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的演講藝術
Presentality的Andrew大大來幫大家分析了!
Elon Musk 違反賈伯斯時代的演講準則,反而加深自己的魅力!
Elon Musk 可說是全世界影響力最高的商業領袖之一,而且在媒體及社群媒體的聲望奇高無比(IG 有200萬追隨者,Twitter 有6000萬),甚至一句話就可以影響市場的走向。
★★★★★★★★★★★★
他肯定是溝通大師對不對?而且舞台魅力一定很強大?
Well... 從溝通成效的角度來看,他是很厲害沒錯,但如果你看任何一場他的演講,你肯定會覺得很困惑。你會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尷尬,這麼不會講話?
隨便在 Youtube 上面搜尋他演講的影片,看個幾分鐘,你就會知道我們在說什麼了。看個幾分鐘就可以跳出至少以下的問題:
• 說話吱吱唔唔,贅字一堆
• 停頓在很尷尬的地方,感覺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 投影片視覺,跟口述的內容常常對不起來
• 容易忘記自己要說什麼,明顯要去偷瞄一下投影片,不然無法繼續說等等...
啊... 那他到底厲害在哪裡?為什麼一個講話這麼尷尬不流暢的人,能夠迷惑全球這麼多人,發揮如此大的影響力?
我們看完一些他演講影片的結論,是他的魅力來源,跟「前一波」的商業領袖,如 Steve Jobs,截然不同。你甚至可以說,**他們的風格是完全相反的。**
我們今天就從 Musk 的一些演講中,來看他的反向操作!
★★★★★★★★★★★★
📌 反操作1:Jobs Overstates, Musk Understates
★★★★★★★★★★★★
首先,Steve Jobs 開始用的一個「技巧」,說好聽是「讚嘆」,說難聽就是「誇大」,不論發表的產品是否真的是突破性創新,反正就是用 "incredible"、"revolutionary" 等字眼來形容。英文的一個形容,就是 "overstatement" - 把什麼東西都講的「超過」一點。
結果一大堆商業演講的人,做產品無法像 Jobs,但用誇張的形容詞卻學的很像。
Musk 就不一樣。
他自己知道他做的事情很難(讓永續能源普及、把人類變成多個星球的物種),所以他反而用很「沒什麼大不了」的字眼跟語氣來傳達,反而讓這種「謙虛」變成一種效果。這個就不是 "overstatement",而是 “understatement" - 什麼東西都講的收斂一點。
舉個例子:他2016年介紹太陽能屋頂的時候,有描述一個很大,很難實現的未來,是這樣說的:
> What is the future that we want? It's consisted of really appealing solar roof... then combine that with storage, and with electric cars.
It's an obvious 3-part solution... Yeah... 3 part solution... uh...
It's really not that complicated.
沒錯,他講完之後停頓了一下,然後說嗯,對,就是三個部分,真的沒那麼複雜 lol。
好比在跟聽眾說:「啊就很簡單啊,你們還要我說什麼?」連聽眾都笑出來:
影片: https://youtu.be/4sfwDyiPTdU?t=187
★★★★★★★★★★★★
如果是賈伯斯派的門徒來說,可能會說:
➜We are building a grand future - a future of endless renewable energy and clean mobility, but with the sort of convenience you couldn't even imagine.
To build this, we've had to overcome a trinity of challenges that have bedeviled generations prior:
1. Houses that generate energy during the day all by themselves
2. Efficient and integrated storage
3. And the best electric cars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Ok,我寫的有點誇張,但 you get the point。
★★★★★★★★★★★★
他最近在發表 Tesla Bot 的演講中,也描述了一個很大的未來,你看看他的說法:
➜ What is the economy? It is uh... at the foundation, it's labor. So what happens when there's... uh... no shortage of labor?
So I think in the long-term, there will need to be universal basic income (applause)... Not right now, because the robot doesn't work (laugh)... we just need a minute.
Essentially, in the future, physical work will be a choice... if you want to do it, you can, but you wouldn't need to do it. Obviously it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nomy, because... the economy, at its foundational level, is labor, and capital is just distilled labor, then... is there an actual limit to the economy? Maybe not...
你很難想像有人可以把一些這麼遠大的願景 - 人力工作變成一個選擇、每人都享有基本收入等等 - 用更平鋪直述的方式,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語氣說出來。
連開發萬用機器人的難度,他都只是說 "We just need a minute" lol。
Again 歡迎你們自己看影片,體驗一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P6Z5voiS8
Btw... Musk 還隨口說了一句 "capital is just distilled labor"。別叫我翻譯,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尤其是 "distilled" 在這裡的用意。如果你去 google "distilled labor",也找不到什麼東西,只有不到兩千個 search result。
有人會覺得 Musk 太聰明了,所以才會常常說出正常人不懂的話,但我個人覺得他是故意的:就是要「埋」一些每人聽得懂的話,才能加深他「天才」的形象。
Musk 把複雜困難的事情說成很簡單,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大家可能會覺得「這些很難的事情,好像難不倒他耶,嗯他看來真的是個天才!」
大家可能有時候會聽人家說,在西方,就是要懂得如何吹捧自己。但其實有時候不一定要這樣。
💡你做的事情是真功夫時,謙虛反而會放大。
★★★★★★★★★★★★
📌 反操作2:尷尬反而是魅力
★★★★★★★★★★★★
其實,在賈伯斯用流暢的舞台表演稱霸市場之後,很多企業家都下苦工,練就一身演說武功。如 Bill Gates 或是 Mark Zuckerberg,都很明顯的從內向而且不會演講的人,變成老練的演說家。
Musk 很明顯沒有。Honestly, he's not even trying。
上面的影片,一個是2016年,一個是2021年,你覺得哪個舞台上的 Elon Musk,比較尷尬?這個當然有點主觀,但我兩個都看完之後,會覺得今年的他,講的更卡,更不好。
但是 Elon Musk 很明顯的根本沒有在 care 這一塊 lol。如果他有心要成為非常流暢的講者,你覺得這種小事能夠難倒他嗎?
…
還需要Musk暗藏玄機的演講技巧嗎? 需要的同學請按個讚和留言「Must learn from Musk」。
需要更多的演講分析與技巧請追蹤Presentality!
圖片出處: https://bit.ly/3mKfjyX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個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
謙虛 一點 英文 在 婷婷 MIH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有燦爛的陽光
大家下午好😄我在# 林小兵 老闆的#水上米😊
.
聊聊題外話..🙋🏻♀️
😉# 婷婷
.1.
當初我聽到某首歌的時候
心裡真的不由自主的感動
加上電影的畫面 自然的產生了驚豔的雞皮疙瘩
因為這首歌的詞 真的很有意境
常聽到淚水噙滿了眼眶
甚至覺得他比當初我聽過的原創曲填詞改編後還要更優秀
我真的真的一直以為它是某一首曲加上了中文歌詞「改版」…. #https://youtu.be/2Tu1sqYwK1I
那種既視感真的一開始就有 (但 反而不是某首英文老歌 )雖然我現在才知道原來作者解釋是「原創 」...甚至這幾天有了爭議
但
音樂本就無國界 感動人的旋律通常多半會有些共同性 我想
完全不妨礙我對這首歌的喜愛
😵💫🙋🏻♀️
.2.除了我自己使用、欣賞的商品及有交情的朋友之外 真的很不喜歡有些並不熟的廠商及同業要求「互惠」(重點是能有什麼恵?)又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呃….
到底怎麼可以覺得別人替你工作、替你拍照、替你行銷,還要自己前往 然後不用付任何一塊錢給工作者,還要聽你莫名的要求,當你的配角 一切理所當然?😵💫
😂😂😂當然我更不需要卑微的討好你
因為 我可是連一毛也不欠你吔 你誰?且你有求於人 不論對方是什麼咖 是應該客氣一點 謙虛一點吧?😒
因為在這個時候 你把自己說的有這麼利害 這麼有資源 所以應該感到榮幸可以幫你…那不証明 你才真的不是個咖?😂😂
我可以不要你的保養品 衣服 吃的 喝的
更不須要什麼一起合照的 😮💨
說真的 光這些 我比你還多的多了😄
我是一介小民 只想公平認真的面對工作 好好心安理得正常活着 謝謝😊♥️
加一下🙋🏻♀️😉🤟🏻
# 婷婷 MIHO
# 婷婷 - 做自己 我是費洛蒙女王
# 婷婷
# 林小兵
謙虛 一點 英文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49 我的房子、你的房子(英文版) feat.丁松青神父
在 天主教 耶穌會 數百年來派遣到亞洲的神父與修士中,丁松青神父(Fr. Barry Martinson)應該算是「高層」人士,因為他服務的清泉部落在海拔1000公尺的地方,而他一待就是40年。
1975年,在他成為神父後,教會的主管問他想去哪裡服務,他說他想去偏鄉,「我的一些朋友覺得我瘋了,他們說偏鄉的生活是很辛苦的,如果我去那邊,也無法成就什麼,或變成一個有名的人;但是我想要過清貧的生活,與貧困的人一起,不必在乎那些的事情。」
丁神父的哥哥則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丁松筠神父(Fr. Jerry Martinson)曾經是台灣電視節目中最受歡迎的外國人「Uncle Jerry」,也是耶穌會在台灣的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兄弟二人先後成為神父、先後來到台灣,卻一樣用無私的愛來照顧台灣人。
2014年丁松青神父休假飛往黎巴嫩尋根,從祖先離開的山谷、他與哥哥告別的美國故鄉到他一生服務的清泉部落,以英文寫成了一本相當動人的書《從彼山到此山》,也獲得了金鼎獎的肯定。不過神父很謙虛,他表示自己「用中文朗讀不太標準、可以講英文嗎?」
其實您講拉丁文也是可以的喔!我當時這樣想,但這樣會給神父添麻煩,所以在討論後,我們決定錄兩個版本,英文版是由丁神父在清泉部落中朗讀,優雅簡練的英文並不難懂,而且很有感情。中文版則請了兩位年輕的配音員楊士賢先生與劉艾靈小姐,做得有點像廣播劇,好呈現丁神父文字中交織了回憶與現實的故事。
總之,兩集都要聽喔~~~
*選摘自,丁松青、林紋沛譯,《從彼山到此山》,台北:大塊文化,2018,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 👉️點開連結直接聽
1. 英文版(丁松青神父朗讀)
https://sndn.link/readforyou/e0ykfX
2. 中文版(配音員楊士賢、劉艾靈朗讀)
https://sndn.link/readforyou/GYRo8L
-------
由謝金魚主持、慈濟基金會獨家贊助
不論你在哪裡,我們都在這裡,每天九點,為你朗讀。
Sound On:
https://sndn.link/readforyou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SwHu6Voc8eNV4trI8N0ZX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KlHdUqx6AIr-Fdpprn
apple:
https://reurl.cc/a9vXVl
Google:
https://reurl.cc/zeWKpe
謙虛 一點 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個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沒有過那樣的經驗?
假設你覺得自己很擅長於某種遊戲,不管是下棋啊、打麻將啊、撲克牌呀,任何一種都可以!
你經常跟朋友玩,而且你每玩必贏,你在你的朋友圈裡面已經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你自己覺得自己很厲害,其實你也真的還不錯,因為真的沒有人能夠贏你!
於是呢你終於鼓起勇氣去參加一個比賽,它可能是一個地區或者社區的一個比賽,你付了報名費,然後在第一輪就被打掛了,就被電得慘兮兮…
結果呢就證明了一件事,其實你沒有那麼厲害,你只是剛好身旁的朋友都不如你,就是這樣而已。
可在這過程當中,在你還沒有比賽之前,你一直以為自己是高手、高手、高高手。但是其實你不過只是個業餘玩家,甚至於在業餘玩家的程度裡面,你還算是一般般而已。
那這樣的一個狀況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喔,叫做「達克效應」,那達克效應其實是來自於康乃爾大學的克魯格跟達寧,這兩個研究者在1999年做的一個研究,然後發表出這樣的一個論點。
這兩個研究者達寧跟克魯格,他就把他們的名字湊起來叫做「達克效應」。
其實達克效應的理解可以從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像剛剛說的一樣,通常我們在自我評估的時候都是很不精準的,明明其實自己很平庸,但是我們會自我感覺太良好,覺得自己非常的厲害。
可是如果從更深的第二個層次來看的話,其實你對於一項技能你越是專精,你練習的次數越多,比賽的經驗也越多,那麼你對於自己真實程度的客觀評估,也就相對的會更準確。
尤其你在某個領域裡,當你還是新手的時候,你正在快速成長的那個成長曲線,在那個階段你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的快,而且覺得自己進步的非常非常的快,然後自己彷彿是個天才一樣,那這個時候就是達克效應最容易發揮作用的時候。
當下的你會以為自己可以很快的跳脫出,新手變成是業餘玩家,甚至於是職業專家,但事實上不是如此。
所以其實「達克效應」在告訴我們,如果你想在某個領域裡面出類拔萃,你要不斷不斷的練習,然後你必須要很務實,而且勇敢地跟那個領域裡面真正的專家,去做一個最務實的比較,透過這樣的比較,甚至於是競賽,你才會學會真正的謙虛跟務實。
那當然今天你聽到這裡,你學到了什麼是「達克效應」,或許在你身旁有一些好高騖遠、自我感覺太良好的人,當你在用你平常習慣的詞彙修理他們的時候,你可能學到了一個新的詞彙,你可以對他們說:「嗯~現在的你非常的達克效應!」
我想無論對方聽得懂還是聽不懂,至少你用一個相對委婉的方式去傳遞出一個真正重要的事實。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那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另外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和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最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們近期的課程是5月18號的【人際回應力】,相信這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期待在5月1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謙虛 一點 英文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會常常幫自己找藉口嗎?
或是,你認識很會找藉口的人嗎?
特別在準備做一些表現前,總會先說「因為昨天沒睡好,所以今天可能表現得不好~」
這是謙虛?還是包裝在謙虛裡,一種逃避問題的心態呢?
收聽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koobforbooks
==========================
【1/6開課】《幸福工作坊》~名額倒數中~
讓你更敢愛、懂愛、親近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2018/3/22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2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