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成長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書名/ #集體倦怠
作者/ #Anne Helen Petersen
出版/ 感謝 #高寶書版
今日介紹9月新書,是本與我這個時代(千禧世代)切身相關的書籍。而透過此書你能了解:為何千禧時代總是被稱作草莓族?為何我們再怎麼努力也達不到父母那代的巔峰,是我們的怠惰所至?還是大環境因素?書封:「沒有熱情,沒有夢想、沒有未來,這就是千禧世代生活的殘酷世界。」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翻開書好好驗證。
摘錄幾行想與大家討論的段落(▲為摘錄):
▲倦怠(burnout)實質上與疲憊(exhaustion)是不同的分類,儘管這兩種狀況是相關的。疲憊表示你已經無法再更進一步的狀態;倦怠意味你已經到達了疲憊的狀態,但仍督促自己持續前進,無論是幾天、幾週或幾年。
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其認為是一種「職業現象」,原因是「慢性職場壓力一直無法被有效管理。」在千禧世代中愈來愈常見的情況是,倦怠不僅是一種暫時的折磨,它變成是我們的當代症狀。
→朋友聚會閒聊時大都討論工作壓力,想轉換跑道,但大環境去哪都改變不了多少現況;搭車聽到路人談話內容也是抱怨職場大小事居多,卻也無力改變。只能像書中所說的:我們累得連看本書的力氣都沒有,只能每日無腦地滑滑FB、IG。(大概是這個意思,我翻得白話些。😂)
▲我們被養育成相信只要我們夠努力工作,我們就可以戰勝美國資本主義與菁英主義的系統,或至少在此系統中舒適地生活。
→只是努力工作還不一定會擁有成就,所以要比別人更努力才行。這話大概都是老一輩的教誨吧!幸好我家採取健康路線:只要身體健康又平安,其餘都是身外之物。(我還真的不爭氣地無任何成就。)
▲我們沒有經歷過經濟大蕭條或是世界大戰導致的災難性生命損失。科學進步和現代醫療以許多有意義的方式增進了我們的生活水準,但是我們的金融災難仍然改變了生活軌跡;我們所經歷的並不是那種「偉大的戰爭」,但這些永遠不受歡迎的戰爭卻耗盡了我們對政府的信任,而在這樣的經濟情勢之下,軍事是通往穩定的唯一途徑。然後還有氣候變遷,這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以及重新盤整佈局。如此浩大的議題沒有一個世代,甚至一個國家可以獨自處理。
→戰後經濟起飛,但能飛到哪裡,是否會迫降或無預警墜毀?我們是否能從父母手中成功交棒,即使遇到不同時代間相異的困境,是否能理性且開放溝通,力求至少持平穩定?
▲在美國社會中要有價值就是要能夠工作。從歷史角度來看,更多的工作、更多的辛勞、更多的承諾、更多的忠誠、更多的勇氣,所有這些都可以使你更有價值。這就是美國夢的基礎。
→聽起來好累人不是,但正是你我正在做的事呀。慣老闆是誰養出來的,正是我們自己呀(朋友道)。
縱使此書與我閱讀的類型不太一樣,但能多了解身處的這個大環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我們又能有怎樣的改變,還是挺好的!尤其作者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寫的此書,如同序道:「在流行病期間寫這本書是因為COVID-19明顯變成出色的澄清劑。它使你看清楚生命中什麼和誰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必須、哪些是想要;誰有想到他人、誰只想到自己。它揭露出被視為『必要的』工作者其實是消耗品,並且使數十年來的系統性種族主義以及因此導致對疾病的脆弱性留下難以去除的痕跡。」在此疫情之下,全球經濟遭逢巨變,是與任何一個世代之人息息相關的。集體倦怠的症狀將會如何緩解抑或加劇?請翻開此書尋找父母與自己一路走來的軌跡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andyStyle曼蒂妝什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y there, 繼上次的影片之後, 開始回想這一路漸漸地放棄的過程! 雖然放棄了,但很感謝這一路的轉折:) 希望在追夢或放棄的你都不要害怕, 好好地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對了! Best regards Mandy 01:06 #夢想還是麵包 01:55 夢想還是享受生活 03:27 ...
身處夢想的工作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港新增8宗輸入個案 7人已完成接種疫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9月26日)不設記者會,透過新聞稿公布新增8宗確診個案。
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2194宗,包括12193宗確診個案和1宗疑似個案。
新增的個案均為輸入個案,分別來自捷克、美國、菲律賓、馬爾代夫及西班牙,當中7人已完成接種復必泰或科興疫苗。
此外,中心正調查一宗外地確診個案,涉及一名19歲女病人,居於鑽石山鳳德邨雪鳳樓。她於9月14日在香港進行檢測,結果呈陰性。她於9月16日乘搭航班BA028由香港前往英國。病人於9月19日在英國抽取的樣本測試結果呈陽性。病人沒有出現病徵。她4月30日及5月21日於香港接種兩劑復必泰。
中心初步調查顯示,她在中環德輔道中71號永安集團大廈24樓工作,最後上班日期為9月10日。她亦曾於9月5日至6日在西貢大網仔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參與宿營。她於潛伏期曾居住的地方(鳳德邨雪鳳樓和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西貢戶外訓練營)和工作地點會納入強制檢測公告。任何於指定期間曾身處上述指明地方內的人士,須在指定日子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9-26-2021/76703
#肺炎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身處夢想的工作 在 我的你的紅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簡單講,已經身處英國了。
《我的你的藍的》始料不及地成為系列終結,當初推出時,廣大讀友都在期待綠的誕生,現在計劃只能無限期擱置。
離開與其說是選擇,實際上是唯一出路。即使沒有政治迫害,離開也不過是時間問題,我只是比大家都要早了一點點。
我們置身於航向自由的鐵達尼號上,撞上了冰山,劃破了船艙,先見者知道沉沒是早已注定的結局,船艙裏的人反不知道,或心存希望。這些僥倖心理維繫着香港人日常生活,悼念過去,販賣夢想,掙扎求存,殊不知死神將至。
香港必然沉沒。
身處輪機部的前區議員,水浸眼眉才如此確信,不同界別的朋友都很婉惜和同情,其實沒有甚麼需要同情,我們只是較早被海水淹到,魔爪早已緩慢而頑固地伸向其他船艙。一個又一個政治組織解散,教學界實際上只是行屍走肉,連帶就是未來的兒童,法律本身已名存實亡,創作自由顯然沒有,我還要數下去嗎?
被水浸着,仍是可以生活,我們是適應力最強的民族嘛,多唱國歌,多點娛樂,還是能生存的。每天如此多致命意外,工業的、交通的,多添一項政治意外,試着接受每天就是有一些人會突如其來地被捕死掉,就像撞車死一般,只怕也能適應。
香港必然沉沒。
再忍耐,死亡也將降臨,並不存在苟且偷生的選項,你頂多只可以選甚麼時候死。很多人有不能離開的苦衷,捨不得家人,做不到理想的工作,不夠錢等等。只等你覺悟留港必死,就知道這些都是偽理由。在鐵達尼號上,誰本來不是有着良好工作,優渥生活,一家團聚?在沉沒中的輪船上,有無數個不想離開的理由,必須離開的理由只要一個。
離別並不傷感,我只是早點上救生艇,盡快找另一條通向自由的輪船,然後等待愈來愈狼狽的你們。不要多想,準備永遠不會足夠,準備不足而離開會有若干困難,至少不會死,為了準備充足而延誤離開的時機,隨時車以死作代價。
寫不了綠的,還可以寫倫敦的、鬼的,廣東話的價值與文化,讓我化作一頁頁的文字,我們一起傳承下去。
對了,我看到很多讀者和選民都已抵英,有緣相見,我會一直把紅的書放在車頭為記。
身處夢想的工作 在 #MandyStyle曼蒂妝什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ey there,
繼上次的影片之後,
開始回想這一路漸漸地放棄的過程!
雖然放棄了,但很感謝這一路的轉折:)
希望在追夢或放棄的你都不要害怕,
好好地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對了!
Best regards
Mandy
01:06 #夢想還是麵包
01:55 夢想還是享受生活
03:27 #身處夢想的工作
07:22 生病成了轉機
09:16 #放棄是夢想什麼感覺
10:06 重頭來過還會追夢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wjTWheLfZo/hqdefault.jpg)
身處夢想的工作 在 擁有夢想的工作-Shine your lif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助給弱勢團體以回饋社會。 現在買東西的通路很多,企業有責任回饋給社會,而身 為消費者的我們,也 ... ... <看更多>
身處夢想的工作 在 你現在的工作,是曾經的夢想嗎?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身為店內唯一一個亞洲人,我也有許多令他們完全無法理解的行為。例如:我已經習慣要把手邊事情告一個段落再下班,但每到我的下班時間,同事和主管就會立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