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有人問我們為何要幫別家網站抬轎,但我們覺得不平的事必須說出來...
-------------------------------------------------------------------------------------------
在拜讀媒體前輩AusTin Li下方連結這篇如此專業的NSX試車文後,卻得到了文章下方很多01酸民的奚落,甚至還有人說要截圖去檢舉超速...這讓身為後輩的我們,真的有些不平的話想說...(等不及的人請先去看,但拜託請記得回來給我們一個讚喔!)
回文中有些鄉民在嘲弄台灣車媒為何不找個合法場地云云,那他可能不知道大鵬灣平日一天的場地費就要30萬,假日要45萬。那他更可能不知道我們在MOD看到的『英國那個從頭到尾都在超速亂搞的頂尖汽車節目Top Gear』,他們一集的製作費高達台幣一~兩千萬嗎?但因為這個瘋狂的節目很精彩,所以就能販賣很多廣告,也不用看汽車公司的關愛眼神,更別說還能販賣高額的海外版權了,而事實證明這個節目是能獲得全球觀眾認同的。
然後,這位鄉民在台灣用幾百塊網路月租費就能看外國節目看得很高興,卻在網上不用錢就能看完一篇台灣媒體的專業試車資訊後,他卻把重點放在台灣媒體在公道超速?而且還振振有詞地要去檢舉?
真是天才!這位鄉民你有沒有想過,買NSX的車主其實是不用看這篇試車文的,因為“聽說”這八輛嬌客早就賣完了(因為即使我們能端出一輛GT3來對決,但這NSX還是輪不到我們這小咖咖來試...)。這也就是說"台本"放這輛NSX出來給少數大媒體試車,除了是拉抬品牌形象跟創造議題外,老實說對你我這種買不起的老百姓看完這篇文章後,不外乎就是充實些汽車知識而已。(那當年的LFA怎麼沒人來試一下呢?)
但話說回來,媒體的功能就是要傳達資訊,縱使資訊是由主觀所寫,也難免會有立場,但這就是資訊多元的人類文化,媒體百家爭鳴、大家各取所需,甚至互擁其主也都行,但畢竟內容總有部分可取之處,所以我們更要學會互相包容,看人家好的地方,或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既然身為一個認真的媒體編輯,為了要訴諸更專業的讀者,提供他們更細微的資訊,勢必要以做出獨家又精彩的報導為職志。至於要如何拿捏其風險,則看自己能否承擔而論了。當然如果有讀者覺得你不需要這種知識,那你就上一頁就好啦?而既然看了,又何必留下這種沒有建設性的批評呢?
至於編輯前輩拿NSX相比GTR的相關描述,卻也被很多鄉民說成這位編輯前輩不專業...但我好奇的是:你們有開過GTR嗎?你們知道所謂“東瀛戰神GTR”最常壞的東西是什麼嗎?你們知道當我們曾開著一輛兩千多萬的簇新超跑,只不過紅綠燈起步稍為快了點(還不是用彈射喔),卻發生了傳動軸斷裂的狀況嗎?說真的我也很喜歡GTR,但GTR再怎麼屌,但他確實是輛10年汽油渦輪老跑車啊,而且要達成這種馬力,其實在幾十年前的各種怪車就能搞定了。GTR R35的可貴之處在於電子科技整合所達成的均衡性,的確在世界車史上劃下了一個里程碑,但這個NSX更進階的油電三馬達驅動,可真的是個次世代高科技產物啊!光兩個前輪由獨立的馬達控制,即使我不知道這種新式的電子四驅系統對於底盤的貢獻能比GTR快幾秒,但這創新機械設定的思維絕對是汽車科技發展中必然出現的嘗試過程,而本田就這樣勇敢地做出來了。就算最後這東西像對決SONY MD的Philips的DCC、挑戰LD的MITSUBISHI S-VHS都無疾而終的消失,但人類進步的過程,不就是有人發明、有人創新、有人改造、有人被淘汰、又有人再創新的大循環嗎?而相關媒體對這些消費性商品也總有無止盡的評論爭執,但我們消費者只要吸收這些過程而作為自己的啟發,並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就好,可是情緒上不用這麼嚴肅吧?
話說回來,拿一輛十幾年才改款的油電跑車跟一輛十年沒改款的汽油渦輪跑車做比較,的確是有些不公平,所以我相信全地球的汽車編輯都知道這輛NSX的評比確實挺難做,但不然要跟誰比呢?還是你去YouTube看看國外媒體都拿NSX跟誰比?而一直拿NSX售價跟牛馬蛙比較的鄉民們(其實誰不知道全球都有同樣的評論?),但你們是否知道全球很多NSX車主其實都早已擁有了牛馬蛙呢?先撇開炫富不談,他們買NSX的原因其實並不完全是要跟車庫裡那些牛馬蛙比,而只是單純的想知道這NSX開起來是什麼感覺...就這樣而已!(就像之前我聽到某位同時擁有牛馬GT3的賽車手跟我說:牛GT3因為不能轉彎,所以完全跑不贏馬Challenge,之後他就換開麥拉拉GT3了...既然連車主都親口跟我講出這種話了,難道我就照單全收,從此就要對外說牛是爛車?這種解讀會不會太嘴砲了?)
再者,你真的覺得本田弄不出比GTR快的NSX嗎?雖然我不知真相,但自創立以來一直在築夢的本田,先不論弄了ASIMO還是也愛搞飛機,他們除了在汽車領域真的創新了很多高科技外,也不斷努力把科技下放至平價車輛(雖然這幾年為了討好市場也失去了些本田魂),反觀某些品牌,除了每天做一些滿足多數平凡如你我的平價功能車,再一昧的加些鍍鉻飾條佯裝著豪華大氣、卻總是裝配著二氣囊跟內縮的小尺寸輪胎,這除了能幫投資人賺到錢之外,我看不出他們對汽車產業的貢獻究竟在哪?(至少在台灣是如此...)
所以,究竟本田為什麼沒把NSX做得更快,那要等我們親身參與了高階汽車工程領域中,自然有人會教導我們這些事...
超速確實不好,但在汽車的世界中,這算是個偽議題,因為就算已進步到車頭攝影機都能偵測到道路限速的路牌,你還是可以不理他的往前衝,而最在乎安全的VOLVO,他的極速也遠遠超過台灣速限110公里好嗎,所以當你在瑞典夜奔在飄雪濃霧的高速公路時,你只能硬著頭皮看著前方100公尺那暗暗的前車紅色霧燈,且必須保持等速率的以時速180公里前進,不然鐵定被後車追撞。
唉,有時候很好奇台灣民眾是否只要關注一輛超省油的十杯架多功能3C保母車,然後再上網跟別的鄉民要幾張超流血菜單後,就可以放心殺價買車了。而『下一代終於進步成六氣囊』這件事,或許才是接下來台灣車媒最愛報,也有更多車主關心的『台灣年度車界大事』吧?
我想這位前輩跟我一樣,都相信車子在我們的控制下,一定會有正確的回饋反應,而不是跟你對著幹,但我很驚訝這位前輩竟然也相信了這些鄉民讀者的熱情,而天真的說出他在公道開快車的事實。他犯的錯就是他太相信那些躲在螢幕後的網路鄉民了,所以雖然我們也避免跟前輩犯下一樣的錯誤,但那樣做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很無聊我不知道?
冰友啊,誰能跟我們說說,大家究竟想要個怎樣的汽車媒體啊?
累死我的萬言NSX試車稿...
話說這篇要感謝剛入行面試之緣的超級大前輩,深夜還在跟我討論研究NSX底盤結構的知識。
最後我真的很希望回覆的網友們,可不可以是切磋專業、研究科技的大大,不要再只有爭論意識形態、道德感過人的酸民...
「買車菜單怎麼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Hot Drive / 熱駕 - 經典90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心得] 買車心得與流程-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心得】如何談購車菜單!? 該如何避免菜單糾紛呢!?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請教第一次買車如何跟業務談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買車菜單怎麼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買車菜單怎麼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問題] 請問各位買車怎麼談單?? - ca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買車殺價的技巧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問題] 跟業務怎麼談菜單? | car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問題] 首次購車菜單及保險請益Focus1.5 - car - PTT情感投資 ...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Re: [問題] 請問各位買車怎麼談單?? - 看板ca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菜單] focus時尚版(心得長慎入)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分享] Prius C菜單& 購車心得- ca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中華賓士-謝賀筵「Benz小賀」 - Posts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情報] 汐止大同路rav4菜單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Toyota Auris菜單分享 - 記者快抄 的評價
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售後服務:
哥強調售後服務,已經不是新聞,另一方面哥也一直希望,業代應該要在售後服務這方面做努力,而不是看客戶嫩就報價高,看客戶狂比價就跟著攪和價格......哥前兩個星期帶老婆去看TOYOTA,來介紹的年輕業代看來像是剛步入社會,很有衝勁(因為配備價格背的很熟),但講話卻還有一點生澀,不過整體來說,是會讓客戶願意給他機會的業代,在短短十分鐘的過程中(哥看車不會太久,畢竟當下沒有要簽約,也不要浪費業代時間),哥只問了幾個有關車型配備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有關於服務廠的,但當這位年輕人回答:服務廠的人有二三十個,我不清楚耶......哥就決定不再浪費彼此的時間了。買國產車,其實售後服務相對來說沒有特別重要,因為零件、烤漆、出險等等都有外廠可以處理,料件也好找,開個幾年之後還都有為數眾多的殺肉件跟副廠件,不一定要在原廠處理.......但進口車可就不同了,以BMW為例,有不少故障碼必須用電腦消除,當然外面也會陸續有廠商購入電腦或是軟體,不過成本高,再加上零組件的規格甚至是每年都在變動,13年、14年跟15年生產的車,即便同一款車,零組件也有可能不同,有些像是召回更換的零組件也只有原廠服務廠能夠處理,哥曾舉過之前E70 X5有召回更換傳動軸
http://news.u-car.com.tw/24184.html
所以,BMW的客戶,對原廠服務廠的依賴度會很高.......
除了哥之前說過的例子(如最下方連結)之外,哥再舉兩個例子,第一個車友自費想要更換柴油鏈條張緊器,A服務廠說無法更換,B服務廠則說可以,且已經更換完畢。第二個例子,車主發生事故之後,某服務廠估價維修68萬,被保險公司砍成只願意出險44萬,如果是哥的話一定會要求業代,不能讓保險公司砍這麼多,至於業代去講,有沒有用?哥之前說過,業績好的業代一年至少成交80部車,就算沒有每一台都保險,抓個50%也能幫保險公司帶進至少40張保單,其他有關保養、出保固、隔熱紙、保險、加裝影音配備甚至是輪胎鋁圈、烤漆、改裝動力等等,這些廠商也都一定要看業代面子.......不然一般來說,保險公司也會想要減少支出,所以很多零配件只要可以修,就會拒絕客戶出險換新品(例如保桿只要補土板金,不用換新保桿)..........當然出險的情況有很多,有些時候如果出險金額壓低,對以後要賣車比較有幫助(沒有人會想要買一部曾經出險維修四五十萬的車吧?),但如果已經逼不得已要出險那麼龐大的金額,或是短期內沒有要換車的打算,那當然就是出險金額越大、賠的越多越好,甚至可以全損賠現金,也是一個方式............所以若沒有業代在保養這方面去跟服務廠協調,客戶日後保養費用會損失更大............
買一部兩三百萬元的高級車,光是車型、配備的不同;價格的差異;簽約後到交車的過程、交車之後是否提供實際有效率的服務,這每一個環節,都關係著車主的荷包,出一次狀況,那新車買再便宜,也都是枉然.............
https://www.facebook.com/RickyWu01/posts/1765030777063711
此篇請各位看看就好,不要分享出去~
BMW售後、服務廠、保固、自備機油等問題【附第4-5年保固險保修保固條款(頁碼僅供參考)】:
這幾天看到車友針對服務廠保養項目尤其是自備機油不保固的問題熱烈討論,哥不想引戰,故在這邊跟大家講一下哥自己的看法,其實大家要注意一個重點:『註記』,每一部車都有自己的保養履歷,如果車子有改裝、有自備機油或使用非原廠零件保養等情形,只要原廠服務廠有『註記』在工單上,就有可能會影響相關零組件的保固;但如果沒有『註記』基本上就不會......而工單上會被註記的原因大抵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車子進廠插電腦出現故障碼,如果是非正常使用引起的,故障碼會有紀錄,就算進廠或從外廠消除故障碼,但曾經於某年某月某日出現故障碼的歷程仍然會存在電腦裡面,這就會影響保固.......第二種就是由服務廠接待顧問或是技師肉眼判斷之後註記而影響保固.......實際上只要不顯示故障碼的改裝,有些服務廠接待顧問或是技師都是當做沒看到.........但有些服務廠的接待顧問跟技師則是只要看到就直接備註,新車銷售業代可以努力的是第二種情形,而第一種,如果服務廠跟新車銷售業代的關係好,我們客戶透過新車銷售業代預約服務廠保養,服務廠就會特別注意,如果車子有什麼影響保固的改裝就會先通知,讓我們車主自己開去廠商那邊拆掉之後,再進來原廠保養【有少數幾間服務廠或是有部分比較好人的接待顧問_不用新車銷售業代幫忙也會主動提醒客戶】。所以哥一直強調,所謂的售後服務,不是新車銷售業代有沒有常打電話噓寒問暖或是通知賞車,而是新車銷售業代能否在服務廠這邊幫我們客戶掌握住這些重要的關鍵,其實新車銷售業代在編制上,是屬於公司的營業課或是銷售課;但是保養廠接待顧問是屬於服務廠,兩者薪水、獎金的計算以及責任歸屬都完全不同(看名片上職稱就知道),基本上買車之後的保養,跟新車銷售是完全分開的,雖然可以打電話請新車銷售業代幫忙預約服務廠,再把預定工單傳真給客戶;但是新車銷售業代通常也還是要去問保養廠接待顧問有關保養的項目跟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會賣車不等於會修車的概念】。
。
另外,目前臺灣BMW服務廠關於每一部車的保養履歷相關資訊,是依據客戶在哪個服務廠保養,來決定從哪裡出保固會比較容易,並不是一定哪裡購車就要在哪裡出保固,例如客戶跟A公司買車,在B公司保養三萬公里之後出狀況要申請出保固,那一定是以B公司的保養履歷為依據,但假設客戶在ABC三間公司各保養過一次,那萬一要出保固(尤其是重要零組件的保固)在蒐集客戶保養履歷這方面就會比較麻煩,時間也會比較久【所以各位盡量還是固定一間服務廠保養會比較好】。
。
至於每一部車的保養履歷,基本上是由服務廠透過手動輸入電腦以及服務廠保養時插電腦獲取車輛資訊這兩種方式而更新,某些資訊是直接上傳到伺服器再傳到德國BMW母廠【目前應該上傳到中國的AG,另外若有內建互聯駕駛功能的車輛,很可能車輛在發動後上線就開始進行傳輸,此部分若有誤請指正】,一旦上傳至伺服器之後就無法再修改,據哥所知,插電腦獲取的車輛資訊包括故障碼等等,凡亮過故障碼必留下痕跡,所以如果曾經亮過故障燈卻沒有消除或是回原廠處理,或是亮了一些理論上應該不可能亮的故障燈,就會影響相關保固,這些車輛資訊都是日後相關零組件出問題時,原廠決定是否出保固的關鍵。
。
至於怎麼出保固?哥大概解釋一下,基本上若服務廠先認定客戶的車輛不符合相關規定而有被母廠拒絕保固的疑慮,最好的狀況就是把客戶車輛情形拍照後寫報告email向國外母廠爭取.....最差的狀況當然就是一看客戶車輛有改裝過就直接拒絕出保固......
至於為什麼服務廠要拒絕客戶出保固?主要還是因為,母廠對於保固有一定的規範,母廠的主管阿多仔每年都會固定針對臺灣每一間服務廠親自檢查由內而外整體檢查一遍(相當嚴格的檢查),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當然就是從伺服器以及服務廠出保固的相關case裡面抽查有無符合原廠的規範(白話一點講就是有沒有不應該出保固卻出給客戶的情形),如果有,情節嚴重的話,就是該間服務廠相關出保固的case都取消,那該間BMW公司就要自己出錢填補出保固的相關費用,例如被抓到不應該出引擎保固給客戶卻出了,當年度該車型所有出引擎保固的費用就一律由該BMW公司吸收,等於是跟原廠買出保固的零組件.......所以,有異常的情形,例如某個客戶連續兩年引擎都掛點,第二次要再出引擎保固的程序就會相當繁瑣;或是某個月突然有一款零件大量出保固更換等等....像這些情形都很容易被阿多仔抓出來抽檢,一出問題就會有相關懲處,至少對於服務廠員工的獎金會有影響........
。
所以,哥除了買第一部BMW的第一次保養是跟好友拿COSTCO的機油之外,接下來四部車的保養都是跟原廠購買,因為原廠機油(汽油引擎)一瓶600元,一次保養大概需要5-6瓶約3600元(金額哥未詳記,如果沒買油精就應該是5瓶機油),如果買外面的話一瓶算200元,保養省下的機油錢約2400元,但哥總是說,以哥一年用車里程數約15000km,三年保固內頂多進場4次,一共省下9600元,萬一要出保固,原廠拒絕,還要想辦法跟服務廠凹【原廠刁不刁保固、跟出不出保固是兩回事】,也許最後還是可以出,但是為了這種事情即便多等一兩天甚至是一兩個星期後仍然可以出保固,要等那麼久也是很麻煩,那為什麼不乾脆都在原廠保養,買原廠機油讓服務廠作事方便?我們自己也方便呢?那也許有些車友用車里程數大,保養能省下的費用相當可觀,那基本上就可以cover自費更換零組件的成本,這部分就要由車主自行去衡量~另外,使用原廠機油或是零配件,並不表示工單就要照單全收,有些8萬公里才需要更換的東西,不需要4萬公里就換,至於哪些保養項目應該做?哪些保養項目可以之後再做?哥其實也不知道,總之就是找對接待顧問,要灌客戶工單項目也會良心不安的那種接待顧問,還是有的。
。
當然,某些服務廠接待顧問或主管態度極為Nice,也有少數新車銷售業代願意跟服務廠人員搏感情交朋友,私下能夠行個方便,也是人之常情,但哥自己是不想要每件事都讓業代以及服務廠人員難做,畢竟出保固是服務廠在出,但如果平常真的只讓服務廠賺工資,其他都自備,到時萬一真的碰到問題,調客戶保養紀錄出來一看,洋洋灑灑都是客戶自備機油零件,恐怕服務廠那邊也會很為難........甚至於有些客戶一進服務廠就是一付刻薄樣,還跟服務廠人員大呼小叫起爭執,有時候立場調換一下,如果你是服務廠的員工,看到客戶這種態度,還會為這樣的客戶著想嗎?當然就是SOP標準作業程序辦理.......
。
常看到有車友以一些報導或是一些公文回函,主張服務廠因為客戶自備機油而拒絕保固是有違反公平交易法之虞,哥在這邊也解釋一下,『有違法之虞』就代表不一定違法,那就算違法,如果沒有罰則,也形同具文。簡單來說如果法律規定不能無照駕駛,但卻沒有規定罰則,也就是說無照駕駛不處罰,那駕訓班生意肯定差很多.......
。
順帶提一下,之前哥年輕時在國產車俱樂部有看到車友打行政訴訟贏了排氣管改裝遭取諦的案例,分享給車友,同一款車型的車友如果再在路上碰到警察要開罰單,拿撤銷罰單的公文或是行政訴訟的判決給警察看,有可能警察就會打消開罰單的念頭(當然也有可能根本不鳥),不過這種是屬於公務員依法行政的概念,明知道不能開罰卻執意處罰人民合法的行為,公務員會有相關的行政責任要負,這種概念跟我們客戶自備機油保養,面對的是民間公司(私法人),是完全不一樣的......
。
最後這一段應該不少車友網友看過,哥再次跳針講一遍,新車銷售業代不能直接插手服務廠的流程,只能用拜託的或是跟主管協調,一般來說,新車銷售業代也怕得罪服務廠(畢竟賣車交車之前,須仰賴服務廠幫忙SOP檢查),所以客戶在服務廠碰到問題,大多數業代會請客戶直接去找服務廠,業代很少願意親上火線,實際上確實也吃力不討好,所以業代往往都會講些場面話,真正碰到問題還是都丟回給服務廠處理~
所以哥為什麼總是千百次跳針強調,在臺灣買車,要先找對有誠信的業代;如果只看折價,其實很不妥當,因為就算是一般的業代,一個月簽約個2-3台車並不困難,一年大約三四十部車,這個銷售成績對業代來說算是很平常,所以即便是銷售新兵,還是比我們一般客戶要有經驗的多,因為我們客戶再怎麼會買車,一年頂多買2-3部,業代一個月銷售三部車卻很常見,那經驗上自然遠遠超過我們客戶,很多人都想要請業代pm菜單、報價,其實大可不必,成交價永遠都是要客戶親自談,才談的出來。
哥舉個例子,不少車友幫業代傳話說「神單價」甚至具體打價格出來,結果實際上根本就沒車或是賣掉了,業代等客戶上門才跟客戶說如果早幾天來就買到了,讓客戶誤以為這個業代是可以便宜賣,但其實這也有可能是一種話術(當然也有可能真的是剛好賣掉),這就是為什麼哥不報價格的原因之一.........
如果業代都在網路、LINE或是電話就把底牌都掀給客戶看,客戶就可以拿著截圖去全臺灣狂比一通,業代當然也知道,所以正派一點的業代,會比較保守講個條件,再請客戶到公司詳談;投機一點的業代,就會像我剛剛講的,報一個超神單,先讓客戶上門再說.........
。
買車要便宜、又要買的愉快、安心,其實沒有什麼捷徑,哥也常說,要比價當然是每一個客戶包括哥自己都會做的事,但比價也要用對方法,業代的經驗值遠高於客戶,客戶想佔業代便宜,很難...........
。
另外像是後續車子的保養,也是一門學問~
哥曾有一位車友在某原廠服務廠打算做2萬公里保養,結果服務廠報給他的預定工單竟高達2萬9千元,於是他就來問我,我幫他問其他兩間原廠服務廠,都說大概6千至7千元,這價差一次就超過2萬元,而這個2萬公里保養也不過事隔一年而已.....
上面關於售後服務、以及服務廠的PO文,其實還有一個眉角,就是,那些車友買車的新車銷售業代都不再幫忙,車友們只能上網去交流售後保養的一些心得分享,這就間接證明,售後還能持續提供服務的業代,真的很有限,哥自己也是車主,哥就不需要去詢問別人,正是因為哥認識的這些業代就能提供哥所需的資訊,也就是說,即便是哥自己,一樣需要新車銷售業代在售後服務這一塊的幫忙~
。
哥給車友的建議,向來不是“詢價”,而是先挑對業代~
哥向來都是建議車友,覺得業代磁場ok之後,直接offer他一個你願意購車的條件,然後告訴他,若他同意,你當場簽約付訂金,這樣才可以談出你滿意的價格~
如果找錯業代,或是用錯方法,不但沒有辦法買貴,還可能在交易過程當中受一肚子氣;很多人都只注重在看訂單上的成交價,所以有業代就是在訂單上寫一個超便宜的成交價,結果另外加裝的配備例如影音導航報9萬、貼隔熱紙要另加N萬.......車主原本很開心,因為他的訂單上成交價寫的就是神單價,但實際上整個條件就是業代賺飽飽........客戶賺面子、業代賺裡子,這就是另類雙贏啦!
所以,買BMW光看折價是很容易被誤導的,慎選業代才是王道~
。
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哥為什麼不報價格?
哥一直以來都不透露價格,只透露時機,因為底價永遠都是要客戶親自去談才談得出來,不是哥問去那些主管或是業代就願意講,就算他們願意講,也未必是最終的成交價........
BMW並不一定牌價越貴的車、折價就越高,還是要看供需,基本上基本上現車擺的越久、折價也越多;另外賣越好的車、促銷越多......像F20 118i/d及120i、F30 318i/d及320i、賣最好的F10 520i/d等等這些入門車型賣最好,總代理汎德及旗下分公司經銷商自然也會盡量多進這幾款的現車,現車多就表示庫存多,那當然總代理的促銷就會比較大;3GT、5GT以及3系列牌價都比四門SEDAN車型貴,折價反而沒有四門車型多,哥在13年買五系列時,520D跟520DT就差了近30萬元~四門房車是總代理汎德銷售主力,入門款進的現車多,促銷跟折價自然會比其他頂級版,或是像Touring、GT等車型要更優惠~
哥常說,買BMW就是三個重點:第一找對業代;第二選對時機;第三用對方法.............最終成交的底價永遠要客戶去談才談得出來,就是指要“用對方法“.........一般來說,每個月底跟年中至年底這段業績衝刺關鍵期就是相當不錯的時機,找對願意便宜賣的業代,再用對方法->直接去找業代甚至於主管出個具體的價格,擺明價格OK就馬上簽,這樣主管或業代能承做的話就賺到;如果因為出的條件太低不能賣,態度夠阿莎力,業代或主管也不會覺得客戶不OK..........有些客戶是三天兩頭去找業代卻總是說要再考慮,不是要馬上簽,那又怎麼可能會讓業代甚至於主管,願意主動放條件呢?因為放條件,客戶也未必就會買啊~
至於網路上很多所謂的神單,實際上一定有不少跟哥一樣有過類似經驗的車主,神單一大堆,但真的如此嗎?說穿了,無論什麼技巧,都是希望爭取客戶詢問甚至上門洽談,但如果真要認真談,許多神單業代才說賣完了沒車.....這種做法,會讓經驗不足的客戶認為該位業代真的很神,先讓客戶有這種印象之後就容易多了.........哥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但實際上是否真的有便宜?還是一句老話,看業代誠信~
。
再換個方式說明,每天至少都有3-4位網友來問哥,如果哥每天至少問一次業代或是主管價格,再轉述給網友,網友一聽就拿去比價,連問都沒有問業代或是主管,那誰還會願意報價給哥呢?
為什麼BMW客戶那麼多,在網路上報神單價的也不少,卻只有哥一個人能夠在兩年多以內,透過網路幫助超過兩百位車友成交?為什麼只有哥一個人可以從北到南熟識多位業代及主管會願意跟我說他們公司有些什麼車型?最大的關鍵就是,哥從來不報價格........因為,絕對沒有所謂的最底價,最底價必須要看現車、看業績、看時間點、看大主管願不願意放價格......所以即便同一部車,車型顏色出廠年月都相同,但成交價其實仍然會不同,為什麼?哥舉3個最常見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某業代一整個月到了月中15號都還沒有賣出一部車,那就有可能為了開市而賠錢賣,公司大多也能體諒;第二個例子,月底公司缺業績,業代也剛好缺一部車,如果達到業績目標就能多領獎金,那會不會比較好談?第三個例子,什麼樣的業代跟公司大主管要支援,公司比較願意配合?
價格部分哥通常不會特別去解釋,因為業代話術太多,哥不可能全部都講一遍,而且一定要是買車的人出價,才有機會拼底價,業代告訴哥的成交價也都是事後,如果真有神單,頂多也就一兩部,就算哥知道再報出來,業代有時候已經無法再承作了,所以找到誠信度夠的業代遠比折價多少還重要,因為哥常說,BMW的成交價是有邏輯的,並不是業代想賣多少、就賣多少,即便業代願意賠三十萬元賣車,但公司也不會答應業代用一個破盤價賣車,因為不是業代在決定銷售底價,而是公司主管決定,然後看業代如何包裝銷售.........所以業績好的業代賣車,跟業績普通的業代賣車、甚至菜鳥業代賣車,方式都不會一樣,若是同樣條件賣車,那客戶當然都會先找推薦或是有名氣的業代買,其他業績不好、或是有爭議或是新進的菜鳥業代怎麼辦?有水準一點的就會強調服務,有心機一點的就會抓客戶心態,總之就是先想盡辦法讓客戶上門、然後再想盡辦法讓客戶先簽約之後再說.......那爭議,就是從這邊開始的~
很多人買車,好像都忘記了,一間公司的商品價格並不是賣東西的業代做決定,而是有權力的大主管在決定,銷售員則是負責包裝說明,所以為什麼要請業代?不請工讀生?就是差在業代的經驗、以及業代如何做銷售~這些道理,大家也都懂,只是很多人還是只看折價,不看業代,等到簽約買車了才又來問,結果出問題.........簽約後出問題,十之八九都是無解了.............
。
每個地區的BMW銷售風格不盡相同,有些地區大主管絕對不會參與賣車的事務,有些地區就算找得到大主管,也不見得願意便宜賣,因為那豈不是鼓勵客戶想盡辦法找大主管談?就算找得到,兒子同學的乾爹要買車、跟大主管自己的兄弟姊妹要買車,會不會一樣?
所以哥才會說,絕對沒有所謂的最底價,也絕對不會有任何一個BMW的人賣每一款車型都一定是全台灣最便宜............銷售業代絕對是重點,也是購車前後,我們客戶跟公司唯一溝通的橋樑~
。
很多第一次入手BMW的車友/準車友,或許現在對BMW服務廠這一塊有多麼重要,還無法體會,哥也只能盡力說明,因為其實一開始哥第一次買BMW的時候也跟很多人一樣碰到不服務的業代,簽約之前業代極為熱忱有禮、簽約之後馬上態度大轉變,交車之後就消失了問問題也不回、也不連絡,這種業代太多了......說真的,新車銷售跟服務廠確實是分開的(看名片上的職稱就知道),所以新車銷售業代不能直接插手服務廠的流程,
只能用拜託的,或是直接去跟主管協調,那很多業代一方面更怕得罪服務廠(以後賣車想交新車還要拜託服務廠幫忙SOP檢查),所以客戶在服務廠碰到問題,大多數業代會比較消極,而且實際上確實也吃力不討好,所以業代往往都會講些場面話,真正碰到問題還是都丟回給服務廠的接待顧問處理~
所以哥才會說,買車,其實要先找對有誠信的業代;如果只看折價,其實很不妥當,因為就算是一般的業代,一個月簽約個2-3台車並不困難,一年大約也就三四十部車,這個銷售成績對業代來說已經是中段班,但即使如此,還是比我們客戶要有經驗的多,因為我們客戶再怎麼會買車,一年頂多買2-3部吧!這些業代一個月都不止三部車,那經驗上自然遠遠超過我們客戶,很多人都在網路上或是電話、LINE請業代pm菜單,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等於是俗稱的「請鬼拿藥單」......如果找五十個業代、一百個業代看其中誰最便宜就跟誰買,那哥也不會、也不需要存在於網路世界每次都打上千字的文章~
。
不少車友的業代售後不理,所以只能上網去交流自行處理售後保養的一些心得分享,這就間接證明,售後還能持續提供服務的業代,真的很有限,因為哥自己也是車主,哥卻不需要去詢問別人,正是因為哥認識的這些業代就能提供所需的資訊,也就是說,即便是哥,一樣需要業代在售後服務這一塊的幫忙,服務廠不見得會給哥面子的啦,例如哥去彰化昌一,還要報咱們小資改裝王:林總的名號才行.....
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請教第一次買車如何跟業務談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月底將購入人生第一部車在此之前都是跑中古車行以及看周遭朋友要換車的車中古車的優勢無非都是價格便宜,但最近跑了許多間,我發覺focus 6W 跟 ... ... <看更多>
買車菜單怎麼談 在 [心得] 買車心得與流程-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買了一台車,但在買的過程中有些沒做好的
所以寫了這一篇文章,提供未來想買車的人參考
一.買車前:
1.用車需求:有些因為家庭因素,當然就著重在於空間,有些是個人上班,那當然就
以小車省油為主,至於要不要買油電,如果常跑市區那油電會比較適合,反之在高速公路
則是看個人。
2.每年養車預算:牌照稅、燃料稅、保險(第一年大都是乙式)、油錢、保養費,如果
是北部朋友,可能會多個停車費,以一年1萬公里計算,每年大約為6~8萬 (不含停車費)
。
3.詢價:先從網路、社群論壇,查詢大家的菜單,或是到臉書的社團,加入你要買的
車型社團,並發文詢價,裡面會有一些業代會私訊你並提供報價,大概就會知道價錢點與
贈品,日後跟業代談價錢才有個底。
二.試乘車與交付訂金:
1.帶一位理性又有買過車的人一起去:尤其是你臉皮薄又少話的人,他們會適時給你
意見,並在談價格時可以助你一把。
2.保險價格:有些買車第一年的乙式全險必須跟車商辦,不給他們辦折讓空間就小,
所以在談車價時,記得問一下業代,第一年保險大約多少錢,尤其是你第一次買車的人,
乙式全險會很高,男生又會比女生貴,所以保險費也該考量在預算裡。
3.不急著下訂金:有些業務員會用很多話語說服你當日下訂,但還是建議先放慢腳步
,所有不同品牌的車子都談過一遍再決定(或者是你本身已經確定要買的車型,先到左右
縣市經銷商都比較一次再做決定),只要有任何一點猶豫,都不該下訂,確定要下訂在請
業務員過來即可,不用再到展示廠。
4.出廠月份:可以跟業代要求要哪個月後出廠,並註明非試乘車與展示車。
5.配備:每一項配備都要寫在訂單上,寫清楚,並且記得提醒業代交車請先加滿油,
有些車商加滿油是附贈,但還是先確認清楚。
6.交付訂金:如果是刷卡,要看簽名單據是不是他們公司,並且訂單上也註明已預付
多少錢,餘額剩多少,尤其是進口車,訂金大約10萬。
7.掛牌前驗車:務必跟業代表明,領牌前要先去看配給你的實車。
三.領牌前驗車(記得帶手電筒):
1. 驗車:滿多人都會交給業代處理,但如果換個角度,你是業代你會如何做,頂多幫
你看看車身號碼、出廠年份、車型正不正確,但一旦領牌,你就很難換車了,所以還是建
議請一天假看一下實車,底下提供一些檢查SOP。
A.車輛外觀
a.前:板金 (有無刮痕)、引擎室 (有無漏油或油漬、機件有無生鏽) 、前燈(燈罩有
無裂痕)、前擋玻璃 (外觀確認) 、雨刷 (外觀確認) 。
b.左:板金 (有無刮痕) 、車窗 (外觀檢查)、車門 (打開關閉順不順、打開看門邊
有無生鏽,車身號碼會在左車打開的門邊) 、車輪 (尺吋正不正確,因為有些同類車型但
不同級距,尺吋會不一樣;車輪製造年限,例如車輪上面寫06/20,代表2020第6週出廠,
大約可以推估車子何時製造)
c.後:板金 (有無刮痕) 、尾門(打開與關閉順不順) 、車窗(外觀檢查) 、尾燈(燈
罩有無裂痕) 。
d.右:項目同左邊檢查。
e.上:板金 (有無刮痕) 、天窗(外觀確認) 。
f.下:排氣管(有無鏽蝕) 、有無滴油。
g.遠:車色與板金有無色差與對稱。
B.內部檢查
a.車內有無霉味。
b.椅子塑膠袋是否被拆開 (避免拿到展示車)
c.前後座椅板件看一下有沒有生鏽點。
d.發動引擎,聽一下引擎聲,有沒有異音。
e.看一下儀錶板有無顯示錯誤訊息。
f.里程數<30km。
C.文件檢查
a.出廠年份與月份:這時候會有一份原廠出廠證明,如果當初簽訂單,有跟業務指名
要哪個月份之後出廠的車,就可以從出廠證明確認。
b.確認出廠證明與車的車身號碼正不正確。
D.拍照:車身號碼拍照,車的內外與里程數都拍一下。
有任何問題馬上反應業代,他的說明如果無法說服你,你也沒辦法接受缺失,是有權力跟
他換一台 (除非是買展示車,但如果是展示車下訂當天就先看車況) 。
通常要領牌前,業代會要求你匯款,建議不要全部付清,留一些餘款交車當天再付。
四.領牌: 最常見的疑慮是不放心交身分證給業代,因此建議當天早上驗車完畢,
就跟業代到監理站領牌(雖然我是交給業代辦@@”) ,所以驗車前一天,先到監理站的網
站(監理服務網-選號及轉帳作業)選號,例如高雄監理站選不到你要的號碼,那可以看
苓雅監理站的號碼,選好在請業代先booking,隔天驗車沒問題再跟業代一起去辦理領牌
,記得提醒業代辦eTag(通常他們會知道)。
五.交車:交車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不要因為太興奮而忘了該注意的事項
A.文件檢查:車價發票、繳稅明細與收據、車輛出廠證明、汽車新領牌照登記書、
行照、牌照稅及燃料稅收據、保險卡、車主手冊、強制險、完稅證明及發票、車籍資料
、兩把key、車輛配備使用說明、key密碼金屬片(以後要打鑰匙用)、隔熱紙保固書,所有
資料都要確認一遍,尤其是車身號碼與實車的車身號碼、車牌跟實車的車牌、個人資料正
不正確,務必每一項都要確認;另外行照方面,通常進口車不會有引擎號碼,只會有車身
號碼。
B.外觀檢查:大致上看一下板金、燈罩、引擎室、底盤、隔熱紙正不正確。
C.功能檢查:所有的燈、冷氣、可以按的都測試、另外加裝的設備有沒有裝、業代說
好要給你的有沒有給你、里程數跟你驗車時的里程數有沒有差太多,理論上業代會帶著你
講解車子的功能,可以邊做邊測試,所以你本身要知道你買的車型有哪些功能,可以請業
代示範一次功能的使用。
最後有一點是最重要的,不管你選什麼品牌的車型,都必須經過太座同意,身邊有些朋友
都是太座說的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40.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27811345.A.AC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