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看不見的香港。
有人說廢墟攝影正好填補歷史空白。穿越陰森窄路,揭開灰塵的薄紗,是逝去時代的生活痕跡。但廢墟攝影就如一場與時間的競賽,這些被遺忘的國度,等待著的除了是鏡頭的垂青,還有發展商無可預料的覬覦。《就係香港》2018年冬季號,我們曾走訪分布港九地區的各式教堂和墓地,並及時攝下皇后山軍營印度廟的獨特外觀內貌。
打從十九世紀中期,不同種族人士便開始在香港聚居,形成本地多元文化及宗教的特色,並體現於各種宗教建築之上。教堂、廟宇或墳場,建築風格及美學各異,呈現出不同族裔的風俗及宗教的精神。除了多家清真寺、灣仔錫克廟,以及匯聚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拜火教等的跑馬地墳場,位於粉嶺皇后山軍營內的印度廟,可能是最神秘的一間。
1960年代,不少尼泊爾啹喀軍人曾駐守粉嶺皇后山軍營,營內建有一座外形獨特的印度廟。昔日供啹喀士兵祈禱、拜神。但啹喀兵團於香港回歸前解散,廟宇後來荒廢。如今,軍營一帶土地正被規劃發展,雖然廟宇屬三級歷史建築得以保存,但周遭一帶已經無路走近。
歡迎訂購
shop.beinghongkong.com
#掛住香港 #RememberHK #看不見的香港系列 #Wallart #皇后山軍營 #廢墟攝影 #就係香港
跑馬地墳場教堂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64年香港,影后「林黛1934-1964」自殺身亡,當年邵氏拍攝紀念特輯
片段由林黛結婚(尖沙咀半島酒店至漆咸道玫瑰教堂)大坑渣甸山花園大厦寓所 ,灣仔香港殯儀館出殯(位於灣仔道216號),香港女明星 尤敏和杜娟邵氏女星等出席紀念展等(邵氏女星杜娟也在1969年自殺)
11.55分 「林黛」遣作《姮己》為紅十字會慈善首眏,8月26日晚上9時30分假座新建成旺角西洋菜街豉油街交界《荷里活戲院》上映,衣香鬓影,星光熠熠,邵逸夫,鄒文懐迎接港督戴麟趾抗禮。「荷李活戲院1964-1980」(豉油街/西洋菜南街交界),現為《荷李活商業中心》。
1964年7月17日林黛被發現在香港大坑道渣甸山花園大廈寓所開煤氣及仰藥自殺身亡,終年29歲。
林黛死訊傳出後,震驚全球華人社會,出殯之日,萬人空巷,遺體安葬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歷史時空
跑馬地墳場教堂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35年香港 八十四年前 黃泥涌峽
《跑馬地快活谷馬場》《回教墳場》《香港墳場》新建成《東蓮覺苑》
★跑馬地黃泥涌道的一列墳場,分別屬於不同宗教,各設有禮拜殿供教徒舉行葬禮儀式。其中《回教墳場》原有一座兩層高的清真寺,名為「快活穀回教堂」,但因為要興建連接香港仔隧道的天橋,政府征收墳場部分土地,導致清真寺在一九七九年拆卸,二百多個墳墓遷往歌連臣角,《回教墳場》原規模縮小。
《香港墳場》,俗稱跑馬地墳場,是香港的墳場之一,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跑馬地馬場對面,鄰近有印度教、拜火教、天主教及回教墳場。該墳場的土地在1841年已有人安葬,首位使用者是英國軍艦響尾蛇號艦長William Brodie,至1845年該墳場才正式開放,為香港開埠早期成立的墳場之一。早年埋葬該處的都是英國人及日本人,直到1913年才有華人。
由於埋葬於此墳場多是基督新教信徒及西洋人士居多,是以又稱為紅毛墳場。置地創辦人遮打、當時華人首富何東與其元配麥秀英、行政局及立法局華人議員何啟均葬於這個墳場。
《 東蓮覺苑》是香港一個佛教場所,由何東夫人張蓮覺出資興建(東蓮覺苑就是以何東及張蓮覺夫婦之名字組合而成。),於1935年與鄰近的寶覺小學一同建成,位於香港島跑馬地山光道15號,為香港島首間佛教寺院,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歷史時空
目錄
跑馬地墳場教堂 在 「香港旅遊」香港墳場內一覧!墳場內竟有防空洞、櫻花樹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墳場 ,俗稱 跑馬地墳場 ,是香港的 墳場 之一,位於香港島 跑馬地 黃泥涌道, 跑馬地 馬場對面,鄰近有印度教、拜火教、天主教及回教 墳場 。該 墳場 的土地 ... ... <看更多>
跑馬地墳場教堂 在 香港墳場位於黃泥涌俗稱跑馬地墳場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墳場 位於黃泥涌俗稱 跑馬地墳場墳場 為花園式墓園種植大量觀賞用植物香港電視劇拍攝常用的取景地方 墳場 中有香港現存最古老的 教堂 香港 墳場教堂 古樸清幽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