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開團
#百寶袋王預購團
訂購連結👉🏻https://gbf.tw/uw460
#留言分享抽獎活動
上團新品 #多用途活動袋 銷售果然驚人,短短幾天把原本預期的量全數搶完,但是還是很多人沒買到啊!結團後一直收到私訊問下團什麼時候會開,來了,就是現在😂
這次又新增我個人力推的 #文件書袋,無敵霹靂超級爆炸好用👍🏻
yoyo小班下學期開始唸幼稚園,每個學期結束學校都會把所有的作品、課本發回,我是那種會留書的人,所以yoyo光是幼稚園的課本就很多,五個學期的課本通通都被我收在一個收納箱內,好亂!!!!對於有收納控的媽媽來說很阿雜😵
終於百寶袋王推出了文件書袋,容量大非常足夠把每個學期的課本收納,利用文件書袋把同學期的課本收在一袋,清楚明瞭!更井然有序。
A5文件書袋也很好用,我用A5文件書袋收納我的車貸帳單跟一般帳單,我車貸60期,福斯是直接一次把60期的帳單寄來給我,如果沒有好好收納,說不定一、兩年後發現少好幾期帳單(又不能不繳😂)
還有每個月都會有信用卡帳單、電費水費瓦斯費的帳單,繳費後的收據你們有保留好嗎?!
建議大家至少要保留一年的收據,像我這個月收到通知信說我六月份的電費發票中200元,請我拿當初繳費的收據單跟通知信一起去領奬金,不就好家在我繳費的收據都會收好,不然200元就飛了,說不定之後中200萬😆😆😆
A5文件書袋用來收帳單大小剛剛好,超好用👍🏻
多用途活動袋不再多介紹,不管是用當功課袋或是用來收納家裡各式帳單、收據、發票都好用,闊身款有手提設計,只要內容物不要太重,提著走~袋著走,好方便!! #透明袋著走
有需要的人真心建議趕快先填單,免得預購量沒了就要等更久啦😱
⭐️百寶袋王新品
1.多用途活動袋(窄身款)❤️
2.多用途活動袋(闊身款)❤️
3.輕巧式雜物袋新色
4.手提易攜式新色/加大款
5.信件通告掛袋
6.彩虹掛書袋
7.A4、A5文件書袋❤️
⏰結團時間:8/21(二)晚上12點
訂購連結👉🏻https://gbf.tw/uw460
文件書袋實用心得👉🏻http://liang22.com/buy-mall-11/
功課袋(多用途活動袋)實用心得👉🏻http://liang22.com/buy-mall-10/
百寶袋王各款實用心得👉🏻https://goo.gl/Ewm5ia
🎀分享抽獎活動🎀
🍀獎品:A4文件書袋(2入)共2名(顏色隨機,贈品10月初到貨寄出)
🍀活動時間:同團購時間同步
🍀抽獎辦法:
❶ 亮亮育兒生活 按讚並設定搶先看。
❷ 在此篇FB貼文按讚 +公開分享此篇貼文到個人臉書。
❸ 在此篇FB貼文留言【tag 三位會需要百寶袋王的朋友 + 百寶袋王新款文件書袋超好用,我要怎麼用(這裡請自行發揮)】
留言不要複製別人的喔!我都會看😙
🔸🔸🔸🔸🔸🔸🔸🔸🔸
💥最近很多人反應都沒看到FB的訊息動態,趕快加入亮亮官方Line,一起聊天掌握最新團購資訊😘
➡️亮亮@Line ID👉🏻@liang22
(記得要有@喔!)
➡️亮亮@Line連結👉🏻
https://line.me/R/ti/p/%40xtw2696p
買 自售車 怎麼 辦 車貸 在 小樂:我的生存之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摘錄得很好👍
1.財報是一種立體的觀念,不能只單看一張報表就決定投資,否則容易產生錯誤判斷,而一般人普遍的盲點,都只注意「損益表」。三張表中,最重要的其實是「現金流量表」,因為現金流量表上的數字,才是代表真正有該筆金額流入或流出公司,而「資產負債表」是當天餘額(存量、定量)的觀念,「損益表」則是推估(流量、一段期間)的概念。
「財務報表」是一家企業營運的成績單,經營優劣就像是人體健康狀況,不太可能一夕之間由好變不好,或由不好轉好。所以,財務報表需要查看至少五年以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景氣循環,才能推斷出公司的真實現況。
2.會計師出具年報的五種查核意見:
◎無保留意見→毫無保留,可信任。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修正後,可信任。
◎保留意見→有難言之隱。
◎無法表示意見→看不懂。
◎否定意見→完全唬爛。
只有獲得「無保留意見」與「修正式無保留意見」的財報,才值得花時間研究下去,如是其他三種,就需特別小心,基本上可以直接跳過這種大有問題的公司,不用拿自己辛苦錢跟它博感情。
3.量大不一定是最好,最主要得看後續費用支出多少。譬如以個人收入來舉例,當你每個月收入10萬,而一個月開銷卻是15萬,表示10萬的收入對你來說就不好,若你的月支出只有5萬,那10萬的收入就很好。
像營收一年380億,大不大?380億剛好是茂德公司一年營收,它倒了!
像營收一年500億,大不大?500億剛好是力晶公司一年營收,它下市了!
像營收一年1000億,大不大?1000億剛好是勝華公司一年營收,它倒了!
所以,千萬別只聽媒體說某公司營收創新高時,就貿然進場投資,因為數據尚未扣除成本及費用,還不知道這家公司是否有賺錢能力,無法立刻分辨好壞。
4.「營業收入」三種常用分類:
◎依客戶別區分→如果收入大部分是來自單一客戶,可能是好消息,也可能是壞消息,當大客戶快速成長時,將有利公司業績長紅,但當大客戶突然轉單,就會產生獲利下滑的風險。
◎依產品線區分→哪些產品幫公司賺錢,哪些產品是虧錢,分析公司將研發資源如何有效配置,以利業績貢獻。
◎依區域區分→最好情況是五大洲都有包含,如果大部分都集中在某一區域,一旦有突發事件,將造成經營虧損的可能。
企業經營追求的是「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不是只看某一期營收金額變多,就覺得很好,應將其分類,歸納分析出真正原因,查清楚哪種收入品質是比較穩定成長的,尤其別陷入「一次性收入」的迷思。
【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遠比短期的營業數字更加重要。】
5.從損益表可得知:收入-成本-費用=淨利,而企業為了提高淨利有兩種方法,增加收入,以及降低成本或費用。
到底哪一個比較重要?要選擇開源,還是節流好呢?
其實兩者都很重要,但魚與熊掌難以兼得,不管公司再怎麼省、摳門到極限,成本與費用也一定會大於零,且過度的控管,終究會損壞公司對外的品牌形象及降低內部員工士氣。
而提高營收,並不是一直低價搶單,競爭有限市場,應找出公司優勢,投入適切比例資源,創造更多獲利,如此才是長期經營的較佳方針。
6.公司有賺錢,為什麼卻倒閉?主要是損益表,是讓股東知曉它是賺錢或賠錢的報表,是一種「預估」觀念,因為目前大部分上市櫃公司都不是現金交易,多數公司是採用應計基礎(產品交付給客戶,不管有沒有收到貨款,這筆交易就會記錄下來),很少有公司會採用現金基礎(只有在現金交付後,才會將此筆交易列入營收),所以「淨利不等同現金」,淨利只代表「在帳面上」,並不是公司營收很賺錢,就表示手上有很多現金。因此,才有所謂的「黑字倒閉」,明明損益表上有獲利,但公司卻因沒現金週轉而申請破產。【公司沒有獲利,還可以照常營運一段時間,可是只要幾天沒有現金,公司就可能馬上無法堅持下去。所以,現金才是公司持續生存的必要條件。】
7.「資產負債表」,主要在說明一間公司在經營事業的某一天,其擁有多少資產,積欠供應商與銀行多少負債,以及向股東拿了多少錢來投資。
【左邊】是「公司真正擁有的資產」,【右邊】則是「公司如何取得資產的方式」,也就是說資金是來自於負債或股東資本,而各項目是以流動性為邏輯擺放,愈容易變成現金的擺愈上面,由上到下是短期到長期,有形至無形的資產,其負債擺放方式也一樣。用個人角度來思考,例如:
◎現金與約當現金→自己總得留點現金在手上。
◎應收帳款→借錢給朋友。
◎流動資產→買車、換車。
◎長期投資→跟會、投資股票或基金。
◎固定資產→買地、買房。
◎無形資產→持續進修、出國讀書。
◎應付帳款→欠錢總是要還。
◎長期負債→車貸、房貸。
8.公司「存貨」過多,是好事或壞事?很多人都認為存貨太多不好。如果是以手機為銷售主力的企業,存貨太多就非常不好,可能隔半年沒賣出去,存貨就變得不值錢了。像食品公司存貨也不宜過多,其產品有保鮮期、生命週期短。但假設是一家金礦公司的存貨是金礦砂,鑽石公司的存貨是裸鑽,石油公司的存貨是原油,這時就不能說存貨多就是不好。所以,存貨多寡,其實得看「行業」而定。
9.「商譽」,並不是品牌價值,也不是市占率或市場口碑。舉個例子,A公司有總資產1000萬、負債400億、股東權益600億,此時準備併購B公司總資產100億、負債85億、股東權益15億。而B公司身價值多少錢呢?實際為100億(總資產)-85億(負債)=15億(股東權益=淨值),基本上A公司如用15億併購B公司,此時A公司商譽是零,但如果A公司認為B公司有潛力,願意花費20億元來併購B公司,則A公司商譽就會多了5億「20億(A公司收購價)→15億(B公司淨值)=5億(買貴了)」。
所以,投資人可以用常識判斷,當一家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商譽很高時,就如一件東西買得太貴了,是好是壞,相信大家就能評斷的出來了。
10.「資本公積」,依公司法規定,有五種情況:
◎股本溢價→公司現金增資40元=面額10元+溢價30元,其中面額要加到普通股股本,表示股東依面額的出資部分,而溢價屬於多收到的錢,要加到資本公積的科目內集中管理,才能使資產負債表的左邊等於右邊。
◎資產重估價值→假設有棟大樓當時公司購入的價格是10億,現在重新估算後增值為19億,故左邊固定資產部分就要多9億,而右邊股東權益中的資本公積就需多9億,才能使資產負債表的左邊等於右邊。
◎處分固定資產所得的收益→例如賣掉一塊當初取得成本為2億的土地,得到現金6億,因左邊現金多了4億,故右邊資本公積也需多加4億。
◎受領捐贈→某善心人士捐給公司1億,左邊現金多1億,右邊同時需加1億到資本公積。
◎企業合併所獲利益→與「商譽」相反,併購B公司時,花費的錢比B公司淨值還便宜,所以省下來的部分須加回資本公積。
【只要記住資產負債表是平衡報表,左邊等於右邊的概念,就可輕鬆推導各別科目的真實意義。】
11.導致企業破產原因,除了找不到客戶無法增加營收之外,有大部分是因為錯誤的財務觀念,也就是用短期借貸資金,去支付長期的機械廠房設備等投資。錢的來源是短期負債,但取得卻是長期資產,如此錯誤做法是「以短支長」或「短債長投」,最終將造成企業破產。就如同之前臺灣曾發生現金卡與信用卡的雙卡風暴,國人以短期借款去支付長期生活所需,後來使很多人債臺高築,至今都還無法完全脫身。【公司需學習如何妥當運用「以長支長」,才是處理債務的上策。】
12.公司有大量盈餘,該怎麼分配或處理比較好呢?其實盈餘分配並沒有標準答案,大致上分為五種:
◎以現金留著。
◎投資。
◎併購。
◎還款。
◎分紅。
實際上,不管選擇後面哪四種方式之前,建議先維持適當的現金才保險,就如同個人理財一樣,身邊至少需準備3~6個月緊急預備金,以備不時之需。而手握現金,不論何時都能買到大部分公司想要的資產,但手握大量資產時,卻不一定能即時換成足夠的現金,解決公司當下燃眉之急。
13.一間公司經營能力好不好,該如何判斷?最主要是看「翻桌率」,也就是資產一年內能幫公司做幾趟生意。
◎總資產週轉率:小於1通常代表屬資本密集(燒錢)或奢侈品行業,大於1代表整體經營能力相當不錯,大於2代表是流通業或經營效率特別強。
【有句話就說:低價要能存活,除非轉得快,就是指總資產週轉率。不能只看營收多大,而是要看週轉率,只要總資產報酬率大於資金成本率,公司就有獲利機會。】
◎存貨週轉率:看存貨一年可幫公司做幾趟生意,愈多趟愈好,代表商品或服務在市場上接受度高。
◎應收帳款週轉率:看業務團隊的收款能力,愈多趟表示該公司在市場上較強勢。
【假如公司做假交易亂塞貨,雖然營收與應收帳款會愈來愈好,但因為是造假,所以永遠收不到現金,會導致應收帳款天數愈變愈長,週轉率愈來愈低,時間一拉長總會留下蛛絲馬跡,此時需小心注意這些警訊,只要懂得如此觀念,就能使投資人提早避開可能做假帳的地雷股。】
14.企業經營四大關鍵:
◎融資策略→想辦法籌錢,也就是透過金融市場(銀行)或是資本市場(股東集資),此兩個來源去找錢。
◎資本支出→融資進來的錢,交由公司投資,購買企業經營所需的資產。
◎企業經營→買進來的設備與資產,交給研發及生產單位,從事研發製造,最後交由銷售團隊賣給客戶。
◎現金流量→實際上,產品與原物料採買,大多不是現金交易,所以會有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產生,公司就需把賺到的錢(淨利),轉變成現金。
15.總資產報酬率RoA=淨利率×總資產週轉率,當兩家公司RoA很接近時,該選哪間公司呢?以商業觀點來看,假如某一行業毛利夠高,被其它同業得知後,競爭者將會源源不絕的出現,所以即使當下擁有高毛利,仍然很難有效抵抗外來競爭。
而經營能力是屬於公司內部的一種才能,強調公司如何有效運用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總資產,來進行最有效的配置利用,這種特殊邏輯,一般競爭者是不易得其門而入,也偷不走的。
【當兩家公司RoA很接近時,建議選擇經營能力,也就是週轉率高的公司。】
16.「現金流量表」的任何現金流入叫「+」代表正值,現金流出叫「-」代表負值,分三個部分:
◎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主要來自於損益表。
【最好大於零,大於流動負債,趨勢走向應與淨利同步,且正值愈多,表示本業愈賺錢。】
◎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主要來自於資產負債表左邊科目。
【一般情況下,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多為負值,因為公司為了永續經營,必需不斷投入更多機械廠房設備等資產,替公司創造更多收入,也表示公司看好未來景氣發展。】
◎理財(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主要來自於資產負債表右邊科目。
【借款、發行公司債、或向股東增資,表示有現金流入,所以是正值。還款、股東分紅,表示有現金流出,所以是負值。】
買 自售車 怎麼 辦 車貸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在美國買一把槍到底有多容易? 】
有人說「美國買槍可能比買星巴克還容易」,槍枝究竟有多好買?我這就來分享一個我在美國買槍的真實經驗,整個過程只需要 25 分鐘,全部需要的證件就是一張駕照,這些內容在我的書裡也有寫到,看完你就會知道買槍是多麼容易的事。
我看很多報導說在網路上買槍多麼容易,我試了一下,那裡容易?簡直像淘寶網,長長短短各種口徑品牌,密密麻麻,其中一個網站,光半自動散彈槍就有七百多種,我看了時分鐘之後,便放棄了,畢竟我對槍的知識太少,難不成跟我買車一樣用顏色決定?最後,還是找個有售貨員的地方去買。
我第一個選擇是當鋪。我對當鋪跟槍一樣,了解很少。
以前住紐約時,去那裡找當鋪都不知道,但在鄉下地方,當鋪還真是個購物的選擇,有點像老式雜貨店,什麼都賣,偶有驚奇。我就在當鋪裡買過鍋子,最流行的抵押品自然是手錶珠寶這類體積小但價值高的奢侈品;但在聖塔斐的當鋪裡,槍占了很大的比例,進了當鋪,老板娘的櫃台兼陳列櫃裡,就擺了二十多把手槍,老板娘背後的牆上又掛了七八支步槍。
我為了新聞,常做我自己日常生活裡不會做的事,比如大麻,但買槍這件事,我總覺得很心虛,明明花錢是大爺,但我還是要鼓起勇氣,深呼吸一口,才能跟老板娘支支唔唔的表達想買槍的意願。
看來五十多歲的老板娘則一點沒我的扭捏,低下身去從櫃台內一口氣取出五把槍給我試,然後轉頭就到櫃台另一頭跟另一個客人聊起天來,放我一個人把玩,我想她也太放心了一點,萬一我拿了槍,回頭搶她呢?或是我玩一玩不小心走火了呢?
我拿了一隻左輪手槍,左手換右手,還是不知拿它怎麼辦?此時老板娘回頭跟我喊了句:「你如果想買,要做信用調查,三十分鐘就搞定,但我們不賣子彈,你得到xxx店去買。」我此時才回過神來,對噢,還要子彈,難怪她不擔心。
但我又想,我若自己帶子彈來呢?這槍握在手裡很有點重量,清洗得乾乾淨淨,就像全新的一樣,但我還是忍不住要想,這槍之前的主人是做什麼的呢?這槍之前打過什麼呢?為什麼槍主人不要這把槍了?我滿腦子胡思亂想,越想越不安,將老板娘叫過來,把槍收了。
過了幾個月,有朋友從佛州來訪,佛州也是著名的擁槍州,我這朋友自己也是槍的愛好者,擁有三把槍,聽了我在當鋪打了退堂鼓的故事,便自告奮勇要陪我去買,這次不去當鋪,就去專賣牧場用品的大型聯鎖店。
到了店裡,遠遠便看到槍的大型招牌,列在運動器材項目,走進一些,就看到牆上一個大鹿頭,下面陳列了十多支步槍,櫃台裡放了手槍。有些一看就知是針對女性客層,槍管是粉紅色、粉藍色、粉紫色等等,像是在買iphone的外殻,看了幾個月的槍,我己有結論,我反正是為了要知道買槍的過程而買槍,買什麼槍不重要,便宜就好,所以一進去,我就直接問店員,最便宜那把拿出來就是了!
精精壯壯的店員Kevin,應該是三十歲出頭,有警察的體型跟髮型,一邊從櫃台拿槍出來時,一邊說:「旁邊這把多十元,但火力會強很多。」但我很堅持,他便不再多說,將槍給我檢視,這是一把很小的手槍,只有巴掌大,應該是給女性放在皮包裡防身用的。佛州朋友笑著說,你這槍要打死人還不大容易,我瞪了他一眼,你管我。
選定了槍後,就要進行「信用調查」。
Kevin跟我要了駕照,開始在電腦上填表格。這個電腦有兩面螢幕,一面對著Kevin,一面對著我,Kevin一邊填,我這邊就可以看到他在填什麼,都是些基本資料,像出生年月日,地址電話等等,我知道我的信用好的很,申請信用卡、買車、貸款,從沒有被拒絕過。我只是不懂,買槍跟信用好壞有什麼關係?難道借錢會還錢的人比較不會拿槍亂打人嗎?
我跟Kevin表達了我的疑惑,Kevin笑著說:「信用調查只是比較婉轉的說法,事實上是做背景調查,主要看你有沒有犯罪記錄。這台電腦是連到美國聯調局的資料庫,如果資料顯示你沒有犯過聯邦重罪,就會通過你買槍的申請。」
接下來,表格又問了我一些問題,像是我有沒有非法食用大麻、鎮靜劑、抗憂鬱症,或是麻醉藥?有沒有被法庭認定有精神病,或曾在精神病院就醫過?我是不是在幫別人買槍?我全都答了「no。」但這全部都是榮譽制,也就是說了就算數,完全不需其他文件佐證,而且請注意,藥物食用像大麻或麻醉藥,只要是合法使用是沒有問題的,精神病也是要嚴重到曾住院或上到法庭才不能買槍。
填表時,Kevin跟我說:「根據我們所在的新墨西哥州州法,帶槍在身上,必需要露出來,要給人看得到,隱藏式帶槍得去上個十五個小時的課。」這種感覺有點像考駕照,也就是說,只要我很愛現,就可以不用去上課,這是什麼法律?
我又跟Kevin表達了我的疑問,Kevin又笑著說:「我只知道這是個很老的法律,理論上看到別人也帶槍,會減少衝突升高的可能性,我自己就沒有隱藏帶槍的執照。」我更覺得奇怪了,也就是說我跟人吵起來時,因為看到別人帶槍就不應力爭到底,識時務者為俊傑?相對的我如果有槍,講話就可以更大聲嗎?這是什麼公平正義?
我回去又查了一下,Kevin的說法不是沒有根據。但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在十九世紀初,那是美國印第安人還很風光的時候,在美國普遍接受擁槍自保的概念,但當時大家都是明著帶,只有不法分子才是暗著帶,所以法律規定,限制暗著帶槍的權利,主要是保留給執法人員;但到了二十世紀中葉,反槍運動己經開始,很多州不願禁槍,就通過這個隱藏式帶槍得上課的規定,做為妥協。我個人認為,這正是民主制度的弱點之一,因為要妥協各方意見,最後就出現這麼一個四不像法案。
我填完表格之後,Kevin將文件用網路送出,馬上便得到美國聯調局回答「yes!」我刷了信用卡,Kevin將槍放到盒子裡,跟我說:「這槍是你的了,但我得跟你走到門外才能給你。」我一邊走,一邊問Kevin,為什麼他非送我到門口不可?我非常確定不是因為我是大戶才有此待遇,因為我只買了他全店裡最便宜的一把槍,而且連子彈都不肯買。Kevin說「他們今年二月,有個客人在隔壁小鎮的另一個分店買槍,子彈也一起買了,但槍一交給客人,客人直接在店裡上膛就開槍自殺了。從那之後,店裡就規定,要送買槍的客人到門口,在門外將槍交給客人。」
我好容易把掉下來的下巴扶正,又跟Kevin表達了我的疑問:「難道客人從門內走到門外就不想自殺了嗎?」Kevin又笑著說:「不是啦!是保險公司的費率不同,有人在店裡自殺,保險公司會加店的保費,但出了門口再自殺,保險公司就不能加了。」
Kevin轉身一走,我跟佛州朋友夫婦兩人站在門口,馬上八卦起來。
我們總共在店裡只花了二十五分鐘,也就是我從一個從未買過槍的人,到運用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保障的擁槍的權利,正式成為槍械主人「只需要25分鐘」,我全部需要的證件就是「一張駕照」,比我買車還容易,佛州朋友加一句:「比申請信用卡容易。」朋友太太說:「比我申請手機還容易。」
我想了一下,我上次申請手機時,應是剛搬來,除了駕照之外,還被要求提供電力公司或水費帳單,做居住地地址證明,這回買手槍的確比買手機快,連本來對管制槍枝運動非常反感的佛州朋友也說:「你們這州也太誇張了!在我們佛州在店裡買槍,在審核完之後,至少要求你要等 72 小時,才能取槍,等了 72 小時之後,很多人本來一時衝動,也許就不自殺不殺人了。」
我聽這話有玄機,店裡買槍是如此,那不在店裡買槍呢?
朋友說,他有次到帶著全家出門,看鄰居在自家草坪上,擺攤賣舊貨。在美國這叫 yard sale,在沒有網路前,美國人都是這樣把自家用不上的東西便宜賣給鄰居,現在雖有網路,但很多美國人還是維持這個傳統。當時朋友看上一個舊檯燈,就跟他買了,沒想到鄰居竟問他想不想買他的半自動步槍?也是便宜隨便賣,而且鄰居強調,不用經過任何背景調查,一手交錢,一手交槍;朋友說他當時很心動,但太太小孩都在車上,便沒有買,言下充滿婉惜。
我還來不及反應,朋友太太己補了個評論:「我有次去跳蚤市場,也看到有人在擺攤賣槍,他們也說不用經過任何審查的手續呢!」我去的跳蚤市場,賣東西的多是愛好和平的老嘻皮,賣的東西通常是你只會戴一次的耳環、形狀不一的手工肥皂或安定精神的香料,現在我的想像裡多了一個擺滿槍的攤位。
沒錯!在美國私人可以轉售槍械,轉手的過程,可能與賣一台腳踏車差不多。更離譜的是,到槍展或在網路上買槍,也都不用經過背景調查,這整個系統的重點,似乎就是要確信你很容易買槍,而不是安全。
很奇怪的是,我所有認識的愛槍人士,並不反對在買槍時多一些限制,很多人甚至認為,就是因為限制太少,讓很多不該買槍的人,也買得到槍,才造成槍的惡名。
事實上在 2012 年康州發生的槍擊事件,造成二十個小朋友喪生的慘劇之後,有高達 92% 的美國人同意,買槍時應該要經過更嚴密的背景調查,但為什麼美國的槍枝管制運動,好像總是在原地踏步呢?
只要對美國有一點了解的人,都可以很快回答你:「 NRA (美國全國步槍協會)。」根據 NRA 自己的說法,他們有 450 萬的會員,但美國媒體估計真實數字應在 300 萬左右,但會員數多少不是重點,重要的是 NRA 是公認在美國國會最有影響力的游說團體,它有能力扶起國會議員,也有能力毀掉國會議員,如有議員膽敢提出對槍枝管制的法案, NRA 便全力出動,用負面廣告把你打得體無完膚,下次選舉時,你就發現你的對手突然多出好幾倍的競選經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美國, NRA 能如此慓悍,當然得要有錢, NRA 的資金那裡來?有半數來自「槍械產業」,槍械產業不但每年捐大錢給 NRA,有些公司像賣雷射瞄準器的 Crimson Trace 公司,甚至每年將銷售金額的 10% 捐給NRA。
有了這個理解,當 NRA 對所有讓買賣槍稍微麻煩一點的法律都反對,就不應該感到意外。因為 NRA 與槍械產業的利益在此是一致的:「買槍容易,推高買賣槍的銷售量,比大眾安全更重要。」即使美國的大多數民意並不認同,這是美國民主制度很黑暗的一面,一個有錢的產業配上沒有骨頭的政治人物,大家就只有被牽著走的分。
我買的小槍叫 Derringer,當初便是設計給女性防身用,特色就是體積小。這槍有個外號叫「手套槍」,意思就是冬天戴的大手套,都可以手跟槍一起塞進去,這槍我只帶到射擊場用了一次,只是想試試看「打手槍」是個什麼感覺,結論是「沒什麼特殊感覺。」
回來我就將槍交給 Roberto,他將槍用石頭砸爛了,埋在前院,設了個槍塚,埋下去前,我跟小槍說:「你可能覺得白白來世上走了一遭,但我一點也不抱歉,算你倒楣。」
我大可以將槍轉賣,但我這一生中,實在不想有任何時候,去想像小槍後來被拿去傷害了什麼人,而且朋友說那小槍很難打死人是完全不正確的說法,因為在 1865 年,美國總統林肯,就是死於一把 Der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