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也是抗疫重鎮-和平醫院
.
多年採訪台灣歷史景點下來,經常發現許多機構或區域在地理位置上,會產生歷史面的巧合。好比說台北市南陽街一帶在清代是考棚,古今都是學子拼前程的風水。而中山堂與台北市警察局一帶在清代是巡府衙門,皆是辦案風水。
這兩天再度成為新聞焦點的 #和平醫院,百年前也是台灣 #防疫重鎮,和平醫院所在地前身是日本時期的 #台北衛戍病院,專門研究 #傳染病防治,尤其是瘧疾及有黑死病之稱的 #鼠疫。
彼時鬼島台灣(誤)傳染病橫行,由於當時台灣社會普遍衛生狀況不佳,沒有公衛設施與概念,加上氣候潮濕炎熱,對日本政府來說,島上的細菌病毒比刁民還可怕。因此日本衛生學者兼細菌學家 #緒方正規 來台,在台北衛戍病院成立 #鼠疫研究室,除研究鼠疫外,也研究各類傳染疾病。同時成立專職疾病檢驗的 #衛生試驗室,以及收容隔離傳染病人的 #避病院。
當時台北衛戍病院挑院址的時候,就想說因為院內將收治傳染病人,不宜設在台北城內人潮眾多之地,但考量交通便利性,因此設址在 #小南門 城門外,有點遠又不是太遠,很適合作為傳染病醫院。
如今台北舊城早已消失,鼠疫黑死病也滅絕殆盡,但不知是主政者有意為之還是歷史巧合,和平醫院這個地方,從古到今一直是研究與收治傳染病各種的地理位置。這一百多年來,為了消滅各種傳染病,許多人在此奉獻心力,他們很多是醫師與護理人員,或許是醫檢人員,也可能是檢疫者或患者,當然也包括附近的居民與店家。
在重疊的時光面前,大家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和平醫院區域,與其將這一帶的人事物妖魔化,我倒是覺得應該感謝百年來在這裡奮鬥的人們,謝謝他們為台灣傳染病防治的付出。防疫戰一向是團體戰,沒有人能被拋棄,更沒有人應該被遺忘。
PS1和平醫院現在的全名應該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但大家都習慣稱和平醫院了,這裡為了省字也就隨俗吧。
PS2 當年台北衛戍病院院長竟然是日本文豪井上靖的老杯井上隼雄,真是驚呆了我。
「衛戍病院台北」的推薦目錄:
衛戍病院台北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36年台北州市街地圖,該圖範圍在今天的台北市萬華、中正、中山、大同區域,部分區域劃出有軍事組織機關的重點,例如台灣軍司令部(現為國防部後備司令部)、被充當軍醫院的圓山運動場(現為花博爭艷館)、衛戍病院(現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台灣軍司令官官邸(現為陸軍聯誼廳),以及最早1926年的美國大使館(現為光點台北)
感謝《國家寶藏》提供
衛戍病院台北 在 陳曼麗 Chen Manl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歡喜參加《北投中心新村60週年 - 溫故織新特展》開幕茶會。以溫故織新作為發想原點,藉由「眷村駐地工作站」蒐集的眷村文物與口述歷史展現,見證「中心新村」的歷史,並透過眷村導覽、眷村文化、眷村人回家,老老少少,共聚一堂,羅織出嶄新的詮釋,非常溫暖!
我的好朋友「眷村心文化協會」張聿文理事長、張中模秘書長,長期投入中心新村眷村文化保存與活化,向政府提出建言,結合社會資源,號召大家一起來認識及守護中心新村!
中心新村,是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眷村,前身是日本陸軍衛戍病院北投分院的日軍房舍。於1959年有「中心新村」的名號,另於2011年8月24日公告為文化資產聚落建築群,為國防部通過全台13處眷村保存區之一。
我喜歡穿梭在老眷村中,聽一聽眷村故事,回想我的眷村文化體驗。從「成功新村」到「四四南村」,我的年少時代,也是與眷村生活相連的記憶!
#北投中心新村 Heart Village -台北眷村心文化協會
衛戍病院台北 在 臺北市北投區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全臺僅存日治時期 ... 的推薦與評價
1898(明治31)年,在日本開始統治臺灣之後,看上北投的溫泉及週邊環境,因此在北投購地興建軍醫院,「日軍衛戍病院北投分院」就是在此時開始建立。1904~05 ... ... <看更多>
衛戍病院台北 在 衛戍病院、台南病院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衛戍病院台北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EOWWW也提到2022/03/18 10:58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每年3月20日是「世界口腔日」,衛福部和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 ... ... <看更多>
衛戍病院台北 在 1910年代台北衛戍病院,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 的推薦與評價
1910年代台北衛戍病院,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