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鼓勵年輕人參政 獨派大老酸:不是出身好的綠色世家只能跑龍套 風傳媒 郭怜妤 2021-01-18 08:50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6日出席活動時曾表示,希望民進黨地方黨部主委有一半是30、40歲的人。對此,獨派大老、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在臉書發文表示,世代交替是所有社會組織的最基本課題,然而「敢秀的未必有能力,養小鬼絕非世代交替」。
施正鋒指出,蔡英文希望鼓勵年輕世代參政,然而腦筋轉得比較快了人不免聯想,蔡英文在暗示支持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參選台北市黨部主委。儘管黨內人士強調蔡英文並非針對特定對象,卻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施正鋒提到,世代交替是所有社會組織最基本課題,包括企業、政黨及政府。即便是封建制度都要有儲君,民主政治更是一場接力賽。領導者假如不願意交棒、未能培養接班人造成人才真空,好的情況是接手的人摸黑探索,壞的情況就是同室操戈。前總統蔣介石把兒子蔣經國送到蘇聯唸書,儘管有充當人質之意,卻未嘗沒有易子而教的意味。中國共產黨採取隔代指定接班人,也是領導人才培育的機制。
施正鋒認為,民進黨的基礎建立在黨外人士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往前則是先賢在日本殖民時代的抵抗,從美麗島、辯護律師、野百合、機要、到太陽花,至少已經進入第5個世代。當年,陳水扁政府被譏為「童軍治國」,反映社運出身的民進黨在體制內無人的窘境,只好摸著石頭過河,連年輕的博士都揠苗助長。蔡英文收割太陽花運動,改弦更張為「文青治國」,最大的特色是華麗動人的文字,譬如「勞工是心裡最軟的一塊」,實質上是虛無飄渺,往往不禁殘酷的現實挑戰。
施正鋒:領導人需要意識、知識及智慧
施正鋒表示,年輕人或許有膽試,可領導人還需要意識、知識及智慧。意識必須有勇氣去堅持,知識則必須用心去學習,智慧更必須時間考驗。西方世界與日本學運1960年代掀起的學生運動狂潮,最終仍是兵分3路,一些選擇從政,一些進入學界,少數繼續走在寂寞的社運路上攜手並進。施正鋒感嘆,年輕、敢秀敢要曾幾何時成為從政的最大本錢,好似肚子有無東西都無所謂、春秋大義也無關要旨,跟對了主子、有人恩寵才是關鍵。(相關報導:幕後》綠一度研判有驚無險卻無力回天 王浩宇被罷免關鍵票來自這裡|更多文章)
施正鋒指出,若非前總統李登輝號召勤王,野百合恐怕曇花一現;太陽花尚未蓋棺論定,隱約有藍色兄弟鬩牆的煙硝。前總統陳水扁主政面對虎視眈眈的派系,特別是既聯合又鬥爭的新潮流,除了宜蘭幫如普魯士,身邊能信任的唯有「羅馬」拍檔,可見相當沒有安全感。出身國民黨的蔡英文黃袍加身後,宮廷儼然7個小矮人圍繞著白雪公主,掩藏不了心中極度缺乏自信。「當下,白色力量已經被民進黨裂解,政治立場不關痛癢,不管掛單、或投帖,無非投名狀罷了。」
「難道台灣可以奢侈到用國家資源成全自己的親友?」
施正鋒提到,並非所有年輕人都能獲得青睞。民進黨公職的婦女保障背後必須有一座大山,脫穎而出者應該是菁英中的菁英,然而要不是出身好的綠色世家,「蹲點再久也只能跑龍套,哪有可能魚躍龍門?」施正鋒酸看到「綠朝新貴」頂多一笑置之,看到權貴卻生氣,畢竟比他們優秀的人比比皆是,前人的犧牲奉獻是否值得?他也質疑,難道台灣已經天下太平,可以奢侈到利用國家資源成全自己的親朋好友?「原本,民進黨只是歧路亡羊,現在,這群被獾馴服者越來越令人鄙夷。」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97016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僑外生在臺校友聯誼會成立大會」介紹 訪問:楊冠義 副主任委員 僑外生在台校友聯誼會今天晚間在台北舉辦成立大會,籌備會主委李三財表示,希望台灣延續「海納百川」的留學政策,並讓畢業後留下發展的僑外生「更有尊嚴地留在台灣」。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8年來,畢業後繼續留在台灣就業的僑外生累積超...
行義童軍英文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僑外生在臺校友聯誼會成立大會」介紹
訪問:楊冠義 副主任委員
僑外生在台校友聯誼會今天晚間在台北舉辦成立大會,籌備會主委李三財表示,希望台灣延續「海納百川」的留學政策,並讓畢業後留下發展的僑外生「更有尊嚴地留在台灣」。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8年來,畢業後繼續留在台灣就業的僑外生累積超過2萬人,教育部籌組「僑外生在台校友聯誼會」今天在台北舉辦成立大會,有近百人與會,外交部、僑務委員會、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會代表也參與,現場熱絡而溫馨。
「僑外生在台校友聯誼會」籌備會主任委員李三財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期許藉由聯誼會的發聲,讓社會各界看到僑外生帶給台灣的價值,「不是來這裡念念書就走了。」僑外生也很願意在這塊土地發揚自己的才華。
李三財說,現在的台灣對年輕人來說,依然充滿機會,只要願意努力,就會有好幾倍的收穫。他以自身經驗為例,1997年來台求學,研究所畢業後留台發展,能夠成家立業、達成夢想,十幾年後有能力捐款回饋母校,台灣就是有這樣的機會和條件。
李三財希望台灣延續開放、包容的態度,並改善一些老舊的法規,讓僑外生畢業後更有尊嚴地留在台灣。他舉例,過去居留證號是AA開頭,與身分證開頭只有一個英文數字不同,造成僑外生許多不便,很多線上購票系統都無法使用,「像是二等公民。」
經僑外生多年反應,今年開始,新式居留證號已改成跟台灣身分證號碼一樣。李三財以此為例,只要努力爭取,確實有機會改變政策,他相信台灣政府已有體認,讓僑外生有尊嚴地留在台灣,對台灣是有利的。
李三財希望未來透過聯誼會的發聲,改善更多的政策,例如僑外生留台取得身分證後,還要花很多年時間,才能真正成為「台灣人」,包括駕照、銀行帳戶等,都要一個一個去更換,相當麻煩。政府如果能改善機制,迅速切換居留證號和身分證號最好,最起碼也要比照「媽媽手冊」一樣,提供台灣新公民一些良好的指引。(中央社新聞)
粉絲頁: 教育部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行義童軍英文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新Z世代辦公室設計診斷書:留住90好人才」介紹
訪問作者: 何大為
內容簡介:
扳倒三觀的超狂辦公間設計
風格OUT、固定OUT、環境情緒IN
玩樂式工作環境逆勢稱王
Z世代,你所不知道的他們,正在刷新未來的場域設計觀!
求神問卜找人才, 不如設計好辦公空間創造高KPI
90、00後是未來生產主力,他們行動全看一顆奇檬子決定
加薪可以留人但留不住心,90後上班族更愛能實現自我的創作空間
老闆們/主管準備好GETCHA “90後”了嗎?
動不動就「裸辭」? 階級觀、大目標已經過時了
一天到晚旅行亂花錢?這才是真我的生活
被電子產品毀掉的一代? 傳統OA家具將瀕臨絕種
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包容他的「自我實現」,絕對帶來新氣象
又佛又喪、只知道及時享樂? 玩樂創造力、突破舊有商業模式
這才是Z世代深藏不露的真特質,足以顛覆過去100年固化不動的辦公室設計思潮。
設計師一定要懂的Z世代心理方程式
觀察90後的社會現象、分析心理行為,
全面反應出我們需要新的設計觀!
既要符合功能效率,又要掌握員工情感,企業主、公司主管、室內設計師都必須了解90後、拉攏他們,創造出能抓住他們感情、提升雙方創意與產值的工作環境設計:
【情感式】:快樂第一、成長第二,90後忌諱情緒勒索,工作環境卻愛「感情用事」,環境氣氛要有fu,不對會哭哭~
創造一個能抓得住他的歸屬環境!
【顏值式】:可以隨時玩樂,認真上班也能開外掛,浩呆辦公桌椅退流行,90後追求美感家具,把公司當夢幻遊樂園。
連咖啡茶水間都能往外移動,變成企業展示間!
【共享式】:年輕海豚型組織,大公司裡的小社區個體戶,游牧聚落般的移動式上班法。
創造各種空間中的空間,平面規劃要大解放!
【智能式】:新世代求快速,行動辦公室隨時隨地開張
桌面、隔屏尺寸變小,自由區開始擴大,強調創意、多變的設計方式!
【環保式】:90後愛自由更有社會道德感,願意為美好環境改變生活習慣,自己的工作場 所不環保,會心存芥蒂。
環境中要展現自然與質樸相關的設計,連氣味都要照顧到!
【模糊式】:是工作也希望是玩樂,不害怕權威、重視自我價值,一抬頭被主管看見最好。
使用的建材要具備「輕、短、快」,代表管理層與部屬關係直接、明快!
理解90後的心理需求,創造最潮的工作環境
‧90後+00後的天生網美性,在玩樂也樂在工作
‧無關風格只管特色,夠自由才有行動效率
‧大公司小聚落,走到哪office就在哪,衛生間也能開工
10個精心研究設計解方 X 10大亞洲公司實務設計
‧空間不靠「風格」定義,「環境情緒」才是未來。
‧「拍照、上傳、打卡」,才是90後認定「夠美」的標準。
‧「愈顛覆、愈自由」的格局設計才是王道,公司內要到處都可開工。
‧茶水間OUT!休閒感、購物才in!甚至搬到公司門面的咖啡茶水間,沒有甚麼不可能。
‧建築內要有「第二空間」,養成「公司內小聚落」,隨時可以跨部門合作。
‧桌子愈來愈小、隔屏愈來愈低,最重要的是椅子的設計。
‧「輕、短、快的材料」大量使用,能夠拆卸、重複組裝更好。
‧燈光不只是照明用途,變成造型的一環才高明。
‧有智慧機能、能對談的新創意都能抓住他們的眼球。
‧環保全面性,從材料、視覺到呼吸通通要顧到。
作者簡介:何大為
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
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建築設計碩士
現任 大為建築設計(台北/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
經歷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班講座講師,央視CCTV2 «空間榜樣» 及北京電視台BTV 專題採訪,同時也是TEDx演講人。擁有二十年豐富的環保建築及室內規劃設計經驗,特別對當前Z世代90後辦公環境設計有獨到見解。
獲獎 英文版 INTERIOR DESIGN , 100 Big Ideas 年度世界百大創意
美國LEED Gold 綠建築金獎
Bloomberg 亞洲最佳辦公室獎
日本Good Design獎
台灣建築獎
金外灘獎、艾特獎、金堂獎、紅星獎、華鼎獎等等。
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認識他--倒著來的斜槓設計師:
20歲學建築,
30歲做牧師;
40歲前往英國學設計,
45歲開始真正做室內設計師,
50歲公司結束,所以創業,
現在認真寫下這一本書………
出版社粉絲頁: 風和文創+美化家庭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行義童軍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僑外生在臺校友聯誼會成立大會」介紹
訪問:楊冠義 副主任委員
僑外生在台校友聯誼會今天晚間在台北舉辦成立大會,籌備會主委李三財表示,希望台灣延續「海納百川」的留學政策,並讓畢業後留下發展的僑外生「更有尊嚴地留在台灣」。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8年來,畢業後繼續留在台灣就業的僑外生累積超過2萬人,教育部籌組「僑外生在台校友聯誼會」今天在台北舉辦成立大會,有近百人與會,外交部、僑務委員會、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會代表也參與,現場熱絡而溫馨。
「僑外生在台校友聯誼會」籌備會主任委員李三財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期許藉由聯誼會的發聲,讓社會各界看到僑外生帶給台灣的價值,「不是來這裡念念書就走了。」僑外生也很願意在這塊土地發揚自己的才華。
李三財說,現在的台灣對年輕人來說,依然充滿機會,只要願意努力,就會有好幾倍的收穫。他以自身經驗為例,1997年來台求學,研究所畢業後留台發展,能夠成家立業、達成夢想,十幾年後有能力捐款回饋母校,台灣就是有這樣的機會和條件。
李三財希望台灣延續開放、包容的態度,並改善一些老舊的法規,讓僑外生畢業後更有尊嚴地留在台灣。他舉例,過去居留證號是AA開頭,與身分證開頭只有一個英文數字不同,造成僑外生許多不便,很多線上購票系統都無法使用,「像是二等公民。」
經僑外生多年反應,今年開始,新式居留證號已改成跟台灣身分證號碼一樣。李三財以此為例,只要努力爭取,確實有機會改變政策,他相信台灣政府已有體認,讓僑外生有尊嚴地留在台灣,對台灣是有利的。
李三財希望未來透過聯誼會的發聲,改善更多的政策,例如僑外生留台取得身分證後,還要花很多年時間,才能真正成為「台灣人」,包括駕照、銀行帳戶等,都要一個一個去更換,相當麻煩。政府如果能改善機制,迅速切換居留證號和身分證號最好,最起碼也要比照「媽媽手冊」一樣,提供台灣新公民一些良好的指引。
粉絲頁: 教育部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行義童軍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新Z世代辦公室設計診斷書:留住90好人才」介紹
訪問作者:何大為
內容簡介:
扳倒三觀的超狂辦公間設計
風格OUT、固定OUT、環境情緒IN
玩樂式工作環境逆勢稱王
Z世代,你所不知道的他們,正在刷新未來的場域設計觀!
求神問卜找人才, 不如設計好辦公空間創造高KPI
90、00後是未來生產主力,他們行動全看一顆奇檬子決定
加薪可以留人但留不住心,90後上班族更愛能實現自我的創作空間
老闆們/主管準備好GETCHA “90後”了嗎?
動不動就「裸辭」? 階級觀、大目標已經過時了
一天到晚旅行亂花錢?這才是真我的生活
被電子產品毀掉的一代? 傳統OA家具將瀕臨絕種
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包容他的「自我實現」,絕對帶來新氣象
又佛又喪、只知道及時享樂? 玩樂創造力、突破舊有商業模式
這才是Z世代深藏不露的真特質,足以顛覆過去100年固化不動的辦公室設計思潮。
設計師一定要懂的Z世代心理方程式
觀察90後的社會現象、分析心理行為,
全面反應出我們需要新的設計觀!
既要符合功能效率,又要掌握員工情感,企業主、公司主管、室內設計師都必須了解90後、拉攏他們,創造出能抓住他們感情、提升雙方創意與產值的工作環境設計:
【情感式】:快樂第一、成長第二,90後忌諱情緒勒索,工作環境卻愛「感情用事」,環境氣氛要有fu,不對會哭哭~
創造一個能抓得住他的歸屬環境!
【顏值式】:可以隨時玩樂,認真上班也能開外掛,浩呆辦公桌椅退流行,90後追求美感家具,把公司當夢幻遊樂園。
連咖啡茶水間都能往外移動,變成企業展示間!
【共享式】:年輕海豚型組織,大公司裡的小社區個體戶,游牧聚落般的移動式上班法。
創造各種空間中的空間,平面規劃要大解放!
【智能式】:新世代求快速,行動辦公室隨時隨地開張
桌面、隔屏尺寸變小,自由區開始擴大,強調創意、多變的設計方式!
【環保式】:90後愛自由更有社會道德感,願意為美好環境改變生活習慣,自己的工作場 所不環保,會心存芥蒂。
環境中要展現自然與質樸相關的設計,連氣味都要照顧到!
【模糊式】:是工作也希望是玩樂,不害怕權威、重視自我價值,一抬頭被主管看見最好。
使用的建材要具備「輕、短、快」,代表管理層與部屬關係直接、明快!
理解90後的心理需求,創造最潮的工作環境
‧90後+00後的天生網美性,在玩樂也樂在工作
‧無關風格只管特色,夠自由才有行動效率
‧大公司小聚落,走到哪office就在哪,衛生間也能開工
10個精心研究設計解方 X 10大亞洲公司實務設計
‧空間不靠「風格」定義,「環境情緒」才是未來。
‧「拍照、上傳、打卡」,才是90後認定「夠美」的標準。
‧「愈顛覆、愈自由」的格局設計才是王道,公司內要到處都可開工。
‧茶水間OUT!休閒感、購物才in!甚至搬到公司門面的咖啡茶水間,沒有甚麼不可能。
‧建築內要有「第二空間」,養成「公司內小聚落」,隨時可以跨部門合作。
‧桌子愈來愈小、隔屏愈來愈低,最重要的是椅子的設計。
‧「輕、短、快的材料」大量使用,能夠拆卸、重複組裝更好。
‧燈光不只是照明用途,變成造型的一環才高明。
‧有智慧機能、能對談的新創意都能抓住他們的眼球。
‧環保全面性,從材料、視覺到呼吸通通要顧到。
作者簡介:何大為
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
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建築設計碩士
現任 大為建築設計(台北/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
經歷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班講座講師,央視CCTV2 «空間榜樣» 及北京電視台BTV 專題採訪,同時也是TEDx演講人。擁有二十年豐富的環保建築及室內規劃設計經驗,特別對當前Z世代90後辦公環境設計有獨到見解。
獲獎 英文版 INTERIOR DESIGN , 100 Big Ideas 年度世界百大創意
美國LEED Gold 綠建築金獎
Bloomberg 亞洲最佳辦公室獎
日本Good Design獎
台灣建築獎
金外灘獎、艾特獎、金堂獎、紅星獎、華鼎獎等等。
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認識他--倒著來的斜槓設計師:
20歲學建築,
30歲做牧師;
40歲前往英國學設計,
45歲開始真正做室內設計師,
50歲公司結束,所以創業,
現在認真寫下這一本書………
出版社粉絲頁: 風和文創+美化家庭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行義童軍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寫給成年孤兒。
他們不會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裡消失。
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特殊的方式,
來經歷這場喪親的情緒風暴,
而且只能自己面對。
清空死者的家,讓喪親之痛更為艱鉅。
但清空,也是為了把自己清乾淨,
將自己的面具摘下來,
讓自己宣洩出來。
喪禮之後,我們回到父母不在了的家。
弔詭的是,一切看來如常,除了重壓心上的空蕩。
該從何理清呢?丟了嗎?維持現狀嗎?怎樣才不會輕輕一觸,被回憶刺痛得崩潰?!
這任務如此艱辛,因這一刻,我們正經歷生命中最可怕的夢魘,卻只剩自己孤身以對。
這本書,便是由此而生──雙親過世後,莉迪亞.阜蘭動手清空父母的家,身為心理分析師,透過「清空」,她將來不及對父親道再見的遺憾、糾結等待了一輩子的母愛,與那些說不出的幽微感受,抽絲剝繭: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只是默默承受著父母親去世,而從未能道出那些隨之湧現,讓人心慌意亂或元氣大傷的強烈情感?
▌有多少人,覺得自己被一波波、經常是無法說出口的情緒浪濤給捲走?
▌那像一鍋摻雜了憤怒、壓抑、無盡傷悲、不真實感、反叛、悔恨和莫名解脫感的大雜燴,而我們就在其中載浮載沉……
喪親之痛,是全然孤獨的,孤兒們戴上各自的面具,在虛空中前行,邁向第二次長大的旅程。
而春天終會來的,那已逝的,將在我們身上重生。
作者簡介:【心理分析師/作家】莉迪亞.阜蘭(Lydia Flem)
她是知名法語作家、專業心理分析師,也是比利時皇家學院法語文學院院士,以及造型藝術攝影師。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賽爾,猶太裔人。一九八六年因《佛洛伊德的日常,與他的病患》一書,成為暢銷作家。
她擅長書寫親子間的關係,以敏銳且細微的觀察,為許多讀者道出深藏內心卻不易言說的情感,著有《情書遺產》等多部散文、小說,筆法細膩深入,在國際間引起廣大迴響。瑞士《Payot-L'Hebdo》雜誌視之為「法語文學一個獨特的聲音」,並讚譽「沒有人比莉迪亞.阜蘭更懂得如何用文字描寫生命中的不同季節與風暴」。
《如何清空父母的家》已售出德文、英文、義大利文、波蘭文、荷蘭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等十五國語文版權。本書動筆於她成為成年孤兒之後,那翻騰的繁複感受,化為敏銳觸角,將內心所依戀、衝突的每一個微細分子,全都揭示了出來。而從首篇〈情緒風暴〉至尾篇〈走過喪親之痛〉,慰藉了讀者的是:
每一個人都會深陷進去,
但哀傷有時,喜樂亦有時。。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