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就是我去研習或出國會順手帶在身上的小滾筒😃
當然操作技巧最重要,但是如果能有適合的工具那就會事半功倍了。
#Purusa
如何選擇自我放鬆的泡綿滾筒?
近年來,泡棉滾筒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自我按摩工具,各家廠商也不斷修改滾筒外型,加強按摩放鬆的效果。
但是,許多人遇到了下列問題 :
#買了卻發現放鬆效果不明顯而不常使用#
#各種造型和功能的滾筒真的能加強方鬆效果嗎#
#按壓的很痛就是放鬆#
從2011年開始,我也是一位泡棉滾筒的使用愛好者,最初的泡棉滾筒是使用實心泡棉製成,在用一段時間後,泡棉受擠壓變軟塌而降低按壓效果。
因此一位運動員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將泡棉滾筒內徑改成硬的圓管,又在泡棉表層增加了仿手指等造型的顆粒線條因為新的造型加上更為耐用,從此大賣從那時候開始,各家滾筒也都跟進製作出各種表層造型的泡棉滾筒。
如巧克力磚、圓點、條紋、刺蝟造型、狼牙造型等與各式各樣紋路,甚至直接在滾筒內加裝震動馬達來提高放鬆效果。
#但這些造型到底有沒有符合筋膜放鬆所需要的而設計呢
個人使用各種款式後,覺得還是不到我想要的放鬆效果,因此開始着手修改滾筒的規格,一開始用水管外層黏瑜伽墊,就發現外層的泡棉厚度也影響按壓的深度,這時候自製的滾筒按摩放鬆效果已經高出市售的滾筒。
更進一步發現大滾筒因為按壓面積大,許多部位受到限制難操作而無法使用,再接著嘗試用圓徑較小的水管來製作,加上10多年來按摩師工作手法經驗,套用在製作工具上,不斷的測試只
#希望工具使用上能夠更接近徒手按摩的感覺與效果。
所以在工具的設計上發現,滾筒如果太硬按壓上容易使筋膜繃緊,滾筒太軟又使得按壓部位模糊且無法壓深。
再觀察徒手按壓的手指,手指頭表層有一層軟組織,裏頭才是骨頭,所以是外層柔軟、內層則需要足夠的硬度支撐才能將壓力推向按壓的深層組織。
外觀的設計上也發現,平面的滾筒按壓在軟組織上是最平均的,再縮小滾筒圓徑提高按壓的深度,所以我們設計出一支具備舒適度、按壓深度與能夠平均推開筋膜軟組織的深層按摩滾筒。
在不斷地修改與設計操作動作,終於在2016年底製作出從
#按摩角度而設計的平面小滾筒。
平面滾筒V.S造型滾筒
這幾年上課時,總會有人問我,有造型的滾筒跟平面的滾筒差別在哪裡? 是不是這些造型有著什麼特別的按壓效果?
選擇平面或是造型滾筒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肌筋膜需要我們做什麼樣幫助!
假設肌筋膜像一張保鮮膜,或是身上穿著的衣褲,需要處理肌筋膜的地方就好比相黏住的保鮮膜,或是有褲上的皺摺,讓這些相黏與皺褶的部位回復平整的張力與彈性。
我們再做一個假設,如果要把麵團要擀成平整的小籠包皮,你會拿平面的桿麵棍,還是有顆粒等造型的桿麵棍?
這樣的比諭,或許在你的心中大概已經有了答案。
#Puruṣa小滾筒的特色
1.比大滾筒更多的按摩部位
2.全平面能夠平均的按壓每一寸肌筋膜
3.體積小重量輕容易攜帶
4.外軟內硬的設計更接近徒手按壓的效果
5.能在短時間內更精準高效率的放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