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在美國非 STEM 理工相關科系的找工作詢問
最近有幾位讀者有類似的問題, 特別選了一位讀者的詢問,和她討論了一下細節,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 一些背景細節有做調整, 以下是讀者背景及問題。從上次的其他讀者回覆,讓我覺得群眾智慧太厲害了, 我自己想破頭也想不出許多細節, 再有請大家不吝賜教,一起幫忙給予建議。
------------------------------------------------------------
Brian 你好, 很謝謝你一直都在你臉書專頁上更新資訊分享給大家。最近看到你分享的學徒計畫裡面有一個“找工作計畫”的表格,我已經有填寫那份表格,但輾轉也希望看能不能分享我的背景給您,且希望你是否撥空能給我一些建議。
我目前在 Amazon 歐洲的擔任 Cloud Support Engineer ,計劃想轉換跑道類似 technical program/project managemer, 我一直都有在嘗試從公司內部轉職、或是申請其他公司的職缺,但是因為沒有太多project management 的經驗所以面試都沒有給下來,也因為目前主管私心不想損失人,所以他一直不太願意協助我在 Amazon 內部轉職。
目前已申請到美國華盛頓大學的 Global Business Program,想充實自己在 project management 和 business 的經驗,希望對我未來轉職有幫助,也會利用在課餘時間撿回一些 Python, Java, Javascript and SQL 的相關技能。
今年九月入學明年六月(2020) 畢業後有一年 OPT, 但因為只有一年的 OPT,沒有像其他 STEM 相關學科可以延長到三年的時間,所以會擔心申請工作的公司會有所顧慮。
因為擔憂是美國簽證不拿,想請問你的建議,在這九個月有沒有其他推薦的作戰策略... 非常謝謝你花時間閱讀我的背景!
------------------------------------------------------------
以下是我的回覆:
謝謝你的來信詢問, 如何在美國找工作及順利的申請到工作簽證,一直是個熱門的話題。 如果現在在閱讀的讀者們不清楚相關細節,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從你的問題來看, 你已經在美國的科技公司工作了 (Amazon), 因為你想要轉換領域,但不論是內轉,或是其他公司的職缺都沒有上。 於是你想要藉由來美國唸書,可以合法獲得畢業後一年的工作機會來抽每年 85,000 個名額的工作簽證 H1B。
H1B 不是個人可以掌控的外部因素, 看起來到時候你會有碩士學歷,所以機率會比學士的抽籤人機率稍微高一些。 但我也看過一個同事抽 3 年都沒抽中,要先調去倫敦,也有同事大學畢業第一抽就抽中了。 當然和每年抽籤的人相比, 我看到的例子也都只是個案故事,沒有什麼代表性,只是要說明什麼情況都有可能而已。
從上一個幫忙回答問題模式, 我是想要不那麼正面直接的告訴我的想法或建議,而是希望藉由不同的反向詢問來幫助讀者思考自己真的想要什麼, 有什麼可能的替代方案或選擇。 但因為你好像已經大方向的選擇都做了,所以這次的回答我就試試看直接建議或告知想法。
因為我在 email 詢問了, 知道你一年後最大的目標就是留在西雅圖。 如果這是你的目標的話, 當初怎麼沒有先以 Cloud Support Engineer 的方式用 L1 簽證調來美國, 這樣你就不會因為沒有經驗而被內轉拒絕。 我想 Amazon Cloud Support Engineer 以 AWS 的市場份額,在美國應該也是很需要你這樣的工程師吧, 先處理完了最難的簽證問題後,在美國再來轉職。
不過你說你 9 月就要來唸書了,好像大概就是 1 週後的事情, 想必你也是下定了很大的決心才來唸另外一個學位...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可能會先查詢一下學校, 有沒有什麼類似的碩士學位可以修類似的課程,但是隸屬於 STEM, 如果有的話,想盡辦法先換學位,確保 OPT 能延長,未來有有更多次的 H1B 抽籤機會。
不論學位能不能改變, 你剛入學應該就要積極找工作了,學校的資源盡量多利用, 修改履歷、 就業博覽會、工作介紹等等。
西雅圖是 Amazon & Microsoft 的總部, 目前 Google、 Facebook 在西雅圖的分部也都在持續擴張, 2017 年我寫了 “西雅圖要超越矽谷了?”,除了就業需求持續增加, 生活成本比灣區低,吸引許多人才離開灣區搬到西雅圖發展。 是除了舊金山灣區外很好的就業城市。
如果你有看到大公司舉辦的 meetup, 時間許可下有準備的參加。 有準備的參加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說是 Amazon 辦 AWS 相關的 meetup, 可以先查詢當天主題, 講者背景, 參加時主動的去和講者交流, 介紹你過往也是 AWS 的 engineer, 對於相關的技術有什麼見解、疑問等等,也有興趣知道他有沒有相關你可能可以貢獻的地方, 說不定你就在類似的場合得到實習或是工作的機會了。 我過往也有因為這樣得到工作的呢,請參考 “感謝在美國遇到的貴人- 劉耀經館長、 Terry、Kirk"。
你可能會有疑問, 怎麼好像我還是要用過往的工程經歷來找工作...當然以上是假設如果我是你的話的情境, 以我來說, 我覺得我的英文沒有足夠好到沒有相關學歷、背景可以勝任美國公司的 Project Management 的職位。
我知道我的部落格及座右銘是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you think you can't--you're right. 不論你認為你做不做的到, 你都是對的。 但是我目前美國的工作經驗中,我還沒有看過沒有類似經驗直接轉換成 PM 的。 許多人可能是先做軟體工程師幾年,有經驗後轉換、又或者是美國受的教育,英文及溝通完全可以應付各種情況、亦或是從類似 PM 的職缺一路做到 PM 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我之前和 Jackie 的直播 “直播訪問: Jackie- 從 Google 到臉書, 工程師到矽谷頂尖 PM 養成秘笈分享”, 她有 MIT 的學士及碩士學歷,她要轉換做 PM 也是從工程師時提出建議,慢慢的從她的工作時間分出 PM 的部分,逐步被認可後才完全轉為 PM 的。 當然她的 PM 是 Product Manager, 你想做的是 Project Manager , 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
再次回到你說的你一年後最大的目標是在西雅圖找到工作, 因為你不是說你的目標是一年後變成 PM, 所以我覺得你想要在美國留下來的目標比你的轉職夢更重要,因此, 要讓美國公司願意接受你給你工作, 不是藉由一個你還沒念完一年學位的經驗, 而是你過往幾年在 Amazon 及其他公司的工程經驗。
當然,這樣好像和你原本計畫的不太一樣,但我覺得這是機率比較高可以得到工作的方式...
歡迎臥虎藏龍的讀者群給原提問者其他建議。也請西雅圖的各路朋友,告知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及好的資源可以運用啦。
歡迎 Like 或是關注我的粉絲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及我的所見所聞。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8/how-to-find-a-job-as-non-stem-major-in-us.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西雅圖 生活成本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紀念到矽谷四年:生活、工作的比較及心得
2015 年的一月,我和親愛的老婆從美國東岸那時大雪紛飛的馬里蘭州搬到陽光普照的加州灣區。時間轉眼一下就過了 4 年, 我們也從當初的灣區菜鳥,到現在大概知曉這裡的各式生活狀況、職場秘辛。 對於矽谷,大家總是有許多憧憬、幻想,當初的我也不例外,希望在這個世界科技之都能立足,並和各國高手一起競爭、合作、參與改變世界的產品。 四年後,在矽谷這個入門工程師的領域,我算是站穩腳步,小有成就,這篇是我的回顧及心得。
2015 年一月,我們從零下還在下雪的地方穿超級厚重的外套在雷根華盛頓國家機場(DCA)上飛機,我們剛下飛機就發現晚上攝氏 10 幾度的舊金山實在好溫暖,脫下了外套後, 要拿我們 2 個大行李箱、 3 個小行李箱,隨身背包、及大外套讓我們手忙腳亂了一陣子。那時要從舊金山機場坐 Uber 到定的 Airbnb 房子,我們選擇最大容量的 Uber XL, 來接我們的大叔開一台大 SUV, 在塞完我們所有的東西後幾乎沒有什麼剩下的空間了。 40 分鐘的路程,我們到了舊金山 Glen Park 附近定的房子,我們知道房東在上夜班,她 90 歲的媽媽會幫我們開門。 在按了門鈴後,過了許久,房子才出現亮光,2 樓窗戶出現一位老太太,揮手示意她知道了。 我們於是在一樓門口等著她, 等著等、大概過了將近 5 分鐘都沒有動靜,我們一度懷疑老太太怎麼了, 正要打電話給房東時,老太太才步履蹣跚的到門口來開門,原來她只是因為走路很慢,但並沒有出什麼事。 當我們走到 3 樓的房間時,發現房間內放一張床和一個小桌子就沒有什麼空位了,我們的行李根本就放不進房間裡。 只能先拿貴重及那晚需要的東西,剩下的先暫時放在他們的車庫裡。
我們搬到舊金山之前,在馬里蘭的 Rockville 租一個 one bedroom 採光不錯的電梯公寓, 850 square feet 包水電, 一個月的租金是 $1350, 而舊金山我們租的房間是一間獨立的房子裡 4 個房間中的一間,大概只有 200 square feet,要和另外一個房間共用廁所,而整個家住了 9 個人加 3 隻狗,一個月的租金是 $1700。 我們知道舊金山的房價及房租很高,要找短期租房的更是困難,所以也只能摸摸鼻子,住在一個不是那麼舒服的地方。希望一切在我上完 3 個月的程式密集班(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 後就可以穩定下來。
在開始上課之前,我們有大概幾天的空檔,那時候 Uber 和 Lyft 剛推出共乘服務, Uber Pool 或 Lyft Line 只要 $5 就可以讓你搭車到舊金山任何地方, 而且還可以帶一個人。而舊金山的公車系統 Muni, 一個人的基本票價是 $2.25, 而且你要到的地方可能要換很多次車多花很多錢。 那時候的演算法可能還沒有很完善,我們常常上車後,司機到我們的目的地前也沒有接到共乘的人,所以和一般票價的 Uber/Lyft 沒什麼差別。 我們第一次覺得在矽谷可以嘗試新產品真是好棒!
2015 年初的舊金山不太冷,白天有到攝氏 20 多度,我們出門去 Dolores Park 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穿著短袖加一個薄外套,對於在東岸生活了幾年的我們,真的很享受能在冬天公園裡曬曬太陽。
而灣區的餐廳選擇很多、不管是中式、日式、或是哪種料理,我們都可以找到沒有太貴,但就很好吃的,當然我們知道和洛杉磯 LA 的美食可能還是有差距,但我們真的很感動灣區的食物選擇及品質。
在舊金山市區上課時,我覺得最不能忍受的是 Market Street 附近的遊民,有時候一個轉彎,你就看到整條街 30~40個遊民聚集在要走的路上。 因為聽到了不少被遊民謾罵、甚至毆打的案例,通常我都會繞路而行。 但舊金山遊民數量實在太多,路上常常有許多遊民的排泄物,走路真的要很小心。 到 2019 年的現在,每次去舊金山我們還是覺得要經過遊民附近是很可怕的經驗。
那時候我每天早上 9 點到晚上 9 點在學習,要回家的路上沒什麼人,從上課到 Bart 車站 5 分鐘,及從 Glen Park 車站走回家的 15 分鐘,我每天都很害怕被搶劫或是襲擊,我會多帶一個備用錢包放一些小錢,並穿著慢跑鞋,想說希望如果真的遇上了,就把備用錢包丟到反方向、拔腿就跑,好在到搬離開舊金山時都平安沒有遇到。
矽谷的工作機會很多,以軟體工程師來說,大中小公司面試的重點不太一樣,大公司著重演算法、資料結構、 system design、小公司著重實際經驗及所要的技能是否能立即使用。 2015 年的時候,大家提到想進的夢想公司是 FLAG , FLAG 是 Facebook、 LinkedIn、 Google 這 3 間公司、A 有人說是為了順口加的,有人說是 Apple , 有人說是 Amazon。 FLG 都是相對年輕的公司、公司福利待遇類似、公司有提供三餐等等,是眾多畢業生想加入的公司。 到現在比較多人在講的是 FAANG (Facebook, Apple, Amazon, Netflix and Google), 到去年下半年前,這幾家公司的過去幾年股票漲很多, 讓投資人或是工作申請者趨之若鶩。
我 2015 年在找工作時,我主要要靠自己及朋友內推來申請職缺。 我開始在 SolarCity 工作之後, 不時的信箱或是 LinkedIn 就會收到 recruiter 寄信,詢問有沒有興趣去了解他們的公司或是面試。 而我加入 Facebook 之後, recruiter 們寄來的信就更多了。 在矽谷,1 年半 到 2 年換一個工作是很正常的, 文章像是 Employees Who Stay In Companies Longer Than Two Years Get Paid 50% Less, Why you should switch jobs every 2 to 3 years to boost your earnings 都鼓勵著大家時常去就業市場上看看自己的行情。 而前幾年許多獨角獸公司的擴張,大舉砸錢找人才, 也讓 FAANG 公司許多員工流向像是 Uber、 Airbnb、Dropbox、Pinterest、 Snapchat、Slack 等公司。
因為工作機會多,許多朋友也早就、或是後來搬到矽谷發展, 參加朋友們之間的活動, 讓我也認識許多在不同科技公司的朋友們。 在矽谷這裡, 可能認識的 3 個人就有 2 個是在科技公司工作。 軟體工程師是佔最大的比例、而 Product Manager 、Designer 等科技公司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有不少人。 相對來說, 其他地區的職業傾向沒有像矽谷這裡這麼傾向科技業。
美國的產假在已開發國家中是很落後的, 但加州的父母福利在美國各州還算是還不錯的, 加州規定懷孕的媽媽在產前 4 週可以開始請 maternity leave, 產後有 12 週的 paid maternity leave 。 爸爸也有在小孩出生到一歲前的 6 週 leave。 而科技公司為了讓員工有小孩時無後顧之憂, 也會加碼提高爸媽在家照顧嬰兒時間, 最高的 Netflix 可以提供到一年的帶薪產假呢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親身看到請一年假的 Netflix 同事),這篇文章提供了矽谷各大科技公司的產假福利時間 Netflix parents get a paid year off and Amazon pays for spouses’ parental leave。我所在的 Facebook 是不論是爸爸或媽媽都可以請 17週的產假,公司及部門也都會盡量鼓勵大家在小孩一歲前把這個假放完,多在家陪小孩。
在生活壓力上,矽谷的工作壓力也還是蠻大的, 你的同事及朋友們,大家都是聰明人,也賭上一切在這裡努力求生。 每個人真的都非常努力的在工作中表現及爭取。 因為矽谷灣區蓋的房子數目跟不上人搬進來的速度, 房價飛漲, 100萬美金在矽谷只能在沒有那麼好地區學區買 60 年以上屋齡的小小的老房子。 相比之下, 馬里蘭最好學區 Potomac 10, 10, 10 的房子,有著可大 2、3 倍的室內室外空間及較新的屋齡, 許多也不到 100 萬美金。 有許多有小孩家庭的人, 因為受不了房價及學區, 紛紛搬離矽谷, 其中, 蠻多人選擇搬到西雅圖, 我一年半前寫的西雅圖要超越矽谷了?提到了西雅圖的崛起及人才的流動,我最近也剛好有同事調到西雅圖,薪水不變的情況下,因為不用繳交華盛頓州的收入稅、及相對低廉的生活成本,每個月可以用的稅後收入增加許多,除了冬天下雨多了些之外,生活過的很開心。
我知道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優缺點, 我很感激來灣區矽谷的一切體驗, 對我來說,矽谷願意接受一個半路出家的我, 讓我有機會證明我自己, 這裡的氣候、食物、福利、及各種機會,都是很多地方沒有的。 上一個 4 年,我過的很精彩,希望下一個在矽谷的 4 年能更加適應、綻放光芒。
你的矽谷經驗或者你的美國經驗是怎麼樣呢? 歡迎一起留言討論分享。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1/4YearInSilliconValley.html
西雅圖 生活成本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西雅圖要超越矽谷了?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html
全世界許多城市都想模仿矽谷、成為矽谷、或是超越矽谷。最近一篇 Seattle’s software job openings outpace Silicon Valley’s 顯示出在 2017 年六月,西雅圖地區的軟體工程師職缺數超越了矽谷(計算方式其實是很簡陋的看職缺標題中有沒有軟體這個詞)。矽谷各大科技公司 Google、 Facebook 都在西雅圖有辦公室,Microsoft 及 Amazon 則是把總部設在西雅圖。 最近 Amazon 的擴張,更是驅動西雅圖科技職缺上升的關鍵。
除了職缺的需求上升,西雅圖又榮登全美軟體工程師實質薪水最高的榜首。在這篇 How Much Do Software Engineers Really Make in Each City? 計算實質薪水公式為:
Real Earnings = Income - Taxes - Social Security - Living Costs - Rent
實質收入 = 收入 - 稅 - 社會安全(稅) - 生活成本 - 房租
在西雅圖工作收入和矽谷幾乎差不多、除了不用繳交華盛頓州的收入稅、考慮到相對低廉的生活成本及房租,實質的收入大勝矽谷的舊金山及南邊的聖荷西。難怪最近有越來越多的朋友搬離矽谷去西雅圖發展。
目前有眾多報告指出美國其他城市的實質收入比矽谷高,像是我之前寫的 2017年科技業全球薪水趨勢 文章中用 Hired.com 的數據顯示:德州奧斯汀是實質薪水最高的地區,比矽谷高出近50%,西雅圖及丹佛緊接在後,也高出近35%。奧斯汀和西雅圖近年對科技公司及科技人才吸引力真的不下於矽谷的吸引力了!
如果你是單身男軟體工程師並被矽谷極端的男女失調比例所苦而找不到約會對象,西雅圖可能會好一些,但是從這篇文章 Amazon Is Killing My Sex Life 攻擊西雅圖地區科技男不解風情、無趣、自大。不論在哪裡,都要充實好自我,尊重女性,才能找到另一半阿。
如果你有選擇,會想要去西雅圖還是矽谷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