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那天晚上將近100位參與線上分享的朋友,有一位觀眾她用心花時間寫下的心得感想,讓我也再一次地被療癒了❤️
表演,讓我得到許多生命的救贖。
期待更多人能夠體驗到表演帶給人的療癒。
一起來上表演課吧❤️
【當我窮得只剩下表演 郭耀仁老師】
2021.06.18 線上演講心得 白綉朱
● 表演之前,先談自己
1.認識→了解→接受、面對(包括原生家庭和自身成長背景)→與自卑共處→駕馭自己這個角色
沒有100 %完美:自身學舞的背景有時候被完美主義綁架,變得鑽牛角尖。接受不完美,並非擺爛,其實是放過自己,盡人事之後的聽天命。保有一顆開放且柔軟的心,用幽默感轉念處事多麼重要啊!
耀仁老師的故事好激勵人心,父親是裝潢工人,母親中度智能障礙,經濟對他而言,一直是最沒安全感,常常擔心下一餐在哪裡,父親對母親的家暴也是他對父親之間的不諒解與糾結,很佩服耀仁老師把自己的故事輕鬆地侃侃而談,在大家面前自我表露。國中時期因為老師隨口一句話,突然奮發圖強,努力讀書,從吊車尾進步到全班前十名!高三夜自習九點後,接著到大夜班打工,白天上課很努力聽,補眠時間是短暫的下課。天啊!還有哪個小孩有資格說自己讀書很累很辛苦?能上台大戲劇系絕對是實力和意志力拚來的。高中導師畢業前給他兩萬元,希望耀仁老師不再為錢擔憂,耀仁老師用他的方式報答導師,每次演出請導師來看戲(相信導師一定以他為傲)。
2.自己是眾多角色的集合
戲劇是和自己人生的對話。排練創作過程有時你必須挖掘自己內心最陰暗濕冷的角落、最不想面對的衝突與人事物,必須殘忍且赤裸地揭露瘡疤。至於傷口會不會癒合,我認為用藝術、用戲劇方式慢慢與自己和解。
演員是被選擇的工作,被金主選、被導演選,別擔心被定型,換個方式思考,流氓角色非我莫屬,我夠了解我自己,知悉如何詮釋流氓,雖然外型占了一半以上的既定印象,但氣質最難演繹,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氣質,我認為那是演活角色,替角色畫龍點睛的最佳化妝品。
耀仁老師分享幾段演出經驗:一則在鬼娃株式會社舞台劇«惡了»,劇中飾演的父親;故事工廠«莊子兵法»裡面飾演被逼債的裝潢工人。這兩個角色的原型便是來自他的爸爸,我相信耀仁老師在背後費盡很大功夫,回到原生家庭,處理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情感功課,當時在舞台上落下的淚,在觀眾視角而言,是角色的表現,但耀仁老師其實自己最清楚那是為何而流的淚。
3.窮得有價值
珍視自己的工作,其蝴蝶效應難以預料,從自身對他人的影響,找到價值所在。耀仁老師分享一位看過«三個諸葛亮»的大學生,原本僅是為了大學通識課而看演出,沒想到看完決定要脫胎換骨,改變糜爛的大學生活!一場舞台劇的價值豈能用票價來衡量?
用自己學了十幾年的專業,手心向下幫助別人,耀仁老師曾替一群孩子排戲,最後觀賞的親友和表演的孩子們演出時都紛紛動容,此時工作不只是工作,婉拒一包紙袋厚厚四疊的酬勞,幫孩子們排戲僅為了回報當初別人對自己的照顧,付出及助人的美好原來是這般模樣。
很喜歡耀仁老師衣服上的那行字:用表演藝術讓人溫柔發光,療癒這個世界。現今的時局世界正需要被療癒,人心需要被療癒,我相表演藝術的魅力,每個人一定被他妥當收服,謝謝耀仁老師的分享和歌聲,大家都被您療癒了。
華梵推廣新北板橋中心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推薦]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有雷心得- 精華區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心得#有雷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電影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心得]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dawnsun ... - PTT 的評價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Re: [推薦]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推文有雷-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勇奪日本《電影旬報》最佳電影|《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 ... 的評價
- 關於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只要在關鍵的時刻鼓起勇氣。...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 的評價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去年2020年,對全球的人來說,都是悲傷又無法忘懷的一年,對於許多喜愛日本的台灣人來說,一定也是,因為無法去日本,甚至說回日本或回京都,如果說,在這樣的時間,能夠剛好待在日本打工度假,而且還是在京都,親眼見到受到疫情衝擊,完全沒有觀光客的京都,並且感受日本在疫情下的各種危機感,肯定會成為難忘的記憶,這次的訪談女孩-秋梅,正是在這樣的奇特緣分和巧合下,在這段期間在京都打工度假的。
這次京都迷訪談中,訪談了兩三位很年輕的女孩,都是到京都打工度假的年輕人,他們在去京都打工度假前,大概都只去了京都一兩回,然後就決定想在京都生活和打工度假,每個世代,所能擁有的機會和成本其實都相覷甚遠,以前我們年輕的年代,要出國不容易,要出國就得花上很高的成本,光飛機票就貴的不得了。但是現在的世代就不同了,很小就可以出國,更別說是有廉價航空後,往日本簡直就像是在國內旅行一樣方便,念語言學校或是打工度假,更是容易方便許多,國外的生活體驗,尤其是很多台灣人都喜歡的日本,無論是生活、念書或是打工,相對來說,真的比我的時代,要盛行和方便許多,這是現在世代的優勢,是我們遠遠比不上的。
這次訪談的女孩-秋梅,她在京都打工度假的時間正好是2019.10~2020.10,剛好經歷了一年,也正是新冠肺炎最嚴重的時候,見證了許多觀光客無法見識到的疫情京都,秋梅是以文字訪談的,她寫的文字真摯誠懇,很能感受到她是個溫暖的女孩,她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潤情感,充滿感謝也感同身受,我請她選一張可以代表她自己的與京都有關的照片,她特地選了從京都塔望向島原的照片,我覺得選的很棒,因為在訪談中,也知道那是她第一次到京都許願要回來的地方。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大學主修觀光休閒,但慚愧的是大三前的我根本沒出國旅遊過。大學四年一半時間是在打工,待過咖啡廳、百貨業。因為科系和周遭朋友的關係,讓我萌生想出國「生活」的念頭,畢業前抱著緊張的心情申請打工度假。到日本做過民宿,也到餐廳、居酒屋打工,雖然遇到了疫情,但也平安快樂的度過一年。目前回到台灣,找到一份行政工作,讓自己有時間和家人相處。外出一年,家人一直都很希望我趕快回來哈哈。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2018年春天,和媽媽一起參加團體旅遊,那是人生第一次踏出台灣。旅遊主題是關西地區的櫻花季,當時去了京都的金閣寺、京都車站、伏見稻荷大社。當我看到京都塔時,只是單純從車站的方向望過去,心裡偷偷許願,將來會再拜訪這京都地標。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除了第一次短暫拜訪外,第二次是利用打工度假在京都生活一年,總共去了兩次京都。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在決定打工的地點時,考慮了不少地方,東京、大阪、福岡等等。一開始還沒想到要再回到京都,是某次看到民宿老闆的徵人啟事,環境上很適合日文不好的我,而且透過視訊面試,覺得不是詐騙集團,才決定獨自到京都生活。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距離第一次到京都隔了一年多,我的印象仍然是那座京都塔,出發前用google 地景看了公寓四周環境,是個很歷史味道的社區。要說有什麼感受的改變,大概就是初次拜訪時覺得京都只是個有名的觀光勝地,有不少古蹟保存卻又有現代建設的城市。但再次踏上京都的土地,看著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是一種「啊這就是生活」的感覺。現在對我而言京都是地球上另一個單純溫暖的家鄉。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太多的經歷不知從何說起,但或許我分享的這個經驗是未來難以再遇到的。不管哪個國家在這次疫情下,觀光業都是大受打擊,不外乎京都也是深受其害。三、四月無人的櫻花季看起來很寂寞。那陣子街道上人煙稀少,到了清水寺、二三年坂也是空蕩蕩的,拉人力車的大哥們站在街口等待不知何時回來的客人。走在錦市場也不再人推人走路,看見市場的路面反而不太習慣,兩旁出現平時看不到的特殊鐵門,上頭是某位藝術家的水墨畫。有人說京都只是回到二十年前的樣貌,但背後卻是不少老店面臨倒閉的危機。站在二年坂,有一種世界似乎剩下我和京都的老風景。有些慶幸能看見與眾不同的京都,卻又希望它能恢復以往的活力。打工度假的一年,我看著楓葉季滿是人潮的京都,慢慢變成櫻花季的空城,心中總是有點感慨,直到回台灣的那刻仍期望著下次回去時能看到也朝氣的京都老街。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一年中,我認識了四位不同年齡層的日本朋友,相處過程中幫助我日文進步不少。年紀較大的奶奶是民宿的員工之一,她是個熱情可愛的奶奶,告訴我自己一個人來到日本已經是件了不起的事,有多少人沒有勇氣踏出這一步,未來的一年要努力繼續成為更好的人。另外三位朋友則是我透過交流中心認識的語言交換夥伴。她們有不同學習中文的目的,程度上而言我用日文比較能跟她們交流,藉此提升很多口語能力。對我來說認識她們不單只是幫助我的日文進步,在遇到疫情,生活變的緊張、煩悶時,是她們陪著我度過煎熬的日子。擔心我沒能買到口罩,奶奶親手做了一個送給我。疫情緩和時,朋友帶我去人較少的地方兜風、爬山。假如沒認識她們,我或許撐不到一年就會想回台灣了吧。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最喜歡的是京都的秋天,也是自己一年打工度假開始的季節。當時在百人一首裡,認識了位於京都高雄的神護寺,適逢楓葉滿紅的日子,於是決定選擇神護寺當作第一個賞楓地點。
帶著民宿店長給的巴士一日券,我搭上直達高雄的市營巴士。人潮擠滿整輛車,經過幾個站牌,我注意到旁邊有位四十幾歲的先生手上拿著跟我一樣的一日券,他有點困惑的表情,似乎不知道這張券該上車刷票,還是下車在使用。下意識的,我以為那位先生和我一樣是個外國觀光客,用中文跟他解釋一日券的使用方法,結果換來對方更疑惑的神情,大腦告訴我「他是日本人!!」。其實剛到日本的我,日文真的是破爛到不行,但都踏出第一步了,還是努力用僅會的日文表達。那位先生也了解了我所解釋的內容,親切的跟我道謝。
當巴士到達目的地,發現我們也是在同一站下車,他再度跟我說謝謝。心情從緊張到開心的想大叫,沒想到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也能幫助到了人。而這些都還不是真正讓我難忘的部分。回程的巴士上,再度遇見了那位先生,他也很驚喜地坐在我旁邊。
這個神奇的緣分,讓我們正式的互相自我介紹。才知道他是從東京來關西出差,過去也到台灣旅遊過,還會一點中文!40分鐘的車程,大概他跟我介紹了關東幾個不錯的地方,希望有機會我也去看看,我也稍微分享來日本的心得,那位先生成為靠自己認識的第一位日本朋友(算是忘年之交)。也因為這樣有趣的緣分讓賞楓之旅變得更珍貴。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會推薦以坐公車的方式到京都的各角落。京都的公車系統很健全,要抵達著名景點或郊區都不是問題。透過公車穿越在大街小巷,能看見京都每個區域不同的面貌,四条河原町的繁華、東山區的巨大鳥居、西陣的古色古香等等。而且京都有推出一日套票,也算是用經濟實惠的方式來好好認識京都的街道風景。
同樣,因為訪談文章過長,如果大家喜歡,請繼續點下面的網址,觀看完整圖文(裡面也可以看到一些沒有觀光客的京都照片)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正的朋友」是怎麼樣的呢?一個自閉、內向小孩的血淚成長史!XDD】|自由工作者番外日記
.
最近看到身邊朋友,發生了一些人際相處和友情上的煩惱事。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也不禁覺得有些感慨。~
.
不過這些年來,在社交與友誼的這條路上,一路跌跌撞撞。整個心境,也算是成長了不少呢!
.
想著或許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跟我一樣害羞、自閉的孩子,或受困於友情逆境中的大人,也正在痛苦的被「朋友」這件事情,給深深困擾著!
.
所以就決定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和近年來對「友情」的想法轉變。希望多少可以,達到一點療癒的效果。
.
雖然我天生好脾氣、好相處XD,身邊一直都不乏朋友,平時挺得人疼的,也沒有什麼真的被眾人討厭或排擠的經驗。
.
但因為從小個性實在太過自閉、內向,所以在「交朋友」的這條路上,還是走得十足辛苦。
.
童年的記憶,一直都是有些孤單的。
.
小學的時候,我甚至可以從早到晚,都不和任何人說上一句話。一直一直靜靜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書,就這麼自己待上一整天。
.
不是我天生文藝魂,而是「讀書」實在比「和朋友玩鬧」,還要容易太多了!(還好以前的暑假作業都是「讀書心得」,而不是「跟朋友玩」這類強人所難的艱困任務。🤣🤣🤣🙌)
.
有時候都很想拍拍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說:「阿婷啊!妳可以成長成現在這麼社會化的樣子,也真是很不容易呢!真的辛苦妳了~~XDD」
.
如果說,來到一個新的社交場合,有「主動去認識人的人」和「被動等人來認識的人」這兩種類型的話。以前的我,大概就是那種:「被動的等人來認識」,而且就連人家來了,都還要偷偷拿出事先寫好的「10個聊天話題」來偷看的那種怪咖少女。🙈🤣🤣🤣
.
國小有一陣子,我興奮的發現,同學間「開玩笑的互嗆」是一種能快速拉近距離的神奇互動!
.
但實際實行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
要知道,對「極度內向」的小孩來說,要自在的互相嗆來嗆去,也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
別人大概都是你嗆我、我嗆你,然後就很快的打成一片了。
.
而當年的我,則是那種你嗆我,我會先尷尬的愣個三秒鐘,再認真思考一分鐘,之後才能弱弱的做出一個「也不知道算不算反應的反應」的那種人。
.
真覺得什麼「幹話寶典」、「嘴砲聖經」這類超實用的人生工具書,實在很有盡快出版的必要!!🤣🤣🤣
.
學校生活更是痛苦!我一直不是那種天生的校園風雲人物,或特別擅長交朋友的人。
.
甚至可以說,身為一個生性內向的小孩。我的一整個童年,都在用盡力氣的學習,如何和人自在相處、正常聊天,如何交到朋友,或僅僅是不突兀的融入在一個群體當中。
.
所幸,努力的結果還是有收穫的!可以說,我的每一個不同人生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體悟和成長。
.
隨著年歲漸長,我終於從成功交到「人生第一個朋友」,到收穫許多美好而真摯的友誼。也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步步,長成了現在這個充分社會化的搞威女子。🤣🤣
.
而對「友情」的定義,也隨著心境的成長,而一直不斷轉變。
.
國小的時候:
完全不懂怎麼社交,但終於還是在不懈的努力後,交到人生的第一個朋友了!也因為她,讓我開始慢慢知道,要如何跟人比較自然的聊天、認識,也開始知道要怎麼交朋友了。雖然後來,我們因為生活圈的不同,而逐漸少有聯絡。但心裡還是非常非常感謝她,成為我的第一個朋友。
.
國中的時候:
我不知道男生是怎樣?但在女生的世界裡,好像都至少一定要有一個,可以「一起上廁所(不知為何那時自己上廁所都感覺像是在犯罪)」、「一起分組」、「一起走到術科教室(真的!!! 那時自己走會莫名好像很可憐?!! XDDD)」然後在路上大聊各種八卦與心事的超級好朋友。而且,只要對方交了新朋友不再和妳黏在一起,就會幼稚的覺得天要亡我、世界毀滅XDD。記得那陣子,還曾經晚上難過到抱著阿母哭。🤣
.
高中的時候:
大家其實都很好,但還是常常莫名的感到孤單。好渴望可以融入隨便一個「小圈圈」裡,但就是怎樣都覺得自己好像格格不入。痛恨所有需要「分組」&「以小圈圈為單位移動到其他教室上課」的行程!🙈🤣🤣
.
大學/研究所的時候:
似乎終於,越來越能把自己活得自在了。開始開心的參加各種校園活動和社團/組織,也因此認識了許多有趣的朋友。終於學會享受獨立的日常,也開始學著把自己的生活過好。驚訝的發現,原來交朋友並不一定要「一大群人一起瘋鬧」,「可以深度交流」的「三五好友聚會」或「一對一談心」,或許才是更適合我的交往模式。其實,與其在一群人裡互相遷就、勾心鬥角,不如和幾個知心好友單獨聚聚,或灑脫、快活的一人獨行。
.
出了社會後:
越來越懂得和世界相處,也總算明白,該如何和自己相處。還是繼續盡可能的以誠待人,但多了幾分成熟和世故,對「關係」也不再有太多的「糾結」和「強求」。合則來不合則去,留下來的,自然會是那些適合,且一直彼此用心相待的真正朋友。
.
一直到現在,真的是經過了好多事,才開始漸漸明白,古人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
.
以前都覺得這句話好無情,後來才知道,是自己當時太年輕。
.
現在重新再看這句話,覺得還真是非常有道理,也受益良多。
.
君子之間的交往,本就應該是「可以毫不費力的」。
.
不用去勾心鬥角、奮力討好,或艱苦的維持。沒有功利,也沒有高低。
.
一切隨緣、隨心,對彼此「沒有要求」,就能寬懷的相互理解。不會過分濃烈,卻總能在每一次的相處中,洗滌彼此的身心。像是無需調味的清水,讓人不知不覺的,就這麼一飲到老。
.
你或許也曾經遇到過那種朋友,老愛說什麼「我們是朋友,所以你 “應該” 怎樣怎樣...」。友誼本就情出自願,哪有什麼應不應該的?!XDD
.
越是互相尊重、不用免強,舒心自在、清淡又純粹如水的關係。反而才越能永續長遠!
.
所以呀,現在的我對友情又有了全新的解讀。
.
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在品德、智慧與心性上,都能令人欣賞的。
.
應該是可以相互理解、相處輕鬆,不給彼此壓力、不會互相算計,不對彼此苛求,且會互相為對方著想的。
.
真正的朋友,不會時不時的用交情或情緒,來勒索、綁架彼此。且在各個方面都能完全信任對方,也會尊重彼此的決定和選擇。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一起成長。
.
不需要時時刻刻膩在一起,或訊息、電話不斷。也不用很嘻嘩的互相追捧、熱情如蜜。但心裡還是總有一個重要的角落,會時常惦記著對方。
.
不必去執著的緊抓住對方,因為人生聚散本就是常態。真正的友誼,就算相隔遙遠、多年不聯絡,情份也一直都在。
.
不會去要求彼此,但看到對方好,會真心的為他高興;看到對方遭遇困難,也會主動跳出來盡量給予幫助。
.
真正的朋友,差不多應該就是這樣一種,珍貴又可愛的存在吧!
.
就好像作家 三毛 所說的:「”朋友的可貴,就在於自由” ... 聽見水中白鵝戲綠波,感到內心歡悅,但不必每一分鐘都跑到門口去老看那條河。因為河總在。」
.
至於那些品性不好的朋友,和有毒的人際關係,就算再痛也儘早捨棄了吧!
.
回想自己的人生裡,確實有幾個特別的時刻,會突然認真的意識到,自己真的長大了。而當我第一次下定決心,痛心的徹底離開某位相識多年的朋友時,就是其中的一次。
.
不再往來後,竟然感覺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或許這就是離開一段有毒關係後,會有的如釋重負吧?!(戀愛關係也適用哦XDD)
.
其實說了這麼多對「真正朋友」的理解,也不過只是一些個人「到目前這個年歲後的小小心得」罷了。到了真正在交朋友時,誰還來得及一條一條的仔細對照啊!哈哈哈哈!唯心而已。
.
只要確保自己總是懷抱善意、真誠待人,就行了!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誰還沒有傻過那幾回。如果實在很痛,就謝謝他們給的那些美好回憶吧!要是每段關係都要細細計算、戰戰兢兢,從未徹徹底底的付出過真心,那麼這短短數十載的人間走一回,也未免太過遺憾、可惜了一點,對吧?
.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能夠與他人靈魂相交、相知相惜,的確是一件幸事。但在人生的旅途裡,我們也不能讓自己,變得「過份依賴別人的愛」。
.
因為,這不管是對對方還是自己來說,壓力都太大了。
.
每個人都要學會,對自己的「情感與精神需求」負責。不能總將自己的「情緒起伏」和「生活豐富度」,建築在「別人」的身上,要旁人來對你負責。
.
畢竟,世事無常,誰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有誰來作伴。能義無反顧的陪你走到最後一刻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
我們遲早都要學會和自己相處,一個人,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
就連那些白頭偕老、相守一生的超浪漫阿公、阿嬤,最後都還是免不了有一個人要先走。那種巧到同時斷氣的神仙眷侶,真的太稀少了!嗷嗚嗚嗚~~🙈😆
.
所以說呀,在與人交往之外,也開始學著和自己交朋友吧!
.
學會獨處,才能享受專屬於自己的平靜時刻。也才能更有時間,去思考、反思和創造。
.
怪不得人家常說,能在某個領域中有所成就的人,大部分也都是善於獨處的人呢!
.
最近還聽到一種說法,覺得挺有趣。想想也滿有道理的!
.
他說人人都以為朋友眾多、處處合群才是常態。但每個個體本就不同,而我們又天生嚮往自由。
.
所以過度追求合群,不過就只是一種「無止境的自我折騰」罷了。越能學會享受孤獨,才越能活得瀟灑、自在。
.
「有你很好,自己一個人也很棒!」、「孤獨但不寂寞」,大概就是一個這樣的神奇境界吧!😻😻😆~
.
老友說:「這是一種 “天地一孤鳥” 的感覺和狀態!」哈哈哈哈!好像滿貼切的!
.
總之,不管你現在有朋友、沒朋友,都不妨開始一起培養「獨立精彩的能力」,灑脫的開啟「天地一孤鳥」的快活鳥鳥人生吧!!(飛呀~~~XDDD
.
——
.
🔻加入我的「特別分享好朋友email群組」🔻
➡️ https://forms.gle/JkQhzZoQNcxu6oVy8
.
-----------
.
🔻更多「野放上班族」XDD🔻
▪️Facebook:「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dmmy
▪️Instagram:「freelance_mkt」https://pse.is/DQJGH
▪️YouTube:「野放上班族-野羊」https://pse.is/vwxa3
.
▪️Medium:「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4mkj
▪️官網Blog:「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usspu
▪️Blink佈告欄:野放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野羊 https://pse.is/w9yvg
.
🔻我的音頻節目🔻
▪️Apple Podcast:「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th437
▪️Spotif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xs27
▪️Firstor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wahs
.
🔻我寫的書🔻
▪️出版實體書籍:《不只找工作,幫你找到好工作》
https://dreamstore.info/2Yx-K
▪️最新電子書:《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dreamstore.info/2h1Fx
.
.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心得#有雷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電影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 #有雷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 課堂上老師的推薦,才觀看了這部為之驚人的作品簡單用一句話說明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想就是「輕描淡寫的 ... ... <看更多>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心得]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dawnsun ... - PTT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去看了《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 是一部很好看的動畫電影,整體的氣氛像是憂傷版的《水星領航員》。 故事講述一個生長在廣島,有點傻氣的女孩浦野鈴,嫁到 ... ... <看更多>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心得 在 [推薦] 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有雷心得- 精華區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和這片的緣起,要說到三年前 小弟剛好到廣島跟吳旅行。
在吳的大和博物館外 就看到這片動畫開始募資的宣傳海報。
原案中寫到"戰爭中 廣島和吳為背景的故事" "昭和元年出生的女主角"
就徹底吸引住我了,原因無他
身為一個重度歷史迷(尤其是日本海軍相關),祖母&外婆剛好也生在同一年
就開始不時關注這片何時有上映甚至發行DVD的機會。不料等到日本上映
甚至香港都在今年3月上映,台灣卻還是毫無消息,本來已經不抱期望
突然看到掛著這片的公車廣告從眼前駛過: 7/28 台灣上映
那感覺就像是收到遠行的朋友要回來拜訪的驚喜一樣,但小弟還是忍不住吐槽
"選在吳港轟炸(1945 7/24~28)這天上映.....真的很有事呢"
以下有雷
不談太多劇情,從配樂 畫風 整體呈現像棉花糖一樣 柔軟 輕飄的觸感
嘗了一口才會發現,這是用傷痛提煉出來 輕柔又揮之不去的苦澀。
電影一看完 就馬上找了原作漫畫跟電視劇改編一起啃了。
細節的實例 鈴被提親時見到哲 臂章是一等水兵
吳港再會時 已經是三槓的上等水兵了(還有左肩的精勤章)
精美再現步兵11聯隊略號
片中日常的細節呈現,彷彿再一次聽祖母&外婆說起她們年輕時的故事
拿到難得的零用錢 會想要買小糖果還是文具
鉛筆用小刀削到幾乎握不起來還是捨不得丟
在家幫忙劈柴生火
戰爭爆發後在路上會有人傳千人針給路過女性縫,屬虎的兩位 (1926生)
不像別人只要縫一針 所以特別忙碌
(原作有提到 鈴跟她媽媽都屬虎 所以街坊一帶的千人針都會送去浦野家)
配給的米改成沒有精製過的糙米,要裝進小瓶子裡用木棍慢慢舂
米變成珍貴物品後,到別人家作客 帶上自己那份的米糧也成基本禮貌
(從這邊看來 鈴第一次遇見帶晴美回家的大姑,徑子提醒米不是禮物 是母女兩人份
看似很霸道但其實並不過分)
每天中午 轟炸機準時來(台南),後來習慣到時間差不多
東西收一收就先進到自己家的防空洞。
過去只是耳聞或文字所見的記錄,在劇中角色的具現下
忽然有了畫面跟生命 直接把小弟拉進那個祖父母經歷過時空
原作者和監督,完全掌握了 平民視角的戰爭這個主軸
片中幾乎沒有宏觀大歷史的角度,惡名昭彰的大本營發表、各式浮誇宣傳
也完全不見蹤影,因為一般老百姓管不著遙遠的前線。
這和後世我們想了解這段歷史 多半透過戰役和數字,從大方向去推敲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女性的細膩和監督的軍宅屬性,從細節上完整還原彷彿讓你坐在一旁
直接參與這個戰末小家庭的日常。
感情的描繪的手法 是這片能絲絲滲入觀眾心中最厲害的地方。
不論是愛情 親情上 或戰爭的殘酷用的都是較隱晦留白 不直接吶喊出來的方式
像鈴的衣服貫穿整個故事
剛嫁過去 被徑子嫌衣服太破爛 把奶奶做給鈴的和服 改成方便活動的日用服
改衣服的過程中,也和晴美逐漸培養感情,最後還用剩下的布料做了小提袋給晴美
代表鈴脫離江波老家 逐漸融入吳的夫家
晴美的慘死 也只用殘破的布袋表現
徑子喪女的悲痛 和鈴的愧疚 頓時兩人的關係 產生巨大隔閡
到最後收養了廣島孤兒的鈴和周作。 在片尾看到晴美的舊衣改大給她穿上
(比較可能是徑子自己改的 而非獨臂的鈴)
象徵養女也被全家給接受
日後則再由鈴教導,把新換來的布做成連身裙給徑子
剩下的布料 再做一件小上衣和修改鈴的衣服。
不用台詞 甚至連動畫都不用就可以看到,
兩人的感情在養女的連結下,又重新建立起來。
最感人的莫過片尾 鈴的右手沾著口紅繪出的花街女 白木藺的一生
由同樣已經不在這世間的右手,回顧在戰爭死去的藺
結束在鉛筆線條的鈴和口紅畫的藺比肩而坐,兩人最後一次共處
卻也是代表陰陽別離 這幕出來太催淚了
總歸這片看起來很輕鬆沒有負擔,卻也透露出相當沉重的訊息
或許有人會說 這又是日本美化戰爭受害的形象之作
比起後設的說教式台詞,或是今昔時空對比的反思
世界一隅 完全守在當代人的觀點,戰爭對後世的意義 本來就不是這群人該思考的問題
而是繼承這些歷經時代動盪的人記憶的吾輩我們的工作
強烈推薦給家裡還有經歷過日本時代的人,務必讓他們看看
聽聽他們的戰爭回憶,從中了解他們所見的戰爭。
--
十個軍迷 七個好 八個宅 九個怪
還有一個是女孩 夥伴們站起來
就算閒話冷語 也不要失態
這份愛 沒人會想離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65.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04339167.A.584.html
證明好動畫 不用永遠是要鮮豔像調色盤砸上去或背景刻到會閃閃發光才能算數
從原作就是這樣的繪本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