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此四苦,與生、老、病、死四苦,加起來「八大苦」。
偏偏我們眾生都不去了解這些事情,卻是看在眼前,等到最後遇到時,那個時候在苦,該如何?
佛陀就教我們,開始就讓我們了解,這些道理如果看得開,就不需在那裡求、求,為了求, 造了多少的業。
為了求名逐利、為了求子孫、 為了求......等等,「求不得」之時,真的是苦不堪。了解道理之後,順於自然,知足、感恩, 就不會有「求不得」的苦了。
「愛別離」,人生自然的法則,我們就是造這樣的因、結這樣的緣來,會合時我們就疼惜, 和合歡喜,天倫之樂。若是因緣,自然的法則 來時,順其自然,那就沒有「愛別離」,那麼 多的痛苦了。
「怨憎會」,想,何必呢?人生短短的,計較什麼,何必與他結怨連仇?「因果,我知道」, 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沒有這種「怨憎會」。
最重要的,「五蘊熾盛(苦)」。常常《心經》 中:「五蘊皆空。」看得透,若看得透,我們就是沒有什麼好執著。這種色、聲、香、味、 觸,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呢?也是沒有。外面的五塵都沒有,我們不需要在那裡貪著。很多很多,就是外面的境界,讓我們惹了很多的苦難。
佛陀以種種道理為我們分析,甚至已經了解了;了解之後,我們修行。
修行,知道前面那些「八苦」,了解苦、集、滅、道,聲聞(阿羅漢) 斷「分段生死」,不要再來人間了,「我不要再與眾生,結那麼多的惡緣,我要獨善其身」, 所以這「分段生死」要將之了斷。而辟支佛,他體會到無常因緣觀,所以他也是獨善其身。比聲聞更上一層樓,知道如何斷「分段生死」,就要去了徹「十二因緣」。了解了, 不過還有「變易生死」。
明明我們的心清清楚楚,了解道理,卻是習氣變易,心理的問題還是控制不住。
這種也是我們的人生,修行還要再努力。
知道道理之後, 我們要努力(斷)「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在這個道理了徹之後,我們要心完全清淨,靜寂清澄,要到這樣的境界。
所以,佛陀來人間就是為此,要斷說種種的道理,破除貪、瞋、癡,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了解, 「生死八苦」。
生、老、病、死,這是自然的法則,但是「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或者是 「五蘊熾盛苦」,這都是在我們自己的心態在造作。
我們若能了解了,佛陀所說的真理,自然我們就能滅除了這種,除了生、老、病、死, 後面所說的(四苦),我們能漸漸將之淡化,進 一步才能(斷)「分段生死」。
「苦集滅道」很清楚之後,我們還要再進修「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這是來人生、得人生 的過程。
佛陀也是很詳細來為我們解釋,《法華經》中,之後還是會解釋到。所以,這是佛陀的目的,希望人人斷「分段」、「變易」生死, 能得「無上覺」。希望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樣, 能與佛一樣到這種不生不滅的境界。
⊙一切諸世尊:諸佛以悲智等法,破除貪瞋癡等諸不善法,滅生死八大苦,斷分段變易生死, 得無上覺。
—
恭錄自 證嚴法師靜思晨語
《靜思妙蓮華》377.滅八大苦得無上覺 20140825
感恩心煦師姊逐字稿與薰法團隊筆記🙏🏻
證嚴法師 妙法 蓮華 經 在 林嘉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要真正腳踏實地,要努力,要做,要付出。
過去的時代也一樣,也要付出勞力才能過生活。
佛經中有一段故事:一對兄弟,家庭很貧困,大哥就聽人家說,可以求得財富。這位大哥求毘摩天:「賜我福,讓我能富有,讓我能有錢。」但是弟弟就很認真,每天都在田裡工作。
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這位哥哥覺得,「為什麼我還沒有得到財富呢?」
有一天,毘摩天就化成了他的弟弟來到他身邊,他就問弟弟:「你田不耕,跑來這裡要做什麼?」
弟弟就回答他:「我每天都在田裡工作,也是很辛苦!我也想求求看,能否不必工作就得到財物,所以我也要來求。」
大哥就說:「田本來就要耕耘,你不用心、不用力在那裡整地,不去播種,你只想要來這裡拜,這樣你的土地上就能長出五穀雜糧嗎?」
他說到這裡時,弟弟的身形突然不見了,原來是毘摩天,就說:
「是啊!你這麼殷勤一直求、一直拜,但是你只是空求、空拜,都不去造福。真正的福是來自你要勤耕耘,要勤布施。」這位大哥一聽,終於瞭解了。
這個故事和人間的道理一樣,和佛法也一樣。佛法就是要教我們修行者,若光說修行、修行,就是拜佛,求佛開我的智慧,求佛讓我福慧雙修。
你所求的智慧,目標是什麼呢?
你煩惱不斷除,如何能得到智慧呢?
你想要求福,你不入人群中去行善,去布施,你的福要從哪裡來呢?
所以還是要勤修。
「進求諦理」,要「漸漸積習善法」。
---
恭錄自 證嚴法師 晨語開示
《靜思妙蓮華》753集
證嚴法師 妙法 蓮華 經 在 林嘉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人人身體有無常的道理,這種人間的苦難,一切苦無不都是在這樣的道場去體會出來。什麼道場?醫院就是一個道場,一個生命的道場。
這種生、老、病、死,在醫院都看得到,無不是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等的苦,在醫院就像一個道場。我們進去裡面當志工,或者是醫師、護士、藥師等等的同仁,都在道場之中發揮愛心,去體會佛陀說的「苦」。
這就是一本一本的「大藏經」悉現在前,要讓我們通達智慧,要讓我們瞭解這樣的法門。所以,法門是無量,我們一定要學。一定要在道諦中,去瞭解人間道,才有辦法入菩提道。我們能夠去為人付出,我們能夠得到道理,我們很歡喜。
我們有煩惱嗎?自我警惕,趕緊消滅、去除。這過去所有的習氣、煩惱,看看別人,警惕自己,一層一層的煩惱將它去除,自然我們就能夠「緣滅諦,而成無上佛道之願」。
所以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弘誓願」就是從苦、集、滅、道延伸出來。你們想,佛陀開頭所說苦、集、滅、道,不就是真理嗎?所以,舍利弗他們大家都認為這是小乘法,其實,你要行大乘,也不能不瞭解這些法。
我們應該要體會佛陀的大慈運悲,佛陀對我們的教育是多麼用心啊!既然佛陀那麼用心教育,我們怎能不好好信受奉行呢?我們應該要用感恩心,日日身體力行,當然也就要多用心!
---
恭錄自《靜思妙蓮華》461集
證嚴法師 晨語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