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車小紅抵擋不了近來的炎熱,還是全車貼上 V-Kool (Taiwan) Ltd. V70透明隔熱紙,選擇授權施工中心才有保障,像我這台儀表台跟車門內飾板都是真皮包覆的看到這樣的施工防護就安心了。
話說這20年來我的車都指定使用V70型號的隔熱紙,因為含有金屬成份的高隔熱、加上低內反射,而且超通透。用過就回不去了。
第一次嘗試在全景天窗換上比較黑的etag30隔熱紙防曬,效果也很好。
#草是自己貼的唷 #Iam2000T #vkoo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7Car小七車觀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在哪裡? ●國產第四代 Ford Focus 最新跨界掀背成員,編成分為好動版與任性版,預定 1/8 正式發表並公布詳細規格及售價 ●Active 專屬外觀套件 (霧黑稜格水箱罩、前後下擾流+四輪拱+側裙之高抗磨運動套件、專屬 LED 前霧燈飾蓋、專屬車身銘板、五幅雙色切削鋁圈、運動車頂架) ●A...
車門內飾板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試車報告] Porsche 918 Spyder 廠車親臨
影片: https://youtu.be/obhWZtOy2iE
V8賽車引擎,在山道上以9150rpm的高轉發出怒吼,高速擴散的音波,彷彿將冷空氣隔離。前129hp電動馬達,以16000rpm激轉,結合連結PDK七速自手排,擁有156hp的後電動馬達,創造887hp的綜效馬力!0~100km/h 2.8秒的狂妄動力,加上345km/h以上的超高極速,彷若廠車親臨,讓人進入戰鬥狀態,卻依然安心!
貼地戰機
918 Spyder是Porsche的新世代終極超跑,也是一輛道路版廠車,除了是Carrera GT的後繼車款之外,也有延續917 Le Mans廠車賽事精神,同時傳承給919 Hybrid廠車的意味,尤其,Porsche在2015年贏得Le Mans冠亞軍,加上918 Spyder國內10輛配額才剛交車完畢,再次試駕這輛終極超跑,仍有酣醇暢快感。
延續Carrera GT Targa的設計風格,為了達到輕量化的效果,頂篷仍採手動拆卸,並可置放於車頭的行李廂內。延續歷代Porsche經典車型的設計,因此每個部分的線條與風格,都有那麼點獨特。然而,線條雕琢在講究傳承經典之餘,設計依然充滿功能性,為了營造高速行駛的穩定性,其具備DRS可變擾流設計,除了底盤下護板具有導流功能,後方尾翼及翼面可以隨著車速調整角度及高地,再加上頂置尾管設計,低趴的身影,具有濃郁的廠車風味。
與Ferrari LaFerrari、McLaren P1兩款Hyper Car相較,918 Spyder的造型或許少了點乖張,但手工打造的精細度,絕對不亞於義、英兩位對手,碳纖維車體結構,涵蓋引擎周邊,簡約的座艙陳設,可以由車門內飾板、門檻及底板看到泛著亞黑色光澤的碳纖維本體,就連兩張賽車座椅也採碳纖維製成,搭配高聳的排檔座,躍入低陷的駕駛座,握住三幅式方向盤,真的有置身廠車的感覺。
完美操控
918 Spyder的V8 NA引擎,源自2005年的RS Le Mans廠車,不過為了兼顧實用性,並且保有更強勁的動力,於是將原本3.4升的排氣量,擴缸至4.6升,引擎轉速,也由9200rpm,調整為9150rpm,不過輕量化的特質不變,重量仍僅有135kg。最大馬力為608hp/8700rpm、最大扭力則為55kgm/6700rpm。搭配總馬力達286hp的前後電動馬達,綜效馬力達到887hp,最大扭力必須視檔位而定,由93.5kgm~130.5kgm。
918 Spyder雖然採四輪驅動,但前輪為電動馬達驅動,與後輪並無傳動軸連結,只能依賴ePTM四驅系統來調節前後輪的動力輸出,然而前輪的轉速高達16000rpm,後軸馬達因與變速箱連結,必須配合引擎轉速,兩具馬達加總的最大馬力286hp在6500rpm釋放,而結合引擎動力後的130.5kgm最大扭力則必須透過變速箱第七檔齒輪調速,才能與前輪轉速契合。
廠車般的座艙不大,坐在駕駛座上卻感受到強烈的競速氣息,低趴的坐姿,感受到如同貼地飛行般的速度感,將方向盤上的行車模式旋鈕調製Race時,全油門加速身體已能緊貼椅背,望著轉速錶指針朝9000rpm刻度躍進時,紅色的外環燈跟著亮起,車窗外的景色快速竄動著,心跳的速度,也隨著轉速攀升!
此時,右手拇指又按下紅色的Hot Lap開關,彷彿點燃918 Spyder的後燃器一般,瞬間加速會讓人忍不住深呼吸!
由於918 Spyder車寬達1940mm,在座艙裡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車體的低寬,因此在壅塞的市區行走必須格外小心,還得必留意突然傳出的機車族,此時以純電模式行駛,只要非油門一拜催策,線性的動力傳輸感,反而好駕馭。
行駛人車罕至的山道,918 Spyder靈活的身段得以伸展,前後雙A臂懸吊,除了擁有精準的轉向反應,出彎時,由電動馬達傳動的前驅動輪,傳輸比例為14.5%,而後輪仍有85.5%,純就駕馭感受而言,仍貼近MR配置,不過在濕滑路面上,還是能夠感覺到前輪輕微的牽引力。通過髮夾彎時,918 Spyder的後輪還具備主動轉向功能,轉向角度達3度,可以消抵0.5G的側向應力,只要專注地掌控油門、煞車及路線,918 Spyder精湛的底盤設定,也會以犀利卻又極度安全的方式回應你,沒有恐懼與惶恐,放心地享受887hp的強大動力。
TCar短評
回到市區,通過減速障礙時,只要輕按控制面板上的車頭抬升裝置,不用擔心底盤觸底,可以輕鬆自在地回道地下停車場。
論及硬派程度,918 Spyder仍不及上一代Carrera GT,但在駕控感受上,卻比GT更為人性化,人車的互動感更好,高速驅策,能夠信賴918 Spyder的底盤設定,能夠盡情地享受速度與過彎的樂趣。
Porsche Taiwan 總代理 永業
#porsche #918spyder #supercar #tcar #葉明德
車門內飾板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在哪裡?
●國產第四代 Ford Focus 最新跨界掀背成員,編成分為好動版與任性版,預定 1/8 正式發表並公布詳細規格及售價
●Active 專屬外觀套件 (霧黑稜格水箱罩、前後下擾流+四輪拱+側裙之高抗磨運動套件、專屬 LED 前霧燈飾蓋、專屬車身銘板、五幅雙色切削鋁圈、運動車頂架)
●Active 專屬內裝套件 (躍動藍車門內飾板、躍動藍座艙內飾板、躍動藍座椅縫線、Active 專屬標誌座椅)
●Active 專屬獨立式後懸吊,前懸加高 40mm,後懸加高 44mm,最低距地高 163mm
●前後控制臂轉向座重新優化幾何角度,減震筒與簧圈調校,行程加高並優化參數
●配胎採用 Goodyear Efficient Grip Performance (EGP)
●多元地形動態行車模式切換系統,較標準版多出 Slippery (防滑) 及 Trail (簡陋路面) 模式,提昇地形適應能力
●標準配備 Ford Co-Pilot 360™ 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構成符合 SAE Level 2 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Ford
#Focus
#Active
第四代 Ford Focus 車系自 2019 年 2 月 20 日於國內以國產化方式推出以來,憑藉先進的科技配備與良好的操駕感受,輔以較先前進步的空間機能,創造相當亮眼的銷售成績,福特六和後續也推出進口的 ST 及 ST Wagon 車系滿足熱血車迷,並多次強化全車系之配備與編成,積極回應消費者需求,帶來 2020 年較 2019 年進步約 40% 的品牌整體氣勢。
延伸閱讀: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1528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dvr0mG30c/hqdefault.jpg)
車門內飾板 在 駿成車工坊W212門飾板拆裝教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賓士w212 Eclass 門飾板 拆裝教學影片. ... <看更多>
車門內飾板 在 請教如何拆駕駛座門的內飾板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請教如何拆駕駛座門的內飾板- 如題請問有大大知道如何拆森林人駕駛座這邊門的內飾板嗎?(Subaru 第1頁) ... <看更多>
車門內飾板 在 [問題] 車門內飾板拆過一次是不是回不去了-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