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光廊 佔地約有1.5公頃,區域內設施包含心心相映觀景台、兒童遊憩區、3D彩繪地坪、海景瞭望台、幸運草植栽區、休憩涼亭、木棧步道等,很適合家長遛小孩。
https://keavyi7tao.pixnet.net/blog/post/401007077
西部海岸地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南北雨不停,週六是關鍵
東台灣相對是好選擇
盧碧不排除重整成颱再登陸
氣象局目前僅發熱低壓警報
過去經驗警戒區一樣禁止下水
最不受影響是花蓮次之宜蘭
颱風為逆時鐘旋轉氣象系統
西岸受到盧碧引入西南氣流
風向偏南、風速偏大、浪向正推
無遮擋地形浪大容易整排蓋
例如台南、西子灣、旗津、外埔
有遮擋地形也受到強烈風勢影響
例如台中松柏港
雨勢簡直泯滅人性良善面
週五週六都不建議往西部走
週日後逐漸恢復正常
東岸相對在背風面
普遍為微風或陸風,影響較小
台東如果吹南風海相容易不佳
宜蘭跟花蓮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北海岸須注意警戒區域與下水規定
就算氣象局維持熱低壓特報
也會因距離過近導致海相不佳挑點
下周大低壓帶逐漸消散
西南氣流漸弱
西部又要恢復迷你浪情況
浪況預報內容可能無聊又白癡
上面真心全部都可以忽略
下面這段過來人經驗分享
預報網站往往極簡化複雜大氣因素
用簡單數字表達易讀性
不知其所以就囫圇吞棗
容易判斷失誤發生危險
例如本周西岸週期貌似不錯
浪高似乎還在可接受的範圍
但數據演算法絕對不會告訴你
「浪向正推+被炸一個月沙岸地形+強風大浪帶來的離岸流+整排蓋水牆」=多難應付
下水前請多詢問當地前輩或店家
即便資訊發達
人的智慧與經驗累積才最珍貴
當然
如果龜在鍵盤前是不需要懂這些的
詢問關注度最高也不是教練專業程度
而是….
「浪點有沒有免費水能沖洗」
「浪點有沒有更衣間可換衣服」🤣
真正衝浪人沒有這麼容易當
他們多半
隨時注意安全因為大自然值得畏懼
隨遇而安非口號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隨興所至在大海面前沒什麼好隱瞞
至於隨時計較
則絕對不是浪人準則
西部海岸地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氣候戰爭
控制氣候可以改善農業畜牧業,減少天災,可是,要控制氣候造福人類難比登天。反過來,要破壞氣候殘害人類就易如反掌。全球氣候牽一髮而動全身。
六七十年代,我還是求學時期,香港每年都有颱風,嚴重風災經常出現。可是,近年,香港的颱風越來越少,越來越弱。那是因為從前吹向香港的颱風轉為吹向日本。影響颱風向西北移動的主要因素是高氣壓區擋著颱風的北行路線。簡單地說,高氣壓區在台灣附近,菲律賓附近太平洋上出現的颱風移動方向以台灣為限,於是吹向包括香港的華南沿岸。要是高氣壓區在日本附近,颱風會吹向台灣,福建至上海的華東地區。颱風走偏西北路線令它移動減慢,在太平洋增強,帶著更多水氣吹向華東沿岸。這些水氣進入內陸後沿著地形向山上走,溫度因為高度增加而下降形成豪雨。山上暴雨匯集在河流衝向水庫堤壩,將堤壩推倒,或者水庫排洪令下游地區水浸。這樣的情況長期維持的話,中國農業和工業會半癱瘓,經濟崩潰,人口減少。
西北太平洋亞熱帶高氣壓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NPSH) 調節東亞的夏季氣候。異常的WNPSH會令中國出現嚴重水災。中國歷史上的嚴重水災都是異常WNPSH引發。
WNPSH異常的原因是太平洋數年代反覆循環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簡單地說,美國西部水溫高的時候,美國西部多雨,溫暖海水沿著赤道由美國西部延伸至印尼。日本海溫度下降。WNPSH可以說正常或者PDO是正數,高氣壓在接近台灣附近,颱風吹向華南沿岸。
美國西部水溫低的時候,美國西部乾旱,寒冷海水沿著赤道由美國西部延伸至印尼。日本海溫度上升形成高氣壓。WNPSH可以說反常或者PDO負數,高氣壓在接近日本附近,颱風吹向中國中部,即是福建至上海,真接打擊長江和黃河流域,沖垮河堤,水淹大城市。
為何美國西部水溫下降產生PDO負數? 這是全球能量和溫度分佈出現重大變化。
2020年中國大水災之前發生甚麼事? 那是2019年12月爆發的武漢病毒疫情,全球空中和陸上交通陷入癱瘓。特別是空中交通。美國加州本來風調雨順,突然高溫乾旱。半年時間的航空和陸上交通少了大半,全球溫度分佈起了變化,特別是美國西部海岸的水溫下降形成PDO負數。2020年的中國水災十分恐怖,差點沖垮了三峽大壩。可是,2021年的水災比2020年更嚴重。因為2020年7月的水災只是空中陸上交通消失大半僅僅半年光景。2021年7月的時候,空中陸上交通消失超過一年半,當然嚴重得多。當然,再加上一些人為操作,例如中美貿易戰令到日本工業加速發展,增加核能發電(2021年,日本有9座核電廠發電),核電廠冷卻用水令到海水溫度上升。當然還有大量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及核潛在日本海域走來走去令水溫上升。其他人為因素不便公開,敬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