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針對女性夜間工作的釋憲案,我從產科醫師角度分享了我對孕婦夜間工作權與身體自主權的看法。今天,延續這個主題,我想再分享一個我很常聽的podcast「法客電台」。最新一集節目中,主持人從勞工權益和法律角度提出這個釋憲的不足。
他們認為這條釋憲是有性別意識卻毫無勞權意識,非常荒謬。因為以現行的釋憲方向,不就變成所有勞工的夜班保障全部消失,好比夜間通勤費、宿舍等。講到激動處,主持人甚至忿忿地說「難道以後夜間加班的勞工,得自己出計程車錢回家?」更周全的作法應是先宣布這條法律違憲,採「定期失效」,再請立法院修法將「女性勞工」修改成「全體勞工」。主持人中的憲法老師劉珞亦也解釋,有些人認定大法官的權限為「解釋憲法」不是立法,況且釋憲爭點是限制女工夜班是否違憲,而非勞工上夜班的保障,但矛盾的是,在解釋同性婚姻案中,大法官卻又採取指導立法院立法的態度。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持人中的楊貴智律師也以過去協助勞方打官司的經驗來強調,在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小勞不想上夜班,或被要求自行吸收夜班多出來的成本也很難拒絕資方,就算能成立工會集體發聲,要上談判桌和資方協商甚至罷工仍需要極高的勇氣,不僅會被外界質疑,還要承受被秋後算狀的恐懼。
聽到這裡,我相當有感。因為過去每當有勞資糾紛發生時,我總會聽到有同為勞工的人,急著跳出來站在資方立場幫老闆說話。好比幾年空服員罷工時,診所就有護理師不以為然地表示「空姐過那麼爽、薪水那麼高,有什麼好鬧的?我們被壓榨得更厲害好嗎?」為了怕尷尬,當下我只有默默地說了一句「罷工是勞工的權利啦!」來緩頰。但忍在心裡沒說出口的是「你是勞方還資方?自己不敢反抗為何還要指責弱勢的一方?」
**威脅到「飯碗」,醫師也只能閉上嘴
其實不分職業別及薪資高低,勞資之間都是權力不對等,在職場遇到不合理要求時,勞方往往居於弱勢、只能吞忍。我想到過去當住院醫師時,就曾被主治醫師要求在非我值班的週末,加班幫他代理媽媽教室的課程講授。當天其實我原已安排和懷孕的學姊來一場南部小旅遊,但禁不起師長的「請託」,也害怕我被認定不認真、影響日後升遷,終究還是違背個人意願,取消行程頂替原本屬於他的工作。沒想到的是,隨著學姊生產後調職、生活型態改變,我與她的旅行至今仍無法成行。每次回想起這個事件,我總會怨恨自己的軟弱。
只不過到了現在,雖然我已經是報紙認證的「知名女醫」,但身為一個受僱醫師,為避免得罪老闆,遇到診所中不認同、覺得不合理的政策時,我也常選擇噤聲。
「為五斗米折腰」這句老話講得實在很貼切,就連社會地位較高、具有權威專業的醫師都是如此了,更何況是替代性較高、經濟壓力大的勞工呢?
在收聽這集之前,我單純認為這個釋憲案是在追求性別平等、覺得很認同,但卻忽略了對勞動權益可能造成的影響。透過勞權動律師的解說,讓我重新思考了一次性別、勞資交織下的權衡利弊,法律上或許能做得更周延。也因此,非常推薦大家收聽這集,千萬不能只看我心得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3的網紅陳歐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歐珀認為組織改造時,將一併針對人事問題解決並合乎法令,包括派遣人力部分,以及社工、醫師、護理師增加晉用,保障權益、以解決人事荒問題; 此外,立法院長期違法向台北市使用學校用地,且浪費公帑,門面不佳,加上各機關辦公廳舍三至五年就換地點,造成辦民眾洽公不便,故歐珀要求未來若預算允許,應有效解決相關問題...
護理師升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高中畢業以來,我從來沒有好好休息過。」
-
三級警戒開始前,我正在主持最後一場校園,活動當天,我們立刻限制活動人數,把現場距離拉出來,但我很清楚明白,「這會是我近期最後一個主持的大型活動。」😥
-
去年底一直在和經紀公司討論,我們今年要減少影片量,增加更多活動主持、記者會主持的比重,因為我很喜歡在現場工作的感覺,看著台下的觀眾因為我的一句話而笑,看著客戶因為我的推薦而滿足,這是這份工作讓我感到快樂的原因。
-
「去年想要出國,今年只想要出門。」因為疫情的變化,一切打回了原形,工作全都延宕或是取消,雖然難過也遺憾,但我知道這段時間,有更多醫護人員更辛苦在打拚,我們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我們能好好在家防疫,已經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
身旁也有很多醫師、護理師的朋友,看著他們在私人臉書的緊張,更替他們心疼,這場戰役絕對不只是醫護人員的工作,是我們所有人要一起完成的任務!希望可以少一點口水戰,多一點關懷和鼓勵。❤️❤️❤️
-
當然會難過、當然會心慌,我們公司的花費不減反增,增加了許多影片的後製量,也同時要支付所有員工的開銷,但是工作卻停擺了,我只能安慰自己,「好好充電,趁現在好好休息吧!」✨
-
從高中畢業以來,忙著還學貸和打工,無縫接軌進入職場,更別提當年最流行的「打工遊學」、「打工換宿」對我來說遙不可及,我只知道,我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現,才有被主管看見升遷的機會,才能把我的學貸還完,才能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
-
意外獲得了假期,我開始練習一個人的生活,偶爾有點笨拙、偶爾有點慌張、偶點有點害怕,但我很珍惜這些寶貴的經驗,在我30歲這一年,好像又重新開始學會了一些什麼⋯⋯
-
你這段日子過得還好嗎?跟我分享一個,如果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的事情吧!如果可以,我們現在開始努力吧!存錢也好、學習語言也好,我們讓自己更好:)
-
#去年想要出國 #現在只想要出門
#所有防疫人員辛苦了
#醫護人員們真的很偉大
護理師升遷 在 *桑妮凱特‧說說話* 澳洲護理/移民/美食/世界旅行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澳洲的年終獎金🥳
今天發現了一件事情讓我覺得非常的開心🥰
才剛放完兩個禮拜的年假,剛剛收到的薪水條上面的數字讓我非常的訝異,覺得一定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打開圖片就會看到我的心得感想🤣但這邊我可以跟大家分享多一點關於澳洲年假的事情。
🗓📆一般來說,普遍澳洲人的年資大概是四個禮拜。護理界來說,因為我們有輪班的關係,每個state的條件不一樣,大概是從五個禮拜到七個禮拜不等。
🥳坎培拉這個首都是出了名的擁有最多國定假日的地方,別的地方只有耶誕節當天跟隔天的boxing day 這兩天是國定假日。坎培拉在耶誕節總共四天國定假日。而且我們其實每年都可以放七個禮拜如果你是全職工作的話!🎏
為什麼會說年終獎金呢?因為其實澳洲是沒有年終獎金的制度。這邊的薪水普遍都是每兩個禮拜發放一次,所以你會很習慣地聽到一個單子就是Fortnight.
我分享的這個薪水條是我放兩個禮拜的年休。
我知道年休的時候,如果你是被排成小夜班或大夜班,你都還是會額外拿到夜班津貼。
但我不知道的是,如果你在放年休的期間,有被派到國定假日的班,你也會一併地拿到國定假日的雙倍加給!!!😲😲
所以本來以為耶誕期間(國定假日)沒有上班少賺了很多。
結果反而因為意外的被排了三天國定假日加上兩個禮拜天的班, 沒放假領的錢還比平常上班的時候領的還多呢!!!😂所以感覺就像領到年終獎金一樣啦~
💰💰💰
還有在澳洲你是可以多上班的,加班費原則上是前三個小時算兩倍,後面1.5倍之類的。而且因為這邊的護理環境的關係,我自己之前常常接白班接小夜,我是覺得一點都不累,而且拿到錢會超開心的。😃💕
當然年假護理長怎麼排你的班就是看緣分跟交情了。
但我覺得澳洲這樣的制度真的讓我太喜歡了♥️
加上今天剛好跟一個老同學,很資深的護理師聊到台灣的薪水,他剛搬回去南部工作, 10幾年的北部醫學中心急性病房經驗,薪水是大概四萬多塊開始,這點還是會讓人覺得蠻遺憾的😥
澳洲最好的地方就是跟薪水制度,還有升遷制度也相對之下比較彈性。這邊唸書的話也會有額外的薪水。我剛唸完的復健科學位只花了我大概澳幣2000多快,因為有領到獎學金的關係。但從我的薪水條你可以發現,從拿到證書的那一天起,我現在一年就可以多領$2400的學位加薪。所以這個在澳洲唸書的投資報酬率是非常高的👨🏻🎓🧑🎓👩🎓🙌
在澳洲當護理的這七年來,我覺得有苦有甜。
但是真的還是很多正向的收穫,覺得是一個讓人可以把生活、工作、事業跟學習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的地方。希望這樣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如果你有認同或是欣賞我的文章,也歡迎大家分享喔。謝謝💕



護理師升遷 在 陳歐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歐珀認為組織改造時,將一併針對人事問題解決並合乎法令,包括派遣人力部分,以及社工、醫師、護理師增加晉用,保障權益、以解決人事荒問題;
此外,立法院長期違法向台北市使用學校用地,且浪費公帑,門面不佳,加上各機關辦公廳舍三至五年就換地點,造成辦民眾洽公不便,故歐珀要求未來若預算允許,應有效解決相關問題。
最後,歐珀針對一個公務員疑似不當升遷,破壞體制質詢相關部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DCJ70FzCt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