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時代雜誌委託著名戰地攝影Adam Ferguson所拍攝的蔡英文總統的封面照,因不是大家遍認為漂亮,時尚感的肖像照,而是這種高對比,高反差的照片,照片出來後評價非常兩極,當時有許多攝影專家學者出來分析這張照片,彷彿全民都上了一堂攝影課,這次總統府攝影比賽再次引起了高度話題,想必蔡英文總統跟攝影真的很有緣?
「100/100總統府不一樣攝影創作比賽」在這兩天的攝影圈內掀起了一股熱烈的討論,鬧得沸騰騰,多數人的意見和看法都是“這樣的照片也可以得獎? ”,“為什麼有些照片可以P 圖,而且專業組還可以P成那麼爛?” 等等相關疑慮。
關於這次比賽,可以討論的事情非常多,我想先從幾個字面上去做討論。
看了許多網友的留言,大家很在意專業組和一般組的作品程度差異,大家都認為一般組的作品比專業組更像專業組。
在這裡要先幫大家釐清一件事,在一些大型國際攝影比賽,一般都會分成 "Professional","Non-Professional","Amateur " 或是"Student"的組別,從字面上直接翻譯意思其實就是:專業,非專業,業餘 / 愛好者以及學生。
其中要如何定於專業和非專業呢?畢竟有些非專業的確拍的比專業好很多。
國外的比賽規章多數是以是否把攝影當成是工作或是以攝影謀生者,如果是,那麼就建議參加專業組,反之,就是非專業或是業餘者,或如果你是學生,當然就是參加學生組。
這次的台灣總統府攝影比賽,主要是分成兩大組:一般組和專業組,大家糾結和在意的就是一般組的照片竟然比專業組更厲害,而且專業組的照片合成起來竟然可以那麼不專業?
這次比賽的主題是「100/100總統府不一樣攝影創作比賽」,顧名思義標題已經很清楚告訴大家,“不一樣“和“攝影創作”,這邊先不談大家對攝影創作的定義,但我想主辦單位在行政作業上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這比賽根本不應該分專業組和一般組,若是把專業組改成創意組,一般組改成傳統攝影或是純攝影,再特別強調不允許任何後製(下面會提到後制的定義),再來就是把攝影(photography)創作改成影像(image)創作,也許大家就可以比較釋懷為何可以 P 圖, 合成,甚至熒幕截圖。
台灣普遍民眾對於攝影的認知是很狹義的,包括許多攝影愛好者,攝影師,甚至以攝影老師自稱的人,都認為攝影是一種真實到不能再真實的藝術,只有按下快門當下的照片,才可以是真攝影,甚至連後製都不行。
(我對後製的看法:任何調整曝光,顏色,對比都不屬於後製的範疇;只有無中生有,增加或刪減照片內的元素,才被定義成後製。這個標準都適用在 WPP 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世界各地的媒體,和國家地理雜誌使用照片的原則上。)
但其實早在1923年,美國現代主義攝影家 Man Ray 就嘗試的“實物投影”,利用暗房原理把想要塑造的影像物件直接投放在相紙上曝光,再利用化學沖洗過程獲得想要的影像,也就是說在攝影發明不到一百年的歷史,就已經有攝影家不再執著用相機來進行攝影創作。
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我所認識到的攝影,是指利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當然隨著時代的演進,從從前的底片相機,到現在的數位相機,手機,甚至行車記錄器,監視器等,這些都可以“記錄”影像,攝影也不再只是單純的記錄工具,而是再現,呈現以及最重要的發現。
撇開單純以美為對象的攝影創作,攝影和藝術其中一個最大的功能是作者向大眾提出問題,也可以是攝影家作為批判的工具。
當然到了21世紀,更是多了許多新的攝影創作手法,而比利時藝術家Mishka Henner早在2013年以前就開似乎用Google街景車拍攝到世界各地郊區的阻街女郎,集結輸出,取名為「三不管地帶」(No Man’s Land),也獲得了當年德國證交所攝影獎(Deutsche Börse Photography Prize)。英國攝影師Jacqui Kenny,因為罹患agoraphobic(廣場恐懼症),因此開始利用 Google 街景截圖來進行攝影創作,還在美國舉辦了她第一場攝影個展《The Agoraphobic Traveller》。
比 google 街景更早被注意到的應該是遊戲的截圖攝影,在2006年,遊戲玩家 Franco Mattes 和 EVA 在《第二人生》遊戲中拍下了虛擬人物的肖像照,這幅作品叫做《Thirteen Most Beautiful Avatars》,是最早被公認的遊戲攝影作品,從此就掀起了一股遊戲攝影的熱潮。
也許大家覺得國外太前衛,太遙遠,那我們來看看在台灣其中一位也不用相機進行攝影創作的攝影家-世新大學圖文傳播系章光和教授,在2010年利用電腦掃描機進行了《植物誌2》這系列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 google。
以上幾個例子是想要告訴大家,早在大家還以為一張照片的完成只能是快門按下的當下時,在世界各地的攝影藝術家已經開創了不少的新型攝影方式。
這篇文章的重點不討論這次作品的好壞,僅是跟大家分享攝影創作還會有很多的可能性,更何況在台灣鮮少會有這樣的機會有作品可以這樣被討論,可以引起討論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作品了,當然也很希望可以藉此機會讓大家更認識攝影,更重視攝影教育的重要性,匈牙利藝術家納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預言:「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
最後想說,每個人在學習的路上總是希望可以得到一些積極正面的回饋,參加比賽是最直接也是最快速的一種方法,適當的鼓勵可以讓路走更順暢,還記得我第一次參加的攝影比賽是輔大校園美景攝影比賽,第一次參加比賽就獲得了銀牌獎(當時金獎從缺),這一個銀牌獎,在攝影路上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讓我覺得自己是不錯的。曾看過一句話::“凡是我得獎的作品都是違規之作”- 中國著名攝影家賀延光。我想,世界是現實的,參加比賽得獎就只是多了一個讓世界認識你的機會,每一個人對於比賽的意義和追求的都不一樣,有些人想靠參加比賽賺獎金,有些人則是想要透過比賽成名,但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大家可以快樂的拍照創作,千萬不要忘記當初拿起相機的起心,切記任何事情太執著,都會走火入魔,參加比賽只是一個開始,照片所要表達的才是終點。
攝於 2014,台北
——
輔大翻譯所評價 在 張國耀 Chong Kok Yew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年時代雜誌委託著名戰地攝影Adam Ferguson所拍攝的蔡英文總統的封面照,因不是大家遍認為漂亮,時尚感的肖像照,而是這種高對比,高反差的照片,照片出來後評價非常兩極,當時有許多攝影專家學者出來分析這張照片,彷彿全民都上了一堂攝影課,這次總統府攝影比賽再次引起了高度話題,想必蔡英文總統跟攝影真的很有緣?
「100/100總統府不一樣攝影創作比賽」在這兩天的攝影圈內掀起了一股熱烈的討論,鬧得沸騰騰,多數人的意見和看法都是“這樣的照片也可以得獎? ”,“為什麼有些照片可以P 圖,而且專業組還可以P成那麼爛?” 等等相關疑慮。
關於這次比賽,可以討論的事情非常多,我想先從幾個字面上去做討論。
看了許多網友的留言,大家很在意專業組和一般組的作品程度差異,大家都認為一般組的作品比專業組更像專業組。
在這裡要先幫大家釐清一件事,在一些大型國際攝影比賽,一般都會分成 "Professional","Non-Professional","Amateur " 或是"Student"的組別,從字面上直接翻譯意思其實就是:專業,非專業,業餘 / 愛好者以及學生。
其中要如何定於專業和非專業呢?畢竟有些非專業的確拍的比專業好很多。
國外的比賽規章多數是以是否把攝影當成是工作或是以攝影謀生者,如果是,那麼就建議參加專業組,反之,就是非專業或是業餘者,或如果你是學生,當然就是參加學生組。
這次的台灣總統府攝影比賽,主要是分成兩大組:一般組和專業組,大家糾結和在意的就是一般組的照片竟然比專業組更厲害,而且專業組的照片合成起來竟然可以那麼不專業?
這次比賽的主題是「100/100總統府不一樣攝影創作比賽」,顧名思義標題已經很清楚告訴大家,“不一樣“和“攝影創作”,這邊先不談大家對攝影創作的定義,但我想主辦單位在行政作業上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這比賽根本不應該分專業組和一般組,若是把專業組改成創意組,一般組改成傳統攝影或是純攝影,再特別強調不允許任何後製(下面會提到後制的定義),再來就是把攝影(photography)創作改成影像(image)創作,也許大家就可以比較釋懷為何可以 P 圖, 合成,甚至熒幕截圖。
台灣普遍民眾對於攝影的認知是很狹義的,包括許多攝影愛好者,攝影師,甚至以攝影老師自稱的人,都認為攝影是一種真實到不能再真實的藝術,只有按下快門當下的照片,才可以是真攝影,甚至連後製都不行。
(我對後製的看法:任何調整曝光,顏色,對比都不屬於後製的範疇;只有無中生有,增加或刪減照片內的元素,才被定義成後製。這個標準都適用在 WPP 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世界各地的媒體,和國家地理雜誌使用照片的原則上。)
但其實早在1923年,美國現代主義攝影家 Man Ray 就嘗試的“實物投影”,利用暗房原理把想要塑造的影像物件直接投放在相紙上曝光,再利用化學沖洗過程獲得想要的影像,也就是說在攝影發明不到一百年的歷史,就已經有攝影家不再執著用相機來進行攝影創作。
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我所認識到的攝影,是指利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當然隨著時代的演進,從從前的底片相機,到現在的數位相機,手機,甚至行車記錄器,監視器等,這些都可以“記錄”影像,攝影也不再只是單純的記錄工具,而是再現,呈現以及最重要的發現。
撇開單純以美為對象的攝影創作,攝影和藝術其中一個最大的功能是作者向大眾提出問題,也可以是攝影家作為批判的工具。
當然到了21世紀,更是多了許多新的攝影創作手法,而比利時藝術家Mishka Henner早在2013年以前就開似乎用Google街景車拍攝到世界各地郊區的阻街女郎,集結輸出,取名為「三不管地帶」(No Man’s Land),也獲得了當年德國證交所攝影獎(Deutsche Börse Photography Prize)。英國攝影師Jacqui Kenny,因為罹患agoraphobic(廣場恐懼症),因此開始利用 Google 街景截圖來進行攝影創作,還在美國舉辦了她第一場攝影個展《The Agoraphobic Traveller》。
比 google 街景更早被注意到的應該是遊戲的截圖攝影,在2006年,遊戲玩家 Franco Mattes 和 EVA 在《第二人生》遊戲中拍下了虛擬人物的肖像照,這幅作品叫做《Thirteen Most Beautiful Avatars》,是最早被公認的遊戲攝影作品,從此就掀起了一股遊戲攝影的熱潮。
也許大家覺得國外太前衛,太遙遠,那我們來看看在台灣其中一位也不用相機進行攝影創作的攝影家-世新大學圖文傳播系章光和教授,在2010年利用電腦掃描機進行了《植物誌2》這系列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 google。
以上幾個例子是想要告訴大家,早在大家還以為一張照片的完成只能是快門按下的當下時,在世界各地的攝影藝術家已經開創了不少的新型攝影方式。
這篇文章的重點不討論這次作品的好壞,僅是跟大家分享攝影創作還會有很多的可能性,更何況在台灣鮮少會有這樣的機會有作品可以這樣被討論,可以引起討論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作品了,當然也很希望可以藉此機會讓大家更認識攝影,更重視攝影教育的重要性,匈牙利藝術家納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預言:「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
最後想說,每個人在學習的路上總是希望可以得到一些積極正面的回饋,參加比賽是最直接也是最快速的一種方法,適當的鼓勵可以讓路走更順暢,還記得我第一次參加的攝影比賽是輔大校園美景攝影比賽,第一次參加比賽就獲得了銀牌獎(當時金獎從缺),這一個銀牌獎,在攝影路上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讓我覺得自己是不錯的。曾看過一句話::“凡是我得獎的作品都是違規之作”- 中國著名攝影家賀延光。我想,世界是現實的,參加比賽得獎就只是多了一個讓世界認識你的機會,每一個人對於比賽的意義和追求的都不一樣,有些人想靠參加比賽賺獎金,有些人則是想要透過比賽成名,但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大家可以快樂的拍照創作,千萬不要忘記當初拿起相機的起心,切記任何事情太執著,都會走火入魔,參加比賽只是一個開始,照片所要表達的才是終點。
攝於 2014,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