤東發動政變、取代蘇聯代理人,獲得共產國際中國分公司的最高權力的地方。
這個辦公室有漢人,但也會把夷人首領拉進來(統戰學),還有一些多語翻譯。之所以是多語,是除了漢語,也要會說南亞標準語和各地的方言。這個機構設置的目的,就是外交上維繫和各酋長國的關係。
然後,就像休斯頓使館一樣,它表面上是外交,實際上是統戰。它會利用酋長國之間的衝突、酋長國內部的權力繼承危機、自然災害,等等,趁機「化國為郡縣」,然後打報告給中央,說這些夷人「慕化內屬」或「舉種內附」,「開境千八百四十里」等等,朝著大一統邁進。
這個在李固寫給皇帝的報告說得非常清楚。「招募蠻夷,讓他們互相攻擊。我們提供資金就行了。」或者說「用反間計,把酋長控制收復,然後封侯、賞賜土地。」
我們可以用邏輯推理,假如今天不是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中國在非洲、東南亞、太平洋諸島國採取的「外交」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然後你在人民日報上會看到的解釋,一定是「這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或符合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類話,這些話翻譯成文言文就是「慕化內屬」。
搭配讀書
《中華秩序》 https://readmoo.com/book/210098482000101
或《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
蠶室司馬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蠶室」是到何處去? 丨 歷史驚奇
在不少古書又或現代的電視劇中,都會有「蠶室」這個地方出現,假如以為蠶室是單純養蠶的地方,那麼就真是要細閱下文,因為這是一個極為殘酷,專門執行宮刑的地方。
處理宮刑囚犯的地方之所以被稱為蠶室。唐朝顏師古為《漢書·張安世傳》寫注釋時,對蠶室進行了解釋:「凡養蠶者欲其溫早成,故為蠶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須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因為受到宮刑的男女與原本真正養蠶的地方一樣,都是怕風,因此需要一個避風取暖的地方,於是這類型的刑房就以蠶室代名。
而所謂的宮刑有分男女,「丈夫割其勢,女子閉於宮」就是對官刑最簡單的理解,而由此古時男性施宮刑以後,因為傷口容易腐爛,只有在密不透風的地方休養百日,才可保存性命,蠶室就是這的一個地方。
相傳宮刑早在遠古的夏禹的時代就已經出現,但真正有文字記載就是在《尚書》之中,最初官刑的出現只是用作懲罰男女之間不正當的性關係,後來慢慢演變成君主隨意執行的酷刑,當中最為經典的除了有戰國時期孟氏之子勸秦王以仁義治國最後卻受到宮刑之外,還有太史公司馬遷在《報仁安書》中所提到的「而仆又茸以蠶室,重為天下觀笑」。
這項酷列在中國流傳千多年,起源不可考,即使多種不同的肉刑被取代,唯獨只有宮刑流傳至清朝。
思考問題:
宮刑是古代五種刑罰中僅次於死刑的,這與中國哪些傳統價值觀有關?
蠶室司馬遷 在 司馬遷:太史公自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司馬遷 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 蠶室 。」武帝記恨若此,顯見 司馬遷 筆下絕非力誦聖德,惟恐不盡 ... ... <看更多>
蠶室司馬遷 在 知史- 「下蠶室」是到何處去? 丨歷史驚奇在不少古書 ... 的推薦與評價
... 司馬遷在《報仁安書》中所提到的「而仆又茸以蠶室,重為天下觀笑」。 這項酷列在中國流傳千多年,起源不可考,即使多種不同的肉刑被取代,唯獨只有宮刑流傳至清朝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