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更新了】
#菜雞變司機
EP3:為什麼不該拿學校教的東西來投資?你只要學會這些就不用花大錢去上 ___ 了!(會計篇)
🎙️ Podcast 連結:https://gamma.soci.vip/
📩 免費電子報訂閱: https://bit.ly/39U5HKw
✍🏻 分析全文:https://gamma.to/notes/RlQonteyuo9mfv8Lxd2Y
🔖 各位投資人要謹記於心的是,會計學、金融、稅務等知識都只是投資的基礎,投資有 99% 的時間都應該花在了解一間公司的商業本質、產業狀況和了解自己在公開市場中參與的賽局(誰是你與你對做的對手,為什麼你比對方更有優勢)。這些知識都只是基礎中的基礎,了解這些知識後並不會給你任何投資上的優勢(因為公開市場上的投資人都知道這些基礎知識了)。
🔖 會計學 (Accounting):在學校,你會學到複式簿記 (Double bookkeeping)、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和成本會計 (Cost accounting),也可能會在更進階的課程中學到移轉訂價 (Transfer Pricing)。
成本會計和移轉訂價只對那些在大公司會計部門工作的人是重要的,負責這些工作的人會獲得他們應得的報酬。但是對於一般公司投資人而言,這兩個可以說是最沒有用處的知識。
🔖 1. 資產項目 (Assets)
-現金與約當現金 (Cash & Cash Equivalents):有價證券 (Marketable Securities,市場流動性高的證券) 與現金沒有任何差別,所以有價證券被當成現金與約當現金。
-應收帳款 (Account Receivable):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應收帳款可以透過 Factoring 來改善現金部位。
-存貨:有許多方法可以來計算存貨,比如說先進先出法 (First In, First Out - FIFO)、後進先出法 (Last In, First Out - LIFO) 和移動平均法,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項目。但你如果你不是從事不良資產投資的話,那麼不用去在意這些不同的方法。
-淨土地、廠房和設備 (Net PPnE):資本支出 (Capex) 花出去後就會變成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可以被質押來獲得優惠利率的有擔保借款。
-無形資產 (Intangibles):這可以是從軟體資本化得到的商譽 (Goodwill) 或是來自併購行為的商譽。當資產負債表上有這個項目,攤銷 (被當做支出) 不會影響到現金流,所以當你發現一間公司有很龐大的無形資產和攤銷項目時,你應該要去觀察這家公司的 EBITDA 或是 EBITA (因為兩者都是計算攤銷前盈餘),把這兩個當成產生現金流能力的替代指標會是更好的觀察方式。
🔖 2. 負債項目 (Liabilities)
-應付帳款 (Account Payable):需要付出去的款項。
-債務 (Debt):這個項目是從銀行借來的資金或是透過公司發行公司債所獲得的資金。這個項目在計算淨負債時很重要。
-財務租賃 / 營運租賃 (Financial Leases / Operating Leases) :這兩個項目是否該被歸類成負債是有爭議的。但 Gamma 通常只要這兩個項目出現在資產負債表,就會把這兩個項目當成負債。
-遞延營收 (Deferred Revenue):這個項目對於 SaaS 公司而言通常是很重要的指標,可以當成在滿足客戶需求前,客戶所做出的訂單,並當成未來的債務。這是一個營收的領先指標,所以追蹤一家公司的遞延營收在預測未來的營收上是很重要的。
🔖 3. 權益項目 (Equity)
-少數股東權益 (Minority Interest):這是由少數股東所持有的股東權益,這大部分是由母公司所持有。
-股東權益 (Shareholder equity):這個項目只對一些很看重資產負債表的商業模式才重要(例如:金融機構就需要去注意的數字),因為他們被規定必須要維持一些資本項目上要求。除非你正計算一間公司在清算的情況下會如何 (商業價值是負的),不然這個項目其實不是很重要。
🔖 你只需要搞懂這些損益表的項目
-營收:每間公司對營收的定義都不同。當你使用一些會用到營收的指標,比如說 EV / Sales 並拿來比較多間公司,你會想要確保這些公司對於營收的定義都是一樣的。打個比方,$ADYEN vs $SQ vs $PTPL 或 $TTD vs $APPS 這兩種比較組合中,它們對於營收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兩個例子中,直接拿 EV / Sales 不會是一個估值的好指標。
#更多內容於全文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上一集有跟各位介紹現金流量表的「營業現金流量」、「投資現金流量」以及「融資現金流量」這三種分別該怎麼看?這一集要跟各位介紹「自由現金流量」,他是可自由運用的現金流,是從營運來的現金流量扣減維持現有營運所需的資本支出和税金後之餘額,因此這也是財報中很重要的一環喔! 🤵🏼林成蔭簡介🌱 台灣證券分...
「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Gamma 美股科技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投資沙岸的揀貝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長期平均資本支出財報狗新的自由現金流計算 的評價
- 關於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我們常聽到的資本支出,會在損益表中體現嗎? 的評價
- 關於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財報如何看] 如何分析現金流量表? - YouTube 的評價
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投資沙岸的揀貝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戲說估值(?)]
廢文PO多了,偶爾來點比較認真的?
有網友問到我在這篇裡面寫到的再投資率是什麼鬼:
https://reurl.cc/qgQ2Y0
恩……其實我文章中就技術上並非完全正確,但要解釋有點麻煩,而且不是這篇文章的核心,就沒有說清楚了。
首先,估值考慮的是未來的現金流量貼現值(DCF),而再投資率算是一種很常用的上而下捷(ㄊㄡ)思(ㄌㄢˇ)法,用來估計未來成長所需的資本支出,我印象第一次看到是Joel Greenblatt哥大的上課筆記,再來是Damodaran的Dark side of valuation
事情是這樣的~增長大多時候是有代價的,展店需要再投資,買設備需要再投資,基本上除了少數強到哭爸的軟體、平台公司(弱的也是要維持一定的研發去跟市場競爭)、顧問業這種無形資產為核心的業務外,成長基本上都是要投資的。
再投資率就是想要嘗試捕捉增長需要的資本支出佔利潤的比例
關係是 Reinvestment rate = growth rate in operating income/ marginal ROIC
而life cycle早期的公司 大多會用營收去連結。
Reinvestmet = Change in Revenues/(Sales/Capital)
也就是通常會透過這個數字去估計未來成長需要的資本支出,至於文中為何我是到損益表那段才引入…..有一點點技術上的錯誤。
損益表有個東西叫攤銷折舊,這是過去的資本支出決定的,穩定態的公司或許折舊會接近未來的資本支出,所以這問題不大,但增長或不穩定態的公司,未來的資本支出通常都不會等於折舊(過去的資本支出平滑化),就會需要透過再投資率估計一個更合適的數字。
文中會在損益表引入是因為我文中假設是在全知的狀況,如果你能合理的估計現金流,DCF直接用這數字就好,而在真實狀況即使是一開始就用現金流量表估值,終值端大多也會引入再投資率去估計資本支出。
那為何價值會被這個數字影響?這隱含的是,不是所有成長都能帶來價值(燈冷!!!!),能帶來價值的成長其預期的回報(ROIC)一定要高於其成本(WACC)。
你說這技術細節有用嗎?....台股基本上沒用,因為台股只管數字有沒有成長,沒在管你成長的價值高不高,美股有用嗎……不好說,如果一個投資標的需要你精算,那可能也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就當作一個書呆子的鑽牛角尖吧
真的想了解這麼無用的知識就是把估值圈兩個大老的書(Damodaran跟McKinsey)看完應該就會懂了。
(BTW 其實我還會很多超級無用的小知識?? 例如:
我會銀行體系的各種捷思估值和其所做的基礎假設
我知道困境投資走CH11的步驟和那些東西會成為債權
我會造假在財報上的數字關係和該如何研調
理解各種量化策略的邏輯也做過一些
BETA、風險溢酬、國家風險的各種算法和優缺點評比....)
#我是不是該去找個嗜好
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周期之殤與政策之困 - 劉海影
中國經濟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PPI是否過高或CPI是否失控,而是PPI上行無法傳遞給CPI,需求無法在全產業鏈共振,經濟運行失去周期性節律。
近期中國經濟走勢意外地掀起爭論,這與數據本身呈現出的矛盾特點相關。一方面,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大漲18.2%,創出有數據記錄以來最高值,另一方面,按照與2019年同期相比的兩年平滑數據來計算,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到5% 的低位;PMI、社會融資增量增速等指標,都分享了共同的矛盾特性:它們既指出中國經濟的擴張,也指出這種擴張的邊際衰弱。
對此也有兩派互斥的政策主張,一派認為目前的經濟增速低於潛在增速,因此應該採取更加寬鬆與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另一派則擔憂目前經濟結構中呈現出的不可持續性,呼籲更加謹慎的政策選項。對於通貨膨脹、債務等問題是否值得擔心,也成為兩派之間分歧的自然延伸。
兩派意見孰是孰非,取決於我們如何分析判斷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寬鬆政策派看到了CPI的低迷,以此作為重要依據判斷需求不足,主張此時政府不妨加大政策力量以增加需求,而PPI的上行不值得擔心。然而,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PPI是否過高或者CPI是否失控,而是PPI的上行無法傳遞給CPI,需求無法在全產業鏈共振,經濟運行失去周期性節律。
為什麼這麼說?
在2015年之前,中國經濟保持著正常的經濟周期節律,以庫存周期為核心組織起需求的層層傳遞。這樣的經濟周期有高峰低谷,大致來說維持了價格信號對機會發現與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中國經濟在容納更大要素投入的同時維護著較為健康的要素生產率與投資回報率。彼時,企業與家庭資產負債表尚未過度延展,經濟體中積累與堆積的過剩產能與殭屍企業比例尚不高。這種情況下,當PPI上行,釋放需求增加信號,企業與家庭較為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容許前者加庫存,後者加槓桿,而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也鼓勵它們這樣做。
對企業而言,PPI上升時,提升原材料庫存有利於節約未來成本,提升產成品庫存有利於增厚未來收益。如此PPI的上行跟隨著庫存的上行,而庫存增加本身反過來促進需求進一步上升。在由此推升的景氣浪潮中,出口部門與民營企業在市場化經濟中挖掘投資機會,地方政府與國企在基建與重資產行業尋找擴張機會,結果是信貸、投資、利潤的同步上行,驅動就業與居民收入增長(這兩者主要歸因於民企),並最終推升終端需求,再進而推動CPI上行。如此構成的完整循環,從現象上看是PPI上升傳遞給CPI上升,本質則是需求以民企投資為中間環節的層層傳遞。
PPI見頂回落之後,相反過程展開,減庫存與價格下行自我強化,利率與價格增速前後下行,最終完成一輪典型的庫存周期。
在2015年之前,這樣的庫存周期大約3.5年循環一次,在數據上體現為PPI與工業增加值增速的指標的前後錯落的有序漲落,相應地,經濟政策只要適時跟隨周期進行調整,就不會犯大錯。
然而,2015年之後,中國的庫存周期破碎,PPI失去了驅動實體經濟、收入、CPI與消費共同波動的能力。從數據上看,PPI仍舊在高低起伏,工業增加值增速則失去了這樣的曲線形態。
在此之前,2009年出台的4兆政策開啟了債務驅動發展的新模式。2008年底,中國非政府債務約為GDP的112%,彼時美國為168%左右;到2015年,這一指標飆升到197%,而同期美國(經過痛苦的去槓桿之後)下滑到147%。2016年PPI脫離42個月的負增長泥潭,開始大幅上行,但與此前不同,此時,企業資產負債表已經過度延展,以至於面對價格上行,企業無力大幅增加庫存(增加庫存需要佔用營運資本),PPI與滯後3個月的產成品庫存增加的相關係數從0.8左右降低到0.2左右,表明PPI驅動加庫存運動能力的衰退;原材料PMI指數與滯後3個月的央行調查企業盈利指數的相關係數從0.8左右降低到0.2左右,表明加庫存驅動利潤增長能力的衰退。其結果是,在2015年之後的PPI上行周期,難以重現全產業鏈加庫存的盛況,企業界也難以呈現資本開支擴張浪潮。
這一情況自然也存在分化,在2015年之後的PPI上行周期中,國企加大其負債與庫存,而民企則失去之前的加槓桿與擴開支衝動;甚至,面對上游成本增加的擠壓,民企(也包含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資本開支意願不是增加而是降低。鑒於民企(也包含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資本就業密度遠高於國企以及政府,這一經濟組織群體的沉默,直接影響到就業、工薪與居民收入增速。這種情況下,PPI上行不再有能力驅動實體經濟、收入、消費與CPI有序上行,庫存周期破裂而不再周期起伏。
在此過程中,企業債務高企、產能過剩嚴重、房地產庫存等負面現象逐一浮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相關部門推出了諸如供應側改革、貨幣化棚改、環保新政、行政化房地產市場調控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不幸的是,這些政策沒能改善上述結構性問題。舉例而言,旨在去產能的供應側改革推進了資源品行業的國進民退,部分產能被選擇而退出,一方面,這有效減輕了鋼鐵、煤炭等重點行業國企虧損、債務負擔與過剩產能問題,另一方面,高漲的原材料價格令中下遊行業與中小型企業付出額外代價,也進一步惡化了中國投資回報率降低的趨勢與速率。旨在去庫存的貨幣化棚改令居民加槓桿步伐驟然加速,房價連年遞增,各地賣地與房地產開發風起雲湧,一方面,房地產庫存去而復建,另一方面,高增的居民債務槓桿率與失衡的房價收入比進一步壓制了居民消費能力與意願,加劇了中下遊行業的競爭烈度與中小型企業的生存難度。
上游壟斷性國企的資本開支,只能驅動較低的就業與居民收入增長,而其贏得的利潤中,混雜了不低比例的經濟租成分,並不僅僅是佔用信貸資源這一個負面後果;地方政府的基建性資本開支,整體而言在投產之後無法產生覆蓋利息開支的現金流,其規模越大,地方政府追逐非稅收入的動力越強。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構成壓低中國經濟投資回報率與下游中小型民企負擔的重要因素。
在正常情況下,中下遊行業中的中小型民企如果能夠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率,其遠高於整體經濟平均值的資本就業密度的特性,保障了資本開支與居民就業增長的聯動性。健康的投資回報率不僅支持民企的後續投資能力,更重要的是支持同步的就業、居民收入擴張與終端需求上升,進而支持後續投資回報率,構成自我維持的正向循環。這與上游重資產國企投資的經濟效果有重大不同。後者的資本回報率以相當大的落差低於前者,而且如果剔除其中的經濟租的話,實際上的投資回報率可能接近零值;而其提升下游成本、弱化就業擴張的效應,對整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造成壓力。從數據上看,中國整體經濟投資回報率從2007年16%的高點下滑到近年來4%左右的水平,並仍舊在持續走低中,成為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速從10%左右水平腰斬的主要動力。
近年來的國進民退將更多的資源投放給國企、上遊行業與重資產行業,民企固定投資增速從2014年年底24%水平快速、穩定地下行到2019年年底的-2.6%。其結果是,整體上仍舊龐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其中不少比例是國企、上遊行業、重資產行業、房地產投資),沒能轉化為勞動者收入的高增長。2012年之後勞動力相比較於資本的稀缺度上升,在別國經驗中本應啟動勞動報酬佔比快速、大幅上升的階段,而在中國並非如此,中國經濟的收入分配格局仍舊畸形。從數據上看,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從63%的低位進一步降低到59%左右(按照國民帳戶統計資金流量表中居民可支配總收入計算),遠低於美國的75%;在本就很低的收入佔比中,財產性收入佔比處於一個不合理高位,部分解釋了居民儲蓄與投資的畸高比例,以至於中國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例從本世紀初的46%的低位進一步降低到39%左右,遠低於中等收入國家組別的55%,高收入國家組別的58%與美國的59%。
這就毫不奇怪,即使在疫情後經濟復甦期間,中國居民消費表現一直低於市場預期,社會零售銷售總額增速從十年前18%左右的高位,下滑到4%左右水平(數據按照2年年化速度計算)。這樣的終端需求表現,也解釋了PPI高漲的壓力何以無法傳遞給CPI——回應本文前面論述,這才是值得擔心的。
在這一背景之下,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陷入兩難。如果採取偏緊的宏觀政策組合,則目前已經露出苗頭的經濟降溫將難以逆轉。如果採取寬鬆宏觀政策,加大財政刺激與寬鬆貨幣政策,受益者將會是國企、基建、上遊行業與重資產行業,進一步推高PPI,而陷於紅海競爭的下遊行業、出口產業鏈與中小型民企無力將經營壓力傳遞給終端,利潤預期與資本開支偏好進一步受壓,壓低勞動者收入及與其緊密關聯的終端需求。如果公司掙扎求存,其員工待遇自然每況愈下,996、「躺平」成為無奈的選擇。
如何才能突破這樣的困境?從前文分析來看,唯有改善下遊行業、中小型民企的投資回報預期,才能改善中國的收入分配狀況與終端需求;反過來,唯有促進了終端需求,才能改進下遊行業、中小型民企的投資回報預期。這兩者幾乎兩面一體,是目前中國經濟迫切需要的。如果不怕過分簡化,我們或許可以說,唯有救民生,才能救經濟;唯有救民企,才能救民生。
原文:金融時報
#經濟
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上一集有跟各位介紹現金流量表的「營業現金流量」、「投資現金流量」以及「融資現金流量」這三種分別該怎麼看?這一集要跟各位介紹「自由現金流量」,他是可自由運用的現金流,是從營運來的現金流量扣減維持現有營運所需的資本支出和税金後之餘額,因此這也是財報中很重要的一環喔!
🤵🏼林成蔭簡介🌱
台灣證券分析師、萬寶投顧基金事業處執行副總、新光投信協理、組合基金經理人、政府四大基金代操經理人、各大企業與政府機關講師、《財子學堂》創辦人及專欄作家。著作:股海樂活、遨遊股海、搞定海外投資的8堂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owsturlESQ/hqdefault.jpg)
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我們的健身服裝品牌
✨ TAIGER 官網 👉🏻https://goo.gl/IjRjwB
✨【折扣碼】👉🏻Ashlee
--------------------------------------
常用的營養品
✨【MYPROTEIN】http://bit.ly/Ashleexiu
✨【專屬6折碼】👉🏻MYPASHLEE
-------------------------------
常用的拉力帶
✨【VERSA GRIPPS】https://www.versagripps.tw/
✨【折扣碼】👉🏻Ashlee
-------------------------------
高蛋白健身魚
✨【POSEIDON】https://www.poseidonfh.com
✨【折扣碼】👉🏻Ashlee
--------------------------------------
追蹤我
✨ Instagram 👉🏻https://goo.gl/m5Ro8b
✨ FB👉🏻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e.lin.0/
--------------------------------------
--------------------------------------
我們出國上網會用的WIFI分享器
✨下面連結點入有特價+8折+寄件免運
✨http://globalwifi.com.tw/?pr_vmaf=QOLAdV1Gk5
来台湾租借WiFi 优惠连结:https://www.wifi-rental.com.tw/?apply_coupon=ashlee10
--------------------------------------
✨ 我的二手出清👉🏻 https://shopee.tw/show_o_o
-----------------------------------
✨博客來介紹 https://goo.gl/dAN5Cv
-----------------------------------
原文字幕
嗨大家好 我是Ashlee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分享關於創業的話題
我的背景
我在學生時代就開始自己做一些小生意
現在我跟我男朋友結合了我們的興趣
就是健身
成立了一個自創的健身服飾品牌
我知道很多人想要創業
但可能創業對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
很多事情都是未知數
甚至不知道要從何開始
很多時候可能只是想一想就放棄了
這段時間我有學習到一些經驗
希望藉由我的分享可以對你有幫助
你的事業可不可行
該注意的有什麼
其實我有的可能只是一些
實務上遇到問題該怎麼解決的一些經驗
以下我會分享到 The Knack 這本書的一些內容
希望可以給你作參考
這本書的作者他用條列式的方式
列出他在創業過程中學到哪些事情
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閱一下
創業 不管你要做什麼生意
在你真正開始以前
你不會知道這個事業可不可行
做不做得起來
值不值得做
首先你要確認的是這個事業是否可以存活
所謂存活呢
就是這個事業所帶來的現金
有沒有辦法支付你所有的開銷
大多數人在第一次創業的首要目標就是
活的久一點
還有很多在初次創業的人會過度樂觀
導致他們在花費有限的資金中做出錯誤的決定
大家知道 創業你要有足夠的資金
那這個資金是多少錢呢
這筆資金可以讓你的事業撐多久
這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這個時候寫一份創業的計畫書
可以幫助你弄清楚這個過程
這個計畫書不需要多精美
並不是要給股東或是給金主看的
只是讓你自己理清楚
簡易版的損益表以及現金流量表
把每個月的銷貨預測
銷貨成本跟間接費用
做一個合理的預期
把它們寫下來
再來很重要的
毛利率
營業收入減掉你的銷貨成本
或者是服務的成本
就會是你的毛利
毛利決定了你所需要的資金
銷貨量
以及你能支付的間接費用
要多久才可以知道這個事業可不可行
甚至知道這個事業能不能存活下去
我們現在就來說說毛利率
假設你花了九百塊做了一個產品
或者說你進貨花了九百塊錢
你以一千塊錢轉售
那你的毛利就是一百元
也就是營業收入的10%
假設你營運這個公司一個月需要三十萬的費用
那麼你一個月就會要有三百萬元的銷售業績
去足以支付這個費用
公式是在這邊
三十萬除以你的毛利率10%等於三百萬
你每個月的營業額要三百萬
因為你的毛利率只有10%
所以你才可以足以支付這三十萬元的費用
那麼假設你的行業性質
你是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可以拿到你的帳款
像有一些工作性質可能是
你發包出去
然後工程做好了
這個時候你的業主不會馬上給你錢
可能是等到一定的時間後
才會撥這個款給你
假設你的行業性質三個月才可以拿到帳款的話
那麼
你就必須放六百萬元以上的現金
才能在每個月收到三十萬元的支付費用
達到損益平衡
這個時候毛利率就是關鍵了
你必須用毛利率去支付你所有的費用
包含薪資支出
租金 水費 電費 網路費 電話費
可能一些消耗品 文具費用
行銷費用 營所稅等等各種
如果你的毛利率是10%的話
等於你需要支付一元的費用的話
你必須要創造十元的營業額
才可以去打平這個費用的支出
如果你今天的毛利率是40%的話
你要付一元的費用只需要創造2.5元的營業額就可以到平衡
所以資金有限的時候呢
毛利率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毛利率愈高 支付費用所需要創造的營業額就會愈小
而你的資本就可以撐得更久
對大多數的新事業而言
時間活得久就是生存的關鍵
有了營業收入銷貨成本跟間接費用
你就可以算出每個月的損益表
你會開始了解現實
你將會知道銷貨不一定會帶來利潤
而營業額跟利潤還有現金也都是三個不同的東西
所以寫事業計畫書是讓你了解
讓你對一開始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有一個概念
那一開始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呢
這是現金流量表
但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
你會看到累積的現金流
一個月比一個月還要糟糕
直到你的事業穩定
現金流開始好轉
如果你預期的現金流一直沒有改善的話
那這個事業就不可行
你要找的是其他的東西來做
如果可行的話你所需要的創業資本
理論上就等於報表上最大的現金赤字
赤字你們知道吧
紅色的就是負向
其實我不知道這樣的影片對大家來說會不會有點深
我以前是學商業
雖然我在唸書的時候沒有非常認真
但是對於這些基本的概念有小小的接觸
所以如果太深的話請留言跟我講
剛說到你所需要的創業資本
理論上是等於你最大的現金赤字
如果你將這個金額投入你的事業當中
理論上是可以避免資金短缺的
不過實務上我們會把這個數字增加到至少50%以上
當作一個準備金
設立準備金的理由呢
是成本總是比預期的還要高
而利潤總是比預期的還要少
事實上你所需要的金額可能遠比你預估的金額還要再大
還有一個為什麼要設立準備金
是比較心裡跟情緒層面上的問題
如果你一開始就知道可能會有哪些狀況發生的話
跟一個你以為你已經投入了
所需要的最大資金
這個心裡的感受度是差很多的
所以做事業企劃書會讓你直接進入下一個階段
你會開始知道要讓事業存活
你可能會遭遇到的問題
開始了解毛利
賒銷 收款等等對你的現金流有什麼樣的影響
你會了解到現金流量決定你的事業是否可以存活的久一點
讓你知道你的事業在紙上
跟現實上可不可行
說到這邊有沒有覺得很沉重
那我給大家一個比較正面一點的消息
現在是網路 互聯網的時代
其實相較於過去我們有很大的優勢
用更低的成本更少的費用去支撐起一個新創事業
所以希望大家還是可以抱著很多的希望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
我也希望這集的視頻分享對你有幫助
前幾天我的YouTube粉絲量達到十萬
我超淡定的
我心裡想的是我該發些什麼樣的內容去幫助更多的人
所以希望你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
讓我知道你喜不喜歡這樣子的主題
還有我的男朋友 Tao
他最近成功把他的YouTube頻道轉換成
原本是健身
轉換成一個創業分享
不過他的內容會比較偏向一些理想
心態上
跟我們最近遭遇到的一些小難關的分享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逛逛
我相信對你會有很多的幫助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的話
請不要吝嗇地給我一個Like
然後分享給你所需要的朋友
我們下次見
Peac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crgs7XMQ9c/hqdefault.jpg)
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我們常聽到的資本支出,會在損益表中體現嗎? 的推薦與評價
再依折舊年限攤銷在以後年度損益表項目是折舊費用或各項攤銷 想知道整年的資本支出就直接看現金流量表裡面的投資活動項下應該會有購買固定資產的現金流出. ... <看更多>
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財報如何看] 如何分析現金流量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分析財報# 現金流量表 #股票基本分析上兩集分別同大家講了資產負債表同損益表,今日會講 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III. 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 ... <看更多>
資本支出現金流量表 在 長期平均資本支出財報狗新的自由現金流計算 的推薦與評價
最大問題在於:現金 流量表中的投資現金流,包含了許多不一定是為了維持 銷售/ 競爭地位而產生的支出,例如金融資產投資買賣,這會 扭曲自由現金流/ 業主盈餘的數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