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捲弟最近有點排斥嬰兒床,半夜都要起來5678次真的是被氣死⋯⋯再想想會不會是因為平常趴睡習慣不喜歡正正的躺,所以想說試看看放枕頭,市面上好多選擇,謝謝韓國嬰兒寢具品牌SONG SONG KIDS邀請讓我試專心為嬰兒及孩童設計超透氣枕頭系列‼️
一開始弟弟可能不習慣也不太愛,但放幾次後慢慢睡覺時間可以拉長~~~還在跟枕頭當好朋友🤣款式也好多選擇,女寶的圖案超級可愛可惜..弟弟是正港男子漢幫他選一個韓系純白刺繡款🥰搭配嬰兒床也很適合~希望弟弟能習慣後一覺到天亮🌞
-
🎈專屬折扣碼:輸入emma即可折60元(不限訂單金額)
@notag_taiwan
臉書專頁:https://notagshop.com.tw/collections/song-song-kids
#dkshop #notag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筋肉媽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ㄋㄟㄋㄟ自然記】 當然不是因為失心瘋,大還要更大,才去做第二次手術; 也不是因為第一次手術失敗,或者有後遺症,才去做第二次手術; 全然因為我就是鐵了心要把植入物換成Motiva(魔滴),所以盤算這件事情一陣子了。 \ 第一次隆乳四年前吧~原因始於產後哺乳也沒多久,竟然還可以退奶後坍塌變形再...
「趴睡 死」的推薦目錄:
- 關於趴睡 死 在 Emma 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趴睡 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趴睡 死 在 厭世小護士的美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趴睡 死 在 筋肉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趴睡 死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趴睡 死 在 香蕉太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趴睡 死 在 [新聞] 嬰兒趴睡死亡3天內兩起! -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趴睡 死 在 賴俊維醫師- 赤子之心臨床隨筆- 真的…不要…再…趴睡…了 ... 的評價
- 關於趴睡 死 在 被保母悶死?趴睡窒息而死? 解剖男嬰釐清-民視新聞- YouTube 的評價
趴睡 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顆枕頭是我最近的新寵
不知道為什麼生完又開始挑枕頭
怎麼睡都覺得肩頸快要痛死了
後來經紀人就推薦我這款 #樂眠枕
📢https://reurl.cc/MAEkpn
又是一個驚訝又興奮的開始
當初收到時發現
竟然能調整枕頭高度
(因為我喜歡睡高一點的,搭配墊高片就能調整成我喜歡又最舒適的高度啦)
然後主枕心的部分還有分長頸跟短頸的方向
所以可以滿足所有人
因為我是側躺跟趴睡族
加上這顆枕頭是使用天絲布套
選用具涼感的記憶棉材質,利用空氣流通原理而達到透氣、不悶熱的效果
這顆枕頭躺起來有夠舒服的啦
睡起來也不會痠痛感咧,有夠神奇!
這顆是100%台灣MIT製造(支持國產!)
也有通過SGS無毒檢測
所以大家可以睡的安心
如果你擔心這顆枕頭不適合你的話
放心看他們以下售後服務:
1. 安心睡計畫(10 天安心試睡服務)
2. 100%退款承諾(不適合都可以全額退款)
3. 不變形保固(5 年保固)
這樣就很可以直接買一顆回來試躺看看啦
輸入「missgreen」優惠代碼可以折300喔❤️
趴睡 死 在 厭世小護士的美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寶寶543
貼貼:這是老媽幫我選的嬰兒床,躺了一年,真的好舒服喔🥰長大還可以當書桌畫畫耶!可以變魔術趕快長大嗎💓💓💓
-
部落格完整介紹➡️ https://reurl.cc/Nr3A2Q
-
許多長輩的觀念都認為要趴睡,
不過實在有太多因趴睡導致嬰兒猝死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
看了這麼多傷心的案例及故事
說真的,我真的不敢給寶寶趴睡🤦🏻♀️
頭型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呢?
寶寶仰睡時,讓他穿上連身衣、防踢被或是小包巾~
他們也很有安全感呀!
再來就是讓寶寶習慣睡自己的專屬小床🛏️
雖然都在同個房間💟
不過我們家大人的床偏軟,
冬天又蓋厚重的棉被☃️
為了預防被我們翻身壓到、被棉被壓住等問題,
還是讓寶寶睡自己的小床~
從小培養獨立入睡❤️
這是我幫寶貝選的~
她人生中第一張床🧚♀️
睿兒國際
ONE 多功能嬰兒中床-豪華組😎
除了床墊,我還加購了、床圍、蚊帳、床包組、尿布台!
非常適合新生兒的一款嬰兒床~
我一開始拿來當床邊床使用,
現在寶寶快一歲了,我把側板加上去~不然她半夜會一直越獄XD
平時睡前也會在裡面開心的玩睡前玩具🪀
一個小遊戲空間的概念🥳
他們家的木頭真的是實木來著~
每片都很有份量👍
在組裝上非常容易,先生三小下就搞定了!☺️
讓我最最滿意的就是BENDI 設計的
尿布台/護理台~ 輕巧好收納!
可以直接架在床上~
不用為了換尿布再多買一個櫃體😃
重點是~再也不用彎腰了😉
(各位媽咪請注意~腰真的很寶貴~一定要好好護腰)
如果寶寶去客廳~
尿布台可以直接拿去客廳~
睡覺時再和寶寶一起帶回房間😆
小鍋貼未滿三個月回娘家時~
我都把尿布台一起帶著去呢👍
安全、方便,又穩固!
推薦給所有的新手爸媽☺️
這張 ONE 系列的輪組
使用上滑順好推動~
煞車設計也很完善,
防止滑輪任意移動!
還有公主風的唯美蚊帳~
實在是太夢幻了~媽媽還幫她加上燈飾~
貼貼躺在裡面~就像個小公主一樣
睡得又香~又甜!!
看著寶貝的睡姿~實在是太幸福了
使用這一年來
我對於BENDI ONE系列每個部分都相當滿意
小寶貝也很喜歡~
這張簡約、耐用的床組~實用性強
非常貼合我們家庭使用的需求
期待未來寶貝長大~
要讓她當書桌~在上面看書畫畫!!
達到永續~環保♻️再利用!
-
#嬰兒床 #嬰兒床推薦 #環保
#嬰兒 #嬰兒日常 #育兒日記
#bendi #bendi嬰兒床 #新手爸媽
#baby #babylife #babyroom
#babybed #nurselovefoods
趴睡 死 在 筋肉媽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ㄋㄟㄋㄟ自然記】
當然不是因為失心瘋,大還要更大,才去做第二次手術;
也不是因為第一次手術失敗,或者有後遺症,才去做第二次手術;
全然因為我就是鐵了心要把植入物換成Motiva(魔滴),所以盤算這件事情一陣子了。
\
第一次隆乳四年前吧~原因始於產後哺乳也沒多久,竟然還可以退奶後坍塌變形再也回不去小巧立體感;加上從小親姐竟然擁有天然E奶而我沒有過,就很憧憬豐滿身形,於是去動了手術。
我從大B小C做到D,是絨毛果凍矽膠;當時為了恢復速度快,就選擇放在胸大肌上筋膜內,即使醫生有說:「你又選圓盤的這樣會碗公奶很假喔~」,但我以為植入物不走到肌肉內就可以恢復快一點,所以毅然選擇圓盤絨毛果凍放在肌肉上的手術。
後續就是恢復期傷口痛爆。
因為我怕腋下疤痕明顯所以傷口走乳房下緣,結果跟剖腹差不多痛,轉身起床都好痛~~當然痛個一週也是可以忍的,但後來因為常常比賽,體脂很低的結果就是,植入物摺痕明顯的要命!很多比賽留下的照片,都可以看到我ㄋㄟ ㄋㄟ 上半球的摺痕真的有夠尷尬!
加上後來我傷口一癒合就拼命伸展,結果下緣疤痕組織增生看起來醜爆~
醫生其實完全沒有問題~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完全是我個人不聽醫生建議導致;總之超不自然,加上做了沒多久魔滴就給我上市了~~魔滴強調做出來的胸型自然,且植入物安全,完全不會導致乳癌這點真的好重要~
這幾年一邊買保險一邊越來越怕死(因為要養兩個寶),曾想說乾脆拿掉假體好了反正維多莉雅貝克漢也是這樣~~但認真喜歡自己胸型豐滿的樣子,搭配上辛苦練出來的翹臀,這樣的模樣看了就很開心(這很重要! #女為己悅而容);這麼疼愛自己的我,決心要替換成魔滴。
\
今年 @賦真妍 開幕了,原本在裡面做非侵入式的醫美,之前分享過院長陳建名醫師的巧手,讓我和我娘親大回春,技術和品質都很棒;當時看到他們手術室規格很高,是無塵室(進去手術間要在一個閘門全身被大風吹的機關),於是我決定要在這邊重新做胸部植入手術。
我替換成Motiva魔滴,內容物360cc;魔滴的特色就是躺下胸部會自然坍下、俯身時胸部會自然下垂、跑步跳躍時會晃動得爆自然(我有對比~我姐是渾然天成的E)、站著時是美麗的水滴狀、抓握起來非常柔軟就跟天然的一樣~~是毫無破綻的假體!!
以前完全不知道做了胸部後跳躍的晃動感~現在終於有了!而且體脂低時也不會出現胸部摺痕,好想帶著新ㄋㄟ ㄋㄟ 帥氣比一場健美賽哈!
我過年假期做的手術,如果不講應該沒人發現因為我貌似沒有中斷過運動與教學;這次的手術體驗真的太愉快了~~
手術當天醒來後,的確很痛只能彎著腰走路移動,但是不是手術傷口的痛(醫生就順著原本胸下緣重置假體),只是覺得胸很悶(因為魔滴的特質,替換後有比我原本的假體大一點點,或者是有部分放在肌肉下),是胸口的悶痛。
驚訝的是後續幾天,從第二天開始悶痛感減少,竟然翻身起身活動都不太痛啊~才差四年醫學手術進步這麼多?我以為剖開的傷口又會讓我痛到東倒西歪,結果!!沒有!!醫生還把我的傷口修整很漂亮,手術過程中也把過去四年稍微增生的莢膜給移除了!
隔一週就可以出門走走,十天後甚至恢復教學(但是我只有示範下半身運動,上半身就讓學生自己做),上半身運動一個月後才開始。
這次醫生給我的術後照顧叮囑為:『不要太早開始做伸展,還是等個四、五週以後;也不需要按摩,記得不要側睡趴睡就好。』就這麼簡單捏!!!我術後沒有按摩過,胸型超軟超自然超美的;術後一個多月每晚睡覺都穿著專用束胸去固定位置,這是診所包套在手術內的服務,會在手術前就量好身形去事先定制,手術當天就是穿著束胸回家了。
#謝謝Motiva讓我體會了毫無破綻的美好#selfconfidence #motivataiwan #波力媚隆乳
#AskForMotiva #兼顧美麗與安全

趴睡 死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睡眠 與疾病息息相關
研究稱午睡若睡好睡滿能讓大腦年輕5歲!
但這四種人 飯後 #午睡 等於慢性自殺!?
午休" 趴睡 "傷眼傷胃傷脊椎!要怎麼睡才好?
#抗失眠 中醫教你按摩穴位 讓你一夜好眠!
#淺眠多夢,可以吃什麼幫助睡眠?
永遠睡不飽,可能有這6種疾病!
★節目來賓★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教授 江秉穎
家醫科醫師 陳欣湄
藝人 舞陽
中醫師 陳潮宗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趴睡 死 在 香蕉太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俗話說的好:「頭過身就過。」
(釋義:暢通頸部以上的血液循環,身體自然而然就放鬆了。)
撇除床伴造成的外力因素,如果你(妳)還有感覺愈睡愈累的跡象,趕緊檢視是不是枕頭出了問題?看完這篇枕頭選購要點與推薦,改變或許還來得及。
婚前總是想著哪天要邀另一伴來家裡睡,婚後有了寶寶根本不讓你(妳)睡,比婚前還操上N倍,遙想曾幾何時安安穩穩睡上一覺變成是一種殷殷期盼(落淚)
※ 請原諒為人父母後話題尺度就是那麼開,比妳們被推上產檯後的雙腳還開。
說到睡眠障礙這檔事,在我和阿蕉身上根本就是北極與南極間的距離,年輕單身時一度懷疑自己要不得了嗜睡症,要不就是睡美人投胎轉世,清醒的時間堪比酒鬼,醉醒又醉死,睡醒又睡死。交往後病徵理所當然收斂點,畢竟睡前還得多費心思花了不少時間完成好幾道手續(恩?),久而久之,日復一日,也就逐漸習慣。
※ 阿蕉應該是全程清醒,半夢半醒太傷人。
小鬼報到後,恨不得馬上來籃毒蘋果,不囉唆,全嗑了!每天累得跟狗一樣,想睡不得睡,你明白落入十八層深眠區後被拉上來的痛苦嗎?不是迴向,是折磨。我承認活至目前有大半人生都在睡覺這事虛渡過(掩面),偏偏時間是把無情的殺豬刀,也從未想過失眠會來找上門,如今年過30,常常睡醒肩膀痠痛脖子緊繃感覺快中風,因而陸續汰換過幾顆枕頭,棉花、羽絨、乳膠、記憶、入珠(恩!?),哥還買過枕頭中間夾層有一整片彈簧線圈的呢~(笑)
從懵懂只管幹活兒睡覺的小伙子蛻變成精通床事經驗老道的新豪(洨)男人,挑選枕頭有幾個大方向供各位參考:
【高度】-能讓整條脊椎(從頸椎到尾椎)盡量維持一直線即是適合的高度。
每個人習慣的睡姿不盡相同,有人喜歡「仰躺」,有人喜歡「側躺」,有人喜歡「趴睡」,又有人享受躺的是另一半「堅實的臂膀或胸膛。」(此次不在我們討論範圍) 高度不適合不僅對脊椎造成傷害,也會壓迫到頸椎神經,造成肩頸或四肢酸麻無力,別以為高枕就真的能無憂。
【支撐力】-硬度有,但很快(唔凍逃)….淚流洩洩再聯絡。
此時枕心的用料材質就非常重要,能否撐起漫漫長夜睡得盡興一切依它。太軟,無法自拔的深陷其中;太硬,如同矽膠奶有觸感沒彈性。※ 雖然阿蕉現在是乾扁的菜脯(被肘擊爆頭…)
【可塑性】-能因應各人不同的頸部曲線做出變化。 曾經還敗入一顆不算便宜的記憶枕,初期幾週的確服貼躺好躺滿,之後卻整塊愈發塌陷,尤為冬天更是讓人以為躺在冰磚上輾轉難眠,早知如此,不如賣熟識。
【蓬鬆度】-些許的輕柔包覆情同初戀時被捧在手心的雙頰般甜蜜助眠。 乍看之下蓬鬆有厚度不代表有支撐力,就像稀疏的髮量,吹得再高燙的再蓬都無法掩蓋“中空”的事實,一壓即坍塌。
【寬度大小】-足以變換睡姿,左滾右翻大頭不致掉落在枕外。
鹹魚都能翻身了,睡覺能不翻身嗎?如果真能不翻身,那他(她)肯定是條死魚,連嬌喘一聲都嫌太花氣力。
【附加效用】-透氣散熱、抗菌防敏、便於清潔…等,有是加分,沒有也不會讓人睡不著覺。唯一留心,枕頭屬貼身用品,極其容易滋生細菌和塵蟎,固定時間清潔格外重要。
重頭戲來了~
這顆英國的Panda甜夢枕(熊貓枕)伴隨了我們一家度過整整三個多月的漫漫長夜,任憑阿魯天天翻滾疾輾摧殘蹂躪,至今依然Q彈有型無走精。
一家四口依不同年齡層分別是:
甜夢成人枕_60x40x12cm【網帥旅太、網美阿蕉愛用】
甜夢兒童枕_53x38x10cm,適合4歲以上兒童【粉粉愛用】
甜夢嬰兒枕_45x25x3cm,適合0歲以上寶寶,大尺寸220度環繞護頸,保護頭型的凹槽設計也是必須,頭殼小平平只是為難了髮型師而已。【魯魯愛用】
Panda甜夢枕的最大特色在於記憶枕心有別於傳統記憶枕設計,採用獨家頂級三層記憶棉設計,兼具超高的支撐性,使其軟硬適中又帶Q勁。
✔ 最內層為支撐層-紮實飽滿,完整支撐頭部的重量。
✔ 第二層是減壓層-保護頸椎,平衡頭部到頸部重量,減輕脖子的壓力。
✔ 第三層是舒柔層-甜蜜包覆,如躺在雲朵般的輕柔舒眠。
獨特三層記憶棉完全符合人體工學,除此之外還貼心搭配Panda logo的竹纖維純白枕套(既可愛又耐看,超級白~我們的愛咿呀~)
天然溫控冬暖夏涼,高透氣、抗菌又防過敏的特色,降低出油出汗,頭皮更為適得其所。另外,整顆枕頭從裡到外都是用「OEKO-TEX無毒環保紡織品」,不對環境及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愛自己同時也愛地球。
最後,講到口沫橫飛終於輪到網帥叫賣(拍桌)
廠商此次提供【團購優惠訊息】 底加:https://bit.ly/2tiSA0i

趴睡 死 在 賴俊維醫師- 赤子之心臨床隨筆- 真的…不要…再…趴睡…了 ... 的推薦與評價
原因可能就是趴睡導致的『嬰兒猝死症』! 因為趴睡而導致無呼吸無心跳, 送急診急救的孩子, 最近我們醫院平均一兩個月就 ... ... <看更多>
趴睡 死 在 被保母悶死?趴睡窒息而死? 解剖男嬰釐清-民視新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視即時新聞】這個月初,發生在內湖托嬰中心的男嬰窒息案,法醫進行解剖,要釐清男嬰究竟是被保母悶死,還是 趴睡 窒息死亡,而男嬰的父母, ... ... <看更多>
趴睡 死 在 [新聞] 嬰兒趴睡死亡3天內兩起!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2月大男嬰「趴睡死亡」 保母元旦才PO「新年新希望」
新聞原文網址:https://reurl.cc/e5Nv7R
4月嬰獨睡嬰兒房 爸泡奶驚見愛女「無呼吸」…他崩潰求救
新聞原文網址: https://reurl.cc/Oby7n9
媽媽寶寶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24dMea
1月12日新北4個月大女嬰、1月14日高雄2個月大男嬰,分別在家中和保母家因趴睡喪生,
父母得知後都處於崩潰狀態。生命很脆弱,請不要再讓寶寶趴睡!
3天內2嬰兒疑趴睡悶死
1月14日,根據ETtoday 報導,高雄市前金區一名約2月大的男嬰,送往郭姓合格保母照顧
的第4天,卻在晚上7點多,在保母到臥房查看時,被發現已失去呼吸心跳,當時男嬰趴著
睡,身上無明顯外傷,也無打鬥痕跡,隨即進行CPR並送往高醫急救,還是不幸身亡。
1月12日,時間往前推到3天前,無獨有偶,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新北市五股區一名4個
月大女嬰,前晚被陳姓父親放置在隔壁房間獨睡,上午父親發現躺臥在嬰兒床上一動也不
動,當場崩潰,嚇得趕緊向119報案,消防人員獲報趕抵現場,女嬰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經送醫後宣告不治。由於女嬰身上沒有外傷,警方初步排除施虐可能,不排除為趴睡窒息
喪命。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近年來平均每1萬名嬰兒就有1~2人窒息猝死,106年甚至有高達23
件的案例。國健署表示,爸媽應該避免讓1歲以下的嬰兒趴睡或使用嬰兒枕,以免嬰兒的
臉朝下時翻不回來,會增加窒息猝死的風險。
7大寶寶睡眠禁忌
新生兒不會翻身也不具危機意識,需要靠爸媽給予安全的睡眠姿勢。
不要趴睡
寶寶趴睡的時候,由於頭部朝向床墊方向,正好會堵住鼻孔、嘴巴,阻礙空氣的流通,而
1歲以下的小孩,呼吸、吞嚥的動作協調性不好,當採取趴睡姿勢而壓迫到呼吸道,孩子
可能因呼吸不順而窒息死亡,因此,寶寶應該保持仰睡的姿勢。
雖然趴睡易導致窒息,但仰睡也要注意,容易溢奶的寶寶,仰睡更容易嗆到,可讓他消化
一下再去睡。
不要側睡
側躺後易變成趴睡,容易發生危險,直接平躺會比較好。寶寶睡姿造成危險的嚴重度,趴
睡>側躺>平躺,平躺發生嬰兒猝死症的機率較低。
不要同床
寶寶獨睡的時候,可以在爸媽房間內睡自己的小床,而非共用寢具。大人與孩子同床,可
能容易在翻身的時候壓寶寶,或是寶寶不小心被大人的枕頭或棉被蓋到,影響呼吸,甚至
造成窒息。另外,要買具有良好設計的嬰兒床,如床欄不會過寬,寶寶頭才不會卡住。
不要讓寶寶使用大人的寢具
不要讓孩子用大人的寢具,尤其是新生兒,大人的寢具太厚太重,容易造成寶寶窒息。
床上別放太多物品
尿布、塑膠袋等物品不要放在嬰兒床,怕寶寶動一動掉落,會悶到臉上。床越簡單越好,
只要簡單到只有床、被子就好。
爸媽戒除不良習慣
爸媽有不好的習慣,如抽菸、喝酒、安眠藥等,可能會醒不過來去處理寶寶問題,或者直
接影響寶寶健康,照顧寶寶時應儘量戒除這些不良習慣。
注意寶寶過敏問題
關心寶寶過敏問題!寶寶易對塵蟎等過敏,可挑選防蟎寢具,並避開過敏源。
心得:
相信依然有很多媽媽堅持
「我家寶寶不趴睡就是睡不好」
「我隨時都有在注意」
「有使用透氣床墊、呼吸監測」
「趴睡頭型才會漂亮」
「我每個小孩都是這樣睡,也都好好長大」
拜託,那真的只是運氣好,為了不要再讓下一個悲劇發生,請遵守國民健康署為大家整理
的寶寶安全睡眠環境守則,每一本兒童健康手冊都有附圖,不要當他是塑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64.2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79359903.A.5F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