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選佛洛伊德,還是選阿德勒﹖]
日前電台看到我的影片,主題是談「在職場遇見豬隊友,怎麼辦﹖」來邀請我上節目,不過從主持人的口氣聽來,我的答案似乎不如期待,可惜節目時間有限,特別寫文章來跟大家來談一件重要的事,對於你的人生,當遇到困難時,你選擇當佛洛伊德的信徒,還是阿德勒的信徒,這會決定你的態度與處理方式。
先來看看我是怎麼看豬隊友這件事,老實說,我的第一個觀念就和絕大多數在職場水深火熱的上班族不一樣。首先我認為,既然會遇到豬隊友,顯然我們都在豬圈裡,所以我們也是豬,只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差別而已。因為職場是經過條件篩選的,包括學經歷,也就有「社會階級」之分。這樣講,一定有很多人不舒服,大聲抗議:
「我怎麼可能是豬﹖」
不過如果想通這一點,接受「我們都是被飼主餵養的豬」這個事實,對於其他豬隊友的認同感提高一些,便可以稍稍釋懷。如果還是不服氣這個觀念,也沒關係,再進行到第二個觀念:「我是人,他是豬」,既然站高一層,帶著作為人的優越感,就要接受「他是豬」這個事實,而他可能是同事,也可能是主管或老闆。
想想看,他是豬,我們是人,就不能跟對方站在同一個高度,跟他一般見識,在泥裡打滾,惹得自己生氣,也搞得一身髒污。因此我們必須回到人的本位,懂得動腦筋去想思考豬的本質,包括以下三點:
1. 豬不會思考,期待他會思考,就是你的錯。
2. 豬不會管理,期待他會管理,就是你的錯。
3. 豬不會做事,期待他會做事,就是你的錯。
確認這三個豬的本質之後,我們再往下走,拿回思考的主導權﹑拿回管理的主控權﹑拿回做事的自主權。怎麼做﹖豬的思考與做事都是直線,不拐彎﹑不逆轉;而你是人,要用反推回來的方式來思考與做事,我們可以這麼做:
1. 由我們提出書面計畫
在確認目標之後,反推回來要做哪些事,由我們做好計畫,寫下來,拿給對方看看有沒有意見;至於我們想做成的品質,不要用說的,給他看範本,他不必思考,只要照著做就好。都同意了嗎﹖發個email給他,表示他收到。
當然,如果這個豬隊友跟自己平行,我們要用商量口氣說話,不要頤指氣使;如果對方是主管,則要用請示的方式,讓他感到受尊重。
2. 由你訂出完工時間
很多豬隊友都有拖延症,我們可以當他們是完美主義者,當然也有那種出一張嘴就覺得事情搞定的,或是佛系上班法,不主動不積極,一切都等著別人叫他做這做那。不管哪一種,由我們來做出進度完成表,他來畫押就好。
3. 由你定期檢查進度
有的拖延症是一輩子都改不了,但是拖延事小,不會開口求助才是大條,總是在最後一刻才爆出來什麼都沒做或做錯了。因此每天或每周去了解一下品質與進度,可以預防自己心臟病發。不過這些人執行力差,自尊心卻很高,記得態度要好,讓對方覺得我們是關心,而不是懷疑。
沒錯,面對豬隊友,我要說的是,改變不了他是豬這個事實,就改變跟他相處的方式。豬是需要管理的,他們是職場巨嬰,而我們是保母,若是想要命活得長一點﹑工作快樂一點,要學會的是一套省時省力管理豬的技巧。
聽到這裡,電台主持人露出失望的神色,他說這太「莊嚴」,讓他想到聖嚴法師生前在捷運站有個看板,寫著「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怎麼變得都是我們的事,而豬隊友啥都不必做﹖這個問題提得太漂亮了,也是很多人委屈的地方,每天忙著幫豬隊友擦屁股,怎麼到頭來還是自己的事﹖心裡想著:
「為什麼改變的不是他﹖」
人生不管哪個層面,生活也好,職場也好,多數的痛苦都來自這個糾結,我們想改變對方,問題是改變不了,從而產生挫敗與憤怒,心就會很累,未必是工作累。這時候你要思考的是一個人生大哉問,你要選擇當佛洛伊德的信徒,還是阿德勒的信徒。想通了,並做出決定,站到某一邊,糾結就會減少許多。
佛勒伊德認為,今天的任何問題,都來自於過去的某個心理創傷。要解決問題,就要不斷回到過去,重複那個創傷,直到撫平為止。因此我們有怎樣的過去,就有怎樣的現在。阿德勒剛好相反,他認為問題和過去無關,而是由現在的目的所造成,令人樂觀的是人是有主動權,能夠藉由改變現在目的,而解決問題。
但是多數人雖然看阿德勒理論的書「被討厭的勇氣」,也很欣賞阿德勒的學說,自以為是阿德勒的信徒,卻是在遇到問題時,都選擇抱怨,然後什麼事都不做。為什麼他們不想去改變現狀﹖因為抱怨比較舒服,而且說人家豬隊友讓自己有優越感,千錯萬錯都是那一隻豬的錯,而自己是無辜可憐的受害者。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有人來找我們訴苦,經過一年或十年,他還是在同一家公司,和他的豬腦袋老闆共事。再來,這些人為什麼會陷入這個泥淖裡動彈不得﹖根據阿德勒的說法,他們沒有做「課題分離」,未去將問題分成兩種,一是自己的問題,二是別人的問題,接著人際關係就卡在下面這兩點:
1. 自己介入別人的問題:比如想要去改變對方從豬變成人
2. 別人介入自己的問題:比如讓對方來影響自己做事的心情與效率
我們都知道,阿德勒說人的問題都來自關係,癥結就在這裡!我們的問題是在於把「人」做好,至於別人是不是「豬」則是別人的問題,我們不應該介入。說白了,就是我們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所以我才建議大家,認清我們是人,對方是豬,我們做好「人」該做的事,包括訂出計畫﹑安排進度﹑跟催品質。
讀懂阿德勒,你就會從豬圈裡獲得釋放,從此自由。
***
不少粉絲問我,我有兩種課程,它們有什麼不同?以下是我的簡單說明:
多職能收入養成攻略
1、線上課程300分鐘,原價8800元,目前優惠3500元
2、適合求職、兼職的上班族
3、教你打造大小收入兩個安全網
4、總共30個工具
5、詳細內容請連結:https://lecture.enstar.com.tw/course/7603
斜槓課程
1、3小時,實體課程,基礎課原價$1500 ,目前優惠990元
2、適合下班後想要做斜槓,發展微創業的上班族
3、教你對於未來生涯和斜槓建立正確的思維和觀念
4、詳細內容請加入我的line@,助教會協助你!
5、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圖取材自:維基百科
被討厭的勇氣 維基 百科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再成為一日球迷,自從認識了周思齊!】
✨#心智鍛鍊早鳥優惠倒數1天!3/29(日)前早鳥享優惠訂購,再加贈鍛鍊教材:http://bit.ly/2sYjRaW
2019年即將告一個尾聲!回顧這一年點點滴滴,職棒球星周思齊,帶給我的與其說影響,不如說是極大的震撼!
周思齊,如果你沒有在看中華職棒,我想十有八九不認識。但如果你是有在看職棒,甚至是兄弟球迷,就不可能認識周董(思齊)。而我是位NBA球迷,但看中華職棒也只有在總冠軍賽看看,稱不上職棒愛好者(跟 謝文憲-憲哥粉絲團 比起來差100倍),更談不上認識多少位職棒明星。但在半年前,因皓宜一直推薦思齊給我認識,我重新認識了一位「職業明星運動員」,也因一次又一次跟思齊的談話,讓我理解了他為何能在登上職棒舞台,並且在15年職棒生涯中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成績。
如果你上網查詢 #維基百科 輸入:周思齊。你會看到維基百科對他的棒球紀錄,從1999年成為"第十八屆IBA世界青棒錦標賽中華青棒代表隊"開始至今2019年,20年間,從一位年少熱愛棒球極為努力的球員,克服總總困難、不斷努力突破、蛻變成為職棒球員,而後險阻不斷(黑道威脅),一度面臨了失業的危機,走過不知多少個低潮,才能達到「#亞洲選球王」、「#兄弟象人氣明星選手」,如今成立「#周思齊培育基層棒球人才獎助學金」希望幫助更多人。
四個月來,在製作《心智鍛鍊》這門線上課的討論接觸過程中,我從不認識他,到熟悉他,看見他對人與工作態度,感受到他對人的真誠、謙虛、不多言卻處處為人設想,而他在他的棒球領域不只是專業,同時敬業、樂業的每日刻意練習,更是令我敬佩!我聽了他【心智鍛鍊】每一堂課淬煉出的故事、訓練方法(專注力、恆毅力、爆發力、孤獨力、穩定力),讓我開始不再成為一日球迷,反倒對「職棒球星」多了一份更深的尊敬,也從他的「心理素質訓練」、「刻意練習的方法」中,領悟了跟職場相通的DNA,對我這一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確實影響很多!
談一個我很少談的,如何與「孤獨自處」?
在【心智鍛鍊26堂課】中,思齊面對“孤獨”是這樣詮釋的:「孤獨,是我們內在被討厭的勇氣,願意在人群中展現出那些與他人不同的自我獨特本質。」
我認識思齊,思齊令我最佩服的其中一點是:
每天早上4點起床後,展開自我訓練。無論寒冬、下雨,15年的職棒生涯,如無特殊原因皆是如此。他如何辦到的?面對人生低潮時,一樣如此。甚至一度因"職棒打假球案",可能中斷這條路,他依然不畏外在環境紛擾,始終如一。
他對我說:「我的天賦沒有比很多球員好,從小如此,長大後好不容易可以打職棒,才發現天賦好的球員眾多。我不自我刻意鍛鍊,不斷的找各種方法去嘗試,勤加練習與改進,很快就會被淘汰的。」這個過程與細節,後來有在「心智鍛鍊26堂課」中做了很清楚的陳述,提供了刻意練習的方法。
跟思齊接觸久了,我才明白我們在職場上所遭遇的挑戰、衝擊、順境與逆境,甚至被攻擊、誣陷或面對孤獨、傷痕累累,覺得無力無助,難以突破...都跟面對外界壓力的"心理素質",自我關鍵基本能力有十足的共通性。
最後,我想推薦你,也想介紹你認識思齊。讓他成為你的"心智教練",可以從【心智鍛鍊:26堂心理素質鍛鍊法】開始你的刻意練習。http://bit.ly/2sYjRaW
同時,最後我想邀請大家,聽完我所認識的周思齊。無論你是否是已經是球迷,或者想在2020年也能大幅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加入線上課,讓思齊成為 #你的新的一年「#心智鍛鍊教練」。
啟動你的新計畫,心智鍛鍊已經開始,邀請您一起成為同學,讓我們真正蛻變 #成更好的自己!
⏰早鳥優惠倒數1天!3/29(日)前早鳥享優惠訂購,再加贈鍛鍊教材:http://bit.ly/2sYjRaW
🎁新會員註冊加入【大大學院】再贈200元購課金折抵!
被討厭的勇氣 維基 百科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再成為一日球迷,自從認識了周思齊!】
✨恭喜心智教鍊周思齊「9月再度拿下中職MVP」!#限時優惠倒數1天,只到10/18(日)!大大學員慶祝期間限定優惠價$1,980,再抽「親筆簽名球」:http://bit.ly/2sYjRaW
2019年即將告一個尾聲!回顧這一年點點滴滴,職棒球星周思齊,帶給我的與其說影響,不如說是極大的震撼!
周思齊,如果你沒有在看中華職棒,我想十有八九不認識。但如果你是有在看職棒,甚至是兄弟球迷,就不可能認識周董(思齊)。而我是位NBA球迷,但看中華職棒也只有在總冠軍賽看看,稱不上職棒愛好者(跟 謝文憲-憲哥粉絲團 比起來差100倍),更談不上認識多少位職棒明星。但在半年前,因皓宜一直推薦思齊給我認識,我重新認識了一位「職業明星運動員」,也因一次又一次跟思齊的談話,讓我理解了他為何能在登上職棒舞台,並且在15年職棒生涯中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成績。
如果你上網查詢 #維基百科 輸入:周思齊。你會看到維基百科對他的棒球紀錄,從1999年成為"第十八屆IBA世界青棒錦標賽中華青棒代表隊"開始至今2019年,20年間,從一位年少熱愛棒球極為努力的球員,克服總總困難、不斷努力突破、蛻變成為職棒球員,而後險阻不斷(黑道威脅),一度面臨了失業的危機,走過不知多少個低潮,才能達到「#亞洲選球王」、「#兄弟象人氣明星選手」,如今成立「#周思齊培育基層棒球人才獎助學金」希望幫助更多人。
四個月來,在製作《心智鍛鍊》這門線上課的討論接觸過程中,我從不認識他,到熟悉他,看見他對人與工作態度,感受到他對人的真誠、謙虛、不多言卻處處為人設想,而他在他的棒球領域不只是專業,同時敬業、樂業的每日刻意練習,更是令我敬佩!我聽了他【心智鍛鍊】每一堂課淬煉出的故事、訓練方法(專注力、恆毅力、爆發力、孤獨力、穩定力),讓我開始不再成為一日球迷,反倒對「職棒球星」多了一份更深的尊敬,也從他的「心理素質訓練」、「刻意練習的方法」中,領悟了跟職場相通的DNA,對我這一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確實影響很多!
談一個我很少談的,如何與「孤獨自處」?
在【心智鍛鍊26堂課】中,思齊面對“孤獨”是這樣詮釋的:「孤獨,是我們內在被討厭的勇氣,願意在人群中展現出那些與他人不同的自我獨特本質。」
我認識思齊,思齊令我最佩服的其中一點是:
每天早上4點起床後,展開自我訓練。無論寒冬、下雨,15年的職棒生涯,如無特殊原因皆是如此。他如何辦到的?面對人生低潮時,一樣如此。甚至一度因"職棒打假球案",可能中斷這條路,他依然不畏外在環境紛擾,始終如一。
他對我說:「我的天賦沒有比很多球員好,從小如此,長大後好不容易可以打職棒,才發現天賦好的球員眾多。我不自我刻意鍛鍊,不斷的找各種方法去嘗試,勤加練習與改進,很快就會被淘汰的。」這個過程與細節,後來有在「心智鍛鍊26堂課」中做了很清楚的陳述,提供了刻意練習的方法。
跟思齊接觸久了,我才明白我們在職場上所遭遇的挑戰、衝擊、順境與逆境,甚至被攻擊、誣陷或面對孤獨、傷痕累累,覺得無力無助,難以突破...都跟面對外界壓力的"心理素質",自我關鍵基本能力有十足的共通性。
最後,我想推薦你,也想介紹你認識思齊。讓他成為你的"心智教練",可以從【心智鍛鍊:26堂心理素質鍛鍊法】開始你的刻意練習。http://bit.ly/2sYjRaW
同時,最後我想邀請大家,聽完我所認識的周思齊。無論你是否是已經是球迷,或者想在2020年也能大幅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加入線上課,讓思齊成為 #你的新的一年「#心智鍛鍊教練」。
啟動你的新計畫,心智鍛鍊已經開始,邀請您一起成為同學,讓我們真正蛻變 #成更好的自己!
⏰#限定優惠倒數1天!10/18(日)前,限時優惠價$1,980(原價$8,800),還能再抽「親筆簽名球」乙顆:http://bit.ly/2sYjR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