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翻譯
文:薯伯伯
能為不同市場及文化背景,製作專屬翻譯,在科技界裡做得最好的,大概就是蘋果公司。蘋果推出新的 iPhone SE,其中一句「Let there be light. And shadow. And contour. 」宣傳語,分別有香港譯版、台灣譯版及中國譯版。
看到香港版的翻譯,我只能大叫一句:
願市場歸蘋果,願榮光歸香港!
香港:願光、影、輪廓,全歸世人。
台灣:要光、要陰影、要輪廓,你說了算。
中國:要光有光,要影有影,要轮廓有轮廓。
英文:Let there be light. And shadow. And contour.
注一:有些人問為何蘋果要製作不同的中文翻譯,除了更貼近文化外,也可避免不少尷尬。在 iPhone 7 推出時,英文宣傳語是「This is 7.」香港譯作:「7,在此。」至於台灣及中國嘛,直譯成:「就是 7。」如果使用統一的中文翻譯,豈非鬧了笑話,誰說統一就是必然趨勢?
注二:不得不說,返璞歸真的 Touch ID,忽然變得有點吸引。但,我不打算買這部手機。
傳送門:
👉 https://www.apple.com/hk/iphone-se/
👉https://www.apple.com/tw/iphone-se/
👉https://www.apple.com.cn/iphone-se/
👉https://www.apple.com/iphone-se/
———
Pazu 薯伯伯的 Patreon 專頁:http://www.patreon.com/pazu
轮廓光英文 在 Maslight - Food, Lifestyle & Travel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Uncle lobak ko, u're the best 👍🏼
【附英文字幕 I with English Subtitles】
還記得小時候 我最期待星期六晚上到來
因為外公會牽著我到天橋底下買他最愛吃的炒菜頭粿
和光顾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旧式碌碌
媽媽也時不時告訴我這檔菜頭粿占了她中學時光一大半的回憶
這份菜頭粿沒有精致的摆盘 沒有複雜的調味
却蘊藏着老闆坚持每一盘都必须是自己亲手炒的用心
老闆不會像一般小販在檔口吆喝 跟客人哈啦
有时甚至连一丝交流都没有 板着脸已经成为大家对老闆的刻板印象
或许大家都没有办法预测这档炒菜頭粿
什么时候会被时代的巨轮吞噬
和碌碌档一样 从此在天桥底下消失无踪
所以每一次光顾都会打打卡拍拍照
開業初期,經歷五年生意低潮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挣扎 这家潮州菜頭粿檔口
总算在客家人居多的亚庇
開拓了自己的客群 也在亞庇的天橋底下嶄露鋒芒
我喜欢站在档口前面看老闆炒菜头粿
观察老闆低着头認真翻炒的轮廓
每一个不容被打乱的节奏 和每一个熟练的动作
造就了这一份仪式感慢慢的炒菜頭粿
或许因为太全神贯注的缘故 老闆从来都不跟客人交谈
也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笑
那烫嘴的菜头粿
伴隨着天橋底下翻炒菜頭粿时一对铁铲和铁板不断碰撞发出的锵锵聲音
我皺著鼻子用力嗅著空氣中瀰漫的粿香
依舊被老闆鏟下辣椒味嗆著
鼻尖不时环绕着隔壁飘来的阵阵榴莲香
很突兀却又熟悉
多麼希望這個聲音和味道能一直被傳承下去
不會成為歷史
Goreng Kuih Lobak Stall
Jalan Segama, Pusat Bandar Kota Kinabalu, 88000 Kota Kinabalu, Sabah
https://maps.app.goo.gl/RrTqSrZE7ftgNxHm8
轮廓光英文 在 汪明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14/10/2017⋯⋯政協委員赴浙江考察活動。(7)杭州國際博覽中心·
2016年G20峰会会标图案,用20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G20 2016 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同时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图案中G20的“O”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