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環保的事回顧】
2月雖然日子較短,不過環保嘅工作都係冇少到。一齊睇吓上個月有咩重點工作先。
政府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
承接2013年發表嘅《資源循環藍圖》,今次新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會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作為願景💪🏻,配合六大主要行動,包括全民減廢、分類回收、資源循環、支援業界、協同創新同埋教育推廣,提出應對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嘅策略、目標同措施📉。詳情睇呢到👇🏻
🌐https://bit.ly/3r4GaVJ
「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公眾諮詢展開📢
按照「污染者自付」原則,環保署建議推展「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希望更有效妥善管理廢塑膠飲料容器。公眾諮詢為期3個月,至到2021年5月21日。
計劃建議向供應商(包括製造商,進口商)收取循環再造徵費;亦建議零售店舖作為退還點,方便大家回收用完嘅塑膠飲料容器。如果大家都有意見想講畀我哋知,歡迎諮詢期內透過專題網站📌www.pprs.hk,或者電郵、郵遞同傳真到環保署提交意見。
#2月環保的事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 #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 #實踐 #全民減廢 #資源循環 #零廢堆填
資源循環藍圖主要行動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欄】陳惠萍:「城市」,是全球永續發展的關鍵戰役!(10/31/2020 天下雜誌CSR@天下)
作者:陳惠萍
為喚醒國際社會對城市行動的重視,自2014年起,聯合國將每年10月31 日指定為「世界城市日(World Cities Day)」。透過「城市與SDG」系列文章,看見全球邁向永續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如何發揮關鍵角色及影響力,實踐美好的未來。
「城市是男人和女人,女孩和男孩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們為生活打拼並實現夢想的所在。這裏亦是解決貧窮及不平等、提供健康與教育服務、保護生態體系、以及保障人權的地方。-SDG Cities Guide」
「城市化(Urbanization)」正為世界帶來巨大變革與影響。據聯合國統計,全球已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於城市,到2030年將超過6成,人數增加至50億。
高樓林立的都會叢林,不僅是人們搭乘夢想翱翔、揮灑繁華的所在,同時也可能是貧窮、失業、社經落差、不可持續消費及生產方式的淵藪之地。僅佔全球土地面積3%左右的城市,在為全球創造高達八成GDP的同時,也產生了7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並使用超過六成以上資源。
面對失控的地球暖化與氣候緊急狀態,城市開始被視為國家主體之外,所謂「非國家體系(non-state actor)」的重要行動者。如同2015年紐約世界城市高峰會暨市長論壇開幕時,聯合國副秘書長Jan Eliasson所呼籲:「城市將是這場永續發展之戰的決勝之地。」
城市雖然僅佔世界的極小領域,但其所影響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範疇卻十分巨大。因此,對於永續發展的追求不僅是城市首長的重要政治行動,也將成為左右全球氣候變遷戰役成敗的關鍵節點。
從城市開啟美好生活:SDG11與永續城市
面對又熱又平又擠的世界,城市如何變得更好?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提供了具體指引,幫助城市領導人擘劃更公平美好的發展藍圖,讓每一座城市都成為永續願景之城。
其中,SDG11「永續城市」訴求「建立具包容性、安全、韌性及永續的城市與人類社區」(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Make cities inclusive, safe,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例如:改善貧民窟&提供負擔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務、打造便民的公共運輸系統、減少城市廢棄物與空污問題、提供安全且具包容性、可及性的公共場所及綠色空間等,讓每一位居住在城市的居民都能獲得更有品質的生活。
城市作為回應全球氣候倡議及行動的積極角色,可透過彼此串連、促進城市治理模式的經驗學習,從而加速全球城市轉型。以下,將簡要介紹國際上重要的城市組織網絡與資源。
(1)「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
全球最早共同承諾推動永續發展的地方政府網絡「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ICLEI)」成立於1990年,截至2020年已有超過124個國家、1750個地方政府串連為夥伴城市,成為引領城市轉型的重要國際地方政府網絡。
其中包含12個巨型城市、100個超級城市和都會區、450個大型城市,以及450個中小型城市及城鎮。目前,台灣也有11個城市加入成為會員城市(包含: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嘉義市、雲林縣、台中市、新竹縣市、桃園市、台北市、新北市。其中ICLEI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也是德國波昂總部以外唯一的能力訓練中心)。
ICLEI積極倡議全球性的地方政府運動,並致力推動地方社區與城市計畫,達成公平、安全、韌性、活力經濟及健康環境之目標。其主要採取五大發展路徑推進城市達成SDG目標:(1)基於自然的發展;(2)韌性發展;(3)低碳發展;(4)循環發展;(5)公平及以人為本的發展。
(2)「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2005年成立的對抗氣候變遷網絡「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C40)」以城市結盟型態和舉辦「城市氣候高峰會(C40 Large Cities Climate Summit)」等方式,促進各城市對抗氣候變遷議題的行動經驗與交流。迄今有97個城市會員,總計產出約1萬個應對氣候變遷的城市行動方案。
2018年,C40曾發布一份《我們不想要的未來》報告書(註:其名稱回應2012年里約Rio+20大會後通過的報告書:《我們想要的未來》),其中指出面對氣候災害的影響下,幾乎所有城市都暴露在危險之中。
城市所面臨的6大脆弱性問題包括:酷熱、高溫與貧窮、水的可及性、糧食安全、海平面上升與能源供應。
這份研究表明,全球城市面臨共同且廣泛的威脅風險,身處其中的城市居民將受到影響最劇烈的氣候災難。此外,報告書中也強調都市「熱島效應」所導致的極端高溫與空氣污染與健康風險,將使得某些弱勢人群(兒童、老人、病人及窮人)特別容易蒙受其害。
因此,地方領導及決策者除了必須致力邁向永續城市發展,以因應日益加劇的氣候風險及城市治理挑戰。更重要的是,城市領袖也應當關注氣候災害下,市民如何因為種族、性別、年齡或健康狀況而遭遇不同程度的衝擊,才能落實更具公平性與韌性的城市未來。
(3)「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
2012年,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建立「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SDSN),連結全球科學與技術專家,尋求解決方案以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為了評估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家在SDG方面的總體進展,SDSN除了發布各國在17項SDG的總體進展排名,也繪製地圖呈現所有國家在各別SDG項目上的得分。
除此之外, SDSN也幫助改善城市治理,並自2013年起SDSN發起「城市永續發展目標運動」( Campaign for a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形成獨立專責的城市永續發展項目,透過與地方政府&利害關係人合作,共同支持SDG11的實施及推廣。
其中幾項重點城市方案:美國永續城市倡議(USA-SCI)和里約永續城市倡議(Rio Sustainable Cities Initiative),不僅見證典範城市的成功經驗,也分享相關政策工具及資源,藉以帶動更多永續城市發展。
(4)「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CGoM):
2016年全球兩大主要氣候倡議城市聯盟:「全球市長聯盟(Compact of Mayors)」與「歐洲市長盟約(Covenant of Mayors)」進一步擴大結盟,共同組成「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The Global Covenant of Mayors for Climate & Energy,CGoM)」。
截至目前,該聯盟已成功結合139個國家、1萬個城市及地方政府的承諾進行城市自願性氣候行動,影響超過9億人口,成為規模最大的城市行動聯盟。
「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的使命與目標是:透過具體的氣候及能源行動,幫助城市與社區人民帶來更健康、綠色及具韌性的未來。主要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調適氣候變遷影響」及「發展可負擔的再生能源」3大主軸來促進城市永續發展。
這條城市永續轉型的旅程,將包含幾個階段:提交承諾、評估影響及風險、設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制定計畫、實行、監控與報告、驗證成果、定期更新資料。
在此過程中,每個城市都可能有不同的路徑,但GCoM將透過提供資源串連,協助建立知識、數據、金融及氣候服務共享的全球夥伴關係,加速這場世界城市轉型運動的進展。
城市與我們的未來
城市的未來,取決於今日的行動並將影響下一個世代。如同「未來倫理:氣候變遷與政治想像(Future Ethics: Climate Change and Apocalyptic Imagination)」一書所提醒,氣候問題的背後事實上涉及了世代正義、哲學與道德等深層意涵。
如何面對「我們不想要的未來」,並且開創「我們想要的未來」,這場永續發展的戰役正在城市展開。或許,每一位穿梭在大城小鎮中,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著的你我,也都將無法置身其外!
(本次主題「城市SDG」共分上下篇,上篇為:全球永續發展之戰:城市是關鍵!;下篇為:永續城市的在地實踐:大城小鎮的故事)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709
♡
資源循環藍圖主要行動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30+/東大嶼/新界北】
雖然係假諮詢,都記得要表態呢
今晚截,電郵致 : enquiry@hk2030plus.hk
民間聯署反對《香港2030+》
《香港2030+》有別2007年發佈的《香港2030》,不設規劃年份,反而提出多項大型基建,盡快與珠三角和大灣區接橋鋪路,似乎把2047年後香港的規劃權拱手交讓至區域層面,而不是把香港城市規劃看作為內部事務。《香港2030+》提出,繼續助長基本工程儲備基金虧損,長遠埋下基建超支轉嫁民生的問題。
政府也沒有提出具體政策如何改善現有經濟、社會和環境設施,反而借用東大嶼和新界北兩個策略增長區,把個別地區的「宜居」、「具抗禦力」、「創造經濟機遇」美好想像,硬說是全港性空間規劃,也隱瞞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根本無法處理《香港2030+》跨部門的協調工作,已預料出現目標性誤差,把這次每十年一次的全港性規劃檢討,更加脫離市民日常生活的關係。民間聯署提出反對,原因見如下︰
原因一︰基建超支,市民承擔
政府提出發展東大嶼和新界北策略增長區,涉及發展1,720公頃發展土地,東大嶼都會的成本最保守也要4,000億元以上。年前發展局曾提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需耗資1,200億元,成為香港歷來已啟動最大型的基建項目;若加上對外交通設施的基建成本,新界北發展的成本相信最保守也要2,000億元以上。換句話說,《香港2030+》提出的兩大策略增長區,合共將耗費高達逾6,000億元、相當於目前特區政府財政儲備的三分二以上,也是2016年學者提倡設立「全民退保」種子基金的6倍金額。
同時,發展出一個「資本旋轉門」的現象:與土地有關的收益撥入上述基金,而基金內的公帑再度投放予土地有關的工務工程,形成一個恆常不斷開發環境、製造土地、興建基建工程的循環系統。既興建鐵路催谷租金樓價,亦協助不少新界地產項目造渠鋪路,三十年間不斷的賣地與基建投放,不但並未有解決房屋等問題,反而成為加劇土地房屋投機的共謀。
原因二︰擴充容量與解決房屋問題沒有直接關係
現時香港人口為730萬。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估計,到2043年將上升至822萬,2064年則回落至781萬。至於住戶數目,2014年的數字為243萬,預計高峰將為2044年的293萬,並於2049年回落至291萬。但兩個發展區落成之期,已錯過政府預測的人口高峰期(2043年),發揮不到分散人口的作用。
即使沒有東大嶼都會,政府也能達成建屋目標。根據房協於2015年發表的報告,香港現有267萬住屋單位。政府2015年12月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2015年周年進度報告》提出要在未來10建造46萬個新單位,將總住屋單位數目增加至313萬。新建單位中,10.6萬是為目前身處惡劣居住環境的住戶而興建,9萬個輪候公屋單位也可以滿足。新單位將分佈於古洞北、粉嶺北、東涌、洪水橋、元朗南及將軍澳的新發展區及重建區,以及多個將改變法定用途成為發展用地的地方,完全可以滿足2044年高峰期的293萬戶住屋需求。
原因三︰樓價泡沫同步形成
港英政府制訂了首份《全港發展策略》,當時的主要建議是,推動北大嶼山一帶發展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其後演化出赤鱲角新機場「玫瑰園計劃」,成為回歸前香港最主要的大型基建項目,而當年的地產泡沫亦同步出現,形成了1997年前後的樓市狂潮。及至2006年《香港2030最後報告》發表,2007年曾蔭權宣佈十大建設計劃,新一輪的大型基建潮又告展開,近十年的樓市泡沫則同步形成。由基建投資帶來的乘數效應,客觀效果是刺激經濟的總體需求,以及為各階層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因此亦為樓價的持續向上構成了「實質」支持。
原因四︰棕土擴張,引發環境危機
近年熱錢流入,樓價飛升,政府未有對症下藥,反而透過大量改劃「政府、機構或社區」、「休憩用地」及「綠化地帶」作發展用途,更進一步考慮發展郊野公園,令環境變差。事實上,過去5年,已有合共98幅「政府、機構或社區」、「休憩用地」及「綠化地帶」用地改劃作房屋或工商業用途,約為120公頃。
鄉郊農地的棕土化近年有惡化趨勢,隨著政府不斷開發新市鎮及堆填區收取傾倒泥頭費,令新界農地地主肆意破壞鄉郊環境,收費入場費供給平價在農地傾倒泥頭,到處出現泥頭山。《香港2030+》未正式上馬,反而提供了囤地的誘因。
原因五︰製造離散城市,生活質素倒退
政府以換湯不換藥的新市鎮發展模式,硬套於兩個發展區。問題的核心在於,第二代的新市鎮(大埔、粉嶺、元朗) 比第一代的新市鎮(荃灣、葵涌、沙田),與市區的距離普遍愈來愈遠,這個趨勢一直延續至現時洪水橋、古洞及新界北新發展區的選址,令香港逐漸進入「離散城市」的狀態。而且作為一個金融中心,香港的相關工種及工作機會高度集中於市區,尤其金融、保險、地產、飲食、酒店、進出口貿易以至零售批發等行業。由於區內工種嚴重缺乏多樣性,製造「孤島效應」,於是居住於新市鎮的市民唯有到市區尋找工作機會,同時製造大量的跨區工作需求與交通流量。
原因六︰人口遷移和人口大洗牌的迷思
新界北需先耗費數以百億計的公帑作收地補償,相當部分將直接進入囤積土地的地產商口袋裡,而長期居住在該區的基層居民,則面對失去家園的厄運。
諮詢文件中又提及另一條「發展軸」:「北部經濟帶」,便主要由七個港深邊境口岸,以及毗連的洪水橋、新界東北和新界北新市鎮串連而成。曾預料新界東北規劃人口為17萬,而區內就業職位就提供不到4萬。洪水橋規劃人口也跟新界東北相同,但就業職位卻大幅提升至17萬,幾乎是全民就業。現在《香港2030+》揚言,新界北人口25-35萬,職位供應也可達21萬。不過,回望過去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新市鎮經驗,均未曾做到「自給自足」和「均衡發展」的初衷。未知政府是否高估了新界北和東大嶼的就業預測,還是考慮將來大規模開放跨境工作人口。如是,未來香港人口和人力有機會出現洗牌,不會存在港人優先的城市規劃政策。
原因七︰「低效益,高成本」的土地利用
為了貫穿和連接新發展區與其他區域的交通連接,政府估計預留700 公頃土地作為道路興建。參考過往經驗,香港道路的總面積為40平方公里(即4000公頃土地),相關道路興建及維修成本正日漸上升,過去20年的道路維修開支,已經大幅增加59.1%。推算香港道路的總面積,幾乎可以容納香港所有的公營房屋和私人住宅用地(16+26=42平方公里)。
數年前,發展局將新界東北規劃稱為「香港人的新市鎮」,公眾焦點難免落在住宅供應。當大家以為新界東北發展是為了解決房屋問題,但發現僅有90公頃土地(佔612公頃的發展範圍不足15%)留作公營房屋。差不多300公頃的土地卻用作綠化、休憩和市容美化,也就是接近新界東北總面積的一半。
另外,政府預留超過310公頃土地作為堆填區擴充。堆填區屬於不可持續的地景設計,即使修復,土地重用性低。香港有一半已關閉的堆填區長期閒置,年份長達22至42年。政府反而持續加強堆填區的依賴,而不是考慮連結農業地景,分擔堆填區壓力,把廢棄資源轉換為堆肥及其他附加增值的產品。不過,政府似乎有意淡化農地作為地景系統的討論,在規劃署公佈的「藍綠資源」文件裡,農地在官方的景觀和綠色資源分類上被剔除,只包括郊野公園、公園、海港、河流、濕地、水塘等。惟具備人為干預特質的休憩用地和康樂空間,則榜上有名。
另外,政府也打算預留土地作為建築及拆卸物料處理設施(30公頃)和為廢物管理及處理設施(40公頃),但工程預料會發生在農地和綠化帶,觸及國際土壤保育的問題。優質土壤形成的時間漫長和過程複雜,估計一釐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需要最少1000年形成,故跟石油和煤等資源一樣,有存庫上限,故聯合國把土壤定性為不可再生的資源 (non-renewable resources)。
原因八︰加劇本地空氣污染
近年香港車輛數目,尤其私家車數目有增無減,而市區土地有限,道路擴展的幅度和速度均遠遠趕不及、亦無可能追得上車輛的增長。領牌車輛數字(即是在路上行走)由2012年的653, 010輛增至2016年的745, 677輛,4年間增加92, 667輛(14.2%)。領牌私家車由2012年的454, 697部增至2016年的536, 025部,4年間增加81,328輛(17.9%),按年有3-4%增長,比人口按年只有0.8%增長更多。反觀由2003年至2013年,香港整體公共道路總增長大約是0.8%,而政府估計由2014年至2020年,道路總增長只可達0.4%。從數字可見,私家車增長不合比例地佔總車輛增長近九成(87.8%),比人口增長多好幾倍,即是愈來愈多比例的市民擁有及使用私家車,爭奪非常有限的道路資源。
以2016年空氣污染超標日數為例,一般監察站錄得微細懸浮粒子(PM2.5)的超標日數最高地區達到173天(屯門),而路邊監察站更高達227天(銅鑼灣),全年超過一半日子的空氣污染物超標,危害市民身體健康,情況令人憂慮。但政府沒有檢討過時的空氣質量指標 (air quality objectives),反而採用舊指標作為環境評估,已有環保團體發現本港路邊廢氣問題比珠江三角洲區嚴重。香港的兩個子站,包括東涌和荃灣的NO2均超出安全標準,分別是43和64微克/立方米,幾乎比中山和深圳等地高出60%至2.5倍,其路邊污染較佛山和肇慶等較差的地方更嚴重NO2含量更為急切。
原因九︰挑戰生態穹頂
發展兩個新策略增長區,須啟動鄉郊收地程序,並在生態敏感的地方造城。在東大嶼都會區的項目,政府需要在交椅洲和喜靈洲一帶興建超級人工島,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建造多條柱躉,連接多個島嶼的運輸網絡,將摧毀周遭一帶的海岸生態。
除了因為填海和人口眾多城市化的結果,影響中央水域,大嶼山、交椅洲和喜靈洲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此外,東大嶼都會是建立在海平面上,位置是在海中距離陸地三到五公里,是處於極其危險和脆弱的境地。世界上沒有一個有70萬人口的海平面上城市,位於海中,在全球暖化情況之下,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天氣將會加劇熱和極端, 變得不穩定,並加劇風暴潮等威脅,海水平面上升。根據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在珠江三角洲上升達1.2米,可能對香港和澳門造成災難性泛滥影響, 在香港的夏季暴雨和颶風, 這個問題變得更嚴重。
原因十︰無歷史輪廓的城市規劃
《香港2030+》只提出「棄舊迎新」,未有重視民間歷史,報告沒有保育的願景,亦無策略回應近年社會對保育的期望與要求。當非法定古蹟以外的建築物遇上新發展或市區重建,很可能會遭拆毀。為何城市的建築保育,不可像發展藍圖般,就不同的保育對象:如歷史建築物、現代建築物、社區地標等,配合不同的建設類型——例如住宅、學校、招牌等,有不同的保育框架和處理方法(譬如原址保留、非原址重置、活化改造等),並每隔一段時間作全面檢討和公眾諮詢?《香港2030+》似乎活生生地終斷民間歷史。
聯署團體(按筆劃排名)︰
土地正義聯盟
守護大嶼聯盟
姚松炎立法會議員辦事處
健康空氣行動
資源循環藍圖主要行動 在 聽港—銅鑼灣-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公布啦】... 的推薦與評價
特區政府會推進六大主要行動,包括全民減廢、分類回收、資源循環、支援業界、協同創新及教育推廣,引領各項政策及措施的推進,建設循環經濟及可持續的綠色生活環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