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日本送來台灣的 124 萬劑 AZ 疫苗,引起 #台日友好 的貼文標籤。恰巧,前幾天寫了一篇 #是枝裕和 導演的《小偷家族》在【換日線 Crossing】,借此機會分享我認為是近年最能代表日本的導演作品。
寫《小偷家族》前,也想起六年前一再重看的《海街日記》,召喚出這幾年經歷死亡的一些記憶。《海街日記》是我第一次喜歡上是枝裕和,第一次覺得寫實電影也能那麼魔幻,魔幻的點在於,有位陌生人身處搖遠的彼端,說著不同的語言,擁有相異的文化,但居然懂得你的哀傷,並與之共享,然候就被療癒。「美麗的事物依舊美麗,真讓人開心。」這句台詞似寒冬中的暖陽,輕撫無常。
接著《幻之光》與《下一站,天國》也飄進腦中,喜歡是枝裕和,或許是因為總能在他的作品中看見誠實、謙卑、良善和寬容,不免想像他本人就是如此;也或許是因為他對死亡的探索——或憂傷、或謙卑、或淡然、或莊嚴、或輕盈,無意間承接住還活著的人,有力量能拾起日子,坦然的繼續朝下個必然的死亡前進。
說回《小偷家族》。
攤開是枝裕和的創作脈絡,「人」與「家庭」的狀態一直是最為關注的議題,這中間「血緣」的羈絆又是貫串其作品的重要核心,2018 年拿下坎城最高榮譽金棕櫚的《小偷家族》無疑是是枝裕和集大成之作。解構其文本,《小偷家族》結合許多過去作品的影子,同樣改編社會案件,棄養兒童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同樣瞄準家庭中血緣關係的《海街日記》、《我的意外爸爸》,同樣遊走於法律與道德灰色地帶的《第三次殺人》等。
而幾乎在所有是枝裕和的片裡,所謂成年人其心志和狀態都帶著強烈缺陷,「大人們」皆為幼稚且不完美,這些特徵在《小偷家族》中同樣深刻體現,所以《小偷家族》本質上對是枝裕和的影迷來說,應是相當熟悉。
《小偷家族》一開場即以俐落地剪接、明快地分鏡表現父子兩代的偷竊默契,導演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當作序曲為接下來的主調拉開序幕,而這樣的分鏡結構明顯跟過往的風格不同,我認為是枝裕和明顯在導了《第三次殺人》後,在營造懸疑緊張氣氛時,更能遊刃有餘的掌握節奏,因此這場重要的序曲才能成功讓觀眾入戲,而接下來才是回到是枝裕和拿手緩慢步調的長鏡頭。
此片講述由六人組成的竊盜家庭在日本社會底層的故事,以此「竊盜家族」為骨幹,進一步探索進一步探索如老人孤獨死、詐領退休金、遺棄兒童與教育等多面向的當代社會議題,上至高齡社會下至年幼兒童,是枝裕和在故事的推演中展現其人文視野的高度與廣度,多樣且複雜的龐大命題在不跳脫「家庭」的核心下,透過筆下每個角色一點一滴拼揍成其日本底層社會的縮影,絲毫不見凌亂繁雜。
令人喜愛的是,《小偷家族》全片不帶批判並保持中立客觀的距離,是枝裕和僅是靜靜地以每個中景看著筆下的人物,且這次的調度與氣質則越發沈穩內斂,其中在故事後半段,家庭中最年邁和最年幼的兩人,同時歷經生命的轉變,掉牙的成長與老化的死亡在同一地點與時間發生,是枝裕和在處理生死離別時,此力道輕如鴻毛同時卻重如泰山,平衡了兩者,調度功力水準之高,是枝裕和深知「收」與「放」之間該拿捏的力道。
又例如在片尾,安藤櫻那顆靜默的長鏡頭,豐富了全片底蘊外,這顆鏡頭也歸功於是枝裕和片頭至片尾大篇幅的情緒鋪陳,將堆疊蓄積的能量一次鋪開,從演員表現到導演調度近乎完美配合,終讓這顆鏡頭透入心房。
而是枝裕和在音樂上也別出心裁,所有配樂幾乎一入戲就淡出,懂得用音樂做引子,留有讓影像呼吸的空間且順利牽引觀眾。影像本該如此,懂得留白的技藝,懂得沈默的力量,讓畫面講述故事,讓畫面說服觀眾,這才該是電影的樣貌。
雖然《小偷家族》其靈魂與過往相似,皆從角色至家庭再拉至社會高度,但是枝裕和顯然對故事的鋪陳、場面的調度更揮灑自如,平凡狀態或許難拍,但他能掌握平凡中的不凡,以一貫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常,將議題處理的不著痕跡卻又兼具戲劇張力。
最後,或許是枝裕和無意也無力給出這些沈重的社會議題答案,僅透過反覆詰問,對「善」與「惡」、「是」與「非」的二元對立給出殘忍同時溫柔的辯證,留下無以名狀的點滴銘心,餘韻細水長流。
其實,在【換日線】的這篇文章,是針對疫情談五部家庭電影,除了《小偷家族》之外,還寫了《#聖鹿之死》、《#親愛的房客》、《#范保德》、《#日常對話》,這五部電影目前都能在串流平台看見,全文請點👉https://reurl.cc/3a5Y88
圖片來源:金馬執委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
輕盈相似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意象與結構捕捉詩集《小寧》的敘事體感 ◎李修慧
詩人楊智傑的第二本詩集《小寧》於2019年出版,收錄多首與台灣2012年以來一系列社會運動相關的作品,融合年輕人對於時代的惶惑,敘事中又有抒情,也間雜有知性哲理,引起注目。
此外,《小寧》中的每一首敘事詩讀來氣氛統一、整合性強,雖融合敘事、抒情與知性,卻沒有斷裂感,楊智傑接受《幼獅文藝》訪問時,曾引述廖偉棠的話表示,他重視詩作的「體感」:「詩作用的方式並非意象而是氛圍⋯⋯是整首詩的氣味。」
本文將透過「意象」和「結構」兩個面向,探討楊智傑《小寧》中的敘事詩為何能有高度統合性?又如何營造一致的「體感」?
意象:環環相扣、中心意象
首先,在意象方面,楊智傑每一首詩中的意象,都隨著詩的發展「環環相扣」,此外,每首詩都能找出一個「中心意象」貫穿全詩。以下將以〈返鄉夜車〉說明詩的意象如何環環相扣、中心意象又如何作用。
〈返鄉夜車〉
阿銘,誰錯過末班車又回到這裡
靜靜濱海小廟
微亮線香
收攏逝去之物,永在之物的獨眼
縫合,省道盡頭的黃昏——
無路可退了,就不再迷路了
砂石車揚起一個塵世
泥濘中
我們卻閉上了雙眼,卻暢泳流水線
在工地制服內
藏好,一顆22K電鍍的心
像孩子王卸下紙王冠
放棄
最後的權力。阿銘
就在那光潔、整齊的明日受降吧
看水蟻翅膀
晨風中
隨吊扇飛升。迸散、虛無、透光
阿銘,總有一天我將成為你
像正午稻浪間
一支稻草人安穩倒下,從此海風徐徐
晴空無敵
穿過我們的只剩下光——
詩作開頭,楊智傑勾勒出一個錯過末班車的身影,或許孤單的站在車牌旁,或許頹喪的坐在候車椅上,無論何者,都散發出孤落的氛圍。而車站旁立著一間小廟,暗夜中,只有線香熒亮。
接著,作者將文字的鏡頭,聚焦在線香頂端的熒火,隨著鏡頭拉近,原本細如針尖的火越來越大,視野之外的其他物件都被那唯一的光收攏、蓋過。透過鏡頭的拉近,那熒火於是看起來像一顆巨大的、熒紅的瞳孔。
而透過「眼可以開闔」的物理狀態,詩人連結到「縫合」。偌大無車的省道盡頭,與熒火同樣暖色的黃昏,在暗色天空、灰色地面的夾縫間,像是一道暖紅的縫線,正逐漸消退。
當黃昏消退,黑夜完全籠罩,楊智傑以簡潔的一句話「無路可退」,既說明黑夜完全籠罩,也說明主角阿銘的人生狀態。在砂石車遍地的工業區鄉村成長,阿銘的身影又出現,但這次不再是錯過末班車的頹喪狀態,而是仍然年輕、的他,為了避開揚起的沙塵、為了逃避那無可迴避的荒涼,阿銘閉上眼。閉眼的動作,又接連到同樣需要閉眼的「暢泳」,但阿明暢泳的場域,並非流水,而是工廠流水線。
作者在這裡,終於直白道出阿銘迷途、錯過夜車的原因:他是流水線的工人,被工地制服、資本體制緊縛,肉做的心,就算鍍上一層金屬,也必須藏好。
接著,作者再從「心」這個較為性靈的詞,連接下一段的「孩子王」與「紙王冠」兩個充滿童貞感的詞彙。詩中,敘事者以呼告的語氣奉勸阿銘,連最後僅有的事物,也一起放棄吧,資本主義下,人只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阿Q的當個孩子王。只要放棄僅有的權力,就能迎向整齊的、光潔的景象。作者從整齊、光潔,再跳接到同樣具有光潔感的白蟻琥珀色的翅膀,白蟻隨吊扇飛昇,透光的瑩翅落下時,同時也迸散、死亡。
讀到這裡,我們幾乎已經可以確定,前一段的「整齊、光潔」所指的正是天堂的景象;而阿銘所放棄的、那僅有的事物,或許正是生命;第一段的身影,也許是無腳的幽魂阿銘;線香,可能隱含生者給予阿銘的祝禱。
最後兩段,作者從「透光」連結到更平曠的光亮景色:正午稻浪、晴空無敵,在這幅晴空豔陽的好景色中,稻草人倒下,回歸稻浪。那倒下的,也許是稻草人、也許是阿銘、也許是在這個資本主義的世界汲汲營營的其他年輕人,但唯有倒下才能卸下重負,才能重溫被光穿透的輕盈與救贖。
解讀整首詩後可以發現,楊智傑善於鍛造鎖鏈般的意象:小廟→線香→線香的熒火→熒紅的獨眼→黃昏的縫線→省道盡頭→路→無路可退→砂石車→沙塵→閉眼→暢泳→流水→流水線→工地制服→像制服一樣包裹他物的電鍍→電鍍內的心。
這些意象或許難以統合出一個主旨,但若沿著詩的順序,它們就像一條鎖鏈,A意象勾著B意象,B意象勾著C意象,A與C或許並無關聯,但透過B的連接,一切就渾然天成。最後,整串意象娓娓帶出敘事的主體、以及主體所遭遇的故事。
此外,〈返鄉夜車〉中,也可以觀察到一個重複出現的「中心意象」:光。從最初小廟中一炷線香的熒紅火光,隨著文字鏡頭的拉近,變成獨占視野、泛著紅光的巨大獨眼,接著,詩作的帶出同樣屬於暖色系的「黃昏的光」。
而詩的中段,隨著阿銘的故事逐漸明朗,光的色澤也開始由夜晚神秘、孤落的紅光轉變為白天的白光。首先是電鍍銀白的反光,接著,當敘事者奉勸阿銘放下最後的事物,走向死亡,出現了「光潔、整齊」的明日,再連接到晨間的光,以及水蟻翅膀半透明的透光模樣,最後,作者建構出正午、晴空,一個更平曠明亮、視野及寬的光,詩的末尾甚至收束在「只剩下光」。
透過「環環相扣」的技巧,意象得以持續延伸,支撐起敘事詩中的故事與細節。但由於有概念相同的「中心意象」凝聚整首詩,詩作的每一小節即使在不同的場景中游移、跳換,也不致太過發散而顯得虛無,讓整首詩仍然保持相似的體感,密度一致、氣氛統一。
結構:以背景敘事、以抽象換場
在結構方面,楊智傑的敘事詩中,可能安插著不同時空的場景,透過這些細筆描繪的背景,讓背景補足沒有明白說出的故事遠因。另外,在不同的時空場景間,楊智傑善於以極富張力的抽象哲思跳接換場,也使換場不過於突兀。
以下將以〈1996——沒有一場雨因而淋濕我〉說明:
〈1996——沒有一場雨因而淋濕我〉
2012在故鄉海產店
遇早婚
初戀女友小媛。西北雨暗暝
伊看看窗外,又低頭
轉開地下電台
說舊情綿綿一直播、一直播也好。一世人平安
怎樣,都好⋯⋯
(窗外只有細雨,輕撫矮泥牆
剝蝕一排
褪色的壯陽藥海報)
最後。我們選擇了雨
歷史卻未選擇
在熄滅我們的雨中化為烏有
烏有是盛放紫丁香
雨中
泥濘的工地
烏有是省道旁
名叫「薄紗誘惑」的檳榔攤裡,穿吊嘎
顧店的老頭
烏有,就是時代。穿過小鎮工業區
霓虹閃爍的KTV
穿過排氣管,轟鳴的海岸路
長長暑假
女孩
熱辣短褲與背心
(與前座,男孩緊繃的褲襠。)
1996在黑暗裡,過彎,失速——彼時我們所擁有的
不正是自由
落體,墜落的自由?
2012,卻已沒有一場雨,願意前來淋濕我⋯⋯
騎樓躲雨的外籍工人,倚牆
靜聽菸絲燃燒
小媛恍惚凝視街道
任細肩帶
自白皙手臂輕輕滑落。「那是菸燙的、這是酒瓶⋯⋯」她指著眼角
這是十七歲
一起摔車的痕跡
我笑了。「我也已經很少哭了」她說
新的傷口覆蓋舊的。這,就是歷史
在一滴冷氣水的凝結裡
化為烏有
放晴了,我拉起小媛
跨上破機車
直直衝向明亮的港口。我們笑著,唱著
這是2012
但再快一些,這就是1996
(我站在雨中/沒有一場雨因此淋濕我/
我該為誰一無所有/又該為誰從此溫柔)
這首詩講述一名受暴的女子,但女子受暴的事實,在詩的中後段(第8段)才被揭曉,且並沒有特意說明這些傷口為何造成、由誰造成。然而,在整首詩穿梭過去與未來的場景中,已經補足故事的情節。
作者描述,小媛生活的地方,來自敘事者的「故鄉」,一個沒落的工業小鎮,省道交織、充滿工地、地下電臺盛行。此處曾經繁盛一時,但如今只剩廉價的外籍勞工,連檳榔攤也請不起薄紗誘惑的小姐,只剩老闆在顧店,牆上的壯陽藥廣告,也早剝蝕一片。
而在這個曾是工業重地的小鎮,以肌肉、血汗掙錢陽剛遺跡隨處可見:早期,這裡曾有氣盛的年輕人,在此飆車,轟鳴整條海岸路,女子熱辣短褲,男子褲襠緊繃。這裡也曾充滿男性需要的情色娛樂:KTV霓虹閃爍、檳榔攤取名為「薄紗誘惑」、牆上壯陽藥海報貼了整排。
當小媛的故事,放置在這個充滿陽剛氛圍的沒落工業區,讀者便能透過這些線索,猜想小媛受暴的來龍去脈:從「早婚」來推斷,小媛的傷口可能來自丈夫對她的家庭暴力,或許是早婚的育兒壓力、也許是蕭條的經濟,讓丈夫將所有不順遂都轉化為肢體暴力,轉嫁到妻子身上。
但若從小媛「任細肩帶/自白皙手臂輕輕滑落」來看,小媛或許是情色產業的一環,也許是台灣偏鄉情色卡拉OK、色情小吃店的性工作者,在工業小鎮裡,消費者不外乎工人,而情慾與暴力皆是權力的展現,被酒瓶砸傷、被煙蒂燙傷,可能是性工作者必須承接酒醉客人的高張情緒,也可能是在不對等的產業中,女性工作者服務男性客人時,不可避免的職業傷害。
作者透過這沒落的小鎮景象、充滿陽剛的暗示,間接告訴讀者小媛為何受暴、如何受暴,完成「敘事」。
而「以抽象換場」方面,這首詩總共建構了五個場景:窗前聽著地下電台的小媛(以及窗外海報)、省道旁的檳榔攤、過去小媛與敘事者飆車、小媛說明自己的傷口、小媛與敘事者跨上機車奔向港口。在這些場景間,作者透過高張力、富有哲思的抽象句式作為橋樑。
例如,作者第一場景過渡到第二場景時,以「最後。我們選擇了雨/歷史卻未選擇我們/在熄滅我們的雨中化為烏有」來連接。這三句將「歷史」如此龐大、厚重的名詞,與「烏有」這樣破敗、消極的詞做連結,拉扯出巨大的張力。
而從第二場景的檳榔攤,要過渡到第三場景的飆車時,作者以「烏有,就是時代」當作橋樑,同樣是將龐大、沈重的「時代」一詞,與虛無的「烏有」劃上等號。
而在第三場景與第四場景間,作者寫道「彼時我們所擁有的/不正是自由/落體,墜落的自由?」將正向的「自由」與負面的「墜落」相連,也令人思考,小媛的早婚、小媛以性工為職業,是否也是擁有不受限的自由時,錯誤的選擇所導向的代價?
而第四場景與第五場景間,作者以「新的傷口覆蓋舊的。這,就是歷史/在一滴冷氣水的凝結裡/化為烏有」作為橋樑。傷口新舊交雜本已令人比酸,但作者有將「傷口」如此日常、個人的意象,以短促而決絕的語氣與「歷史」連接,下一句又反過來,將歷史凝縮到更微觀的「一滴冷氣水」中,最終甚至走向「烏有」。同樣三句話中,描繪抽象的「歷史」,富有哲思與大小拉鋸的張力。
這些連結不同場景的「橋樑」,或兩句或三句,涵括抽象的「時代」、「歷史」、「自由」、「墜落」等辭彙,將極具張力的詞彙互相連接,像是為時代下的短注,而這樣的短注,適用於每個破落的場景,因此地已連接「橋的兩端」。
此外,每隔幾段就重複出現的「烏有」、「歷史」,也隱約展現出一種相互聯繫的韻律,營造出統一的體感
此外,作者在寫景、進行單一敘事的同時,也透過這些抽象短句為時代下註解,隱然暗示:小媛的故事也將發生在同時代的每個沒落小鎮,暴力與權力的傾軋不是個案。
徵引資料:
洪崇德:〈給相聚時刻與同代人的詩――訪談楊智傑〉,《幼獅文藝》2019年5月,頁182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楊智傑《小寧》書評好讀版 https://pse.is/3bv6v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智傑 #小寧 #意象 #結構 #敘事體感
輕盈相似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張寶云《意識生活》中的意象分析及散文詩結構討論 ◎賴星宇
緒論
本篇研究的主要目標為張寶云《意識生活》中重複出現的意象使用,又更集中關注「花」的意象,以及散文詩結構的討論,以此兩項切入點嘗試分析張寶云在詩集中所匯聚出來的整體風格。張寶云在本詩集中大量運用有靈信仰相關的詞彙,例如神祇、宇宙、輪迴等等意象重複出現,散落於詩集各處,又復形成某種疊加狀態,使讀者不斷進入意識的漂流感───此一現象為意象所帶來的閱讀效能。當閱讀至<天宇深處>一輯,詩人的文字終解下現代詩的分行拘束,如同詩人囈語般自然流轉而出,<天宇深處>:「宇宙深處傳來了永恆的聲音。這聲音如此曲折,我該對誰去感激這一切?」同樣是詩人內部經驗的展現,此種散文詩的書寫方式更顯真實,似乎是詩人在面前作禱,聲音與其蘊含的力量猶然在耳邊流轉。全詩集鋪散出了詩人寬廣而綿綿不絕的意識化世界,上至天宇下至人世,前世今生透過詩中的語句一一串連,讀者將從此本詩集進到一段旅程,一場冒險,一起在意識生活中起舞。
(一)意象的統計與發現
首先我關注到的是詩集中重複出現的和有靈信仰相關的詞彙。我抓取了幾個意象:神祇、宇宙、輪迴,並對跟這些意象相關的詞彙進行調查:
「神祇」共出現9次:草山之夜無、給小孩子1次、天宇深處3次、老戰1次、意識生活4次。
「宇宙」共出現4次:草山之夜1次、給小孩子1次、天宇深處1次、老戰無,意識生活無。
「輪迴」共出現11次:草山之夜8次、給小孩子1次、天宇深處1次、老戰0次、意識生活2次。
次數最高的是輪迴,接著是神祇、宇宙。有時會以不同字詞但相似的意象出現,如44頁<草山之夜>:「第一次親吻/隔著許多轉世/終將放光的此刻/曼陀羅花都開了」,此處的「轉世」即被歸類於「輪迴」的統計之中。又如86頁<太魯閣歌調>:「我聽聞天風的歌/從古道裡傳來神靈行經的樂音」,此處的「神靈」也被歸類於「神祇」的統計之中。綜觀統計結果,全詩集共75首,相關意象出現了24次,這些意象在詩集內部世界各處散逸。
而我在統計的過程中,注意到另一個更為頻繁出現的意象「花」:
「花」的意象共出現17次:草山之夜5次、給小孩子2次、天宇深處3次、老戰7次、意識生活無。
這些跟花有關的意象出現並不全是同一種花的型態,或花的本體,有時是一種概念,如26頁<聽海>:「我聽見石頭開花的聲音」在此是以開花的意象為石頭賦予想像的聲音;30頁<河濱>:「台詞的花/仍然開了/花試圖恢復它的香氣/花香/令人想念的襲人的花香/邊緣微微炭化著」花在此處是作為一種逝去的美好、浪漫抑或情懷;70頁<美德>:「發動一整支軍隊去效忠一朵小花的開放也是一種美德嗎?」則是將一朵小花譬喻為政治領袖;95頁<某寂靜荒涼山頂上的詩人L>:「他的假如/如此緊迫地靠近植物譬如一朵朵早春的山桃或櫻花」,則有可能是詩人將早春或櫻花的植物譬喻為自身。
根據統計結果與對意象的觀察,花的意象繁複的在詩集中出現,並指涉了許多不同的情感與主題,它連通起詩人的神祕想像、人間的現象、以及詩人自身情感的抒發。花的效能有可能是將三者合而為一,成為構建詩集中繁複龐大的詩世界的骨架。花可以是<黑色蘑菇>中象徵好好生活的「幾朵真正的玫瑰花」;可以是<形下>中在白日間令人眼花撩亂的紛雜訊息;可以是<天宇深處>中在意識的岸邊不斷輪迴開展的「一朵花的睡眠以及開放」;可以是<謝謝親親寶貝>中兒子摘採給母親純然的心意與愛:「你送給我/路邊摘採的小花」。
隨著閱讀的進行,花的意象於詩中逐漸開展綿延,不斷擴出新的理解、新的定義、新的故事。在此驗證上述效能,花連通起詩人所想所述,構建起詩人龐大的意識國度。
(二)散文詩結構討論:放下現代詩的形式,成為流暢而真摯的文字召喚
在第三輯「天宇深處」中,現代詩的分行與音韻被重新組合,詩中多出敘事的詞彙和標點符號,建成了完整的敘事動線,而不被現代詩固有的分句分行所拆解。如68頁<天宇深處>:
「我聽見沙漏滴落,我一回首便遇見這小小的明朗,我看見意識裡的生活。宇宙如搖籃,我和眾生微細的意識脈脈相連。我們沉睡又復佯睡,我們醒自岸邊,一朵花的睡眠以及開放。」
詩中的語句像是詩人正在說話,正在敘述自身的經驗,而不為現代詩的結構所拆解,似乎拆解的效能在這些語句中不合適也不需要存在一般,真摯的敘事模式即為詩人所構建詩世界的面貌。假使我們將其以現代詩的形式分行:「我聽見沙漏滴落/我一回首便遇見這小小的明朗/我看見意識裡的生活/宇宙如搖籃/我和眾生微細的意識脈脈相連/我們沉睡又復佯睡/我們醒自岸邊/一朵花的睡眠以及開放」會發現這樣的分句方式和這首詩本身的結構、音韻不太協調。
又如63頁<女兒性>:
「但她擁有人間的眷顧,她是永遠的春花與秋月。她有長長的睫毛與星星般的眼睛。她對我說話、她說:我將不曾老去,我開放在自己的子宮裡、我有完整的包覆,我不沾惹陽氣。我是全部月亮的光明。我擁有至深的夜,那是我所屬的嘆息。我隔絕男子的覬覦,我隔絕日的照射。」
詩句讓人不禁聯想到古老的咒語。詩句似乎非常適合詠唱,非常適合以一種詩歌的形式被展演,標點符號如音樂中的節拍般提供穩定的節奏進行,此為以散文詩結構書寫的效能。
散文詩的結構同時能夠使詩人以帶有力度的口吻書寫下自身的情緒,<上升中的煙硝>:「沮喪,為自我所擊潰,不想承認被某一事務徹底擊潰消散,想維持自尊但仍舊飄搖的形走稜線。/困境拘囚,內心的力度恰好折彎一座島嶼,仍在盡力摒擋恐將曳曳舉起白旗的最後一點拚搏。/大用時為無用。」幾乎可以看見詩人咬牙慢慢吐出這些字眼時因極度用力而顫抖不已。詩人專屬的語彙在此章緩緩吟詠而出,詩意作為一種感知已不需要分行結構營造,自然而通透,展現出詩人強烈的語言風格。
結論
詩人在2018年出版此詩集,集合神秘體驗、宗教學、對生活和社會的感知,輕盈的指領我們探索詩人透過詩集所呈現的內在宇宙。詩人在詩身上下的工夫,其敘事技巧——囊括意象處理與散文詩的吟詠,以及尚未統計到的詩集較零碎卻也反覆出現的詞彙,恰為詩宇宙的座標,經緯交織定位,探索每一塊美麗的星系與星球。其中意象處理的部分更為一種神秘體驗:或者說對讀者來講,在閱讀的過程中反覆輪迴於前世今生、跟神明對話、跟自己對話、跟宇宙對話⋯⋯閱讀此本詩集即為一種珍貴的神秘體驗。我以上述的結論總結研究,希冀透過較為系統性地分析,能夠以更細緻的方式觀看一本如此珍貴而讀來又動人不已的詩集。
參考書目:
張寶云《意識生活》台北:斑馬線文庫,2018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張寶云 #意識生活 #散文詩
輕盈相似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創造良好人際關係的基本法則裡面,有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叫做「相似性」。有一句話這麼說的喔,叫做我們會因為相似而感覺到相愛。
我們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不管是在觀點、個性、背景,還是生活方式;甚至於只是穿著打扮。
其實如果以穿著打扮來說,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我們會更喜歡幫助那些,在打扮上面跟我們類似的人。
在1970年代的初期有一個實驗喔,當時的年輕人要麼呢就做嬉皮的打扮,要麼就做傳統的裝扮。
實驗人員呢分別穿成這兩種樣子,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裡,找大學生要一毛錢來打電話。
而這個實驗者,如果跟學生的打扮是一樣的,這個要求得到滿足的機率是2/3、66%。而當兩個人的穿著風格是不一樣的時候,學生願意掏錢的機率,就會不到一半。
還有另外的實驗告訴我們,我會下意識的跟對自己相似人,做出正面的反應。比如說,在美國越戰時代,參加反戰示威遊行的人,會更願意簽屬跟自己穿著類似的人,遞過來的請願書。
其實這個在我們現代的台灣,的很多政治活動裡面,你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現象。
然而因為這樣的原則,所以呢,很多職業像是銷售人員,就會刻意的去創造出跟客戶相似的地方。
而這些相似的地方,有時候說出來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卻很管用。有一個研究員,核對了保險公司的銷售記錄。
他發現哦,如果是這個銷售員在年齡、宗教、政治立場,甚至於是吸煙習慣的這些方面,跟客戶是類似的;那麼客戶購買保險的可能性會更大。
其實這些都是很小的相似處,都能夠為我們帶來跟他人更好的連結。所以呢,這裡就要有兩個角度。第一個角度,叫做你要怎麼樣創造出跟他人一樣?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在我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裡,我發現喔,多數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如果你是一個銷售人員,你在茲念茲、滿頭滿腦的是想自己想說的話,而沒有真正開眼睛去觀察對方。
甚至於呢,如果你是初來乍到第一次跟他碰面,以現在網際網路、Google,這麼方便的年代,你起碼可以Google一下你的對象吧!
可能是透過他的一些公開資料,或者是他在臉書,或者是社群媒體上面所po的照片,你都可以透過這些做功課的過程裡,去創造出你跟對方一樣的地方。
所以呢,你反過來想想哦,你願意做這些功課嗎?如果你真的很在乎你的事業、很在乎你即將要互動的人,做點功課其實是不難的,不是嗎?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你要更小心。如果你發現喔,這一個人素昧平生,他初來乍到,怎麼在他身上跟你有這麼多相似之處?
在你深刻的覺得他是你的莫逆之交,或者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之前啊,你可能還是要動一個心思,是不是他刻意創造了這些?
因為倒過來說,在網際網路的時代,他要做你的功課,其實也不難,不是嗎?所以呢,我常常說喔,我們不用把人妖魔化,但是更不能把人天使化。
「妖魔化」會讓我們總是疑神疑鬼、懷疑東懷疑西;但是呢,「天使化」也常常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
可是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如果你是真心想跟他人連結,創造出彼此更好的結果,那麼請你一定要先做功課。
「做功課」包含事前的資料搜尋,更包含了當他已經在你面前,請你一定要打開眼睛。
當一個人已經在你面前,你在這之前所蒐集、所準備的任何資料,都已經不是重點了!這個時候真正的重點,是你眼前的這個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今天所提到的「人際關係」這方面的學習。
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2020年的3月6號,所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如果呢,你想要正確的理解他人,並且創造出更好的共識,這一門課千萬不要錯過。
雖然距離開課的時間,還有好幾個月,然而我可以很確定的是,如果你動作慢一定會沒有名額。
因為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已經是個位數的倒數了,期待你的加入;很希望我能夠在教室裡見到你。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輕盈相似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你分享『如何成為人生勝利組?』
先問你幾個問題喔,你滿意自己的人生嗎?你會不會覺得生命裡,有好多事情該做,但是掌控權好像不在自己的手上。
甚至於有些事情喔,還常常因為時間不夠用,到火燒屁股了,才被眼前的局面被動的拖著走,逼得團團轉,所以你等於一直在收爛攤子,然後越活越累。
其實呢,想一想喔,人生真正的戰場,難道是在最後的短兵相接嗎?還是在戰爭發生之前的準備?
有一句古話這麼說喔,「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它意思就是說喔,會打仗的人,往往沒有什麼顯赫的戰功,而好的醫生,也不會有很大的名氣。
你可能會很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喔,我們剛剛都有提到「戰爭」。所以呢,有一個人在古今中外,大家都叫得出名字,叫孫子;他寫《孫子兵法》。
你會覺得喔《孫子兵法》是教人打仗,但事實上這個答案是對的,也是不對的。事實上呢,《孫子兵法》教人的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
怎麼說呢?仔細想想哦,很多戰爭其實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但是戰爭就一定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跟資源,一旦有這些消耗,它在戰後是不是都有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的時間差?
那在這一段空虛的時間裡面,你覺得這個國家的力量是會更強大,還是會讓敵人有可乘之機呢?
所以呢,能夠保全人力跟資源、避免風險,這才是會打仗的人,才是一個高明的將領。《孫子兵法》也說嘛,「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也。」
所以呢,一個高明的將領或領導人,他的想法是,能不打就不打,如果能不打就收下勝利,甚至於不費一兵一卒就退兵,那這樣的狀況是最好的。
所以,反過來說,如果是這樣的思維跟行為,他哪裡會有赫赫戰功?是不是這樣子呢?
那另外呢,還有一個故事你可能也聽過,扁鵲。他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名醫喔,他有兩個哥哥,三兄弟都是很厲害的醫生。
那有一天呢,魏王呢因為不認識扁鵲的哥哥們,他就很好奇的問扁鵲說:「你們家三兄弟,都是大夫,誰的醫術最好呢?」
扁鵲呢,娓娓道來,他說:「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是第二名,而我是醫術最差的。」
魏王聽了覺得嗯~是這樣嗎?那為什麼你的名氣這麼大,大家都不認識你的兩個哥哥?
扁鵲就解釋喔,他說:「大哥他治病的方法,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醫於未病之時啊。這個時候病人自己都還不覺得有病,而大哥就下藥了,鏟除了病根;所以呢,他的醫術很難被別人知道,所以沒有名氣。」
「二哥治病呢,則是在病剛開始出來的時候,病人還沒有覺得太痛苦,而二哥就能夠藥到病除,所以呢,鄉里的人都覺得二哥大概只會治一些小病,是個小地方的大夫。」
然而找我治病的人,都是在已經快要死掉了喔,病入膏肓了。那家屬當然是心急如焚,想要馬上找解決方案。於是呢,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我能夠為重症患者緩解痛苦。」
「所以呢,他們的感覺就會覺得我是最厲害的,而且我能夠把這麼嚴重的疾病醫好,所以對家屬的角度來說,我是一個最會行醫、我醫術最好。所以呢,他們自然就會去傳播我的名聲,口耳相傳,讓我名滿天下。」
所以你聽到這裡喔,你有沒有感覺一件事,好像我們都會覺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重要,但是我如何讓問題不會發生,是不是才是真正的關鍵?如果你能夠以逸待勞、持盈保泰,是不是同樣的道理呢?
所以呢,有一些人他一直覺得自己太胖,他想要減肥,那他沒有去研究,胖是怎麼發生的?所以,你到底應該把目標鎖定在,幾個月之內減多少公斤,然後呢,覺得達成目標就沒事了,是這樣嗎?
通常結果就是什麼,你沒辦法維持又復胖,然後再一次減肥的痛苦。這樣子聽下來,是不是一種惡性循環?真正的關鍵在於,你怎麼樣保持輕盈的體態,才是解決問題嘛!
所以,如果喔你想成為人生的勝利組,你就不要一直幻想,自己在最後一刻力挽狂瀾,因為那些風險、代價其實都太大了。
真正有真才實學的高手,他根本不會讓自己身陷絕境,所以你自然看不到,好像他去治那種很厲害、很難治的病啊!
要避免這種火燒屁股的狀況,然而你發現自己經常會是這樣。其實呢你要記得,不是你這個人有問題,不是你的性格有缺陷,而是你選擇的策略,有一點需要調整的空間。
回到我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練工作上面的發現喔,如果你覺得你的生命越活越累,越活越沒有勁,有一個很可能的因素,就是你不懂得怎麼樣有效率的「使用自己的時間」。
也就是說喔,如果你想要在問題發生之前,就掌握處理問題的先機,醫於未病之時,那這個時候,你就要走在時間的前頭,有意識的是駕馭時間,而不是任由時間的流動,然後無能為力。
這麼多年來喔,很多朋友對我很好奇,大多數的好奇就是喔,大家時間都一樣多嘛,每天都24個小時。
那我到底是怎樣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同時兼顧公司的營運、教學、教練、創作、讀書,還能保持運動、陪伴家人,搞一些有的沒有的設計研發桌遊…等等的。
其實這道理很簡單,我今天之所以能夠走到這裡,就是因為我徹底做好時間的管理。而且我很懂的「讓起步只是起步」這個觀念。
「讓起步只是起步」,這個簡單的道理喔,哈佛大學也知道它的重要性。哈佛大學是很有名的學府,而且呢,它在歷史是很悠久的。
它有一個全美國最古老的圖書館系統,你可能知道喔,學生要查資料是很容易的,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哈佛大學它們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傳統慣例,這個慣例就是喔,所有新生一年級入學的時候,就一定要做一件事。把所有的新生帶到圖書館裡面,去參觀那些知名作家的「草稿收藏區」。
那為什麼哈佛大學要讓新生去看「草稿收藏區」呢?那是因為喔,經過幾個世紀的累積,太多有心從事創作、寫作的年輕人。
他們都很容易先入為主的以為,那些偉大的創作,那些偉大的著作,都是作家一想到一個靈感之後,就能夠一步到位的完成。
但事實上,當他們看過這些草稿之後,他們就會發現,所有偉大的著作的第一步,跟他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啊!這讓他們內心,會產生很大很大的衝擊喔。
因為他們看見,這些草稿上面記錄的,無非就是幾個你我都想得到的,不管是相似的點子,還是一些簡單的關鍵字。但是重點在哪裡?這些點子跟關鍵字,都是非常簡單,都是簡單到爆啊!
每一個新生,都相信自己也能夠想得到。也就是說,他們在看過這些世界名著的原始草稿之後;他們就會發現,再怎麼經典的著作,都是從一份毫不起眼的草稿,著手開始的。
有了這樣的發現跟信念之後,在他們的心中,就會產生了最關鍵的相信,這個相信就是哦,再了不起的文學,都是從這些不怎麼厲害的小碎步開始的。
所以我更相信喔,哈佛大學想教會學生的,不止是寫文章,而是這世界上任何的成就,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起步。
當所有人喔,都教你盯著目標的時候,我帶給你的不太一樣,我要你看著腳下的「第一步」。你要先有「起步」,你才能夠做好時間的管理。
所以,如果你也想知道,我是怎樣使用時間的,那麼最近我推出了一堂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這是一個透過線上學習的機會,我會毫無保留的跟你分享我的經驗,還有實做的方法,我想「實作」才是最重要的喔。
讓你真正的學會怎麼樣學好「時間管理」?怎麼樣提升自己的效率?我相信只要你跟著我的引導,你會學到提升效率的具體方法,讓你避免瞎忙。
就算你在休息的時候,也能夠讓潛意識幫你暖身,等到你回到工作狀態,這個時候你會更快的上手,更容易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所以,有研究發現,當人們有能力掌握自己,掌控局面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變得非常的興奮,這會讓我們精神奕奕,做事更有動力,而且更容易堅持下去。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線上課程,就是讓你用最小的代價,學會最實用的時間效率,並且隨著你歲月的增長,去享受「時間管理」跟「效率管理」為你帶來的人生紅利。
我相信透過『時間駕訓班』的學習,會讓你活出遊刃有餘的高效率生活。讓你進而活出神清氣爽,當一個「人生的勝利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尤其是今天分享的『時間駕訓班』課程,歡迎你的加入,期待我跟你線上相會,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輕盈相似詞 在 周杰倫Jay Chou【我落淚情緒零碎Tears of Scattered Emotion ... 的推薦與評價
「我落淚.情緒零碎」詞:方文山曲:周杰倫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tw/album/wo-luo-lei-.-qing-xu-ling-sui/id536247746?i=536248201&l=zh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