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都早已習慣身份證隨身而行,有否想像過,在七十多年前香港居民並沒有任何身份證明文件,並在1949年起才開始為每一個合資格居民簽發一張沒有照片、僅寫上持證人個人資料的卡紙?
1949年制定的《人事登記條例》,明文規定香港居民需申請身份證明文件,合資格的香港居民開始申領身份證。除了基本個人資料如姓名、性別、相片、身份證號碼之外,紙質身份證還需列明住址、工作地址和職業,並容許僱主協助僱員辦理,以確保更多合資格人士申領。也因為香港擁有多元種族,當時的身份證更需申報種族及國籍。在往後的1950-70年代期間,為了確保民眾均申請身份證明文件,當局更特別設有流動登記隊前往南丫島、大澳、新界區、街坊福利會、高爾夫球會、學校、鄉事委員會、廟宇、魚市場等提供登記服務,推動全民登記身份證。在這個階段的香港,增進的不止是人口及社會經濟發展,更多人也開始以香港為家。一紙身分證,標誌著「香港人」身分意識的萌芽。
1987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後,為配合回歸過渡安排,身份證分為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香港居民身份證(分別為3粒星和1粒星去區分),前者列有「本證持有人擁有香港居留權」字眼,確認持證人於回歸後仍有香港居留權。而隨著社會變遷及科技日新月異,身份證設計亦越見繁複,並反映在材質選擇、晶片嵌入及防偽技術上,2018年開始更換的智能身份證,便擁有9種防偽功能,也記錄更多個人資訊,跟六十年代只有中英姓氏、身份編號、相片和指紋的膠面身份證不可同日而語。歷史檔案館向入境事務處借來歷年各代身份證明文件正本,以及多部處理申請事務的原裝機器,包括製作身份證相片的放大機及查閱身份證紀錄的膠卷閱讀機,連同昔日歷史照片及海報同步展出,詳細介紹身份證設計及人口政策在七十載的變化。
(圖片來源: 香港歷史檔案館網站)
「言歸『證』傳」| Identity Card – A Timeless Proof
展期:8月23日起 逢星期一至五
地點:九龍觀塘翠屏道13號(香港歷史檔案大樓展覽廳)
#身分證 #身份認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堅尼地城舖市》第一次微電影 : (爺)父女一齊介紹舖 : ) My daughter Candace #堅尼地城舖 #爺爺去那兒 #candacelee #全世界最好的親子活動 買舖/租舖/放舖/投資商舖基金熱線: 28301111 或 whatsapp +852 90361143 盛滙商...
街坊福利會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莫文蔚重唱《The Way You Make Me Feel》】
MeWe版本:https://bit.ly/2TkS95i
闊別香港樂壇多年的亞洲天后莫文蔚(Karen),將於周五(6月11日)起,一連三晚在紅館舉行三場《絕色莫文蔚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紀念入行25周年,並宣布事隔20年後推出全新廣東專輯,唱片公司早前(18/5)首度公開專輯內容,指新碟將以影像專輯(A Visual Album)的方式推出,名為《"The Voyage" A Visual Album by Karen Mok》(簡稱《The Voyage》)。
碟內Karen既會以音樂紀錄片方式,向樂迷分享她對事業、愛情,以及其演藝事業起步地 ── 香港有甚麼感受外,更會與Live Band走出錄音室,到戶外現場錄製歌曲,儼如小型音樂會,重新演繹五首經典廣東歌,包括《初戀》 (https://bit.ly/2SrRpeF) 、《戀一世的愛》 (https://bit.ly/3pQGtnr) ,還有《The Way You Make Me Feel》 (https://bit.ly/3wdY5f7) 。在《The Way You Make Me Feel》大約四分鐘的短片裏,Karen再度化身電影《喜劇之王》的「天后娟姐」(杜娟兒),回到尹天仇(周星馳飾)與柳飄飄(張栢芝飾)相遇的街坊福利會,即近60年歷史的石澳健康院對出空地大展歌喉。
短片開始,率先出現的是石澳的高空畫面,觀眾清楚見到石澳泳灘與石澳村;下一秒,熒幕顯示靠在石澳健康院與文新學校之間的一棵老樹,戲迷一定記得,那是《喜劇之王》尹天仇與柳飄飄「樹咚」(壁咚)發生的地方,又名「定情樹」;然後鏡頭一轉,莫文蔚出現了,她離開古董開蓬跑車,悄悄的走進健康院範圍,頃刻Karen暫時卸下原有身份,化身電影中的「天后娟姐」,即席獻唱由日向大介創作、李敏填詞的電影主題曲《The Way You Make Me Feel》,那是電影上映22年後,Karen再次演繹這首耳熟能詳的經典廣東歌,而2021年的版本由Cousin Fung(馮家俊)負責編曲,而其餘4首歌曲和拍攝場地,唱片將會稍後公布。
有別傳統,《The Way You Make Me Feel》的新版MV採用本地較少採用的現場收音方式錄製,Karen在Edward Chan(鍵盤手)與Cousin Fung(兼任和聲和音樂工程師)等人組成的Live Band演奏下,即席演唱,讓歌迷有如現場觀賞偶像開騷一樣。為確保質素,Karen事前與樂手多番排練,非常專業。從畫面中可見,Karen相當享受今次演出,她坦言,多年後重遊舊地感受良多。「一唱《The Way You Make Me Feel》,好多畫面喺腦裏面出現,感覺就好似尋日發生一樣,呢度實在有太多難忘嘅回憶,加上有少少海風喺沙灘嗰邊吹埋嚟,感覺好爽!」
外界視為「星爺自傳式電影」的《喜劇之王》,是1999年的賀歲片,由周星馳、李力持聯合執導,周星馳、莫文蔚與張栢芝聯合主演。故事講述演員尹天仇是一個日夜鑽研演技的人,時常閱讀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的著作《演員的自我修養》(An Actor Prepares),雖然一直用心爭取演出機會,卻常遭奚落。一次偶然機會,尹天仇在街坊福利會遇上本身是夜總會當舞小姐的柳飄飄,因為她需要應付即將舉行的學生之夜,與其他姊妹拉大隊向尹天仇學習演技,結果二人因誤會而漸生情愫,彼此人生漸漸出現轉變,就在此時,尹天仇獲天后杜娟兒賞識,在新戲中擔正。
縱然Karen於街坊福利會的戲份不多(其中一幕就是娟姐駕駛開蓬跑車接尹天仇開工拍戲),惟她唱的《The Way You Make Me Feel》因為電影票房大賣而唱到街知巷聞,經過22年的洗禮後,外界已將Karen本人、主題曲和電影視為一體,所以在石澳健康院錄製這首歌,絕對能夠勾起歌迷和樂迷的美好回憶。
【 莫文蔚系列報道 】
20年後再度推出廣東專輯:
https://bit.ly/3vcaBua
莫文蔚專訪(下) ─ 細訴5首廣東舊歌的故事:
https://bit.ly/3cx41bk
莫文蔚專訪(上) ─ 親揭6月紅館騷後告別大舞台原因:
https://bit.ly/3ixaBSQ
(10062021)
#游大東影視筆記 #游大東 #莫文蔚 #喜劇之王 #周星馳 #張栢芝 #石澳 #thewayyoumakemefeel #廣東歌 莫文蔚 Karen Mok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Hong Kong 9588hk 私家音樂 快樂的 太陽娛樂-香港 Sun Entertainment-HK 廣東歌fans應援事件 Edward Music Production
街坊福利會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集)https://bit.ly/3t3FYWR
我在社團內參與過很多毒品交易,但如此近距離看著一個人注射毒品,也是第一次。那女人將針筒丟在茶几上,舒一口氣,眼睛渙散,身體微微抽搐,任由毒品的迷幻侵佔她的大腦。
她會死嗎?這樣放著孩子不會有事嗎?我瞟到她的大腿有很多細小的針孔,同樣的情況已經是第幾次了?
我在屋內巡視一周,屋內不時會有不知從哪裏吹來,帶著垃圾臭味的熱風,地板踩起來溫溫的,大概下層是食品工場的原因吧?
這裏有一半建築都是非法建成的,客廳的窗戶打不開,一打開就會撞到隔鄰大廈的牆壁。
約三個小時後,女人像回魂一樣突然深呼吸一下,她有氣無力地爬起來,眼睛瞇成一線看著我這個陌生的男人出現在她的客廳。
「妳這樣下去,不怕死嗎?」我問。
「死…?」女人說出這個字後思索了良久:「反正我們也逃不出去。」
我不明白她的意思,她輕蔑地笑了一聲又說:「你不是城寨的人吧?進來之後,你就會明白了。」
女人好不容易離開梳化,腳步蹌踉地走進廚房,雙手四處摸索:「水…水…」
「媽,忘了嗎?今天沒水。」其中一個女孩。
「亮叔呢?沒來嗎?」女人抓住頭,顯得有點焦燥。
「剛才來過,但妳在睡覺…走了…」女孩。
「嘖,就沒一件好事發生。」
「我出去一下。」我。
我從沒來過九龍城寨,預計需要住在這裏一段時間避避風頭,所以想四周圍視察一下。
花了半天,我才找到一件像樣的衣服,還買了食物和水帶回去。兩個女孩看起來餓了很久,不斷將麵包和燒豬肉塞進嘴裏,弄得滿臉油光。
那女人在房間睡了,聽見我回來才慵懶地起來,連道謝都沒有便坐下來吃著我買回來的食物。
「我想在這裏住一陣子,我會付租金的。」我拿出鈔票遞到女人面前。
「隨便你。」女人很乾脆便把鈔票收下,繼續大口啃著手中的麵包。
這晚我側躺在梳化上,女人跟她的女孩睡在房間,布質梳化有點潮濕,是女人留下來的汗水,眼前的茶几擺放著針筒和吸毒的用具。
隔天,女人和女孩依舊待在家裏,她們不用上學,城寨內只有幼稚園,小學和中學都必須到城外上學。
「我出去一下。」我。
「隨便你。」女人。
為了擬定逃走路線,我必須熟悉這裏的環境。
這裏就像身處另外一個空間一樣,白晝黑夜的差別不大,建築遮蔽了大部分的陽光。城內有很多色情場所和毒品市場,就算在半夜,城內的活動依舊非常活躍。
在外圍向著外面街道的店舖,大多都是無牌的中醫和牙醫,由於中醫不受政府認可,很多中醫師只好在城寨內做生意。
九龍城寨外表看起來像個圍城,但實際上是用密集的大廈包裹著整個區域,城內能看見幾十條街的街道,佔地達70畝地,政府曾公佈城內人口多達三萬多人。
我找了半天,才找到城內的供水處,聽街坊說城寨只有8處供水水喉,為了方便居民,便衍生出「運水工人」這個行業,也就是女人所說的亮叔。
有趣的是,九龍城寨雖然是個三不管的地方,幾乎所有工場都是非法經營,但它有著很微妙的秩序。
除了運水工人,還有清道夫自發性地將垃圾運出城外,此外也很少罪案發生,沒人會偷東西,也沒有社團會佔據這裏。
販賣毒品在城寨非常興盛,毒品大致分成「紅、黑、白」三種。紅色就是迷幻藥丸,黑色是鴉片膏,還有讓客人舒舒服服躺下來吸食的床。白色就是白粉,屬最低級的毒品…
這些吸食毒品的「棚仔」,旁邊就是社區福利中心,裏面有很多孩童放學後在這裏耍樂,老人們坐在整齊排列的梳化上看電視。沒人會罵癮君子教壞小孩,沒人會埋怨傷風敗德,因為這裏是九龍城寨。
一個月後,我幾乎已習慣了城寨的生活,一直照顧著兩個小女孩,也放鬆了警戒。
以致一群「外來人」進入城寨,我也沒有察覺得到。
下集完~寫歷史也這麼劇情化,希望大家會喜歡
有興趣嗎?給個like & share吧~
在香港被消失前,用故事將歷史留住。
我想眾籌一本書《屬於香港人》
全書以故事瞭解歷史,用手繪地圖繪畫當時狀況!
《屬於香港人》六月出貨。
為避免這本書「被消失」,唯一方法是「沒存在過」。
所以只接受預售,有多少預訂,就印多少本。
不會公開發售。
預售網址:(可寄海外)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i/Xqe2DogAA
街坊福利會歷史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堅尼地城舖市》第一次微電影 : (爺)父女一齊介紹舖 : ) My daughter Candace
#堅尼地城舖 #爺爺去那兒 #candacelee #全世界最好的親子活動
買舖/租舖/放舖/投資商舖基金熱線: 28301111 或 whatsapp +852 90361143
盛滙商舖基金 Bridgeway 網頁 www.bwfund.com
李根興創業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Network/
李根興商舖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primeshop/
李根興 youtube 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N66AnLghXESgCDIsz-3Nw
內容全文:
在堅尼地城長大、已屆75歲堅叔,因為孫女說要在堅尼地城做地區考察,就帶她到這區四周觀察。隨這區發展迅速,有很多有紀念性的事物在逐漸消失,他希望將這些故事都告訴孫女。
「這裡叫青蓮臺,這個是魯班先師廟,在清朝光緒年興建,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你爺爺我小時候,經常跟小朋友在這玩耍盲雞......」堅叔解說道。
孫女Candace 沒有用心聆聽,手上拿著平版電腦搜尋資料,說:「那邊是石山街,已經有發展商強拍收購那裡的天成工業大廈和保發大樓,總地盤面積有1.52萬呎,商住樓面就有15萬呎。旁邊是寶雅山和Lexington Hill兩個高級住宅,將來這裡的消費力肯定有增無減!你說是嗎,爺爺?」堅叔呆望Candace,不懂得回應。
堅叔:「Candace妳看到街坊福利會隔壁有個鐵欄,裡面有個洞呀?」
Candace:「見到呀,是否山洞來?」
堅叔:「從前卑路乍街有個防空洞,那個洞就是防空洞的出入口‥‥‥在日軍打仗時,爺爺還未出世呀‥‥‥」
Candace 沒有用心聆聽,手上拿著平版電腦搜尋資料,說:「咦…這條是卑路乍街…前面如意大廈現在收購中,住宅收購價值兩萬元一呎,內街舖位收購價值三萬八千元一呎,嘩!向街的地舖高達七萬元一呎?!爺爺,如果你有錢便好了,趕快在這條街買間地舖待收購嘛!」
堅叔:「爺爺怕到時就算有錢,都未必記得收錢‥‥‥」
堅叔拖着Candace在石牆樹旁漫步「:這條是科士街,最出名就是這十幾棵石牆樹,它們在這已經生長超過一百年了!當年你爺爺就在這裡第一次牽你阿嫲的手!」
Candace:「是不是像你現在牽著我的手呀?」
堅叔:「差不多啦。回想起來,妳阿嫲那時候真的很漂亮,不經不覺她已經走了十幾年了,說起來現在爺爺都有些掛念她呀‥‥‥‥」
Candace:「爺爺,為什麼樹牆上的樹不會跌下來的?」
堅叔:「因為樹的根已經深深抓實石牆,打風也打不掉‥‥‥」
Candace又搜查附近資料:「這條街附近都有很多發展,前面是爹核士街,有一個唐樓拆卸重建叫浚峯...還有在爹核士街24至26A號兩幢相連舊樓都被人收購了,將來一定會有新面貌!爺爺你猜你十年後會不會不認得這裡呢?」
堅叔:「十年後爺爺都不知道會還記得多少…最希望還記得這裡的石牆樹吧!」
堅叔與Candace坐在海旁石壆觀賞卑路乍灣。
堅叔:「這個美麗的海灣叫卑路乍灣,我們站在這個堅彌地城新海旁,就是在90年代填海得來的!妳阿爺同阿嫲年輕的時候,就經常在電車路那邊看着大海談心!」
Candace:「電車路那邊能看到海的嗎?」
堅叔:「那時還未填海嘛。」
Candace :「政府的『明日大嶼』計劃,將會在交椅洲那邊填海,到時候會發展幾個人工島,還會興建一條橋由大嶼山到港島西,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來堅尼地城一定不得了!
堅叔:「Candace,其實一個地方除了發展之外,它的故事也十分重要。很多事物都會隨時間而消失,人的記憶亦一樣‥‥‥」
Candace :「怎麼會,記性差的話,寫在筆記簿便可以!」
堅叔:「爺爺上星期看醫生,醫生說爺爺患上腦退化症,今日帶妳看所有的東西,很快都會忘記掉了…」
Candace愕然了一會,然後抱着堅叔:爺爺,你會不會忘記我?」
堅叔面露安慰的微笑:「就算爺爺忘記所有情事,都會記得你和阿嫲,就好像石牆樹的根,深深抓實幅石牆,打風也打不掉!」
Candace :「不要緊爺爺,如果你以後忘記了事情,我便拖住你,由昨日的堅尼地城,一步一步行去明日大嶼,慢慢地講述它們的故事給你聽!」
堅叔:「好呀!到時就到爺爺講:孫女,我們去哪兒呀?」
Candace:「我會說‥‥‥爺爺,我們去『明日大嶼』了!」

街坊福利會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鴨脷洲大街為島上最早的道路,亦為鴨脷洲最早有人定居的地方,早在明朝粵大記中已有記載有居民定居的記錄,初期街上主要為漁村。及後在19世紀未期,香港仔黃埔船塢落成後,令到該區面向香港仔一帶的海邊,發展成船廠群,直至1985年鴨脷洲北岸,大規模填海計劃進行,令到有不少船廠被迫遷移,到鴨脷洲海旁道及黃竹坑深灣及布廠街一帶。大街西端連接利枝道,東端則連接山明街及連接深灣軒的新填海地。早期的主要道路為倫敦里(即是由現時街上的惠康超級市場和百佳超級市場之間的小巷,伸延至現在悅海華庭一帶的填海地,連接倫敦碼頭。
鴨脷洲洪聖廟是香港一所洪聖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洪聖街9號,鄰近鴨脷洲市政大廈及鴨脷洲海濱長廊,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鴨脷洲洪聖廟於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由當地漁民集資建成,祈求漁民出海平安,為南區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據說該廟忱於龍脈,使鴨脷洲興隆不替。數十年前,鑑於香港仔的山坡築有墳場及建有警署,勘輿家認為其煞氣足以破壞該廟風水,建議於廟前豎立數丈的高桿,繒以龍形,以擋煞氣,並保護島上的人口平安,廟宇先後有多次重修。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為洪聖爺誕,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每年均舉辦大型慶祝活動及賀誕巡遊。
鴨脷洲水月宮是香港一座觀音廟,位於香港島南部的鴨脷洲,鴨脷洲大街181號,現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負責管理,並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鴨脷洲水月宮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由當地居民所建。廟內懸掛的牌匾則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所題。自1930年起,該廟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但鴨脷洲街坊福利會仍一直贊助部份節慶活動。該廟曾在1995年作大型重修。
鴨脷洲風之塔公園Ap Lei Chau Wind Tower Park,簡稱風之塔公園,位於香港島鴨脷洲北岸海旁,鴨脷洲海濱長廊以西,香港仔避風塘以南,佔地2.62公頃,於2009年9月28日正式開放,耗資1億港元興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風之塔公園的主要地標,是一座名為「風之塔」的觀景台,外形像一艘傳統漁船,遊人可登上塔上眺望香港仔避風塘景色。該塔的電子顯示燈,是靠太陽能發電板發電的,會隨風速改變顏色,從無風的全綠色到蒲福氏風級8級或以上的全紅色。風之塔公園亦有一個展覽廊,介紹香港漁業與香港造船業,以及香港漁民的生活及風俗。當中展品更由鴨脷洲旅遊促進會捐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