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找麻煩 Troublers》|2016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Taiwan
李英 LEE Young
2015│韓國 South Korea│紀錄片Documentary│Color│DCP│99min
簡介:https://goo.gl/51VAFa
預告:https://youtu.be/LsGZ1agy1Ks
台北華山 1 廳 10/16(日)13:00 ★
台北華山 1 廳 10/22(六)21:30
台中日日新2A 10/22(六)19:10 ★
*錯過了電影場次放映嗎?沒關係,女影還有校園巡迴場。歡迎直接與「女性影展」聯繫!http://www.wmw.com.tw/
我看《誰在找麻煩》 #搞同誌x女性影展
◎侯建州(基層教師、《搞同誌》國語文主編、性平協會會員)
《誰在找麻煩》是一部討論多元性別被異性戀霸權欺凌的真實紀錄片,韓國導演李英從2012年開始費時三年製作,從自己性別弱勢者的身分出發,真實記錄自己族群被迫害的所見所聞。
影片是雙線敘事,其中一條線是緊扣1945年出生的性少數前輩李默,導演李英用舒緩恬然的節奏,記錄了同志前輩的過去生命與現在生活。外型陽剛粗獷的李默,懇切地表達「做自己」的需求與無奈,誠懇地談到自己的脆弱,真摯而真實。從教育的觀點來看,這種誠實的自我剖析,善意地讓後輩看到現實的黑暗傷痕,卻又不放棄,努力活出自己,不正是最深刻的身教?
這條線裡有新舊世代的溫柔交流與溫暖傳承,例如李默和李英回顧過去戀情與社會運動的點滴,時而眉飛色舞、時而沉默不語、更多的是話家常般地故事敘述。敘述中有前輩世代族群暗語的交流,更有對後輩的叮嚀「一定要自信地活著」!而這樣不虛偽的敞開真實的生命故事,有哭有笑有歡喜有悲哀有失望有盼望,帶來的是更深刻的理性對話與思考,願意看見、傾聽與理解,絕非以虛幻假象與威嚇口號構築的洗腦威權教育可比擬。
另外一條線則是以導演李英這幾年的親身經歷與見聞為主軸,包括多場人權相關的場合:如首爾城北區人權宣言儀式或首爾市府計畫通過保障同志人權的「學生權利法案」會場。宗教與政治右派狂熱分子的公開發言往往是空洞的口號吶喊,煽動仇恨與恐怖的情緒:
「那些支持同性戀的人,所謂的進步派,自稱與勞工和農民同一陣線,為了什麼?摧毀我們的國家!……這一切都是為了北方那個大胖子(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
「同性戀都過著悲慘的生活,生活方式不正常……最後淒涼地死去,若真的要鼓吹人權,就該反對同性戀,這才是真正的人權!」
「我們並不討厭同志,但讓同志人權合法化?國家會滅亡!」
「該法案同性戀條款將合法化同性戀支持者,反對者會受懲罰,這是忽視多數人權利、剝奪多數公民的人權。」
2014年世越號船難事件後,罹難家屬抗議政府疏失的集會,右翼勢力聚集批判這些家屬是「濫用交通事故,以政治意圖分化國家,是親北共產黨」,譴責「消費世越號」。
這群右翼勢力,卻又在同志遊行當天,同時舉辦世越號罹難者哀悼會,動員韓國人對災難的同情,「消費世越號」,譴責國難當時不該舉辦歡樂的同志遊行。更故意鑽入遊行花車下,聲稱同性戀壓過無辜的人。同一時刻,反同牧師主持群眾集會,高喊:
「上帝永遠也不會原諒同性戀,同性戀跟親北共產黨同一陣線,一舉掃蕩同志跟親共勢力」
「以耶穌之名,斬斷同性戀的惡靈……斬斷首爾人權宣言(反同志是最棒的人權活動)」。
從這些言行中,對同性戀者不合理的害怕,進而無所不用其極地抹黑攻擊,不論是強詞奪理刻意誤用「人權」、或肢體言語的暴力施展, 絕對不難發現其中口號的膚淺、危險與行動的矛盾及荒謬。
兩條敘事軸線,正好可以對照出韓國社會對於同志或多元性別族群(LGBTIQ)的態度演變:一方面受到世界人權覺醒的浪潮,同志族群有更多曝光的機會抵抗異性戀霸權;但也同時受到異性戀霸權更高壓更猛烈的抨擊與限縮。
就影片所見,可以發現右派狂熱分子往往以宗教或國家的名義號召攻擊,以維持其所認同的異性戀霸權秩序,即便這秩序是多麼的不正義不公平,奠基在對性少數的剝削蹂躪。為了維持這種霸權秩序及其構築出的特權,片中這些右派狂熱分子,一如影片所記錄,如變形蟲般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說詞傳播著一套意識型態,交互運用宗教與國家主義,煽動民眾的反同恐同情緒。
以國家主義的團結為藉口欺壓同志性少數,固然是不理智也不道德,但卻或多或少反映了南韓社會面臨北韓威脅的壓力之大,右派份子在此壓力發展出莫大的瘋狂與徬徨。但這種欺壓弱勢以發洩己身焦慮的行為,當然是失去理性思辨與人性關懷的迷信行為。
宗教與國家主義往往是建立、強化與推行某種權威中心的、不容質疑的價值觀。若毫無反省地信仰這套以權威為中心的價值,奉之為圭臬、毋庸質疑,自然不需也不用對話,連帶削弱甚至失去了自我反省的自由與可能,陷入某種先入為主的扭曲思考,偏差而不自覺,就容易固著僵化,變成堅定不移的迷信。
《誰在找麻煩》片中種種「恐同症」的行為,實際上就是這種迷信的具體實踐。更後設地反省,異性戀霸權總是理所當然地佔據「宗教」、「國家」、「傳統」、「家庭」等各種巨大的集體概念。所以必須從性別的角度重新檢視這些概念使用的合理與否,解構異性戀霸權對於這些概念的壟斷與獨佔。
這幾年台灣反性別平等的行動,尤其是對同志族群(多元性別)的打壓卻益發激烈,與《誰在找麻煩》中影片的紀錄,竟奇異地形成了跨越國界的對話。影片中在人權宣言會場或同志遊行抹黑、咒罵、恐嚇甚至妨害支持同志權益者的行動自由,不正與台灣這幾年恐同團體在1130遊行或各種課綱說明會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
影片中「我們並不討厭同志,但讓同志人權合法化?國家會滅亡!」的荒謬言論,不也在台灣「真愛聯盟」、「護家盟」、「信心希望聯盟」等反同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成為或隱或顯的理念或口號。
最近一位篤信基督教的男藝人,在金鐘獎後台受訪時直接說出同性戀會「造成人類滅絕」的言論,其實就是具體的呈現。遑論那些化整為零,隱藏教會背景化身一般民眾如家長、操作不實連署、以抹黑聳動言論誤導社會大眾與媒體,更動員了保守民意代表與相關利益團體限縮壓迫同志族群生活與生命的種種舉動。在國家目前仍制度性歧視壓迫性少數的情形下,這種種泯滅良知的舉動,都是造成更多悲劇的催化劑。
相較於台灣,《誰在找麻煩》裡呈現的韓國反同行動,更為猖狂兇殘、粗暴囂張,讓我們在平日流行文化接觸到的韓國印象外,對韓國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似乎顯示了台灣人權教育、性別平等較韓國先進,當然這也與韓國迷信宗教與國家主義的情形有關。不過,更顯示了各地有志推動性別平等與人權的朋友,需要互相協助支援,鑑往知來,參照其他社會經歷過的軌跡,更能清楚認識自己所身處的歷史情境與位置,有更深刻的思量、更充分的準備,做出有效率的行動。
《誰在找麻煩﹖》這樣的中文片名饒富辯證意味,比起直譯「Troublers」為麻煩者,更是多了一層反省的提醒。提醒著我們可以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直接接受他人的呈現與判斷。由單純地指認「麻煩」到思索判斷「找麻煩」的行動及行動者,就必須後設地觀察所見所知,檢視那些是事實?那些是觀點?有沒有足夠根據以思索判斷?這提醒著我們在指認某某為麻煩者或接受某某為麻煩者的論述時,判斷反省一種對於現有狀態與論述的抵抗。
對我而言,觀看《誰在找麻煩》是觀照人性,理性與迷信的辯證過程。這是一部觸發疑惑與思考的紀錄片,也是一部討論性別平等教育的好教材,值得特別推薦給所有關心與不關心性別平等的教師、學生與家長。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誰在找麻煩 Troublers》|2016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Taiwan
李英 LEE Young
2015│韓國 South Korea│紀錄片Documentary│Color│DCP│99min
簡介:https://goo.gl/51VAFa
預告:https://youtu.be/LsGZ1agy1Ks
台北華山 1 廳 10/16(日)13:00 ★
台北華山 1 廳 10/22(六)21:30
台中日日新2A 10/22(六)19:10 ★
*錯過了電影場次放映嗎?沒關係,女影還有校園巡迴場。歡迎直接與「女性影展」聯繫!http://www.wmw.com.tw/
變形蟲偽足 在 金箔的健康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榮幸與康健雜誌一起推動食安新運動#只吃真食物,分享自己的基本觀念給大家。
這一道鯖魚佐茄汁是替公司的產品所做的應用,傳給同事看結果她問我為什麼是沾胡蘿蔔泥,我瞬間傻了,我說這是炒熟的洋蔥和番茄再打成的泥,這是原本的顏色!!
她感嘆的說 : 原來我們都吃太多不天然的,卻忘記自然的是長怎樣了!!
因為老公的努力工作,我很幸運能一直待在家裡做飯給家人吃,兩個小孩因為我的自覺,改變烹煮與調味的習慣,也已經養成單純調味的進食習慣(如不習慣沾醬),必要搭配食材需要醬料,盡量自己作。
多食用當季盛產食材 :如夏天就多食用瓜果類,含有最天然的水份。
單純的調味運用 : 鹽、糖、白胡椒粉、黑胡椒粉、乾燥香草等等。
食材香氣運用 : 洋蔥、蒜、薑、香菇、西芹、辣椒等等原形物食材。
料理方式 : 多蒸煮、少油炸、煮適當的份量不要一直重複加熱、
吃火鍋時控制好加熱溫度不要一直大火煮沸的狀態。
當然精緻加工食品不完全都是不健康的,只是要能適量和節制,養成味蕾習慣食物的原味,就能輕易吃出什麼是可多吃,什麼不該多吃。
有一次到一家小火鍋店,看見讓我很驚嚇的一幕,
一家四口,小孩大概是小五小六,點了餐後,裝了4碗白飯
,裝了4碗沙茶醬料,倒了半碗醬料和著白飯,迅速的吃完,
再裝四碗白飯一樣是再倒醬料,這樣持續吃了4碗白飯,
當火鍋上桌,再裝沙茶醬料,飯後結束打包剩餘的兩鍋,
當然還要打包醬料,我想表達的
是讓這麼小的孩子就養成吃這麼多的醬料的習慣,
真的是很令人擔憂,當然對有些人而言,
沒有搭配醬料簡直 食之無味,或許不了解,
自己的味蕾習慣已造成身體的負擔。
希望不會讓大家覺得好像是一篇老媽子在碎碎念的感覺,如果以上我的分享能讓更多人改變烹煮、調味、飲食習慣,也是最大的欣喜。
以下分享來自康健雜誌更多食安知識請至專頁:http://goo.gl/JrC3Un
該是我們認真看待食物的時候,應該展開一種全新含義的飲食觀,從過去注重膚淺的味覺層次,進而了解食物本質和生產方式。
《康健》至少和你約定6件事,不再瞎吃:
1.多吃「真食物」,少吃「食品」
真食物有兩層定義。一是指本身會變質的天然生鮮食物,如魚、肉、蛋,最簡單辨識方法就是在超市中靠牆而立的冷藏、冷凍貨架上的東西。所以《康健》10年來採訪經驗,許多專家建議儘量少碰不靠牆的、在常溫架上的「食品」。
另一層定義是,這些魚、肉、蛋不是用大量生產、降低成本的方式生產,而是回到傳統「我們夙來慣常食用它們的方式」,如「真正的牛肉來自以草飼養、且足齡生長的牛、真正的蛋來自吃草、吃蟲的母雞,真正的豬油不會經過氫化、真正的豆腐是發酵過、好消化的黃豆製成」,《真食物的奧秘》作者妮娜.普朗克指出。
2.改變飲食觀念與行為模式,採「量少質精」
大部份的人已經吃太多肉了,從營養學來看,一天只能吃不超過一個手掌的肉。我們應該減少吃肉,但精挑細選,要求業者提供品質優良的肉類。
吃得量少質精,也可鼓勵農夫不必為了快速、大量生產,變成「工業農夫」,不需施加過多的化學肥料、農藥、成長荷爾蒙,以品質而非價格來競爭。
目前不景氣時機,也正是調整支出型態的時候,重新去過簡單但高品質的生活。
3.了解食物的來源
唯一且最有力的品質保證就是,業者坦然直視顧客,「人們會花很多精力去挑選修車技工或房屋承包商,反而不太花心思去挑選食物生產業者,你不覺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到底吃什麼》的作者麥可.波倫說。
很多人去菜市場常買錯、買貴,甚至受騙。廣受許多美食家好評的阿正廚房廚師黃守正說得對,去傳統市場買菜時,再精明、再多的撇步也比不上跟農漁牧業交朋友。
虛心向食物供應者學習食物知識,在這個領域裡,「他們是研究生,我們是小學生,」黃守正說。
萬一還是擔心受騙,詹長權教授緩緩地說:「飲食是一個過程,不是結果,」和販賣者交易、互動也是飲食的一部份。重要的是,你有意見要跟攤販反應,當他改善了,你也再回去消費,才會形成善的循環。
還有一個方法是,社區自發性組成小團體,一起探訪、發掘住家附近的優良生產者。親自拜訪、集體購買,慢慢建立穩定的生產消費關係,也便於就近監督,為自己吃的食物把關。
4.儘量自己烹煮,若實在困難,則每週至少做菜一次
自己煮不僅減少在外面瞎吃的風險,而且「烹煮的意義中,對我們吃下的食物表達敬意,」麥可.波倫說,用心烹調食物讓它展現另一種風貌,是對生產這些食物的土地、人們以及滿足我們需求的動植物,展現我們的敬意。
5.購買與進食前,要先看食品標示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作者、日本食品科技專家安部司某次為了去演講搭飛機,只好在機場買綜合三明治和咖啡,在飛機上拿起三明治一看,至少攝取了30種添加物。他說,多一點疑慮,翻過來看背面的標示,儘量選擇添加物較少、加工度愈低的食品。
6.重視飲食教育,從種子到餐桌
更重要的是這一代成人已經被荼毒,讓我們從孩童救起,從加強飲食教育做起。
許多孩子從小就習慣人工製造的味道,無法品嚐出食物真正的滋味。而且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在侵蝕他們的健康。
同為美食大國的義大利從慢食運動開始,取得官方信任,和相同理念的老師、家長密切合作,透過活潑融入環境的教學教導孩子飲食,認識大自然,親近農漁牧食材,重新將下一代帶回自然的食物鏈中。
讓每次購買都是一次味覺革命
我們這個民族向來主張「民以食為天」,並以美食自傲,近些年卻被輕佻狹弄式的美食節目偽裝對食物的敬意,大街小巷流行膨風式鼓吹外國來的「奢華」,卻沾沾自喜認為是品味,把吃到飽、比賽囫圇大吃這種粗暴行為當成趣味。
在一次次食物安全敲痛我們知覺後,請讓我們用吃來投票,慎選食物,讓每次購買食物、咀嚼食物都形成一次改變,形成新的味覺革命。
尊敬大自然每季提供的在地食材,謹慎杜防過度添加的化工原料,重新與食物建立關係,因為我們別無選擇,非這麼做不可。
下一位分享食安新運動 Rachel煮廚食間
變形蟲偽足 在 再進行形體轉換,誰是政治界的阿米巴變形蟲?... | By 台灣團結 ... 的推薦與評價
阿米巴 變形蟲 無固定形狀,伸出 偽足 攝取養分,再進行形體轉換,誰是政治界的阿米巴 變形蟲 ? 11/24東奧正名公投一起『蓋同意!挺台灣!』 #為台聯保一席#讓台灣走得遠#台 ... ... <看更多>
變形蟲偽足 在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102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高一基礎生物 ... 的推薦與評價
下列生物體與其運動構造的配對,何者正確? (A)眼蟲-偽足(B)眼蟲-纖毛(C)變形蟲-偽足. (D)草履蟲-纖毛(E)草履蟲-鞭毛。 AE 37. 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哪些正確? ... <看更多>
變形蟲偽足 在 rhizopoda_amoeba(偽足蟲綱_變形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走動中的amoeba 變形蟲 ,X400倍。 ... rhizopoda_amoeba( 偽足 蟲綱_ 變形蟲 ). 5,343 views Aug 17, 2010 走動中的amoeba 變形蟲 ,X400倍。 …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