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到查士丁尼、又是在索非亞大教堂旅遊,我們就來提一提這位索非亞大教堂的建造者。
查士丁尼出身農民,不過他有位將軍叔父。叔父帶著他南征北討。他驍勇善戰,屢屢擢升。之後叔父成為皇帝,他為共皇(Co-Emperor)。在叔父死後,繼位為皇,共38年(527 – 565 )。
我們已經提過他的三項事蹟:外交上的蠻族事務局與對波斯的戰役、工程上的地下水宮與索非亞大教堂、經濟上的絲織產業。我們會再詳細介紹索非亞大教堂。
不過查士丁尼最大的政策考慮是帝國的西方 – 也就是如何恢復羅馬帝國的光榮、還有就是蠻族統治下的基督徒遭到迫害。
大家知道,476年蠻族消滅了(舊)羅馬帝國,從此歐洲成為蠻族統治與東羅馬帝國的雙元世界。
查士丁尼大帝一方面穩住國內情勢、一方面保證波斯不成為邊患,之後就全力面對西方。
極盛時期,他的版圖包絡整個地中海,但是這樣的成就距離他的理想還是相差甚遠。如最後兩張圖。
而在武力擴張的同時,帝國的內部也出現矛盾。
就在與波斯和談的時候(公元532年),國內人士已經對於他為了戰爭而徵收的重稅感到不滿。
就在競技場上,賽車(Chariot,古代戰車)的藍綠兩隊對決之際,雙方竟然聯手兵變,最後釀成兩萬人的大屠殺,君士坦丁堡建築半數毀滅。
這大概是人類歷史上死亡最多的一次競賽。
我們也附上一張羅馬賽車的示意圖。這個競技場的遺跡就在今天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旁。
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東羅馬帝國只能徵收重稅。查士丁尼如此,到了帝國晚期更是如此。
以至於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後,在鄂圖曼的宗教寬容政策之下,基督徒只需要改變信仰,接受伊斯蘭教,稅務就可以減免至少一半。但基督徒還是沒有改變信仰,因為較重的稅負比之前東羅馬時代還輕。
查士丁尼最著名的應該就是他的法典(Code of Justinian, Latin Codex Justinianus)。這個法典集結了羅馬法、統一帝國境內各地不同的法律,並且加入查士丁尼訂定的規範,而這些規範主要是保證基督教的權益,其中就包含對猶太教的壓抑。
從法典頒布開始到1453年帝國淪陷,實施了九百年。
它對於現代法律的影響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法典法系(Civil Law)的濫觴。
我們總以為法律就是要有法典,這並不是事實。
也許大家都知道英美法系,也就是普通法系(Common Law),就不是一切以條文規範。
所以說「以條文規範市民生活」的概念,可以說就是從查士丁尼開始。
而1804年拿破崙頒布法典,就是直接繞過法國當時的法律,而遵從查士丁尼法典。
之後拿破崙法典就演變為歐陸法系,也就是法典法系。
拿破崙也不是憑空師從一千年前的成文法,而是查士丁尼法典的精神與細節,在中世紀的歐洲都已經成為教會法規(Canon Law)的核心。
這也並不奇怪,因為查士丁尼法典最主要的精神就是維繫基督教會的利益、並且保障政教合一。
查士丁尼法典有許多現代的觀念,例如保護奴隸與女性、甚至保護妓女。
他在皇后Theodora的影響下,成為以法律保障女性權益的第一人。
我們來看:
• 強姦屬於重罪;
• 女性不得逼良為娼;
• 女犯必須以女警為伴;
• 寡婦的嫁妝不得屬於男方;
• 丈夫舉債必須得到妻子同意。
此外,查士丁尼大帝是最後一位操拉丁語的羅馬皇帝,之後都是說希臘語。
他日以繼夜地工作,所以有了「不眠皇帝」的稱號。
蠻族事務局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今天來到伊斯坦堡的重要景點:Basilica Cistern(Yerebatan Sarnıcı)。這是地下供水系統。是君士坦丁堡數百座地下水宮最大的一座:138公尺長、65公尺寬,由28座五公尺的大理石柱支撐,可以供給八萬立方米的水。
它開始建於君士坦丁大帝,在查士丁尼大帝的時候做了重要的修建。
如果大家在歐洲的羅馬舊城旅遊,一定會發現許多供水系統。
原因很簡單:羅馬人每天平均使用一千公升的水,而現代人只有三百公升。
地下水宮最著名的應該是兩尊美杜莎的頭像。
一尊倒置、一尊側臥。
目前對於為什麼是美杜莎、為什麼錯置,沒有定論。
對於前者的解釋應該是當時從鄰近的建築搬來的;
後者的解釋有二:一是工程上的需要,那樣放置比較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
二是為了抵銷美杜莎這個女妖的魔力:據說與她對視的人都將變成石頭。
東羅馬帝國其實對於現代人類有許多貢獻,但我們不僅不知道,甚至對帝國本身可能一無所知。
今天就來看看其中一項:外交策略。
最後一張圖片是東羅馬帝國在不同時期的疆域圖。
大家可以看得出來,基本上就是圍繞著地中海。
這與我們一般概念上的領土很不一樣,因為東羅馬帝國不管在任何時期,幾乎主要的疆域是地中海,而不是完整的陸地。
這也就是說,「國內」的聯繫往往需要曠日費時的海運,動員能力薄弱。而疆土周圍到處都有敵人。
這樣的國際關係,讓拜占庭的外交策略以避戰為首要考慮。
早在查士丁尼時代(AC527 – AC565,大約是中國北魏到隋朝開國年間),拜占庭就設有「蠻族事務局」,這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早的外交部。
它主要的工作就是了解各國重要人物,包含他們的喜好。這樣才知道如何籠絡。
東羅馬帝國與波斯(Sassanid Empire)是世仇,雙方進行了四百年的戰爭,互有勝負。
查士丁尼與前任的策略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發動戰爭之前,先進行外交包圍。
靠著「蠻族事務局」,他有效地與衣索比亞的阿克蘇王朝(記得它嗎)與阿拉伯半島上的希木葉爾王國(Himyarite Kingdom)聯盟,有效地嚇阻了波斯對東羅馬帝國的來犯。
而與波斯永久的和平(歷史上還真有一個名詞,就叫做「永久和平Eternal Peace」),能夠達成的原因也不是戰勝對方,而是花了一萬一千磅黃金,贈送給波斯新國王。
而至於我們熟知的「遠交近攻」等傳統中國外交策略,查士丁尼當然是一個也不會少。
例如對付保加利亞人的邊境騷擾,他就聯盟基輔;
而當基輔壯大,他就聯合突厥。
當然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個基本道理東羅馬帝國也早就徹底執行了。
這就牽涉到中國,我們下次再聊。
#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 #Istanbul #伊斯坦堡 #伊斯坦布尔 #cistern #地下水宫 #君士坦丁 #拜占庭 #byzantine #constantine #diplomat #外交 #永久和平 #eternalpeace #medusa #美杜莎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東羅馬 #東羅馬帝國 #蠻族事務局 #波斯 #persia
蠻族事務局 在 #拉甘小族合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 「露瑪遛(Romadiw) 」為#阿美族語 的唱歌之意 ... 哈哈唱最後一句怎麼跟人生一樣那麼難啊^_^ #音樂#原住民的孩子#拉甘小族合#lamu #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