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金融時報說: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次爆發需要改變步調了 這是金融時報的描述:氧氣缺乏,年邁病患孤獨死在家中,醫院掙扎擠出空床。這是過去在美國、義大利和印度的慘酷。但現在曾是防疫典範的台灣也面對了同樣的狀況...
輔 大 被當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樂讀|9號的工作:當工作搖搖欲墜,我的人生,是否還有突圍的可能?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工作的意義是我們身而為人時常會思考的問題,好像沒有意義就很難在職場持續努力。
.....
他有一個夢想,就是等待高中的兒子大學畢業之後,賣掉現在的公寓,與老婆搬到清幽的鄉下,靠著另外一棟房子的租金過退休生活。
二十六年前,他開始任職於一間負責通訊公司的安裝與維修組,輔佐公司從小規模經營到現今的大企業,可是,職位並沒有隨之升遷,反而不斷地被向外壓迫,眼看著離職單───那條與公司劃分的界線就在眼前。
已經邁入中年的他,並沒有屈服公司的權威,無論上頭如何暗示他的工作能力不佳,無數次調度職位與服務單位,或是派遣到任何偏鄉小鎮,仍然無法將他推出界外。
個性本來就比較內向的他,不擅經營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不論在哪裡服務,總是會有口角產生或是被百般刁難,這些因素仍無法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
《9號的工作》是一本讀起來蠻沉重的故事,但卻是我們社會中有些人的縮影,相信自己所擁有的專業技術能夠為公司帶來益處,勤勞與老實的個性也不會有所危害,但是為什麼卻好像不被當一回事?
我發現在這本書中,主角是完全沒有姓名的,直至最後被分派到偏鄉才有一個專屬的編號─── 9號。這個涵義頗耐人尋味的,彷彿自我、自我價值與工作意義都隨著公司一次又一次的調職而逐漸被蒸發,最後剩下那個小小的存在,才可能是真正的自己。
我很喜歡台灣作家盧郁佳在導讀結尾的這一段話,讓我在看完故事之後也深有感觸 ───
"他在通訊公司上班,通訊象徵把人與人連接起來,在慾望、怨恨、失落攪動中翻湧。而當每個人都失去了尋求別人的最後可能,全網斷訊,便是這世界的真相。"
另外,她也提到《我的大叔》這部韓劇,我剛好有看,稍微對比一下,其實意境真的蠻像的,也都好沉重。
儘管如此,還是想把這本書獻給在職場全心全意奉獻自己的每一個人,願讀完之後能夠有勇氣為自己的人生踩下自我毀滅的煞車。
-
作 者|金惠珍(김혜진)
譯 者|簡郁璇/小玩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愛讀者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更多互動都在instagram歡迎追起來: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輔 大 被當 在 王柔云 Rou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期間浩哥24小時都在的情況下,我的壓力直接報表啦!
剛開始的兩個禮拜我真的是焦頭爛額啊!
光是準備三餐、陪玩、陪讀、盯吃飯、睡覺就耗掉了我一整天(包含精力)等他睡下之後才能做家事、好好的工作,睡眠時間又少到不行
連續這樣下來,我很怕還沒有解封我就先不行了!
後來開始慢慢調整作息,安排規劃每天的日程
讓一切都上軌道,還有抽出時間運動之外
我也有適時的補充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龜鹿茸益飲、鹿茸大棗飲、鹿茸機能性果凍(這是給浩哥吃的)
龜鹿茸益飲、鹿茸大棗飲、鹿茸機能性果凍是由農委會監督輔導掛保證,中華民國養鹿協會出品的,他們的產品都有多項檢驗,包含
● 榮獲ISO22000及HACCP國際食品安全認證,經SGS檢驗。
● 投保產物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
鹿茸的部分是採用台灣國產在地飼養的國產鹿茸唷
這系列產品有小孩也可以補充的鹿茸機能性果凍、女生好氣色必備的鹿茸大棗飲,還有老人或者忙碌上班族適用的龜鹿茸益飲
大家都知道鹿茸常被當作補身的寶物,是因為它裡面含有蛋白質、脂質、礦物質等,富含胺基酸組成的多胜肽,具有營養補給、旺盛精神、增強體力的功效。
女人的氣色真的很重要,氣色不好人看起來就蒼老!尤其是現代忙碌壓力大,或是像我現在這樣,在家顧小孩又要工作兩頭燒的女人,特別需要補充「鹿茸大棗飲」
打開可以聞到濃濃的紅棗味,喝起來微微的酸甜,而且攜帶方便,也只要常溫保存就可以了!就算是上班族也可以方便補充。
非常適合家中長輩或是忙碌的上班族飲用的「龜鹿茸益飲」
成分有鹿角、龜板、黃精、枸杞、人蔘、麥芽糖醇糖漿,喜歡人蔘的朋友一定能接受的味道,像我不太長接觸人蔘的飲品,但是龜鹿茸益飲我喝了可以接受~不像其他喝過的人蔘飲品非常的苦!有節日的時候就是最棒的禮品啦!
浩哥愛不釋手的「鹿茸機能性果凍」,沒有上課的日子,天天都在想要怎麼做出健康營養又好吃的餐點給他,有了小孩之後最關心的就是他的健康!
鹿茸機能性果凍把各種營養變成果凍~裡面的成分除了鹿茸之外,還有含有4種活性蛋白和硫酸軟骨素及酸性粘多醣等有效成分的鯊魚軟骨粉,還有可補充關節軟組織的雞軟骨精華(二型膠原蛋白)
浩哥吃了一口之後,完全不想分我…
後來偷吃了一口,味道就跟梅子果凍一樣酸酸甜甜的
難怪都不想分食,把鹿茸機能性果凍變成是小孩的零食一舉兩得啊!
(特別注意.機能性果凍內含有蝦、蟹、魚及其製品,不適合其過敏體質者食用。)
日常除了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固定的運動外,營養品的補充也是不可少!
鹿茸機能性果凍、龜鹿茸益飲、鹿茸大棗飲,在疫情期間也能增加身體的防護力!
限時活動優惠
單盒售價:$1280
任選三盒:$2700 (平均一盒900元)
買越多便宜越多,大家趕快囤起來~
本文皆為本人親自試用過後的體驗心得僅供參考。
產品成分及功效說明,參考商品或官網(粉絲團)所載,不等於宣稱具有療效,每個人使用習慣、體質膚質不同,實際效果依每人體驗為主。
產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情況有所差異,並請配合正確的使用方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
輔 大 被當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金融時報說: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次爆發需要改變步調了
這是金融時報的描述:氧氣缺乏,年邁病患孤獨死在家中,醫院掙扎擠出空床。這是過去在美國、義大利和印度的慘酷。但現在曾是防疫典範的台灣也面對了同樣的狀況。
聯合報的報導是這樣說的:【英國金融時報(FT)評論指出,台灣過去一年來對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宜,但近來染疫人數激增形成空前挑戰,主要有兩大問題,首先台灣欠缺大規模篩檢機制,其次官僚文化,使得大家不敢逆時中,現在應趕緊調整防疫策略。】
但是中央聽見了嗎?還是依舊沉浸在側翼作圖,欺騙國民外國疫苗只有做到二期,所以國產疫苗還是好棒棒的迷思當中?官員知道第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面臨的是甚麼狀況嗎?官員知道不做正規的事情只是做圖騙人,無助於整體防疫的結果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長方荷生1日接受廣播專訪表示,今年疫情突然升溫,導致大家手忙腳亂,沒有完整的應對系統,但里長沒有名單可以掌握,變成只能被動的處理跟應對。他也向政府喊話,「政府不要怕里長知道哪裡有人確診、哪裡有人居家隔離」,每個里長幾乎都被里民罵得很慘。】
今天要訪問的就正是跟我一樣得過總統文化獎(笑)的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根據鏡周刊的報導:【39歲那年方荷生選上里長,先前他做過許多工作,卻都難以持久,「剛選上里長時,講真的也不會做,里長在台灣一直被當成條仔咖。」一晃21年,如今方荷生雇用13位專職人員,從小孩課輔、老人共餐、圖書館,到辦喪事他都做,規模之大連許多NGO都自嘆弗如。里民喚他「胖里長」,大小事都找他,里長也成了他最在行、做得最久的一份工作。】
當年他就是因為遇到sars期間發現很多里民當時沒有飯吃,所以才成立了食物銀行,但是這次的軟封城,他遇到了甚麼狀況,又怎麼解決,還有希望政府給予甚麼樣的幫助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Q9iAMJCYQo/hqdefault.jpg)
輔 大 被當 在 紙片模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哈囉大家好,我是紙片模型,歡迎來到紙片模坊。
又來到咱們每個月模組推薦的時間了,這次我們從800多個模組當中篩選出了140個,然後把最棒的20個推薦給你。內容從輔助、建築、RPG、魔法、儲物,各個類型通通都有,目的是希望你能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棒的東西,希望你會喜歡囉。
--
TimeCode:
00:00 Intro
00:24 Guardians Galore
01:11 Help Wanted
01:47 NPC Variety
02:16 Breeding Time Visualizer
02:50 ExtraSounds
03:45 Mining Utility
04:11 Hotbar Dumping Excess
04:38 Colds: Block Bank
05:10 Filtered Chests
06:01 Distributor
06:38 ItemPhysic Lite - Fabric
07:13 Mob Gems
08:16 Malum
09:02 Big Chillin XP Redux
09:37 Farmer's Delight
10:19 Artificial Foliage
10:56 Modern Life
11:31 Requiem
12:16 Tensura Mod - That time I got reincarnated as a Slime
13:34 Outro
--
Mods:
1.Guardians Galore 守護者們 [Fabric] -
https://bit.ly/3fr4VIc
2.Help Wanted 村民召集令 [Forge][Fabric] -
https://bit.ly/3fr5Ata
3.NPC Variety 村民基因 [Fabric] -
https://bit.ly/3wEhEgC
4.Breeding Time Visualizer 生育指示器 [Forge] -
https://bit.ly/3hYzh6x
5.ExtraSounds 額外音效 [Fabric] -
https://bit.ly/3c2gHH4
6.Mining Utility 逃生繩 [Fabric] -
https://bit.ly/3p4JvUv
7.Hotbar Dumping Excess 不撿垃圾 [Forge] -
https://bit.ly/3fPGl2T
8.Colds: Block Bank 方塊銀行 [Forge] -
https://bit.ly/3yHAC7H
9.Filtered Chests 過濾箱 [Forge] -
https://bit.ly/3fOjtAJ
10.Distributor 分配器 [Forge] -
https://bit.ly/3fTF8Hx
11.ItemPhysic Lite - Fabric 掉落物物理 [Fabric] -
https://bit.ly/34pA1tr
12.Mob Gems 靈魂寶石 [Fabric] -
https://bit.ly/3fOjrZD
13.Malum 靈魂魔法 [Forge] -
https://bit.ly/3c2gW4W
14.Big Chillin XP Redux 更好的經驗機制 [Forge] -
https://bit.ly/3c2q0GK
15.Farmer's Delight 農夫的喜悅 [Fabric] -
https://bit.ly/3yHAPrv
16.Artificial Foliage 人造樹葉 [Forge] -
https://bit.ly/3i0N3pk
17.Modern Life 現代生活 [Forge] -
https://bit.ly/3fQoOrg
18.Requiem 安魂曲 [Fabric] -
https://bit.ly/2R1qbLm
19.Requiem - Pandemonium Expansion 安魂曲擴充 [Fabric] -
https://bit.ly/34piuld
20.Tensura Mod 史萊姆日記 [Forge] -
https://bit.ly/2TsNG0R
--
Mod Loader:
Forge -
http://bit.ly/Paper-Forge
Fabric -
http://bit.ly/Paper-Fabric
Fabric API -
http://bit.ly/Fabric-API
--
RPMTW Update Mod 自動中文化 -
http://bit.ly/Paper-RPMTW
--
※有想推薦的模組嗎?歡迎透過這份表單進行推薦!
https://forms.gle/JNi4sN4HCXZVuQHc9
—
[聊天室、留言規則]
請閱讀並遵守相關規則,否則就會被當作足球踢出去。
1. 請聚焦在影片上,勿討論無關或私人的話題。
2. 請尊重他人,嚴禁任何人身攻擊、辱罵、洗頻、不雅言論、髒話、歧視。
3. 請帶動有意義的討論,勿發送無意義訊息(例如太過簡短、只有貼圖等)。
4. 不要提及其他實況主,也不要在其他人的頻道提到紙片。
5. 如果你看到違反規則的訊息,請不要留言反應,直接檢舉、封鎖即可。
以上,只要您遵守規則,歡迎使用任何語言進行討論。
—
Instagram: http://bit.ly/Paper_IG
Facebook: http://bit.ly/Paper_FB
Discord: http://bit.ly/PaperDiscord
—
錄影程式:Bandicam
聲音處理:Audacity
後製軟體:Adobe Premiere Pro cc
—
如果您有適合本頻道的合作提案,歡迎寄信至:mlz85613@gmail.com。基於上述理由,我們只會回覆對頻道有益且符合時間表的提案,還請見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SmX3fmP3js/hqdefault.jpg)
輔 大 被當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亞特蘭提斯 #靈魂轉世協議 #金字塔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賢賢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就繼續上一集,來把亞特蘭提斯和外星人一併講解。
在以前的訪談中,我有問過他:亞特蘭提斯人是外星人嗎?
他說,對於地球人類來說,屬於外星人,
亚特兰蒂斯是属于天琴座类人族的后裔,
当蜥蜴大军进攻天琴座的時候,天琴座人逃亡到了宇宙各地,
亚特兰蒂斯逃亡到了昴宿星团,
而后又被弹劾到了地球。
天琴座類人族的外觀是天使一樣美麗的外觀
(沒有翅膀,沒有一個人是長得醜陋的),
白皮膚,金髮藍眼,高鼻樑,瓜子臉;少部分人是棕紅發,綠眼睛;
手指的指數為六根,腳趾趾數也是六根。
目前地球上的各個不同外星人創造的人種中,
只有白色人種中的雅利安人與斯拉夫人
在外觀最能保留天琴座類人族的外觀,但是手指腳趾數量上是5根
因為蜥蜴人的手是5根爪子,
人類是基於以蜥蜴人為主體,所以有5根,
但是輔以大量的天琴座類人族的基因,
所以不以爪子的形態呈現,以5根手指的形態呈現。
那麼究竟黑暗勢力的外星人,有哪一些呢?大家知道嗎?
以下的幾個都屬於黑暗勢力外星人:
第一,獵戶星人:來自獵戶星團,屬於6次元當中黑暗的勢力。
屬於爬蟲族外星人。蜥蜴人的大本營、主要基地就是獵戶星團。
第二,天龍星人:來自天龍星團,屬於5次元當中黑暗的勢力。
屬於爬蟲族外星人。蜥蜴人也居住在此。
第三,澤塔星人:來自澤塔雙星,屬於4次元當中黑暗的勢力。
屬於類機器族外星人。
小灰人與灰人,主要就是來自澤塔雙星。
為何說是類機器族外星人呢?
小灰人與灰人有一個大特點,就是完全沒有情感。
而且已經喪失了生育的能力。前二十年新聞曾報導過的外星人綁架事件,
就是牠們做的事;因為牠們捕捉人類,
以便用基因工程造出牠們的後代。
但最近的7年裡面,這類事情已被光明勢力銀河聯邦阻止。
還有接下來就是火星人:
上一集提到有一群4次元的類人族光明勢力外星人居住在火星。
其實火星也有少許4次元蜥蜴人居住著。
接下來是金星人:同樣的,金星也有少數4次元的蜥蜴人居住。
還有就是月球人:月球又被傳說稱為「阿努納奇」,
實際上月球背面被一群來自4到6次元的爬蟲族外星人,
也就是蜥蜴人佔據著。
牠們透過月球,作為基地,以便更容易的操控一些人類。
本次我們就來講解,什麼是爬蟲族外星人?
什麼是蜥蜴人?牠們跟類人族外星人差別在哪?
爬蟲族外星人簡稱蜥蜴人,無論是爬蟲或蜥蜴,
都是用來描述牠們的身體特徵。
牠們就像是能長期站立的爬蟲類動物或者蜥蜴;
你可以簡單一點,想像成牠們是一半恐龍一般人類。
因為牠們的原型確實是這種模樣。
但牠們可以使用上一集所提到的「體態偽裝能力」,
偽裝成人類的外表,默默在背後控制著人類的社會。
本系列就先介紹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問,
為什麼就沒有光明勢力外星人,直接把這些蜥蜴人給全部消滅?
這樣人類就能和平了不是嗎?
我們將以這個議題,銜接到6次元天狼星人以及仙女星人,
帶出靈魂轉世前的協議。
首先,仙女星人是7到9次元的,
就是光明勢力類人族外星人。
而仙女星人主要就是作為銀河聯邦的重要幹部,在拯救著整個銀河系。
然而仙女星人有一個特性,牠們對於蜥蜴人傷害地球人的這件事,
本身是持著「不干預的狀態」。
你可能會覺得,明明人類就被蜥蜴人殘害,為什麼不伸出援手呢?
原因就是,無論是類人族外星人、地球人、蜥蜴人轉世到地球,
每個靈魂個體都要進行「轉世前的協議」,
而這些靈魂在轉世前,都會有一群來自7到9次元的仙女星人,
為這個靈魂個體進行靈魂契約、靈魂協議,
祂們會把這個靈魂前世,甚至前前世所發生的一切事情,
做一個總回顧,然後分析其中能夠進行改進的部份,
做為轉世到地球後,這個靈魂主要必須學習的「靈魂課題」。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被蜥蜴人殘害,
但這一切都是在「宇宙業力法則」允許之下存在的。
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
如果有些靈魂本來就在很久以前,跟蜥蜴人互相戰鬥,
然後殺死了一個蜥蜴人;在「宇宙的業力法則」的推動下,
這個靈魂之後就轉世成了現代的地球人,
於是這些地球人就這樣別無選擇的被蜥蜴人殘害;
只看這一世的話,地球人看起來很無辜,對嗎?
但在「上帝視角」之下,地球人本來就欠這些蜥蜴人一些「業力」,
所以地球人才會怎麼樣都逃不過蜥蜴人的控制!
這裡我們帶到6次元天狼星人的部份,因為這與我們現代文明較為接近。
在5千年前,有一群亞特蘭提斯人的後代
在古埃及地區建立了古埃及文明。
有很多人都對古埃及的法老王、金字塔有濃烈的興趣與好奇心。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講講,當時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文明狀況?
其實,當時的古埃及,有一些歷代的法老王,
都被當時的6次元天狼星人注意到了,
這些天狼星人透過2種方式將「靈性進化法則」教導給法老王。
第一種方式,將法老王作為「通靈器皿」,
類似道教神明透過「乩童」進行通靈,一樣的方式,只是稱呼不同。
這樣做,法老王底下的宰相、官屬們,
就能聽到法老王把天狼星人想要教導的「靈性進化法則」一點一滴的講出來。
第二種方式,是令次元較高的法老王,直接進入「通靈狀態」,
然後法老王本身自己也聽到,
也一邊對著宰相、官屬們講述天狼星人的「靈性進化法則」。
這裡就來簡單介紹,什麼是「靈性進化法則」?
當時天狼星人告訴古埃及人:
『按照我的方式,將我們建造的金字塔好好運用,
你們將能獲得「冥想能力」、「心電感應力」,
並且可以將「靈魂的振動頻率」提升到4~5次元。』
於是天狼星人就在10天內,就建造起了金字塔。
然後古埃及人就聽從天狼星人的指示,
把金字塔朝向的「天空中的方位」,
作為他們「靈魂修煉」的定位點。
其實金字塔通通都是朝著天狼星的「天空方位」建造成的。
而古埃及人只是進入金字塔中的「冥想室」,
就能在裡面「打坐」、「冥想」,
吸收金字塔頂端來自天狼星的光明力量。
就這樣,古埃及人一個一個的「覺醒」了,
所謂覺醒就是成為4~5次元的靈魂個體。
然後你可能會有疑惑著,為何古埃及文明突然在一夕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呢?
告訴你,答案就是他們有超過7成的人,都已提升到4~5次元,
然後轉世到4次元的金星、火星;5次元的太陽、大角星、昴宿星去,
進行更進一步的「靈魂修煉」。
這邊要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
如果你跟古埃及人一樣提升到了4~5次元,
難道你還會繼續停留在3次元的地球?不去更高次元的星團生存嗎?
這就是古埃及文明消失得離奇的真正原因。
好,那麼我們這一集就講到這裡。
第三集我們將講到:亞特蘭提斯轉世者訪問錄2、
蜥蜴人以及透明人的介紹、光明與黑暗的相連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cZic9s_cE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