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緒勞動不失衡】1-1
我們都一起在學習「工作、育兒、自我實現、健康、親密關係的平衡」
親職就是一直在學習的旅程呀!
引用崩潰High媽的文字:
認真想想,好像讓我崩潰的通常不是男孩,而是身為母親,一個「女性」主要照顧者。這角色好像常常承擔了外界給的、內心拉扯的、各種矛盾而相衝突的期待,自我實現與育兒生活的取捨、教養決定的拿捏進退、在愛情被擠壓變形後試著找到與另一半相處的手感......而沒有人「天生」會當媽媽,我們只是因為愛而盡力在學。
#沒有天生的家長 #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 #共同承擔情緒勞動
推薦 High媽。心理師 的 《不溫婉又怎樣?崩潰媽媽一樣愛出暖兒子》
#趙淑珠推薦 #黃瑽寧推薦 #圍爸推薦
趙淑珠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有看過我們家報導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
影響圍爸、喵爸,相信我們可以當爸爸,相信我們可以成為爸爸的 就是 陳子良爸爸和陳海思鐸爸爸
他們的現身,讓我們相信,同志可以成為家長是真的
從我們15年前交往,聽到他們的故事
到13年前我們終於有了孩子~
這些年我也和子良爸爸保持聯繫,看著孩子從幼稚園,到現在都要成年了~
要寫一本書,而且是描述自己家庭的書,是很不容易的!
希望大家都能一起了解同志家庭的經驗~
--------
遠流出版《兩個爸爸》即將可以訂購嚕
出版日期:2021/05/27
下面有好多人的推薦呀~~~~
對同志而言,透過作者一路走來的寶貴經驗,足以成為新手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尤美女(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
《兩個爸爸》這本書充滿了血淚及喜悅的故事……關心性平、同志或親職議題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心系助理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
希望透過《兩個爸爸》這本書的出版,讓社會和國家都能體會到許多同志朋友成家與育兒的辛苦,進而開創更友善的台灣社會。──呂欣潔(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
子良的故事很精彩,會讓你忍不住一直往下看……這本書會讓你對同志有更慈悲、更多元的理解。──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人的一生真是充滿著「一定」和「不一定」……這本書就是「一定」要買,但「不一定」要急著馬上看完。──祁家威(同志平權運動者)
他們的生命史證明……同志未必是社會的局外人,反而可能參與社會網絡的編織,為社會增加豐富複雜滋味。──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兩個爸爸》所觸及的議題非常豐富……如何在多元的世界中打開我們的視野與同理能力,這本同志家庭自傳將是我們最好的教材。──徐志雲(精神科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同志,任何欣賞多元差異、相信公平正義的人,都能藉以思索理念如何從口號提升為日常的實踐。──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這本書,甚至超越同志範疇,觸及了普世主題──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讀來動容。──許佑生(作家)
一般的社會大眾也需要看到這樣成功的同志家庭,才能拓展視野,減少歧見……這才是更豐富的人生百態。──郭媽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兩個爸爸》是動人心弦、發人深省的一部生命史詩……當多元文化、尊重差異已是耳熟能詳的教育理念,學校教育工作者又如何實踐力行、以身作則?──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他們的個人經驗具體呈現了社會體制與法律制度的壓迫與對抗的過程,相信不管是哪一種身分的讀者,都能在書中讀到滿滿的愛與堅毅。──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陳子良和陳海思鐸以這本《兩個爸爸》承先啟後……帶著我們看見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與成長。──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
目錄~
序 一個出櫃同志爸爸的心路歷程/陳海思鐸
前言 平凡中的意向性、特權與義務的反思
01 初識
02 成長
03 逃亡
04 家暴與療傷
05 思鐸
06 同居,磨合,求婚,出櫃
07 非法婚禮
08 居家伴侶
09 代孕「動動」
10 為父之樂
11 滿月,週歲,里程碑
12 與法共舞
13 台灣長假
14 伴侶關係
15 正義與挑戰
16 雙語教育
17 二代同志
18 合法婚禮
19 愷樂勇氣
20 同志成人儀
後記 迎接每一個勇敢自信的日常
推薦序 生命教育的最佳教材/徐志雲
讓理念從口號提升為日常實踐/畢恆達
滿溢的愛與堅毅/趙淑珠
推薦文 同志家庭的葵花寶典/尤美女
活生生的同志生命故事/王大維
用希望創造更友善的社會/呂欣潔
用愛接納/周志建
在「一定」和「不一定」之間/祁家威
同志的生命經驗,為社會更增豐富滋味/紀大偉
愛與人性的奮鬥和勇氣/許佑生
你我都該同理社會的多元面貌/郭媽媽
誰比兩個爸爸更適合履行親職?/楊巧玲
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成長/劉育豪
趙淑珠推薦 在 大家好!我們是彰師大輔諮系二年級的學生古力今、許予菁、 ... 的推薦與評價
... !我們是彰師大輔諮系二年級的學生古力今、許予菁、王亦媗、吳旻書及李憲宗,這學期有修趙淑珠 ... ※我們每週都會有一款主教桌遊會推薦給大家,但不限制只能玩這種桌遊。 ... <看更多>
趙淑珠推薦 在 【彰師輔諮50校慶】趙淑珠教授訪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彰師輔諮50校慶】 趙淑珠 教授訪談. 64 views · 1 year ago ...more. 秋毅. 131. Subscribe. 131 subscribers. 1. Share. Save. Report. Comments. ... <看更多>
趙淑珠推薦 在 [邀請]跨性別者現身前後與家庭互動變化之研究- 看板TO-LesQu 的推薦與評價
跨性別者現身前後與家人互動之變化歷程 研究邀請
您好,我是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研究生謝秋芳,目前正於趙淑珠
教授指導下進行碩士論文研究。 我的論文題目為:「跨性別者現身前後與家人互動
之變化歷程」,目的是為了理解跨性別者身分轉換前後與家人互動的內涵之變化歷程。
跨性別者在這社會的處境很少得到關注,無論從個人身心發展、自我認同還是到與家人
互動的經驗都甚少被關注。探究跨性別者與家人互動的經驗與內涵,將提供諮商心理工
作的理論以及實務工作的參考。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如果您、您的家人或者朋友符合以下狀況,敬邀您或者
推薦他們來參與本研究:
1. 家人已知身分且自我認同為跨性別者。
2. 平日已呈現跨性別的打扮,為女性跨性別者或者是男性跨性別者。
3. 跨性別者的年齡介於20歲-40歲之間。
4. 有其中一位家人(父、母或手足)願意參與訪談。
本研究將採一對一的訪談,視資料蒐集的程度,所需的訪談次數大約2-3次,每次約
90~120分鐘左右。訪談過程皆需錄音,而錄音內容都予以保密。錄音內容僅為謄寫逐字
稿以作為分析之用,研究結束後將把錄音檔予以銷毀。在撰寫研究論文時,內容有關足
以辨識您個人資料的部分,都將隱匿或以代號稱之,以保護您個人權益及遵守研究倫理。
此外,本研究也萬分誠懇邀請您的其中一位家人參與此研究,一同來探討他在面對您現
身之後與您互動的經驗。您的生命故事的分享,是一個整理自己性別認同與家人互動經
驗之新的開始,也將是本研究以及您重要的生命禮物。資料分析的過程中,如您想了解
進度或想索取轉錄的文字稿,可隨時與我聯繫。本研究結束後,我將寄一份研究摘要給
您,請您一同分享我的研究成果。 若對本研究有任何疑問或者願意參與本研究,歡迎您
寫信與我聯繫,我的email是:[email protected],非常感謝您們的協助與參與。
敬祝 平安順心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謝秋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07.174.1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