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要說「有工作再幫我介紹」?
疫情影響,求職冰河期,人家說找工作最需要人脈,但,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想說約產業界的陌生人或是久沒見的朋友聊聊,你想約他見面,所以你在領英、臉書或LINE上丟了訊息,跟他說「我最近在找工作」然後對方說:「最近我們公司相關位子沒找人耶!」接著你說:「你有聽說什麼有機會再幫我介紹囉!」你發現,你沒有約到他見面,錯失了一次建立人脈的大好機會!而且再也沒聽到他關於職缺的消息。是不是?!🤦♀️ 🤦♂️
那要怎麼樣才能約到人家見面,又讓會談的過程雙方都覺得很有效率呢?很簡單,你寫一個「求職計畫」!
求職計畫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給自己找工作的指南,讓自己能 夠專注在適合的領域;一個則是請人幫忙介紹工作的時候給他們看的,目的是為了讓其他人幫忙你找到適合的公司、職位,還有聯繫 上招募經理。
為什麼需要求職計畫?要是你沒有計劃,你可能找工作的時候投著、投著,看得眼花撩亂,一不小心就花了一堆時間亂投不一定適合的工作,而不是專注在與自己的長處、興趣有相符的公司。就跟你本來想去百貨公司買個母親節禮物,結果到了店裡亂逛一通, 買了一堆自己的東西,禮物卻忘了買一樣。
還有,通常我們請人介紹工作的時候,人家常會立刻說:「我沒招人,也沒聽說誰在招,你加油喔!」這樣,就失去了聊天的機會了。
因此,你不能說「我在找工作,我想請你介紹。」你要說: 「我有個求職計畫,裡頭有幾個是你服務過的產業和公司,想請你幫我看一下,給我一些建議,下週打個電話跟你聊半小時好嗎?」這樣,對方不會有壓力、沒理由拒絕你,而且對方在看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可以幫你介紹某某人, 或是他知道其他類似的公司跟你想找的條件相符,還會告訴你裡頭哪些公司是地雷,千萬別去!
求職計畫怎麼寫?簡單!三個部分:你要找的工作、你的自我介紹和你有的技能、你想找的工作條件和具體的目標公司。
👉 求職計畫範例:網站設計師
個人資料:姓名、電話、email、領英 Linkedin 連結、目前地點。
想找的工作:網站設計師。
想找的工作相關技能:用戶體驗設計、視覺設計、用戶體驗研究與測試。
自我介紹與定位:身為女性購物網站設計師,我擅長擬定用戶人物誌、用戶體驗地圖,了解消費者如何使用網站做 電商購買。我也擅長使用 Sketch、Invision、Zeplin 等軟 體。除了設計電腦版和手機版網站,我也有 iOS app 的設 計作品,特別是複雜繁瑣的女性服裝美妝搜尋和瀏覽。擁有基本的前台工程師背景,我設計的產品讓工程師執行起來特別容易。
想找的產業:服飾零售、美妝、旅遊。
想找的地點:台北、新竹、新加坡、上海、美國。
想找的公司條件:中大型外商企業,消費性產品公司,女性相關產品尤佳。
目標公司:服裝零售(Gap、Uniqlo、Nike、Sogo)、美妝(Sephora、Aveda、康是美)、科技業(eBay、 蝦皮、Amazon、淘寶)。
當然,聊天時,記得先跟人家問好,多年沒見或是初次見面,關心人家生活怎麼樣,想想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助他。接著你可以再多談談你的背景和你為什麼想找這類型的公司,簡單破冰!要人家幫你想什麼工作很難,但要是你準備好資料,只是請對方給你回饋很容易,有了計畫,對方更能幫助你!來吧,做個計畫!
書摘選自:矽谷阿雅《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
博客來購書全球直送+電子書立刻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20
https://bit.ly/3dcykCr
軟體測試計畫書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職場競爭力讚起來】天線設計工程師篇
無線通訊產業正夯,大廠搶著延攬天線人才,天線設計工程師需整合無線通訊系統,確保通訊系統收發功能,肩負的重點任務包括:
1.掌握通訊規範,並訂出符合客戶需求的天線規格,完成天線需求計畫書
2.操作電磁模擬軟體工具,進行各種無線通訊裝置的天線設計與實作
3.針對效能測試結果進行分析並提出優化方案,達到阻抗匹配、雜訊隔離與性能優化
經濟部能力鑑定資訊請參考 http://www.ipas.org.tw/sec/105exam.aspx
軟體測試計畫書 在 陳永隆博士的6D思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走過KM15年(5/12)]
知識管理推動可以分成策略面、組織面、流程面、內容面、科技面、文化面與創新面等七個構面,以下分為二十九個執行重點。以下分別就各個構面的執行重點,作摘要說明。
(一) 策略面:
1. 訪談與診斷:針對企業最高主管、知識長、KM推動小組,設計各種訪談表,以了解企業推動知識管理的實施策略與期待目標。
2. 知識盤點:透過有系統的問卷設計,利用企業的知識分類與來源管道,盤點出知識文件分類、知識社群需求與專家黃頁名單。
3. 與企業策略接軌:利用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讓組織的願景、使命與策略目標接軌,進而找出知識管理的行動方案與關鍵績效指標。
4. 推動白皮書:在推動知識管理前,規劃一份推動知識管理短、中、長期的計畫書,具體描述推動組織、推動時程、執行重點與預期目標。
(二) 組織面:
1. 建立專案團隊:由企業高階主管擔任知識長,知識管理推動小組為計畫核心推動成員,搭配由各單位推出的知識代表,共同來推動知識管理。
2. 設定參與對象:除選定適當人選擔任核心推動成員外,計畫正式展開時,可考慮選擇全體同仁共同參與,或是選定先導或示範單為來試行推動。
3. 教育訓練體系:針對高階主管、全體同仁與知識社群版主,分別實施不同課程的教育訓練,加強對知識管理的基礎觀念。
4. 知識工作者認證:為養成同仁自主知識管理的習慣、落實經驗與知識分享、挖掘高知識貢獻群的隱性知識,可推行知識專家、知識大師的認證。
(三) 流程面:
1. 擬定行動方案:利用策略地圖,將知識管理的願景與策略目標展開,設定具體的行動方案。
2. 知識加值活動:透過知識螺旋分析,建立面對面、小組對小組、團體對團體、現場實作型的知識分享活動。
3. 知識行銷活動:對內發行知識電子報、舉辦知識應用發表會或知識社群活動,對外則積極投稿成果專欄或學術文章,都有助知識的行銷。
4. 績效評估指標:知識管理的績效評估指標,可以依資訊科技指標、非資訊科技指標、量化指標與質化指標所形成的評估矩陣來設計。
(四) 內容面:
1. 有價知識庫:建立知識文件的審核標準、審核流程與審核委員會,進行有價值知識的篩選,並定期舉辦知識文件分享與加值活動。
2. 知識社群:建立以知識分享、挖掘隱性知識、激發創造力、加速專案溝通或解決急迫性專案問題的知識社群,成為知識工作者的溝通新管道。
3. 專家黃頁:將組織內部與外部知識專家名單及其相關基本資料與專業經歷建檔,方便同仁依專業查詢專家名單,或依專家名單查詢專業領域。
4. 組織學習中心:建立網路與實體的組織學習中心,落實最佳實務傳承與標竿學習,並讓同儕之間可以互相協助與學習成長。
5. 虛擬工作網絡:建立使用虛擬資源、數位工具的新觀念,打破傳統面對面會議、面對面溝通的習慣,讓遠距協同合作成為工作新環境。
(五) 科技面:
1. 開發廠商評估:資訊系統的開發,究竟是要自行設計或是委外開發?如果是委外開發,則需要設計一套評估標準以選擇適當的合作廠商。
2. 資訊系統規格:知識管理系統可以分成七個層級的架構,而知識入口、文件管理、群組軟體、搜尋引擎等模組,都應訂定開發規格。
3. 基礎建設評估:應先針對公司的資訊基礎建設與網路架構做一通盤性的了解後,再針對公司的軟、硬體設備進行現況分析。
4. 驗收與測試:不論是自行設計或委外開發,系統完工前的測試與驗收方式,以及修正後的結果說明,都是系統開放使用前的重要工作。
(六) 文化面:
1. 知識價值觀:知識型企業應建立符合知識透明、尊重多元價值的新知識價值觀,其中尤以Buckman的「工作道德規範」最值得觀摩與參考。
2. 分享文化:知識型企業應摒除藏私知識便可以擁有權利或競爭力的錯誤觀念,建立鼓勵分享、激勵分享型員工的企業文化。
3. 優勢轉型:找出部門與員工的核心專長與競爭優勢,並與動態的外在趨勢接軌,達成企業利用知識成功轉型的契機。
4. 激勵措施:找出可讓企業知識工作者願意分享、願意付出的誘因,設計實現這些誘因的激勵制度,可活化企業的分享文化。
(七) 創新面:
1. 交會點創新:鼓勵同仁善用交會點創新的三個驅動力─多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學習跨領域的知識、多利用進步迅速的電腦科技。
2. 知識整合運用:知識管理與其他數位化、網路化專案的整合;知識文件、知識社群與專家黃頁的整合;知識管理與工作流程整合。
3. 協同知識分享:知識管理的焦點將會從內部知識的分享轉移到外部知識分享,知識管理的應用範圍將擴大到顧客、供應商及合作夥伴。
4. 知識價值鏈:知識以多元管道匯集,並收斂至單一窗口進入企業,透過知識加值活動運作後,再以發散式的多元價值貢獻度輸出。
軟體測試計畫書 在 Mobile01: 首頁 的推薦與評價
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Gen11 體驗|可靠全面的輕薄商務筆電! MSI Stealth 17 Studio A13V 測試 ... ... <看更多>
軟體測試計畫書 在 Test Corner | 推薦一本總結軟體測試策略實務的書(雖然書名 ...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一直認為直播課程的核心目的是營造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避免僅僅是單向的知識傳遞。然而,直播課程總是受時間約束,計劃難以應對各種變故。最近幾次的直播取消是一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