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Reading! Let’s讀it.】─#書單推薦接力活動
我媽是老師,從小爲了讓我這個勁量小孩養成閱讀的習慣,便不時訂定閱讀計畫,只要完成便能換取一些小獎勵。這樣的習慣養成也影響了我在許多思考上的解放與刺激,一直到現在翻到有趣的書仍嗑得不亦樂乎,舒緩疲勞要熱敷,大力啃大力嗑,甚至索性不管紙張材質、油墨成份就是直接吃。
很高興這次受文化部邀約,為大家推薦一些我近期閱讀的書單(菜單)。
1. 《北野武:超思考》(時報出版)
有看過北野武的電影或文章的朋友,一定對他無厘頭思維不感意外,甚至可以說這種另類邏輯是帶有侵略性的,且絕對不符普遍社會觀感,你一定會認爲他怎麼能如此胡說八道。
這本書是以他長久觀察的日本社會現象,累積出一套自有獨特的見解,並時不時以嘲諷的口吻與不合時宜的「真心話」試圖敲醒每個盲目思考的現代人。
你可以認爲這就是一個瘋狂老伯的自娛自囈且過度辛辣,但對我來說北野武端的這碗,就像過夜的冷雞湯, 初嚐說不上溫暖,但仍算營養,吧?
-
2. 《日蝕之後:曹錦輝的真實告白》(堡壘文化)
我熱衷於各種人物傳記,尤其越受爭議的我越感好奇。整個台灣棒球界有如佛地魔般,連名字都不太能提的這號人物,暫且不論他如何「佛化」或爭議與否,我永遠記得小時候跟老爸守在電視機前,看曹錦輝在大聯盟初登板的畫面。請眾多熱愛棒球喜愛棒球到吃不下飯的朋友先別急著吐槽,像這樣甚至是一位幾乎不被原諒的人,有誰願意來聽他說點什麼?在我看來他所經歷的這一切,一個被判「死刑」的球員,放棄了棒球開了餐廳,並且重新自我訓練,最後能再度重返棒球最高殿堂,能有這般經歷,看來也再無來者了。
我對於他一路走來的好奇,遠大於對他的人格批判,你可以不接受這個人,但不可否認他的經驗絕對有能被分享的價值,是警惕也罷,我看到更多的是勇氣以及他的信仰。
本書並不著重於他的「洗白」,對當年的事件也僅點到爲止,較多的是自我訓練及心理調適的方法,並把國外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
不管怎麼說,你可以不與魔鬼爲伍,但你也該聽聽去過地獄的人所看過的風景。
-
3.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聯經出版)
身爲一名創作者,我常常在思考生於這個時代的自己,到底能帶給這個世界怎麼樣的體驗?或者我的作品之於他人能留下什麼意義?我一直以來都抱持「作者已死理論」,作品在完成之後,跟「黃宣」這個人並無太大關係,作品本身的生命與意義在於每位接收者的解讀,這是他們的旅程,我只能提供一個粗淺的視角,藉由聽感的傳遞,讓聽者決定這場旅程的終點,或許也沒有終點,這不是我能掌控的,但創作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何而做?痛苦的根源到底是為了播種還是自我實現?對我來說也許永遠都沒有答案。
基於這個理由,我更好奇其他的創作者,關於他們的旅程是什麼?他們的日常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從貝多芬、托爾斯泰到費里尼、畢卡索、村上春樹⋯藉由一窺古今知名偉大的創作者們的生活日常,也許能更接近真實的創作本相,如果你也是創作工作者,非常建議你翻翻本書,十分有趣!
-
4. 《遊戲化實戰全書》(商業周刊)
這本是我一個好友近期送我的一本書,甚至可以說是以一種信仰狂熱的程度,以一種傳教的姿態推薦我看的,不管怎樣我想當今還有朋友送書,應該也算老派的浪漫。
「遊戲化」本身的意義在於利用建立遊戲的機制與思維,解決各種問題,而作者所提出的「八角框架」所能應用的層面相當廣,若能妥善運用這樣的經驗法則,也許在不同領域上的思考都能有所突破。
作者提出許多獨到觀點也都頗有意思,例如透過「黑帽與白帽理論」洞悉內在核心動力,並轉換成期望行動,透過適當的獎勵機制,讓你正在面對的挑戰更加有樂趣,便能有效提升生產力。
但作者也強調本書所提供的方法並不是唯一真理,每個人面對世界的角度也不同,他只是分享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反覆翻閱至今我也未能靈活運用本書所提供的方法,也還在練習不同程度的思考模式。
這杯水你可以選擇不喝,但試試無妨。
-
5. 《鉛筆屑》(水芙蓉出版社)
來自季薇先生的鉛筆屑,共有上下卷,記得是在花蓮的二手書店購入。(咦?不對,此書應是友人購入,我太愛了並跟他借了下卷至今仍未歸還,藉此與他道歉,侵佔了一段時間。不良行為,切勿仿效。)
本書初版於民國六十四年,初嚐文字便飄起濃厚的年代感,但不至於產生距離,甚至現在讀起還十分可愛。此書不僅收錄了季薇先生的散文創作,並分享了諸多寫作的經驗與方法,並舉出實例與讀者探討文字書寫的意義。
乍閱後便愛不釋手,我喜歡季薇先生清新樸實的文字風格,他的散文主題也十分貼近真實生活的各種觀點延伸,感覺就像一個親近的好友跟你分享他所遇到的事,讀感毫無負擔且心情愉悅。
如果以北野武來類比,季薇先生就是天平的另一個極端,很適合睡前來一帖或午後小品,大人小孩皆宜。
你知道那種巷口古早味紅豆冰的味道嗎?這本書就是那麼古錐可口。
☜♣☞‧☜♣☞‧☜♣☞‧☜♣☞‧☜♣☞‧☜♣☞‧☜♣☞‧
同時,文化部為響應世界閱讀日推廣閱讀的精神,推出「走讀臺灣」系列活動,串聯文本與臺灣在地連結,使民眾可以在城市、鄉野、山林以及海岸找到閱讀的樂趣,也歡迎大家來一起走入文本,讀出台灣。
在此我也點名好友 9m88 分享他的書單,種下閱讀的種子。
#閱讀的種子
#走讀台灣
#KeepReading
#Lets讀it
#疫起待在家
#一起來讀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TIK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IK LEE】樂聖 - 貝多芬 / 人物傳記【 怪物彈珠 Monster Strike /モンスト】 PAYPAL助養TIK LEE: https://www.paypal.com/cgi-bin/webscr?cmd=_xclick&business=WTUGXQKRJDW5U&lc=HK...
貝多芬 傳記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物】台灣醫師的文化夢 林哲雄 (1939~)
文/陳永興
#林哲雄(筆名 #林衡哲),1939年出生於台灣宜蘭,初中讀宜蘭中學,高中讀建國中學,大學第一年讀東海大學外文系,之後重考進入台大醫學院。在他的學生時代因為喜歡看「傳記文學」、「文星雜誌」等刊物,非常嚮往胡適、夏志清、殷海光、李敖……等人的作品,也喜歡閱讀西方的偉人傳記如羅素、史懷哲、羅曼羅蘭……等著作,同時也是古典音樂貝多芬迷和卡爾薩斯迷,是一個自由主義和理想主義、人道主義的信徒,也是西方文化藝術的追求者。在他大四的時候,他首度翻譯《當代智慧人物訪問錄》,經李敖推薦寄給文星書店的老闆蕭孟能,沒想到被列為「文星叢書」第142本而出版,並得到稿費4200元,當時是相當大的一筆收入,也鼓舞了他的熱情,於是他再接再厲翻譯了《#羅素傳》和《#羅素回憶集》二本書,「長榮書店」的張清吉老闆,將這二本書列為「#新潮文庫」創刊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出版,結果竟然暢銷,讓他在大學畢業出國前又邀集了台大醫學院同學10多位加入翻譯西方名著的陣容,也開啟了當時新潮文庫的風行。
貝多芬 傳記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鋼琴的大千世界】♩.♪ 你以為你真的知道貝多芬耳熟能詳的《給愛麗絲》嗎?那現在可能得換個新觀點了...
音樂出版社熊騎士(Bärenreiter Verlag)的新版本(BA 11839)的編輯、音樂家與學者Mario Aschauer闡明這個著名的小品:
毫無疑問,貝多芬的《給愛麗絲》是古典音樂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自1860年代以來,貝多芬(匿名)交付給專職人員的手稿已遺失,但他保留了一份給自己的作品草稿,並且在1822年彙編了一套12首鋼琴小品集(Bagatelles)將其納入。
《給愛麗絲》(Für Elise)成為小品集第12首,貝多芬用鉛筆在其他手稿修訂了他的草稿。 但是,這版本卻從未真正出版,因為貝多芬在最後放棄了修訂後的草稿。 鉛筆筆跡的修訂版具有三處很不一樣的變化。 它將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向後移了十六分音符;在對樂曲的後三分之一處進行完全的結構設計,並重新寫作新創作的結尾,從原始草稿中使用了一些未使用的素材,例如在中段前以四小節的過渡到F大調,而貝多芬在印刷出的頭版時並沒有取消這裡。但在十多年後,他才回到了初稿以對其版本2進行修改。 可以說他在結構開發上反倒退了一步,這導致了奇怪的情況,即版本2的細節早於版本1。
熊騎士這個全新的版本提供了原始版本,草案的抄本以及學者Mario Aschauer對版本2的完成。
————————————————————————
《給愛麗絲》創作於1810年。此曲為A小調輪旋曲,通常被歸類為小品,有時也被分類在Albumblatt,此曲在貝多芬生前未公開發表。貝多芬一生沒有公開這首作品,直到逝世40年後,才被一位德國的音樂家諾爾(Ludwig Nohl)發現。他寫了一本關於貝多芬的傳記,並出版了這首作品。根據貝多芬當年的手稿,此曲在1810年4月27日寫成。
關於曲名中的「愛麗絲」是誰,迄今仍然沒有定論。一般認為,真正的曲名其實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於筆跡潦草而被誤解讀為「愛麗絲(Elise)」。特蕾塞·瑪爾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貝多芬生前愛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書中被發現。
貝多芬 傳記 在 TIK LE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IK LEE】樂聖 - 貝多芬 / 人物傳記【 怪物彈珠 Monster Strike /モンスト】
PAYPAL助養TIK LEE: https://www.paypal.com/cgi-bin/webscr?cmd=_xclick&business=WTUGXQKRJDW5U&lc=HK&item_name=%e8%b4%8a%e5%8a%a9TIK%20LEE&button_subtype=services¤cy_code=HKD&bn=PP%2dBuyNowBF%3abtn_buynowCC_LG_wCUP%2egif%3aNonHosted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TIK-LEE-%E6%97%BA%E8%A7%92%E6%AF%92%E7%94%B7-443177485879119/
直播BACK UP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XvRoc5YgAhBrXQdJP3O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mVHyOMJ6M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