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近況。防疫包開單3.0
上週某日晚餐後,感受到身體莫名的發燙,量了耳溫後發燒了,隔日到了大醫院做了快篩。兩週前因為急性腸胃炎腹瀉了整整一個禮拜。想想除了發燒以及腹瀉沒有其它症狀,也沒有跑奇奇怪怪的地方,勤洗手戴口罩噴酒精也都做的確實。
而我在護理人員的告知下走進了中風險的走道,隨即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再來就是漫長的等待,而我腦袋不斷的回想著總總。
深深呼吸,緩緩吐氣,坐在長長的走廊上,我試著讓自己靜下心來,開始打坐冥想。
鼻子被侵略的感覺著實的不好,直到棉花棒被護理人員帶走我還對著它說:你要堅強喔。
其實該堅強的不是棉花棒,是我才對。
平安惜福,報告出爐,陰性。我與護理人員確認相關事宜說了聲謝謝辛苦了。
保重,男護理對著我說。
我走出那長長的走廊,看見了陽光。謝謝,辛苦了,一切。
防疫包,持續的出,對於候補的客人們,也出到了最後一批。
有些話想說。做一爐肉桂捲有12顆,防疫包內含兩顆黑糖捲、兩顆香橙捲、兩顆伯爵茶司康,都是我的心頭好,每一個都是寶。民間肉桂捲多不勝數,作法以及口味也都百百種,好吃不好吃憑個人喜好決定,你覺得好吃只是剛好而已,你覺得不好吃,只能祝福希望能找到你生命中的本命捲。
漂漂亮亮的捲需要花費時間耐心體力精神,怪我手笨,沒辦法讓每顆捲都俊俏美麗。在這之中還會參雜著花捲,那是去頭去尾還有修邊下來的麵糰下去做編織的,外表像麻花,顧名思義為花捲,口感上跟傳統外貌肉桂捲有些微差異,較為扎實。
至於味道嗎,說了是心頭好,各個都是寶,這就不用擔心了。
最後,訂購防疫包直接私訊即可,費用會再另外告知,會包含運費160元。
包爐服務依舊有,儼然成為了一種傳統,冷凍庫空間夠的真的可以考慮一下。
總之,感謝支持,還是要話多一下,以上總總給舊雨新知,感謝閱讀,說了,2021是培養讀者。
咖啡豆單更新:
衣索比亞 日曬 罕貝拉 花蝶
(百香果、莓果、水果茶)
衣索比亞 水洗 谷吉 堤波波
(茉莉花、檸檬、紅茶)
衣索比亞 水洗 耶加 尼羅河
(檸檬、水蜜桃、荔枝)
衣索比亞 水洗 古吉 橙河
(葡萄柚、甜橙、白花)
盧安達 日曬 富士
(青蘋果、桑葚、櫻桃、黑醋栗)
哥倫比亞 水洗 粉紅波旁(新豆)
(莓果、蘋果、檸檬)
三包依舊免運,咖啡部門隨時為您服務,小飛機即可。
肩膀又開始痛了。
感恩惜福。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護理 新知 2021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擴增智慧」全新概念誕生!人機交互協作,能超越當前的 AI 嗎?
2021/04/22
by
陳泓儒
人工智慧(AI)應用愈來愈普及,預計到了 2025 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1,900 億美元。目前,AI 已被逐步擴展,應用於各種商業場景,而在AI發展的同時,一個稱作「新 AI」的概念也在近期被提出。
「新 AI」又被稱作擴增智慧(Augmented intelligence),據 Gartner 的定義,擴增智慧是指在以人為中心的前提下,人類與 AI 攜手合作以提高認知表現的協作模式。透過這種人機協作,達到比任何一方「單打獨鬥」得到更好的結果,預計 2021 年,擴增智慧將在全球創造 2.9 兆美元的商業價值及62億小時的勞動生產力,未來也將成為各領域企業極力發展的目標。
新 AI 將會用於什麼場域?想善用新 AI 的企業,又該找尋什麼樣的人才?
AI 學習能力有限,訓練消耗甚鉅
隨著自動化改變了全球勞動力的形態,許多行業不得不對員工重新進行大規模的技能培訓,然而,基於對 AI 取代人類的恐懼,目前仍有一部分人對 AI 充滿著不信任感,因此,擴增智慧的概念才會如此迷人,它希望能融合人類與 AI 的精髓,相互配合達以達成雙贏的局面。
AI 發展至今已經可以做到一般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如 AI 可以輕鬆吸收大量的知識,此外,其執行任務的專注度和洞察力都遠勝過於人類,加上不會感到疲倦。鑑於此,AI 已在許多產業中發揮作用,然而目前為止,它仍得依循人類制定的規則運作,沒辦法自己「幹大事」。
也許會有 AI 技術的研究人員反駁,只要寫入夠多的模型,給它夠多的資源,AI 就能有不輸人類的理解和學習能力,但這背後的資源消耗甚鉅,據統計,一個最先進的AI模型每次訓練所消耗的能量比「5 台車跑到報廢」還多,相較之下,人類的大腦只需要「一頓早餐」就能開始思考、學習新知。
而在擴增智慧的概念中,人類和AI做事是對等的,兩者無法互相取代,但有交集就能相互合作,如何結合這兩種強大力量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
工作生活套 AI,做事更有效率
在擴增智慧的理念中,AI 將和人類一同工作,不僅能提高人類的生產力,還有可能因與人類的創造力相結合,而產生過去從沒想過的解決方案。例如,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將擴增智慧用於加強患者護理體驗、改善人口健康、降低總體醫療成本,增加對醫生的專業滿意度。當醫生遇到棘手病症時,可以運用 AI 找到許多解決方法,不過各方法可能會因患者的體質或當地的法規、醫療環境等而無法運用,這就要靠醫師判斷去調整,因此最後決策權還是在醫師手上。
新創公司 Personal AI 則將擴增智慧作為人腦的延伸,其運用 AI 技術將客戶的記憶透過區塊鏈技術加以「保存」,讓客戶不需要再用力地回想破碎的記憶,協助人們更有效地保留這些生活細節。透過人與 AI 的交互,不僅能節省人們的腦容量和思索時間,還能使人們更專注於體驗生活並創造值得回憶的記憶。
AI 人才,將成未來趨勢
既然擴增智慧的理念主打人和 AI 相互合作,相關人才的思維要跟上就顯得重要。未來要跟 AI 溝通的將不再限於工程師,而是各領域的人們,如上述範例中,醫生要有 AI 的基本概念,兩者才有機會共同合作。
有一定的 AI 素養,才能了解人 AI 工作原理的核心概念,以及 AI 應用於自家產業別的優缺點,並靠 AI 獲取自己在工作上遇到問題的能力和得到創造力。當然,擴增智慧是將人類和機器的智慧結合,兩者都將在其中發揮作用,因此也不僅要理解 AI 的概念,還需要使用者「天馬行空」, 思索人機組合的新用途,將合作效益最大化。
企業老闆可以透過擴增智慧理念,將新技術和員工的創造力結合,將業務加以精簡,但反過來聘僱員工時,也得確保有 AI 素養才能發揮效果。
擴增智慧將人和 AI 都發揮了比以往更多的效果,這個概念將可能成為未來主流。在 AI 不斷進化的同時,人若在 AI 素養上也能同速率提升,確保自己能與 AI 溝通,就能使自己在工作領域上,藉由「1+1 大於 2」的觀念,成為領先者。
資料來源:https://fc.bnext.com.tw/articles/view/1325
護理 新知 2021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部桃隔離人數來到3262人,但為什麼院內 #清潔、#保全、#藥廠業代、#物流 都不列入呢?】
連二日本土案例零確診,但部桃院內群聚事件仍在觀察期。指揮中心為強化防火牆,部桃案件匡列的居家隔離人數屢創新高。
借鏡2003年,#和平醫院 感染破口是位劉姓洗衣工;2021年,部桃列為全院紅區後,醫院內清潔、保全、藥廠業代、物流全未列入隔離防火牆,位於部桃11樓的 #護理之家 因是獨立電梯,決議99名員工一採陰後不二採,以監測健康為主,究竟部桃與當年和平封院的決策差異在哪?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